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6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

    这一次,他奉命高丽恭愍王的指令,率领大军帮忙镇压红巾军,他因为武艺高强,善于用兵,被阿鲁温。札剌儿氏留在了洛阳城做了他的亲卫兵,只负责联络高丽的达官贵人,以及王室宗亲,这让他好生恼火了一番,不过眼下的高丽乃元朝附属国,恭愍王对元朝皇帝言听计从,他一个小小的侍卫首领自是不敢说些什么。

    “报——?“一个心腹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发生了什么事?”李成桂眯着双眼望了一眼奔过来的侍卫兵。

    “梁王让大人急速赶往洛阳城?”侍卫兵抱拳道。

    “发生了何事?”李成桂眯着双眼问道。

    这侍卫兵是他的心腹,被他秘密安排在阿鲁温。札剌儿氏身边多年,深得阿鲁温。札剌儿氏的信任。听李成桂问话,忙道:“据卑职查探,金陵一个姓朱的汉人,派遣手下一个叫徐达、常遇春的大将率领二十五大军,自山东攻打洛阳了,就在刚才,徐达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牢关,那个叫常遇春的汉人,也渡过了洛水河,对河岸的鞑子大军,发动了攻击,王爷一听虎牢关破了,常遇春渡过了洛水河,心中慌乱与王妃打开了密室,收起了十来箱黄金,便让卑职前来请大人前往?”

    “黄金!”李成桂心头一愣:“莫非梁王想要逃亡高丽?”

    自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国就与高丽建立了正式的朝贡关系。蒙古太祖十一年,契丹首领金山、六哥等率领九万人反蒙自立,在蒙古大军的追击下,窜入高丽,并攻占了高丽国的江东城。十三年,蒙古大军以追击契丹军的名义进入高丽,与高丽军联合攻打江东城。江东城的契丹守军投降,高丽遂与蒙古结盟,由于高丽国“道远,难于往来,每岁可遣使十人入贡”。高丽就此成为了蒙古国的附属国,每年高丽向蒙古国及元朝进献大量物品,换取元朝的认可与支持,但蒙古年复一年要求高丽向其朝贡。使得高丽国内不堪重负,高丽王一时气愤予以回绝,蒙古使节抵达义州边境时,被高丽朝廷所害,但当时成吉思汗征西夏,并未顾及此事。

    不久后,蒙古大汗窝阔台命撒礼塔率师攻高丽。蒙古打到了朝鲜半岛中部,洪福源率群众投降,高丽王弟怀安公王降。撒礼塔后在开城任命达鲁花赤等七十二人镇守,蒙古军暂时撤出高丽。

    第二年,迫于蒙古大军的压力,高丽王杀死开城驻守的达鲁花赤等七十二人,从松都迁往江华岛,以防卫蒙古的再次入侵。得知此事后,蒙古立即第二次攻高丽。这次蒙古一直打到朝鲜半岛的南端。不过蒙古却无法攻占江华岛,在现在的光州附近败北。蒙古首领撒礼塔在龙仁中流矢亡。蒙古副帅铁哥回师蒙古。后高丽王遣使节请罪,但并不肯臣服于蒙古并派兵攻陷已归附于蒙古的西京等处,劫夺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此后,蒙古帝国与高丽国战事不断,直到南宋末年蒙哥汗在进攻南宋时不幸阵亡,蒙古汗国出现了汗位之争,忽必烈在汗位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并建立元朝。在蒙古汗国做质子的高丽世子倎及时投靠忽必烈,赢得了忽必烈的赏识,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说服了忽必烈,在蒙古军队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最终结束。高丽最终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

    ps:推荐大家一本好书《艳都邪少》,望大家有空去看看,很不错哦

    skbshge

第1498章暗流涌动【上】() 
此后,高丽元宗为了王位的稳定并保持高丽的相对独立,请求与元朝联姻,忽必烈答允了他的请求,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娶忽必烈的女儿齐国大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为妻后,再他以后的高丽君主直到高丽恭愍王都是娶蒙古公主为妻。高丽君主继承人按照约定,必须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高丽王室与蒙古人的长期通婚,这种关系从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后将七位公主下嫁高丽国王。

