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问可苦了李善长,也不知朱元璋口中的“此举”是指张士诚起兵反抗,还是说的是张士诚对骂的无礼之举,不过他毕竟是见过风浪之人,细细一番思索便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忙上前奏道:“回殿下,按照我吴国律法,有谋反之心者,按律当凌迟炙尸,诛杀九族。“

    李善长话音一落,怒气冲冲的朱元璋盯着张士诚喝道:“孤王再问你一次,你做不做逍遥王?“

    张士诚轻蔑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冷声笑道:“姓朱的,若是今日你落在我的手中,我一定不与你浪费口舌,我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你?“

    “好!好!好,你相死,我偏不成全你?“朱元璋怒急而笑,说完一挥衣袖,道:”李善长听旨?“

    “微臣听旨!“李善长立即上前,跪倒在地。

    “苏州乃富庶之地,系我金陵赋税的所在,自今日起苏州、杭州、湖州三地,赋税各加一成!”

    skbshge

第1453章身死() 
张士诚一听脸色大变,立即破口大骂“朱元璋,你这个卑鄙小人,这个小人?”他虽抱了必死之心,却没想到朱元璋会祸害苏州百姓,这一次平江之战,全城百姓对他不离不弃,陪着他饿了整整一年,这份情义,张士诚铭记在心,心中自然不愿意让苏州的百姓再因他而遭罪,听了朱元璋这极端卑鄙的处罚,气得这位昔日的枭雄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朱元璋下了这道旨意,重重的吐了一口气,苏州自来富庶,这一次攻打张士诚,苏州、杭州、湖州三地百姓出力最多,这还不算,他还得知,张士诚被抓了才两日,苏州不少百姓,不但有人说起张士城种种好处,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心中便涌出了略带惩罚江浙一地的吴地百姓。

    李善长看了大半天,自然看得出,张士诚是活不了了,可他没想到一向极为爱惜百姓的朱元璋会拿江浙一带的百姓开刀,有心想上前说两句好话,可一看朱元璋满脸怒气,嘴唇动了动不敢出声来,唯有摇头叹息了声,令了旨意。

    张士诚不但的破口大骂,不断骂朱元璋卑鄙无耻,可朱元璋一脸笑吟吟的模样,丝毫不气,书房里唯有李善长,他不敢上前劝说,自然没人再说什么,冲进来的毛骧二话不说抓起张士诚便走,一路上仍旧听到张士诚呼骂声。

    “哼,你想死,我偏不让你死?”朱元璋眯着双眼望着渐渐远去的张士诚冷声道。

    “你们听着,好好看住他?“

    “是!“几个侍卫抱拳应命。

    待侍卫出了书房,朱元璋才感觉身子累的厉害,摆了摆手,道:“相国大人,江浙一带加税一事,便有劳你了?“

    李善长应了声,摇头出了书房。

    当夜,趁人不备,张士诚终于上吊自杀。

    大都外城的一处山峰上,一身白衣的王保保站在最顶峰的山巅之上,望着山脚下的将士,数万个蒙古大帐绵延数十里,成群的战马,数十万的大军,来回涌动,将这小小的一座山岚渲染得热闹非凡。

    王保保背负着双手,迎面出来的劲风将他一袭白色的衣衫吹得呼呼作响,但他浑然不觉,仿佛呼啸的寒风,根本就不足以让他感到寒冷一般。

    他如同巨人一般望着远处的一座山峰,虽隔着远,他站在这里依稀看得见,那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据说有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三国吴孙权为立庙于钟山,因改称蒋山。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紫金山。这个山的名字,这几年王保保一直在听说,最近尤其听得多,听说那座山下的一个叫朱元璋的人,以二十万大军灭掉了一个叫陈友谅的人,而帮他忙的人,有一个叫萧云的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张士诚说两句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民间有祭地藏王的习俗。而在这一天晚上,老苏州们会在自家门口插上星星点点的香烛,俗称“烧狗屎香”。“狗屎香”又叫“久思香”,“久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这些香便是苏州人民烧给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张王”。

    据地方志记载,朱元璋攻下苏州后,因苏州百姓曾支持张士诚,遂对苏州课以报复性的沉重赋税,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苏州占全国1%的耕地,被征用的税粮竟占全国的9。6%,甚至“一县可敌江北大郡”。此外,他还将苏南富户十四万户迁到位于安徽的中都临濠,其中包括了顾瑛、杨基等一大批名士,一时家破人亡惨剧无数。

    也是因为张士诚,朱元璋对苏州极度不信任,在位31年里,更换了30位苏州知府。他对有眼无“朱”的苏州士族更是忌恨,不放过任何可以打击的机会。洪武7年(1374年),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欲在张士诚王宫故地(即皇废基)修建府衙,疏浚河道。朱元璋获悉后顿时大怒,以“兴灭王之基”为由,斩杀魏观等一大批苏州文人。其中“明初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高启,因为写了一篇应景的《上梁文》,被朱元璋一道加急圣旨押到南京腰斩,再锯成八段。

