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事多磨-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幼惠却突露惊喜,道:“妹妹,要不,让我三哥给你建一个吧!那澡堂子真的很好……”
    沈穆清颇有点心动。但转念想起李氏的病。
    这个时候还是别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她担心了!
    “照你这说法,也是一时不能办成的。又快过年了,师傅不好找,我看,以后再说吧!”沈穆清推拖道。
    梁幼惠点头:“也是,我三哥建这澡堂子花用了两、三个月的功夫……”
    ……两人说着话,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梁幼惠知道杜姑姑走了,不停地在沈穆清耳边感叹:“……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以后岂不是再也见不到了……”
    “人和人相处,也要看缘份的……”沈穆清有些头痛地应酬她时,万宝斋的送东西来了。
    沈穆清松了一口气。
    梁幼惠也被转移了视线。
    分心、掩鬓、顶簪,掠子……样样都做得很精细,款式也还可以,沈穆清拿在手里一掂,份量却很轻。她不动声色,仔细地看了看。
    一个满池娇分心的,一个观音分心,都是多用缕空,少用拔丝。
    沈穆清就给英纷使了一个眼色。
    英纷眉眼不动地拿了进去,沈穆清笑盈盈地福身给梁幼惠道了谢。
    中午,趁着梁幼惠午休的时候,英纷悄声道:“一共只有九两四钱三分,成色还只有七分。”
    沈穆清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万宝斋是以做官宦富豪之家生意闻名京都的老字号,以她的理解,就是专门经营奢华品的铺子,怎么会有成色不好的银饰出来。
    因是送进来的礼品,英纷却怀疑是梁幼惠身边的管事妈妈做了手脚,悄声道:“会不会是下边的人搞错了。”
    “别声张,收下就是。”这种事,怎么好去查。沈穆清只得道,“各府的打赏都是有惯例的,可能是按照惯例来的。心意到了就是。”
    两人说着话,有小丫鬟进来禀道:“梁府的紫纱姐姐求见。”
    沈穆清英纷交换了一个眼神,整了整衣襟,端正坐好了,让小丫鬟把紫纱迎了进来。
    紫纱手里拿着一个红漆描金的小匣子,她一见到沈穆清,立刻满脸通红地跪在了她的面前:“姑娘救我!”
    沈穆清听这话来的蹊跷,一边示意英纷把她扶起来,一边笑道:“你这是怎么了?”
    紫纱泪眼婆娑地跪在那里不肯起来:“奴婢做错了事,想来想去,只能来求姑娘……”
    沈穆清沉吟道:“姐姐这话没头没脑的……我也不知道梁家姐姐会不会给我这份薄面。”
    “姑娘有所不知。”紫纱面有愧色,“原来大少奶奶在娘家时服侍过她的一个婢女嫁闺女,大少奶奶也吩咐万宝斋的打了两副银头面送贺礼……我跟着姑娘在贵府做客,原不知道还有这事。今一早万宝斋来送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在意,匆匆画了押就给送了进来……谁知道竟然把两家的东西给弄混了……”说着紫纱举起手中的红漆描金匣子,“姑娘,求您在我们家姑娘面前代为隐瞒隐瞒,把东西换了……奴婢感激不尽!”
    开金楼的可不是开汗巾铺的,送错了货,那是个什么后果……赔了钱是小事,失了信誉可就是自寻死路了。更何况那出货的手续不下十道,出货的伙计个个眼尖手利的,怎么会错?
    沈穆清心里暗暗觉得蹊跷。
    如果是以前,她自然会把这给瞒了。可自从知道连杜姑姑这样她认为很老实的人都玩心眼,沈穆清前所未有的警惕起来。
    但紫纱毕竟是幼惠带来的人,求到自己面前来了不好驳了她的情面。
    她就朝着英纷使了个眼色。
    英纷会意,接了匣子打开了,见里面的东西竟然和送给珠玑添箱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微怔了怔,笑着对紫纱道:“姐姐,既然是一样的东西,何必非要巴巴地换了。”
    紫纱脸色胀得绯红道:“珠玑姐的添箱,是太夫人亲自吩咐下去的。另一对,是大少奶奶去订的……重量有些分别。”
    沈穆清就看见英纷轻轻掂了掂手中的东西,然后朝她点头颌首。
    她心中略定,笑道:“英纷,既是如此就去帮紫纱把东西换过来吧!”