    正是这种高丽王室与元朝皇室的血统联系,使得元朝发生暴乱后,高丽国作为女婿地位,不得不来帮忙,先后往元朝输送兵马以及所需粮草、船只等,共同对付红巾军。

    “有多少黄金?”李成桂眉头一挑,心中涌出一丝喜色。一种直觉告诉他,这绝对是一个机会。

    “回禀大人,共有十余箱,少说也有上万两黄金!”那侍卫抱拳道。

    “这么多?”李成桂心头猛的一跳,这些若是运回高丽,对于高丽来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年复一年的进贡,高丽百姓穷苦不堪,加上连年的战事不断,高丽国内,已是外忧内患,前些年征战红巾军,高丽国元气大伤,这些年为了应付元朝四处的征战,出兵,出钱、出战马,弄得整个高丽国已是怨声载道,早有不少百姓对高丽王朝生出了反叛之心,六年前,秃鲁江万户朴仪反叛,官军平叛不力溃败。若不是他临时率领一千五百精锐大军,誓死抵挡,才得意大破叛军,赢得胜利,否则高丽王朝早已名存实亡。

    不过,通过这些年的征战,他再也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如今的他已经凭借战功显赫,得到了高丽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进阶奉翊大夫,逐渐替代了权臣李仁任,与崔莹、曹敏修掌握实权,高丽的大半兵权被他掌握,这一次之所以答应高丽恭愍王出兵对抗红巾军,实则是探一探元朝眼下的实力,通过数月的明察暗访,如今的元朝,已是天怒人怨,烽烟四起,短短几年,江南一个叫朱元璋的汉人,打败了一个叫陈友谅的人,又灭了一个叫张士诚的汉人,如今整个江南已经完全落入的他手中,就在几个月前,这个叫朱元璋的叫花子,让他手下的两个最厉害的大将,开始北伐,才三个月的功夫,就攻下了山东,现在就要攻下了洛阳,而这些昔日威震天下的蒙古当权者,竟还一味的争权夺利,内斗不已,便是这个看似善于用兵的蒙古王爷,竟也准备了后路,看样子上天要抛弃大元了,这对于高丽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这些黄金若是运到了高丽,作为反抗高丽王室的军费是大大的有利,这样一来,他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的势力,再也不惧崔莹这个老匹夫!

    这崔莹是“司宪纠正”崔元直的儿子,从小就身体强壮而且魄力过人。他虽然出身文臣世家,却热衷于兵书和武术。他投入杨广道(高丽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域)都巡问使的麾下,讨伐倭寇,并由此成为了一名武将。后来倭寇以北九州岛和濑户内海等地作为根据地,对韩半岛的海岸线进行了长达近四十年年的骚扰,而崔莹就在此时因屡屡击破倭寇,而崭露头角。恭愍王元年,崔莹因镇压“赵日新之乱”而声名日盛,如今正是与他作对的最大实力,前些时日甚至限制了自己的军费,有了这批黄金,足够做任何事,包括反抗高丽王室!

    “传令下去,所有将士集合!“李成桂眼里涌出一丝喜色,跟着重重吐了口气,仿佛积压在心头的一件大事被解决了一般。

    “是!“那小将应了声,转身就走。

    “等等!“李成桂忽然想到了什么,喊住了那个小将:”带上那个海盗!“

    “是!“小将应了一声,这才转身离去。

    洛阳城外,夜色苍茫一片,夜风之中,一轮圆月悄悄升起,将整个洛阳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煞是好看。

    寂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正是人一天中最好熟睡的时候,守卫了一天的将士,这会儿也忍不住打起了盹来。不是的有鼾声从城中传递出来。