    据查阅,苏州赋税之重,自张士诚死后,一直到明朝正德、嘉靖时期都是全国首屈一指。

    正德、嘉靖时上海人陆深对明初全国和苏松税粮的计算:国初总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松江一百二十万九千余石。浙当天下九分之一,苏赢于浙,以一府视一省,天下之最重也。松半于苏,苏一州七县,松才两县,较苏之田四分处一,则天下之尤重者,惟吾松也明代洪武年间苏州府的最高税粮是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是全国第一,比整个浙江省都多。而之后的弘治、万历年间最高都为208万石,这在当时的全国首屈一指丘浚《大学衍义补》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考洪武中据《诸司职掌》,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馀,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馀,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馀,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馀,常州府五十五万二千馀,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今国家都燕,岁漕江南米四百馀万石以实京师;而此五府者,几居江西、湖广、南直隶之半。臣窃以苏州一府计之,以准其馀。苏州一府七县时未立太仓州,其垦田九万六千五百六顷,居天下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馀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八十万九千石税粮,于天下二千九百四十馀万石岁额之内:其科征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

    skbshge

第1454章最强的敌人() 
王保保看了一阵,忽然重重的一叹,脑海里不知不觉的想起了朝廷眼下的局势。

    自从脱脱死后,元朝内部酝酿着宫闱政变。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皇后奇氏、朴不花;右丞相搠思监。密谋造反,只是,反对她的人也很多,以御史大夫老的沙为首。她却有办法叫老的沙失宠于元顺帝,加以放逐。老的沙逃奔到孛罗帖木儿的军营。皇太子派人去要,孛罗帖木儿不给。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右丞相搠思监用元顺帝的诏书,削去孛罗帖木儿的兵权。孛罗帖木儿抗命,而且杀了钦差。四月,孛罗帖木儿带兵进京,见到元顺帝,恢复了兵权与官职(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满意而去:回大同。五月,右丞相搠思监又怂恿了元顺帝,命令王保保进攻孛罗帖木儿的大同。孛罗帖木儿再度带兵来京,皇太子统率若干军队出城抵御,大败,逃到太原,投奔王保保。元顺帝把搠思监与朴不花押解给孛罗帖木儿给杀了,然后孛罗帖木儿进入大都,受拜为中书左丞相,整个政府入于他的掌握。他开除了一些宦官,禁止番僧胡作非为,努力节省中央开支,停止了若干不必要的修缮营造,也把第二皇后禁闭了一百多天。他派遣一位伊苏,带兵南下,打王保保,不料这伊苏却与王保保讲和,连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议,王保保决定讨伐孛罗,与伊苏进逼大都,元顺帝事先得知了消息,埋伏了几个勇士在宫内延春阁,把孛罗帖木儿打死。不久,王保保带了太子回大都,皇后奇氏与太子均叫王保保逼迫元顺帝让位,退居为太上皇,王保保不肯。

    王保保在大都住了两个多月,不耐烦,请求外出带兵。元顺帝封王保保为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二十七年,顺帝削扩廓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王保保。

    如今得知了江南局势紧张,元顺帝才不得不召回了王保保,授予兵马大权。

    便在这时,王保保的目光落在了远处四匹战马上,马上四人奋力催促马缰,疾驰而来,直奔他的大帐。

    王保保眉头一皱,喃喃道:“也不知是姓朱的赢了还是姓张的赢了?“说着快步走下山峰。

    王保保的步伐极快,那四匹战马刚刚驰到大帐前,他已经入了大帐。

    大帐布置极为简单,除了文房四宝,以及一张挂在帐上军用地形图,一把宝剑之外,剩下的便是一张茶几,一张桌椅,以及一张大床,便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任何东西。

    四人先后进了大帐,跪在丈外说着奉命赶往江南打探的消息。

    王保保端坐在那张大床上,面容严肃的听着四人的回报,当听到张士诚兵败平江之时,一脸平静的王保保这个时候才微微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四人之中,为首一人,恭谨地以手抚胸,向王保保行过大礼后,又说出了最近打探的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我等奉将军之命,秘密前往金陵后,经过多番打探,经过多番搜集情报,张士诚兵败平江后,被押送到了金陵城,囚禁了起来,不过——?”

    “不过什么——?”王保保心有一颤,厉声喝道。

    为首那人急忙道:“卑职今早得知消息,张士诚与昨晚在金陵自尽身亡,朱元璋得知他死后,并把张士诚的尸体烧成灰,我听说,还下旨将江浙一带的赋税加了一成,其目的便是惩罚江浙一带汉人对张士诚的支持?”