    紫纱满脸感激,不住地向沈穆清磕头道谢然后千恩万谢地跟着英纷退下去换首饰去了。
    沈穆清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发怔。
    正如英纷所言,既然一模一样的东西就算是份量上有差别,做为收礼的人又怎么会知道?紫纱何必非要把东西换过来。而且,就算是要换过来,她大可不必来求自己。谁敢保证自己在主子面前永远不出错。只要不关生死,一起当差的姊妹们一般能帮就帮,能掩就掩,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是决不会让主子知晓的。谁敢说这次你帮别人,下一次就不是别人帮你呢!紫纱也曾经服侍过梁家太夫人,现在能拔到梁幼惠的屋里,也应该是个聪明人才是,她怎么会舍这条捷径而来求自己呢?
    沈穆清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但却有一点可以肯定。
    梁家对沈家的态度,很值得推敲。
    要不然,她嫁个贴身的婢女,却要惊动太夫人“亲自吩咐”。还有,到底是给珠玑的首饰是按旧例做的,还是王温蕙订的首饰是按旧例做的……万宝斋又怎么会接这样一单生意……
    可梁家到底有什么企图呢?
    权势?那得跟沈箴纠结去;金钱?沈家也不是什么大富翁?地位?梁家比沈家说起来门楣高多了……沈穆清实在是想不出来梁家有什么求沈家的。
    不一会,英纷折了回来。
    沈穆清敛了心事,朝她扬了扬眉。
    英纷就走到沈穆清身边悄声道:“我仔细看过了,东西全都一样。换过来的,不仅重量重一些,成色也好一些。两个匣子也是一样的,我还特意检查过,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为了稳妥,我把只换了首饰,没换匣子。”
    沈穆清心底的困惑越来越浓,眉头也锁得死死的。
    因为心底有了疙瘩,沈穆清开始仔细地观察梁幼惠。
    几天下来,她很失望。
    梁幼惠依旧那样天真单纯,对她毫无设防,沈穆清问她什么,她都当成是沈穆清对她的关心,很热情地回答她。
    这让沈穆清不由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
    就这样过了三、四天,梁家的人来接梁幼惠了。
    沈穆清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神色有些恍惚地帮着梁幼惠收拾东西。
    梁幼惠却把沈穆清的心在不在焉当成了对她的留恋,拉着沈穆清的手,很真诚地道:“你放心,不管怎样,珠玑出嫁的那天我都来喝喜酒的。”
    沈穆清知道梁幼惠误会了,对着她脸上认真的表情暗暗有些不安。
    不管怎样,梁幼惠对自己却是真心实意的。
    不能因为总有一天要下雨所以不出门;也不能因为总有一天要死亡而不求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她在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朝着梁幼惠露出了一个欢快的笑容,送她去了李氏那里。
  
第五十六章 如沐春风
    不管是沈穆清还是梁幼惠,都没有想到梁家派来接人的竟然是梁季敏。
    他穿着件七成新的宝蓝色锦绸直裰,乌黑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插着根犀牛簪,白净的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半坐在李氏炕前的锦杌子上和李氏说话。
    沈穆清当时心中就浮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句话来而梁幼惠则是当场就惊呼了一声“三哥”,睁大了眼睛道:“怎么是你来接我?你不在庙里读书吗?”
    梁季敏看了一眼李氏,轻声地喝斥梁幼惠:“毛毛躁躁的!”