    夜色下,上百条黑色人影出现在洛阳城外,他们一身汉人服饰,腰间别着弯刀,动作迅速,快如狸猫,在为首之人一次又一次的手势之下,徐迅速的攀上的洛阳城。

    洛阳城原来是有南北二宫,中间有复道相连。南宫始建于秦,东汉时为朝贺议政之所,平面长方形,中轴线上排列着却非、崇德、中德、千秋万岁、平朔五殿。

    北宫建于东汉明帝时,大于南宫,为皇帝嫔妃寝居之处,宫内德阳殿规模宏伟,可容万人。太仓、武库建在城东北隅。南宫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曹魏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兴建了三座南北相连的小城,名叫“金墉”,中有门道相通。又在洛阳城西、北两壁及金墉城外侧增筑马面,以加强防卫。金墉城为军事制高点,西晋永嘉之乱时,成为交战双方必争之地。

    到了唐朝时,武则天迁都洛阳,大肆修建洛阳城,将宫城修建在西北,其他街、坊、市平均分布城南和东北部。平民聚居的洛南设有九十六坊,洛北三十坊。形成了独特的洛阳城,此后宋、元、除了明朝略作修建之外,洛阳城一直以武则天的模式延续了下来。

    ^^^^^^^^^^^^^^^^^^^^^^^^^^^^^^^^^^^^^^^^^^^^^^^^^^^^^^^^^^^^^^^^^^^^^^^^^^^^^^^^^^^^^^^^^^^^^

    第三更了,今晚就这么多了,有票票都送上啊!

    skbshge

第1499章暗流涌动【下】() 
洛阳城最大的特色是河道纵横交错,洛水横贯全城,连接其他大小河道如伊水、漕渠、黄道渠等,故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亦规划整齐,纵横各十条通渠大街,主道阔达百步,小街三十步。位于西北宫殿,正好修建在一处河流之上,要进入宫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穿过面前这条不大的小河。

    黑衣人,似乎早就有准备,早就人给每人送上一阵木质吸管,为首之人左手向下做了一个向下的手势,上百条黑影迅速下了水中。

    不多时夜色下,平静的水面起了一阵涟漪,涟漪面越来越大,跟着竖起了百来只木质吸管,慢慢靠近洛阳城。

    洛阳城内,五百人来回巡视,偌大洛阳城原本不止这么一点守卫,刚才两千多人,护送梁王非常重要的东西出了城,望日略显喧闹的洛阳城一时寂静了不少,外城虽在打仗,但对于这里的将士来说,只要一天没有打入洛阳城内,这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他们并不慌,再说了,洛阳城内河流纵纵横,想要攻入洛阳城也不是那么容易,最后让他们彻底放心的是就算是通过了水域,他们还要过一道大横沟,这是梁王前些时日命人修建的,有了这一条大横沟,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发现,就算是敌军来了,有这条横沟,也有足够的时间逃走,因此,洛阳城内守卫并不森严。

    百来条黑色人影穿过河水,鬼魅一般上河岸。

    左侧一个黑衣人望了一眼为首的黑衣人,低声问道:“将军,怎么办?”

    借着月色那人望了一眼眼前的横沟,这条沟壑宽少说也有三丈开外,四五丈深,将洛阳城与外界彻底隔开,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护城沟,这么一出,让人始料未及。

    “这个阿鲁温,札剌儿氏果然小心谨慎,想抓他还真有些不容易?“为首那人眯着双眼,冷笑了声,语气却没有半分沮丧之感。

    “将军你看——?”一个黑衣人忽然发现了什么,压低着声音惊呼了起来。

    此时夜色苍茫,整个月光覆盖着洛阳城,将这做千年古都照射得富丽堂皇,为首的黑衣人顺着那将士的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月光之下,那条大鸿沟右侧的一个角落里,竟然一座小心的木桥,桥面不大,连接着两端,被几颗大松柏所掩盖,夜色下显得极为隐蔽,若不是眼尖之人,当真难以发现。