    “这朱元璋果然心狠手辣?”王保保喃喃了声,道:“想不到当年抵挡丞相大人百万大军的张士诚,竟然死了?这个朱元璋倒是有些手段,此人只怕难以对付啊?“

    “如今金陵的局势如何,你可有打探?”王保保继续问道。

    为首那人道:“正忙着接受张士诚的地盘,就在两个月前,朱元璋令令设文武科取士,命有司预为劝谕。然后,派遣大将朱亮祖领兵进军浙东,下台州,方国瑛败走黄岩(今浙江黄岩),再攻温州,方明善(方国珍之侄)败逃入台。十月,朱元璋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为副,先取余姚(今浙江余姚)、上虞(今浙江上虞丰惠镇),再攻方国珍占据的庆元。不过在今早,朱元璋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率兵南征陈友定。同时,朱元璋又命汤和、廖永忠、吴祯等领舟师从海道攻福州(今福建福州),李文忠从浦城(今福建浦城)攻建宁(今福建建宁)一共有十万大军——?”

    为首之人显然是经过一番查探,事无巨细一一说来,说到最后,他忽然面带忧色道:“如今张士诚已灭了,方国珍也要投诚了,便是这陈友定只怕也撑不了几日,倒那时朱元璋一统江南,只怕要剑指我大都了——?”说到这儿,为首那人抬头看了一眼王保保,语气按陈恳的道:“将军,这朱元璋如今的实力,已经拥有了整个江南,方国珍、陈友定之流,就像雄狮脚下的一只兔。我想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朱元璋所灭,到时候江南一统,依着朱元璋如今的实力,汉人对我蒙古人的排斥,形成的力量恐怕非我蒙古人能抵挡的,当年小小一座襄阳城,我蒙古大军不断损失了一位可汗,还用了五十多年方才灭了小小的宋朝,如今的局势,将军恕臣说句不恭的话,臣以为,在我蒙古人所有遇到过的对手当中,这个姓朱的人,将是我大元朝最难对付的人,也是将军一生要对付的人,还请将军早些准备为好?”

    skbshge

第1455章当年的卑微者() 
听了这一切,王保保几乎不敢相信,这还是当初卑躬屈膝的人么,还是当初他的是使者在自己父亲面前佝偻着身子的连大气都不敢出的朱元璋么?

    鞑子朝廷自从脱脱死后,经过一系列的内斗后,偌大的元朝帝国最重要的人,其实武将察罕帖木儿。此人的祖先是西夏人(唐兀氏),住在北庭(新疆孚远),从祖父以来移居河南沈邱已有三代。他有一个号,叫做“廷瑞”,并且姓了李。当地的人称他为李察罕。

    他为人武功高强,应过“进七举”,虽则没有中,可见汉化已深。他在至正十一年有感于刘福通香军之杀官烧城,“骚扰地方’,而元朝的官军毫无镇压能力,就招集了沈邱的子弟几百人,自保乡里。不久,他会合了罗山人李思齐的“义兵”,从香军的手中夺得罗山县城。元顺帝听说了他的事迹后,就让他做了汝宁府(汝南)的达鲁花赤。(元朝在每一个路或府,与每一个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或其他的“非汉人”充任,位于汉人总管与县尹之上。)此后,他东征西讨,到了至正十八年之时,已经官拜“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御史)台侍御史兼河南行枢密院同知”,受诏“守御关陕晋冀,镇抚汉沔荆襄,便宜行间外事”。

    但李察罕的确能打仗,仅过一年的功夫,就带领蒙古铁骑剿灭了不少义军,让北方迅速平静了下来,元顺帝觉得这人是个功臣,不顾群臣反对,在这一年年底,提升他为陕西省平章政事,掌管北方兵马。

    兵权在手,李察罕更加卖力,仅仅过了一年,他便趁势打败了刘福通,一举“收复”汴梁(开封),使得刘福通不得不退守安丰(寿县),得知了这个消息,元顺帝极为高兴,升他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仍便宜行事”。他兼了豫陕两省的文武行政,同时握有监察全权。至正二十一年,他拿下了全部山东,只有益都和莒州尚在香军手中。

    这一系列的战绩让元顺帝很是欢喜,当年便升他为中书平章政事(位置仪次于丞相),兼“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地盘由两省而扩充为三省差不多是半个北方。

    当时,朱元璋正与陈友谅对持,怕李察罕转师南下,与群臣一番商议后,决定求和,派遣汪河出使李察罕,李察罕初始并不理会汪河,也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求和信。汪河将此事告知金陵的朱元璋,朱元璋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了一份信函献上。但李察罕却不满意,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信函。朱元璋迫于无奈,说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令汪河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李察罕满意。当时王保保追随父亲,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个卑躬屈膝的朱元璋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厉害的。

    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他先是听到这个叫朱元璋的人,以二十万大军,一个金陵弹丸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