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璋收起笑声,刚才还随意的神色,顿时变得庄严无比,一双三角眼里杀意浓浓,饶是萧云胆子不小,也被他这种气势吓了一大跳,飞快的在他脸上扫了一眼,心道:“什么大事,弄得这么浓重,还摆出这么一副面容,吓唬谁呢?“

    “你来了金陵,想必最近金陵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也听说了吧?“朱元璋眼中厉光一闪,飞快的看了萧云一眼。

    既然已经放开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萧云毫无惧色的回敬了他一眼,心知他这么问,必然是已经打探的清清楚楚,否则那些密探可就太不中用了,也成就了不了后世让洪武一朝的文武大臣闻风丧胆顶鼎鼎大名的锦衣卫了。

    萧云点了点头道:“听说了?”心中却道:“你弄出这么的动静,想不听说也难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你向来想法独特,便是这一国两制之法,在我看来便是很好,没了外交权,没了军事权利,方国珍便是再能折腾,又能折腾到那里去呢?”

    萧云没想到朱元璋对这一国两制的法子如此看重,倒是大出意料之外,同时又一想,这法子可是我现代人借用了古人的法子灵活变通的,可不是好法子么,能被朱元璋赞誉也没什么?“

    朱元璋眼神一转,再一次落在了萧云的脸上,叹了声道:“若是那些官员也似你这般,凡是把国事,百姓之事方在心头上,多想一些一国两制这般的法子,那天下还愁不太平么,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陈友定,鞑子朝廷还愁不灭么?”

    “为官者能做到,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若是人人与大哥所言这般,那天下何须圣人之言,何须法律,哪有不平事,哪有为官不仁者?“

    朱元璋眯着双眼想了想,道:“萧兄弟之言极有道理,可这些该死的官员,我也罢免了不少,还杀不少,本以为他们可以收敛点,可没想到他们不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让我一时到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萧云笑道:“其实大哥多想了,依小弟看天下当官分为三类?”

    “哦,三类?这个说法倒也新鲜,萧兄弟不妨说来听听?”朱元璋目光闪闪了道。

    萧云思索了一会儿,道:“自古为官者,无非是为名、为财、为利,若想天下官员一心为国,为百姓,当权者只需各取所好足以!”

    “各取所好?“朱元璋眯着一双三角眼,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一眼,道:“萧兄弟这说法倒也新意,只是如何各取所需,还请萧兄弟说说看?”

    “各取所需,说白了就是好名者,你给他名声,好利者当权者给他利,好钱者,自然是给他足够的钱财了,这些对于当权者也是一件简单不能简单的大事,那些当官的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弄出这些火耗、踢斗,什么脚力钱,这些人无非是当官的那点俸禄养不活自己的妻儿老小,只要给足够了他们俸禄,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妻儿老小吃饱穿暖,哪里还会去想弄什么贪污?”萧云漫不经心的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给的俸禄,足够养活他们的一家老小?”朱元璋目芒一收,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古人心思就是单纯啊,便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例外?俸禄自然能养活他们,可他哪里知道,这些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一大帮手下,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的那点俸禄根本就不够?“

    萧云心知这不是自己能改变的,微微一叹,道:“大哥给的俸禄,自然能养活他们的妻儿父母,只可惜会很穷?“

    “会很穷?”朱元璋微微一愣,似有不解之意,自己这些俸禄是经过他进行算计的才发放的,怎么会很穷呢?“

    萧云道:“不错,他们会很穷?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好官,他为官勤廉,一直靠着俸禄过日子,几十年如一日,穿布袍,命老仆栽种蔬菜,作为佐饭之用。不该拿的他一分钱也不拿,什么火耗和淋尖踢斛的好处他从没有贪过。每月就靠那点俸禄过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skbshge

第1393章高薪养廉() 
他做淳安知县时,有一次都御史鄢懋卿巡视诸县,这人接待时规格很差,且说“邑小不足容车马”(即招待不起)。鄢懋卿大怒,但并未当场发作,指使巡盐御史袁淳弹劾。这人本已升为嘉兴通判(正六品),因此贬为兴国州判官(从七品。但这人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我拿着俸禄过日子。

    终于他的政绩被当朝皇帝赏识,让他南京右都御史,二品官,在当朝算是大官了,俸禄也算是最高的人,但他家里请不起几个仆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吃得也不好,长期吃不饱,穿不暖,让身体很虚弱,终于不多久他死了。