    说的是喝斥,声音却轻柔如春风般,让人感觉到温暖而不是严厉。
    梁幼惠红着脸做了一个垂手恭立状,然后才给李氏行了个礼。
    梁季敏在一旁解释道:“沈夫人海涵!我这个妹妹,心如赤子,对人极是真诚,有时难免孩儿气……”语气里满是袒护。
    李氏满脸是笑,神色中有掩饰不住的欣赏:“二姑娘很好,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特别是穆清,这段时间两人像亲姐妹,同吃同住,能说到一块去,又能玩到一块去。”说着,就望了沈穆清一眼。
    梁季敏就笑道:“这也是沈夫人宽厚,妹子才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拘无束的。”
    李氏听了,脸上的笑意越越深。
    沈穆清觉得李氏笑得有点奇怪。
    想到自己好像还没有给梁季敏行礼。
    难道是在暗示自己?
    念头飞快地闪过沈穆清就朝着梁季敏行了个礼。
    梁季敏忙起身还了一礼。
    李氏呵呵地笑:“好了。好了。听说你们上次在太夫人屋里已经见过一面了。大家就不要拘礼了。坐下来说话。”
    三个人齐齐应了一声“是”,梁季敏重新落座,梁幼惠坐在了梁季敏对面的小杌子上,沈穆清则立在了李氏的身旁。这样一来她也就是站在了梁季敏和李氏的中间。
    李氏望着她站的方向,又笑了笑。
    沈穆清心里一动。
    却又觉得有些不可能。
    两人隔了五、六岁……而且,自己还没有及笄,在世人眼中,就是个小孩子。而梁季敏已经中了举,算得上是前途无量的少年了。这相差的也太大了些……可望着李氏脸上敷着的薄粉身上穿着的青石色刻丝子,转念又想到了梁家这段时间的一些举动……她又觉得自己并不是胡思乱想。
    就在沈穆清千回百转时,李氏和梁季敏已经聊开了。
    “听说你明年要参加殿试?”
    “是!”梁季敏笑容温和人如沐春风,倒和沈箴的儒雅颇有几份相似之处。
    “来接妹妹,会不会耽搁功课?”
    梁季敏望着梁幼惠的目光很包容:“读书非一蹴而就之事,要耽搁也耽搁不了这一点点时辰。”
    李氏微笑着点头:“平日在家里除了读书,都有些什么消遣?”
    梁季敏笑道:“都是一些平常的事。弹弹琴,有时画画,练练书法之类的。”
    李氏笑望着沈穆清:“我们家穆清也很喜欢画画,牡丹画得特别好,书法也颇有些功底。”
    沈穆清心中已明白七七八八。
    她不由仔细地打量梁季敏的神色。
    就看见他眼中飞快地闪过一道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儒雅淡定,笑望着梁幼惠道:“我听我娘训斥妹妹的时候说过。还说姑娘不仅画艺高超,针指功夫也是极好绣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非旁人能及……”
    沈箴并不管内院的事李氏又卧病在床,陈姨娘连长辈都算不上,这后院就是沈穆清最大了。做为沈穆清的闺友,梁幼惠不仅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尊敬,还享受到了李氏放纵下的自由自在。无形中,她也放松下来。见李氏神情愉悦,她没有了在自己母亲和祖母面前的拘束。所以见李氏和梁季敏谈笑风声,她也在一旁掩袖而笑:“娘自从见了沈妹妹,看我越发不顺眼了!”
    李氏哈哈大笑:“你娘那是抬举你沈妹妹!”
    “三哥也这么说!”梁幼惠在一旁娇嗔道,显然并没有把母亲的训斥放在心上。
    梁季敏就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显然很不习惯和人这样谈论他的家务事。
    梁幼惠却是一点也不顾及梁季敏的感觉。她目光流转地望着梁季敏,对李氏道:“沈夫人,我三哥刚才骗你们呢!他在家,可没自己说的那样老实!”
    她话音一落,屋里的人脸色均变。
    李氏是有些凝重,而梁季敏的脸上则是出现了少有的严峻,望着梁幼惠欲言又止。
    沈穆清不由皱了皱眉。
    这个梁幼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啊!
    屋子里的空气也如凝滞了般的让人窒息。
    而梁幼惠好像对自己的话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很满意。她得意洋洋地笑道:“我三哥平时还喜欢做木工,采石头,种花……”
    李氏的脸色在梁幼惠的描述中渐渐舒缓。
    望着梁季敏:“这都是要做什么?”
