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风天师南行记-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振邦老弟,这一晚上不合眼,肚子不觉都唱空城计了。要不咱们先垫一垫肚子,听一听这京城里的议论!”韩勇忠提议道。

    “也好!”曹振邦点点头回道。二人一同进了饭铺,要了两碗豆汁,一碟咸菜,还有几个馒头,便开始慢慢听周围人的议论。

    “你们今早看这《京闻时报》没有?那海城出大事了!”一个戴眼镜的瘦弱老头,向周围熟悉的几个食客说道。

    “老夫子,能出什么事?难道又是洋人要抢我们的路权了不成?”一个食客笑了笑反问道。

    “我说!那都是老黄历了!今天这案子的精彩程度,却也不亚于护路一事。”戴眼镜的那位老夫子,一本正经地回道。

    “哎呀!……那可了不得!”随即,其他几个食客感慨道。

    “老夫子,快给大伙念来听听!”又有食客说道。

    “你们听好了……”说着,那位老夫子开始摇头晃脑地念起了《京闻时报》。一时间,饭铺里鸦雀无声,每个食客都瞪大了眼睛,耐心地听着。甚至连端饭的伙计,都被分了神。当老夫子讲到精彩之处,那几位老食客都忍不住拍手叫好。直到听完,那几位老食客,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七嘴八舌地继续开始议论。

    “海城的张如厉大都督,真是一条血性汉子!真给我们大清国长脸!”

    “那帮倭寇也太嚣张了,自从甲午一战以来,他们就没有正眼看过我们!张如厉大都督可是给我们出了一口恶气!”

    “是啊!恶气是出了!只恐怕海城的张如厉大都督就惹祸上身了!”

    “也是!虽说张如厉大都督法办日本奸细是天经地义,那东洋鬼子岂肯就此作罢。如今的朝廷……”

    “各位,点到为止!点到为止!”那位老夫子打断了最后一个食客的话,似乎在担心什么。几位食客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不再多说,整个饭铺里又恢复了到读报前。

    韩勇忠和曹振邦始终没有开口,等听完几位老食客的议论,便匆匆离开。

    “振邦老弟,看来《京闻时报》果然厉害,一夜之间,能让张大都督的名号传遍整个京城!”韩勇忠不禁感慨道。

    “韩大哥,我们这次就是要在京城掀起大风大浪。只有风浪越大,张大都督才会越安全!”曹振邦冷静地回道。

    “振邦老弟,你说独揽朝政的皇太后,要是看了今早的报纸,她会怎么想呢?”韩勇忠反问道。

    “那就不好说了!但我可以肯定,有了这份有分量的报纸,朝中那些开明的大员,都会向张大都督伸出援手!”曹振邦肯定地回道。

    韩勇忠点点头,不禁感慨道。

    “这京城真不是人来的地方!如果没有贤弟,为兄恐怕早就束手无策了!”

    “自家兄弟,还说这些干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步步为营,就不怕侯升爵和他的主子们兴风作浪。”曹振邦镇定地回道。

    “贤弟所言甚是!”韩勇忠点点头应道。

    “韩大哥,大都督这几日没有我们兄弟二人的消息,肯定着急坏了。我们现在就将登报一事禀报大都督!”曹振邦提议道。

    “是啊!大都督望眼欲穿,每天都在盼着我们平安回去。那我们即刻发报!”韩勇忠说完,兄弟二人租了一辆马车,马不停蹄地赶向京师电报局……

    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章完)

第739章 众人解报文 暗藏隐忧(。com) 
张如厉和清风等众人自从接到京城传回的喜讯,平静地等待了两日。之后再没有新的消息传来,众人不禁有些担忧。

    一大早,张如厉便召集清风师徒和李老汉,一起等待京师的电报。

    “大都督不必太过担心!京城乃龙盘虎踞之地,韩大人和曹大人一定是忙于处理要事,还未来得及向您禀报!”清风急忙安慰道。

    “是啊大都督,象电报这样的洋玩意,就是京城,那也不会随处可以寻见。我师父说得没错,韩大人和曹大人一定会传回消息的!”辛云跟着说道。

    “本都督何尝不知道京城行事的艰难!”张如厉长叹道。

    “大都督,我们在此唉声叹气也没用啊!干脆,我们去电报机那守着。”李老汉一本正经地提议道。

    “李老爹,这些招还用你说啊!大都督早就安排人守着了!”辛云不以为然地说道。

    “那这可怎么办?要不然还是请天师卜一卦吧!”李老汉一脸无奈。

    清风看了看心急如焚的张如厉,又掏出了签桶,即刻焚香祷告。

    片刻之后,清风将签桶呈到了张如厉面前,一本正经地请他掷签。

    “大都督,既然两位大人现在仍旧没有消息,那贫道就再为大都督卜一卦!”

    张如厉脑袋里一片空白,松了一口气,果断地接过清风手中的签桶,开始摇晃。

    一支灵签,当即落地。

    “师父,徒儿帮您!”说着,辛云将灵签捡起,交给了师父清风。

    “天师,签上怎么说?”张如厉关心地追问道。

    清风仔细地看过灵签,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

    “大都督大可放心!韩大人和曹大人在京城一切安好!”