    “有桥就好办了?”为首之人嘀咕了声。带着一丝喜色,摆了摆手,百来人会意,动作整齐划一,一溜烟的赶往那几棵大松柏下。

    借着月光望去,里面有十来个人游动,显然是巡视,由于夜色的缘故,里面的人兵不能看见外面。

    十几个人,似乎很放心,已经有四个人斜靠着睡着了,剩下的几个人也是一脸无精打采的模样,这也怪不得他们,一条河水,一条大横沟,洛阳城,那个不怕死会到洛阳城来,若不是迫于梁王的指令,他们根本巡视都难得巡视。

    “将军!”

    几声低唤,百来黑衣人目光统一望向了为首的那黑衣人,等待着他的指令。

    为首那人眯着眼望了一眼里面的几个守卫,心道:“拿下这几个人,自不是话下,关键是,眼下不知洛阳城有多少人,万一惊动了其他侍卫,在没有抓住阿鲁温,札剌儿氏,而惊动了城内护卫,对常元帅攻下洛水大为不易,这个风险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沉吟了一番后,为首那人一对虎目忽然射杀出一丝坚毅来,盯着百来人沉声道:“郭将军,你率领十个武功高强之辈,有正面进入洛阳城,率先制住这些护卫,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是!“郭英应了声,对着百来人挥手道:”地风营跟我走!“

    数十人从队伍中出列,跟着郭英闪身而去,不多时消失在一片漆黑之中。

    为首那人紧张的注视着郭英的小队人马,只见这十余人动作迅速,一溜烟的跑过木桥,猫着身子一点一点移向洛阳城。

    夜色寂静如水,洛阳城内的侍卫浑然不知危险已经悄然而至。

    “郭将军,一共十一个人,有四个睡着了,还有两个正坐在地上,剩下的五个就在眼前,要不要——?“一个黑衣人,说着将右手放在脖子上,做了一个向里切的的动作。

    郭英点了点头,对身后几人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身后三个猫着腰的黑衣人,嘀咕了声:“趁你睡要你命!“话音一落,身子就在木板桥上微微一滚,身子再起来时,手中便多了几把弯刀,刀光一闪,三人同时陪着两侧的一左一右两人,五把弯刀同时劈落,正迷糊的五名鞑子侍卫尚未来得及哼一声,五人就此气绝身亡。

    “不许动,不许出声,否则要了你的命!“郭英对兀自沉睡的几个鞑子做了一个手势,几人会意,明晃晃的弯刀,早已架在了熟睡的六人脖颈之上,惊醒的六人,哪里还敢发出半点声音。

    郭英对着松柏大树晃了几下手中的弯刀,一阵动静过后,百来个黑衣人迅速闪过木桥,入了洛阳城。

    “说,阿鲁温,札剌儿氏现在身在何处?“为首那人虎目盯着一个吓得战战兢兢的蒙古鞑子兵喝道。

    那鞑子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为首这人虽面色平静,但一双目光却杀气腾腾,吓得忙道:“回禀好汉,王爷,王爷,王爷与王妃都在上阳宫!“

    为首黑衣人冷哼了声,道:“算你还识相!“说完对着郭英丢了个眼色,郭英会意,左手一用力,弯刀对着六人后脑重重拍了一记,六人冷哼了一声,昏死了过去。

    黑衣人目光一转,盯着十一人喝道:“快换衣服!”

    郭英一挥手,走过来十一人,人人动作迅速,很快便换了一身蒙古服饰!“

    黑衣人看了一眼,淡然一笑,忽然冷声喝道:“走,去上阳宫!”

    ^^^^^^^^^^^^^^^^^^^^^^^^^^^^^^^^^^^^^^^^^^^^^^^^^^^^^^^^^^^^^^^^^^^^^^^^^^^^^^^^^^^^^^^^^^^^^

    第一更先送上!

    skbshge

第1500章随风潜入()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上阳宫唐代离宫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