    梁季敏神色略有不安,欠了欠身,笑着解释道:“有时候读书累了,出去走走,拾了石头、木桩之类的回来做些雕塑,或是刻了印章送朋友……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玩意。”
    梁幼惠在一旁嘻嘻地笑:“还给我做秋千,把种出来的葡萄酿成了酒,腌了桂花做甜酱吃!”
    “哦!”李氏望着梁幼惠的目光很是鼓励,“看样子你哥哥很能干啊?”
    梁幼惠在李氏的目光中连连点头夸耀道:“何止这些。晋王那座有名的容止园,就是我哥哥帮着盖的。后花园的那座‘九曲~流’里的鹅卵石,全是三哥在京郊的香山河里摸回来的。”
    容止园不过四、亩大,盖在太液河旁,以布局精巧,陈设高华而着称。一落成,就被京都士家子弟评为京都第一雅园连皇上都惊动了,在容止园游玩了一天……没想到,那园子竟然是梁季敏盖的。
    这一下,不仅是李氏,就是穆清,都对眼前的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梁季敏却是坐针毡脸道:“雕虫小技,不足为道。夫人莫笑。”
    “怎能说是雕虫小技!”李氏满脸是,“我听人说容止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很讲究,全是用古物装饰而成真有此事?”
    可能是谈到了自己很得意的事,梁季敏神色微变,没有刚才的持重淡定,而是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都透着股强大的自信,更显他神采奕奕飞扬洒脱:“古物难求,只能是尽量用石、绣之类的东西装饰显淳朴浑厚,求个门庭雅致舍清丽罢了。”
    梁惠就在一旁戏谑:“就是假的呗!”
    季敏脸一红,讪讪然地笑了笑。
    李氏笑望了一眼满是惊讶的沈穆清:“说给我听听。”
    梁季敏望着李氏,颇有些为难的样子。
    李氏笑道:“无妨!无妨!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造林修园,是工匠之事,颇有些不以为然。我自己却是很喜欢,年轻的时候最就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搬来搬去的。
    现在身体不好,天天坐在家里,也不大出去了,你说给我听听,让我也长长见识。”
    梁季敏这才舒了一口气,笑道:“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巧的。比如这门环,现在世人多用黄铜和白铜,看上去虽然光鲜,却多了一分喧嚣,所以选带有青绿色的古铜为最好,做成蝴蝶或是天鸡、饕餮等形状,方显古朴。在说这窗纱,世人多用梅花以此而显雅致,却不曾想那窗寮多用红黑二色漆或是雕花漆、彩漆,用素雅的明瓦或是棂纱纸糊更显清新;还有这承尘,宫里周贵妃喜欢在承尘上彩绘,大家就一窝蜂地跟着在承尘上画东西……”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不由就望向了屋顶。
    蓝绿色的彩漆,细细地绘着粉色的忍冬花绿色的藤叶。
    梁季敏语噎。
    沈穆清忍不住捂着嘴侧过身去,而梁幼惠却不顾形象地大笑起来。
    “……在石阶缝里撒上些沿阶草或是野花草,到了春天,枝叶纷纷披挂在石阶上,很有些野趣……”梁季敏已是满脸通红、语无伦次,“还有书房前的小池,最好是用太湖石砌边,四周种些野藤、细绣,养些金鱼、水草方妙……”
    李氏先是一愣,后见梁季敏已满脸绯红,立刻为他解围:“来,喝茶,喝茶……”
    梁季敏如释重负,欠了欠身,端起了一旁小几上的茶盅,大口地喝了几口。
    李氏笑眯眯地望着梁季敏,待他放了茶盅,缓缓地道:“这承尘啊,是你沈妹妹让做的。说是我身子骨不好,屋又太高,屋子里显得清冷。做了承尘,屋子里暖和些。”
    梁季敏连连点头:“沈妹妹贤淑孝顺,是满京都都知道的。”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这几年李氏身体不好,沈穆清在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