    “是吗?那本都督就放心了!”张如厉不禁松了一口气,刚才火急火燎的胸口,顿时感到了一丝清凉。

    “师父,大都督到底掷到了什么签?”辛云反问道。

    “你看!”说着,清风将灵签拿与辛云。

    “师父,如果徒儿没有猜错的话。大都督掷出灵签的卦象乃是乾为天卦!是一等一的上上签!”辛云仔细看过灵签上的卦图,不紧不慢地说道。

    清风听后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倒是一旁的李老汉,听得云里雾里,又忍不住问道。

    “小师傅,老汉我虽然和你们学了不少新词,但终究还是皮毛。这乾为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卦象又好在哪里?”

    “师父曾给我讲过,乾为天。乾卦乃指刚健旺盛之运动,犹如龙飞在天。”辛云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小师傅这话在理!龙飞在了天上,是回了老家。的确是上上签!”李老汉接着感慨道,对辛云更是一脸崇拜。

    “天师,果真是飞龙在天?”张如厉听了辛云的解释,想到自己粗略看过的《易经》,向清风请教道。

    “大都督,从卦象上来讲,辛云所言不差。但并非您提到的飞龙在天之象,确切地说,乃是困龙得水之象!”清风连连摇头,接着道出了卦象真意。

    “原来如此!但愿韩大人和曹大人他们在京城诸事顺利!”张如厉长叹道。

    “天师,这如何能看出是困龙得水?”李老汉不解地问道。

    “刚才辛云所讲,乾卦乃是指刚健之运动。大都督所掷之签,乃乾为天卦。那就不单指龙飞在天的卦象,更多是指飞龙摆脱困境,一飞冲天的气势。”清风耐心地回道。

    “龙有了水,那就真活了!上天入海,不在话下!”李老汉大喜道,还连忙向张如厉道贺。

    “大都督,您就放心!天师这卦卜得在理,您就等着京城的好消息吧!”

    张如厉的心里一时没了主意,对于李老汉的话半信半疑……

    正当众人议论之时,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跑来禀报。

    “启禀大都督,京城的电报受到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张如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示意亲兵再说一遍。

    “启禀大都督,韩大人和曹大人有消息了!”亲兵一字一句地慢慢禀道。

    “果然应验了卦象!”张如厉大意过往,对清风师徒和李老汉说道。

    “韩大人和曹大人电报里怎么讲?”清风接着问道。

    “东夷发难,舆情得控!”那亲兵将报文呈给张如厉,张如厉脱口而出。

    “大都督,就这八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啊?”辛云听后,不解地问道。

    “是啊大都督,这和天师刚才所解的卦象一样难懂!”李老汉叹气道。

    “东夷,很显然是指位于东洋的日本人。这发难,就更不难理解了,韩大人和曹大人的意思很明确,是想告诉我们,东洋的日本人借织田信二之死,想方设法责难朝廷。可这舆情得控……”张如厉将到此处,脑海里没有了头绪。

    “大都督,您可曾记得独闯海湾报社的经历?”清风反问道。

    “当然,本都督记忆犹新。莫非天师是想说,韩大人和曹大人亦是想告诉我们,他们寻了一家报社,将织田信二自杀的真相公布于众,才使整个舆情有利于我方?”张如厉猜测道。

    “大都督,我师父说得对!韩大人当初拍照,正好派上了用场!”辛云接着说道。

    “是啊!那相机真是神奇,就轻轻地摁那么几下,把当时大堂上的真实情形,都拍了一个一清二楚。那些东洋鬼子再嚷嚷,看到曹大人拍的那些照片,恐怕只能是无理取闹了!”李老汉想到曹振邦之前在大堂上拍照的情景,满脸兴奋地对众人说道。

    听了众人的推测,张如厉点点头,不禁感慨道。

    “大伙的推测合情合理,看来本都督让曹大人陪韩大人共赴京城,真是适得其所。”

    “这下看来,朝廷要想随便拿东洋鬼子织田信二的死,来治大都督您的罪,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李老汉笑了笑说道。

    “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方方面面都得顾及。看来平日里本都督真是低估了舆情之力。”张如厉不禁庆幸道。

    而此时清风的心里,隐隐约约有一种不想的预感……

    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章完)

第740章 寿辰大典始 极尽讨好(。com) 
翌日,大清国皇太后的寿辰如期举行,整个颐和园好不隆重,文武百官早早着了朝服,跪倒在颐和园的正门两侧,平民百姓们在前一晚便被驱散干净。待到平日里早朝的时辰,不远处传来阵阵的扬鞭声响,跪倒在地的文武百官,立即开始小声议论。其中就有昨日觐见的吏部衙门杨大人。

    “想必是快到了!”杨大人悄声感慨道。

    “杨大人向来消息灵通,今年太后的寿辰,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玩意?”杨大人身旁的一位大员好奇地问道。