    他死后,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处理后事,一进门看见这人的家便痛苦失声。他想不到这人临死竟然如此凄惨,家里随处用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家里人都穿着补丁衣服,整个一个家徒四壁,更可怜的是,这人当官数十年,他的家中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棺材也买不起,出殡的钱还是大家凑起来的。“说完萧云一叹,他也不知道为何说道了这位仁兄,弄得气氛有些沉闷。

    “世间还有如此勤廉之人?敢问这人姓名?“朱元璋也感叹了声:“这样的官员,理应成为百官的楷模,受到万世敬仰。”

    “这人没留下姓名,我家乡百姓只称作他为海青天!“萧云汗颜了一把,编造了一个谎话。

    朱元璋倒也在追问,眯着双眼沉吟了一番,道:“如此说来,当真是这些官员太过贫穷才这样做?“

    “你以为冒着生命危险搞贪污好玩啊?”萧云没好气的暗自嘀咕了声。

    “以萧兄弟看,我该如何才好呢?“朱元璋望着萧云问。

    “好你个朱重八,当老子是万能啊?还与与讨论这些军国大事?”萧云暗骂了声,道:“不瞒大哥,这事情事关重大,只怕——?”

    朱元璋难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道:“萧兄弟不必拘束,你只当与我聊聊天便是,你说你想法,听不听在我?”

    萧云想了想,心道:“这也是?”认真想了想道:“我有两个法子?”

    “哦?”朱元璋显然是没想到萧云在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竟然想到了两个法子,惊异的看了他一眼。

    “不好,搞过头了,朱重八该不会是对我动了杀机吧?”萧云暗暗心道。不过话已经说出来,自然没有缩回去的道理,细细想一遍,道:“当年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这法子虽然不算好,但也算得上不错的一个法子,大哥杀得这些官员多半都是求财,一旦他们有足够的钱财,必然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贪取那些不义之财,如此一来,官员清明,百姓也减少了负担,是再好不过了,在我们家乡的一些地方,一品官的俸银每年不过一百八十两,每月只到十几两银子京官有所谓“恩俸”,即照原俸饷另给一份;另外给一点有限的俸米,小一点七品官知县之类,每年俸银只有四、五十两。于是贪污成风,到了后来几乎无人不贪?“

    “无官不贪?”朱元璋心头一颤。

    萧云道:“不错,无官不贪,后来来了一个更厉害的当权者,他为了革除这个弊病,废除了那些滥收费的规定,所有的税收都上交给朝廷,然后有朝廷另外发给官员“养廉银”,例如知县看缺分如何,每年给“养廉银”几百两到一千两不等,实行高薪养廉?效果倒也不错?“

    “高薪养廉?“朱元璋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道:”这法子,倒也不错,不过就怕有些官员包藏祸心,有了养廉银,还不知满足,倒是损失的可不仅是朝廷,苦的还是百姓?“朱元璋一针见血的道。

    萧云暗叫厉害,这养廉制度的确有这个毛病,清朝初期,延续的并不是明代的薪俸制度,而是关外那套类分赃制的封建制度,且很多官员在雍正前根本无薪水可领,又白银购买力越来越低,所以必须从百姓身上剥削。因此在康熙末年几乎是无官不贪,甚至康熙本人也不完全反对官员贪污。雍正元年特设养廉银,“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知大臣禄薄不足用,故定中外养廉银两,岁时赏上方珍物无算”。养廉银的来源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但人心不满足,雍正死后,清政府将所有税收改归朝廷所有,致使地方财政困难,看似高薪养廉,实际上将地方行政费用归于地方首长所有,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为史上之最。萧云没想到朱元璋一句话便说中了要害,一时竟也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点了点头,道:“不知萧兄弟这第二条法子是什么妙法,不放也一并说来听听!“

    “这第二条法子?“萧云咬了咬牙,心中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个好法子。

    见他犹豫,朱元璋道:“怎么?这第二条法子莫非有些麻烦?“

    萧云苦笑了声,道:“麻烦倒是没有,不过倒是多了些杀戮?“

    朱元璋双眼厉光一闪,饶有兴趣的道:“萧兄弟快说说看?“

    萧云道:“这法子小弟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好法子,只能说给大哥听听了?”

    朱元璋道:“无妨,无妨,萧兄弟你只管说来便是?”

