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经的历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莱鲂牟茫荡耸俏耐醯募ф廾篮箦拢邓澳艽露藜刀手难伞保馑际撬邓芸砣莺捅踊は氯耍藜刀手摹U馐翟谑怯行┐┰涓交崃恕

    这其实是首祝福新婚男子的颂歌。“樛木”,指这个新婚男子,缠绕“樛木”的翠绿的“葛藟”就是指他的美丽新娘。

    读此诗,我们仿佛置身于3000多年前一个古老村落的婚礼现场。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祝贺新郎娶了个美丽的妻子。他们一遍一遍地唱着:“快乐的男人啊,幸福降临你、幸福佑护你、幸福伴随你”

    樛木在艺术表现上善于用比兴。“兴”是“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开篇“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是“兴”,而“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乃是“兴”之本体;后两章只是改动了几个字,意思与第一章相近。“比”是“以彼物比此物”。诗中,以“樛木”和“葛藟”分别比喻男子和女子,这实在是非常贴切的。另外,此诗运用“叠章”形式,反复咏唱,在回环往复中逐步把气氛推向了*。

    螽斯

    螽斯'1'

    羽,诜诜'2'

    兮。宜尔子孙,振振'3'

    兮。

    螽斯羽,薨薨'4'

    兮。宜尔子孙,绳绳'5'

    兮。

    螽斯羽,揖揖'6'

    兮。宜尔子孙,蛰蛰'7'

    兮。

    注释

    '1'螽(zhong):一种蝗虫。斯:语助词。

    '2'诜(shēn)诜:和顺的声音。螽斯飞舞,发出和顺的声音。

    '3'振振(zhēn):多、繁盛。意即“螽斯的子孙真繁盛啊”。

    '4'薨(hong)薨:众多。形容螽斯的齐鸣。

    '5'绳绳:绵延不绝。意即“螽斯的子孙绵延不绝”。

    '6'揖(ji)揖:聚集。

    '7'蛰(zhi)蛰:群聚而快乐。这两句是说:螽斯振翅飞翔,多子多孙,团聚好欢乐。

    品析

    多子意味着多福,汉人自古怀有子孙昌盛之望。诗中反复颂祝“宜尔子孙”,用蝗虫作比,以见其祷子孙兴旺之切。

    蝗虫是一种生殖能力特别强的动物,一只成虫每次产卵几十粒,年生两代或三代,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此诗以此作比,寄兴于物。编者在编排上颇具苦心,前篇樛木是祝贺新婚,此篇继而祈颂多生子孙,其中大有深意。

    全诗在写法上采取叠唱形式,首章颂多子;二章颂世代昌盛;末章祝颂聚集欢乐。三章意思并列,通过变换动词来显示区别。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是此诗的主要特色。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诗只平说,难六字炼得甚新。”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造成了音节韵铿锵悠长的审美效果。

    桃夭

    桃之夭夭'1'

    ,灼灼其华'2'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3'

    。

    桃之夭夭,有其实'4'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5'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年少的样子。

    '2'灼灼:形容桃花像火一样红。华:通“花”。这两句是说:姑娘像盛开的桃花,年轻而美丽。

    '3'之子:这个姑娘。归:出嫁。“于归”指女子出嫁。这两句的意思是:姑娘要出嫁了,她一定会给家庭带来幸福。

    '4'(fén):果实。指桃树结的果实大而肥,暗寓姑娘会给夫家生下壮硕的孩子。

    '5'蓁蓁(zhēn zhēn):树叶繁盛。暗寓姑娘会给夫家生许多孩子。

    品析

    桃夭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把女人比做鲜花的。自从这个比喻出现后,历代用桃花来比喻女人、特别是美人的诗篇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当数唐代诗人崔护的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到本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者在湖南农村进行民俗考察,还见到当地人在结婚礼上唱此歌。朱熹诗集传:“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可见,上古时期,人们喜欢在桃花盛开的春天迎娶新娘。这首诗是对新娘的美丽、纯洁的赞歌,以及对她未来婚姻幸福的祝愿。

    全诗共三章。首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美丽。第二章是对新娘婚后的祝愿。花开而结果,自然界植物如此,人也如此,此章以果实喻新娘早生贵子。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象征家庭的兴旺。全诗以桃树的花、果、叶作比,逐次展开,极富层次,最后以“宜其家室”作结。