    “那是自然!太后娘娘过寿辰,那不就图了一个乐吗?”杨大人悄声回道。

    “杨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和下官说道说道!”那位大员悄声相求。

    “待会你就知道了!”杨大人笑了笑回道,不再开口。

    不到片刻,整个颐和园附近的上空,都被扬鞭清脆的响声霸占,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文武百官肃静,显示着皇家的威严。浩浩荡荡的皇家御林军一路开道,有的大员悄悄微微抬起头,都可以看到皇太后乘坐的十六抬大轿。

    “传太后懿旨,朝贺文武百官平身!”一个开路太监,急急忙忙跑到御林军阵前,向文武百官宣旨。

    百官当即起身,站于两旁恭迎皇太后入园。这时众位大员才发现,在皇太后乘坐的十六抬大轿之后,还有一队浩浩荡荡的车队。

    “杨大人,这里怎么还有各国洋人的马车!”先前和杨大人窃窃私语的大员,看到大娇之后的车队,竟然是各国使节的洋马车,便一脸惊讶地悄声问道。

    “大惊小怪!这有什么稀奇的?你又不是没有见过洋人!”杨大人亦悄声回道。

    “杨大人,这洋人的事,都归你管,今日太后邀请他们,到底是为何呢?”那大员又问道。

    “上意难测!上意难测啊!”杨大人连声叹气道……

    皇太后由安大总管扶着,终于下了大轿。

    “小安子,也请诸国使节及他们的夫人一同下车入园吧!”皇太后吩咐道。

    “喳……”安英当即吩咐宣旨太监。

    “传皇太后懿旨,请诸国使节大人及夫人入园。”宣旨太监一声叫嚷,就象大饭堂里叫喊垂涎欲滴的食客一般。那些洋人使节大人和夫人,犹如发现了新大陆,迫不及待地下车。看到偌大一个华美的颐和园,个个眼里都泛出绿光。尤其是西装革履的日本公使及夫人,更是用一通日语,发出感慨。

    “这颐和园果然名不虚传!实在是我们东京皇居都无法相比的呀!”公使夫人是一个微胖的日本妇人,身着樱花和服,心情激动地对自己的丈夫说道。

    “那又怎么样?说实话,这处园子对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有些非同凡响的意义!”日本公使是一位削瘦的男子,留着八字须,戴着一副眼镜。

    “夫君是说日清大战吗?”公使夫人反问道。

    “就是这个园子,它虽然给大清国的皇室带来了片刻的愉悦。但更多的是带给整个大清国永远的耻辱。”日本公使一脸不屑地回道。

    公使夫人点点头,由丈夫扶手,跟着其他西洋使节,大摇大摆地入了颐和园……

    和诸国使节欢愉交好的一干事项,悉数安排妥当。首先是颐和园的大戏台,在各国公使及夫人落座之后,大戏马上开锣。

    皇太后端坐在第一排,安英在一旁伺候。

    “小安子,让这些公使和他们的夫人,也听一听咱们的京戏,让他们也瞧瞧,什么才是人该听的曲子。”皇太后笑了笑,一脸得意地对安英嘀咕道。

    “太后说的是!那些西洋人哪里有我天朝这般的才情,让他们也养养耳朵。”安英陪笑着应和道。

    “对了,今天安排了什么戏目?”皇太后问道。

    “回太后的话,今天是太后的寿辰,奴才就命人排演了《蟠桃会》!”安英急忙回禀道。

    皇太后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开始耐心地看戏。给皇太后和各国公使唱戏,安英用尽了心思。献演的戏班子,那都是自己请来的当红名角。一出大戏下来,不但皇太后连声叫喊,对那些伶人赏了又赏,就连那些不曾看过京戏的公使,都瞪大了双眼,一个劲地鼓掌。令安英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公使个个都意犹未尽。皇太后不但看戏,还注意着这些公使及夫人的表情。

    “小安子,你办事的确让本宫省心!你看到没有,这些洋人看得都流口水了!”皇太后笑着对安英说道。

    “可不,他们个个都还意犹未尽呢!”安英陪笑着回道。

    “这戏再好,那也有散场的时候!”皇太后叹气道。

    “回禀太后娘娘,奴才斗胆,还备了一出戏。”安英急忙回禀道。

    “是吗?什么戏目?”皇太后大喜。

    “大闹天宫!十足的猴戏!”安英平静地回道。

    “如此甚好!让这些夷人再好好开开眼!”皇太后示意安英继续命人开锣。

    好一出大闹天宫,各国公使及夫人看得不亦乐乎,人人都拍手叫好,啧啧称赞。

    戏毕,一大群公使过来向皇太后道贺。其中有一位西洋使节,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蹩脚汉话,吞吞吐吐地说道。

    “恭祝……皇太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皇太后大笑着对安英悄声说道。

    “看来京戏比那些坚船利炮厉害,还让这些蛮夷学会了我们的汉话。”

    “太后娘娘,那奴才就赶紧趁热打铁,宣了您的懿旨,让这些使节和夫人,趁着您大寿的喜气,再乐上一乐!”安英连忙提议道。

    “就按你说的办吧!”皇太后点点头。

    “传太后娘娘懿旨,赏各位公使夫人每人一套格格冠服!”宣旨太监抑扬顿挫地喊道。

    不多时,每位公使夫人的手中,都领到了一套制作精美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