    “娘的,这个可怪不得我啊?是人家逼的?“他咬牙吐了口气,沉声道:”严刑峻法?他们敢贪,法不容情,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陋习,但也能起到警示那些当官的,你若贪污,你若枉法,法不容情!我想他们自贪污之时,也该掂量掂量,不至于这般明目张胆!”

    skbshge

第1394章严刑峻法() 
“不错,严刑峻法,想不到萧兄弟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啊?”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杯,双手重重的一拍笑道:“不瞒萧兄弟,当年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当时我心里便暗暗立下誓言,若是有一朝一日,我能主宰天下,一定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所以,在我听到有人胆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做出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的勾当,我极为气恼,一口气把那些贪污的官员全杀了,只是我没想到这些官员,并不知悔改,才不过几个月的功夫,竟然重新巧立名目,继续干出欺压百姓的勾当,我一怒之下,又杀了一批,连番杀了几批,金陵城的贪污之风才好转了一些,只是一直杀下去,却也不是个法子,所以前两日我与召集百官商议此事,谁知这些平日里诵读圣人诗书大臣,人人嚷着不如百姓,死活不同意严刑峻法,让我效仿宋太祖?着实让我好生气恼,一怒之下,将几个文臣武将扒光了衣衫,好生打了一顿,这事情才算消停了一阵?“

    朱元璋虽随口说来,但萧云却听得惊心动魄,这个时候朱元璋还不是后来的洪武大帝,这些臣子自然不知道深浅,一听严刑峻法,哪里会同意,但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虽然不至于杀了这些反对者,但也没让他们吃些好果子,心中暗暗叹了声:“这么些时日不见,朱元璋不但气势压迫人,这手段也是雷厉风行啊,日后的洪武大帝已经初见端倪了,洪武一朝的官员,日子不好过了?”

    “前些时日,我让李善长,刘伯温,仿照各朝各代律法,编成法律四百三十条﹐其中律二百八十五条﹐令一百四十五条。其篇目仿《唐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条。二十二年又对此作较大的修改﹐以《名例律》冠於篇首﹐按六部职掌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传统的法律体例结构至此面目为之大变。三十年五月重新颁布﹐同时规定废除其他榜文和禁例﹐决狱以此为准。这些法律倒是很完善,只可惜天下百吧并不知这些法律的含义,这让我好生苦恼,这些时日,我在思量一种的新的律法,一种人人都能明白,都能说出来的律法,街头巷尾,三教九流,便是普通孩童,也能知晓我的律法,懂法,到最后畏惧法律,只有这般那些贪官污吏才不敢为所欲为,不敢这般明目张胆的知法犯法,国家才能清明,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不惧怕贪官污吏?“朱元璋说着目光闪烁一种自豪,一股杀气油然而生,让萧云起了一个寒颤。

    若是当真这样的话,那实在太可怕的,这就好比后世文化大革命时,人人背诵《毛主席语录》一般,试问自秦朝推行法家学说一来,泱泱中华,历经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一千余年,何从有这样的手笔,人人懂法,这样的场面,如何不让萧云吃惊呢?“

    朱元璋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伟大构想之中,并没有理会萧云,自古自的道:“若是有我亲自指定一本律法,律法之中,陈列历朝历代著名案例,将那些贪官污吏,奸臣,鱼肉百姓之人的案件放入其中,酷敛百姓,贪污税粮;放卖官差,私役丁夫案;妄取扰民,私吞商税案;谎报灾情,侵没赈济案;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贪赃受贿案,编辑成好听的故事,让普通百姓,茶余饭后能当故事细细听来,百姓无形之中知道了我的律法,还知道各种酷刑,这样岂不是能起到警示作用,日后我金陵人人知法,懂法、从而畏惧律法,绝不敢再犯,岂非政治清明。”

    萧云一愣,忽然想到了后世流传的一本律法,他想起从一些史料中看到过的记载,那上面说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以《大明律》在刑罚方面明显较前有所减轻为由,为了纠补这种刑轻现象,贯彻其以“刚猛治国”的既定方针,在三十年《大明律》刊布时,特将其另行制订的《大诰》条目其亲制四编《大诰》,他将之作为对天下臣民进行政治教育的课本,依凭专制主义的绝对权威在民间强制推行。

    当时萧云觉得不可思议,一个皇帝亲自指定律法,而且这律法,还颇有些颇有点英美法系的倾向,想不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朱元璋在《大诰》颁行时,他宣告:“朕出是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颁行《大诰续编》时又进一步说:“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颁发《大诰三编》时又重申:“此诰前后三编,凡朕臣民,务要家藏人育,以为鉴戒,倘有不遵,迁于化外,的不虚示。”

    朱元璋又要求军官们全家老小都要背熟《大诰武臣》:“不听不信呵,家里有小孩儿每不记呵,犯法到官,从头儿计较将来,将家下儿男都问过:你决得这文书里几件?若还说不省得,那其间长幼都得治以罪”。

    为了扩大四编《大诰》的影响,朱元璋把它们列为全国各级学术的必修课程,科举考试从中出题。奉其旨意,行文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则以违制论处。当时天下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多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