    本诗的落脚点是“宜其家室”。诗中三次提到这个“宜”字,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在古人看来,新娘要有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并能给家族带来人丁兴旺、家业隆盛,才称得上“宜其室家”,才能称得上是美丽、合格的新娘。

    疲q

    采采疲q'1'

    ,薄言采之'2'

    。采采疲q,薄言有之'3'

    。

    采采疲q,薄言掇之'4'

    。采采疲q,薄言捋之'5'

    。

    采采疲q,薄言袺之'6'

    。采采疲q,薄言之'7'

    。

    注释

    '1'采采:采而又采。疲q(fu yi):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2'薄言:发语词,无义。此两句指田家妇女在田间山坡采摘车前子。

    '3'有:取也。尤言“快把它采下来”。

    '4'掇(duo):拾取。即把掉在地上的车前子拾起来。

    '5'捋(luo):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6'袺(jié):用衣襟兜住车前子。

    '7'(xié):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住车前子。

    品析

    “疲q”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都可入药,但上古时期的人们并没有这种认识。毛传说此草可以疗治不孕,但这是汉代人的看法。在诗经时代,农业种植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采集业在当时还是一个重要的行业。男人打猎、捕鱼、耕种;女人织布,上山采集野菜,这是当时基本的社会分工。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正确认识本诗的基调。

    此诗是表现上古农人的劳动之歌。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完全不加修饰,通过“采、捋、袺、”几个动词的运用,把当时的劳动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曾细致描写了他读疲q一诗的感受: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闻一多也说:

    请你再把诗读一遍,抓紧那节奏,然后合上眼睛,揣摩那是一个夏天,疲q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疲q的姑娘,满山谷响着歌声。

    应该说,方玉润和闻一多对疲q的感悟是非常准确的。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1'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2'

    。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3'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4'

    。

    翘翘错薪'5'

    ,言刈其楚'6'

    。之子于归'7'

    ,言秣'8'

    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9'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10'

    。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1'休思:休息。此两句是指因树高则树荫少而不可在下休息。或说“乔木”是特指,不能在下休息。

    '2'思:语尾助词,无意义。此两句的意思是:追求汉水上的女子是枉费心机。

    '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泳,游泳。这两句的意思是:汉水水面宽广,要游过去比登天还难。

    '4'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永:长,指江水流得远。方:用筏渡水称为“方”。这两句的意思是:汉水又非常长,要绕过去也不可能。比喻追求这个姑娘不可能。

    '5'翘翘:众多的样子。错薪:错杂。

    '6'言刈其楚:言,关联词,相当于“乃”、“则”。刈(yi):砍。楚:草名,嫩叶可食。这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杂树木可以当柴烧,割草要割荆条。这是男子的想象之辞,幻想和女子生活在一起的情景。

    '7'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出嫁。

    '8'秣(mo):用草喂马。(此节诗之意是:由于对这个女子爱之深,表示做女子的仆役也愿意。)

    '9'蒌:蒌蒿,嫩叶可食,老则为薪。

    '10'驹:小鸟。这四句的意思是:由于对这个女子爱之深,表示做女子的仆役也愿意。

    品析

    这是一个“单相思”男子的恋歌,他热切地爱着一位姑娘,但却得不到她;于是,唱出了这首深情的恋歌。

    这首恋歌有两层意思:1明知所爱的姑娘不可得,但仍一往情深;2不但如此,他还幻想得到她之后,两人在一起生活的情景。

    此诗共三章,24句,诗人首先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开篇就很奇特:按常理,乔木下是能够休息的,为何诗人说“不可休息”?只有一种理解,这个“乔木”是特指这位姑娘。男子得不到这位姑娘,不能走近她身边,因而说“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接下来,诗人又连用三个“不可”——“不可求思、不可泳思、不可方思”,使人感到,要得到这位姑娘比登天还难。而男子明知此事不可为,仍将一片痴情倾注在姑娘身上,其情其境,非伤心人不能吐此语。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本诗的核心,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三章中重叠三唱,有如男子对心目中的姑娘“可望而不可求”的哀鸣之声,听之令人扼腕感慨。

    汝坟

    遵彼汝坟'1'

    ,伐其条枚'2'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3'

    。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4'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5'

    。

    鲂鱼'6'

    赪'7'

    尾,王室如燬'8'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9'

    。

    注释

    '1'遵:沿着。汝:汝水。从河南流入淮水。坟:河堤。

    '2'条枚:树枝。这两句的意思是:顺着汝水岸边走,砍伐树枝当柴烧。

    '3'惄(ni)如:饥寒样子。调(zhou):通“朝”,早晨。这两句的意思是:很久不见丈夫面,如同早上没有吃饭。

    '4'条肄(yi):新出的枝条。

    '5'遐:远。“遐弃”作动词,“我”作宾语,古汉语中常见的宾语前置。意思是:如今已见了丈夫面,从此不再远离我。

    '6'鲂(fáng):鱼的一种。

    '7'赪(g):赤色。

    '8'燬(hui):火。

    '9'孔迩:近。这四句的意思是:鲂鱼累得尾巴红,王室如火焚,王政危急如烈火,但要靠近父母供奉二老。

    品析

    汝水,源出河南。汝坟描写汝水地区一个服兵役的男子逃难归来,其妻有感于久别重逢,从而唱出的一首充满深情的歌。

    全诗三章。第一章写妻子盼望丈夫归来的渴念之情;第二章写丈夫归来后的欢欣;第三章写虽然身居乱世而家人能够团聚的欣慰。

    此诗最具特色的是比喻:“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把思念之情比作犹如没有吃早饭、饿着肚子般难受,这个比喻是十分新奇的。但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调饥”还有一层意思,它在先秦以前常常用作男欢女爱的隐语,这里暗指妻子性的饥渴。因为丈夫常年服役,夫妻长年分居,妻子在苦难的生活中没有得到丈夫半点爱怃,难怪她有如此惆怅。

樛木() 
附:周南8首

    “周南”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地区。“周”是陕西岐山之南的一个地名。周灭商,封“周”为姬旦的采邑,因此,“周”以南统称“周南”,其地域在今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一带。

    诗经周南收诗11首,本书选摘了8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

    。窈窕淑女'2'

    ,君子好逑'3'

    。

    参差荇菜'4'

    ,左右流'5'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

    。悠哉'8'

    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9'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关:鸟的和鸣声。雎(ju)鸠:一种水鸟。洲:水中可居之地。

    '2'窈窕(yǎo tiǎo):漂亮。淑:品德美好。

    '3'逑(qiu):配偶。

    '4'参差( ci):长短不齐,荇(xing):水草,可食用。

    '5'流:顺水之流而取。

    '6'寤寐:“寤”,睡醒,“寐”,睡着。其意是:“醒来或梦中,都在想念她。”

    '7'思服:思念。

    '8'悠哉:思虑深长之意。

    '9'芼(mào):选择。

    品析

    这是诗经的第一首诗,是一曲青年男女的恋歌。

    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男子的直接表白。窈窕,指女子的外貌身材;淑女,指女子的内在品行。“窈窕淑女”四字包含了上古男子对配偶外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的要求。第二章,写男子对女子“寤寐求之”,意思进了一层,有了细节描写。动人的是第三章,男子无论醒来或在梦中,都在想念这位姑娘,整夜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姑娘的身影。这种含而不露的“单相思”是典型的汉民族恋爱形式。第四、五章写男子和姑娘恋情的发展。经过“单相思”的煎熬,两人终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为夫妻。

    此诗以荇菜被采,暗喻女子被男子选中。“芼”是选择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荇菜”都在男子的心中,他要选择最美的女子作为自己的爱伴。

    诗中男子对女子的追求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寤寐求之;二是历经“辗转反侧”的相思之苦;最后,终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为夫妻。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深具性情之正,诗中的男女角色也深得性情之正,欢乐和哀愁,节制有度,完全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因而,孔子在整理诗经时,将它放在第一篇的位置。

    卷耳

    采采卷耳'1'

    ,不盈顷筐'2'

    。嗟我怀人'3'

    ,寘彼周行'4'

    。

    陟彼崔嵬'5'

    ,我马虺'6'

    。我姑酌彼金罍'7'

    ,维以不永怀'8'

    。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

    。我姑酌彼兕觥'10'

    ,维以不永伤'11'

    。

    陟彼砠'12'

    矣,我马瘏'13'

    矣,我仆痡'14'

    矣,云何吁'15'

    矣。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用。

    '2'盈:满。顷筐:斜口筐,后高前低。意思是“装不满一只浅浅的竹筐”。

    '3'嗟:叹词。怀:思念。

    '4'彼:指竹筐。周行(háng):大道。把竹筐放到大道上。

    '5'陟(zhi):登。崔嵬(wēi):高山。登上高高的山冈。

    '6'虺(hui tui):疾病。马儿没有了力气。

    '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