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有何不可呢?”

    这一番话大出刘伯温的意料之外,奇怪的瞥了他一眼,只是“哦”了声,并没有接话。

    李善长伸手黏了黏长须,眯着双眼望了望前方,好一会儿道:“自从老夫跟了陛下,南征北战多年,先后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如今元朝鞑子也被赶回了大漠,老夫以为,满朝文武除了我李善长最能揣摩陛下心意之外,再无其他人,可直到昨日,老夫才明白,皇帝的心思我揣摩不及万分之一!“

    刘伯温微微一笑,道:“帝王心思从来是玲珑多变,岂能是我等能揣摩透的?那些亡国之君,被群臣驾驭的皇帝,所以亡国,是因为他们的心思,早已被群臣揣摩得一清二楚,奸臣利用他们,为非作歹,天下岂能不亡!”

    李善长笑道:“你说的是啊,那些亡国之君,何尝不想自己的江山万万年,可自己的那点心思,叫一帮奸佞之臣揣摩得清清楚楚,打着皇帝的旗号,祸国殃民,天下如何不亡,说起来,还是当今陛下高明啊,这一次不经你老弟被赶出了应天,我这个老骨头也不得不退隐了,短短是数月,迅速驱赶了两位有功之臣,这份手段,不得不让人佩服!只可惜,老夫如今尚且看不出陛下的心思,说起来实在可笑,可笑啊!“

    skbshge

第1696章以天下为棋盘() 
刘伯温轻轻一谈,随即笑道:“这样岂不是更好,我大明有这么一个帝王,这天下算是亡不了!“

    李善长黯然一叹,道:“话虽如此,只可惜,我等有功之臣,却成皇帝手中的一颗棋子,如今帅已经归了位,我们这些车和马,自当舍弃了!未免可叹!”

    刘伯温道:“皇以夭下为棋盘,在布一盘棋局,满朝文武何人不是陛下的棋子,便是太子,皇子,百姓,都是这棋盘的一枚棋子,谁留,谁走,陛下心中有数,我这一趟返回青田老家倒也不错!”

    李善长黯然一笑,显得有些落寞,瞥了一眼身边的刘伯温道:“你说的不错,皇帝最为高明,打发你离开应天,去了言官的首领,接下来的一系列大动作,只怕是要展开了,这一次,陛下不是针对你,只怕是针对我,不对是针对老夫的权势了,这一点,伯温老弟早就看出来了吧?”

    刘伯温的确猜出了朱元璋一连串大动作的背后,有更深一层的目的,但这个目的,他隐隐猜出,却不敢十分肯定,对着萧云,那是自己人,自然什么话都敢说,对着李善长,此刻貌似两人都放下了前些年的恩怨,重新回到了昔年辅佐朱元璋的默契,但缝隙一旦有了裂痕,再想修补,终究是有了缝隙,便是再高明的修补手,也不可能修补到与原来一模一样了,他熟读史书,这样是朋友又是敌人的比比皆是。

    昔年章敦是苏轼签判凤翔时结交的朋友,当时任商州令,他性格狂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很投合东坡的脾胃,两人有过一段同游同饮的好日子。元佑年间,东坡知贡举,阴错阳差的,取了章的儿子章援为第一名,这样,他和章家又多了一层关系。

    但谁也想不到,苏轼的后半生,章敦竟然成了他的噩梦。

    王安石变法后,章惇为相,便开始收拾苏轼了,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五十七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就特不高兴,再贬苏轼到海南。足见这位昔日盟友,是如何背后通刀子的!“想到这里瞟了李善长一眼,并没有急着接话,谁知道他是不是下一个章惇呢?还是萧兄弟说得对:”背后通刀子的往往就是的你朋友!“

    李善长也没在意,黏着长须先前走了几步,前面便是金山寺的早课场地,规模宏大,四周参天古木遮盖,各色花草都经过精细栽种,让这个僧侣做早课的地方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

    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常住僧人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历代高僧辈出,龙象云集,宗风远扬,慧灯常明。如:灵坦、法海、佛印、克勤、应深、别峰、箬庵、隐儒、大定、妙善。在佛教禅宗道场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

    李善长却没有走进道场,而是绕过道场,来到了一处山丘上,站在这里足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地方,哪里数万农夫,正忙忙碌碌的担土填筑一处决堤的缺口,农夫你来我往,将肩上的土壤一担担的堆积在缺口的地方,已经堆积了一人多高,运河的河水咆哮几声,并没有再一次决堤而出,数万的农夫发出欢呼的叫声,显得喜悦,满足!

    李善长嘴角微微牵动了两下,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好一会儿沉声道:“陛下以一介布衣夺取天下,可谓是雄才大略,老夫心中敬佩,自应天登基为帝,依元制,设置百官,以老夫为相,位居百官之首,老夫自问满朝文武,除你刘伯温之外,相国之位,唯有老夫最为合适?“

    刘伯温道:“大人过讲了,伯温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并非相位的最合适人选,反而大人,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众将士心服口服,大人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番刘伯温发自肺腑,因此说的颇为诚恳。

    李善长眼里露出一丝得意,哈哈一笑,道:“能从你刘伯温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老夫纵死也无憾了!”

    “伯温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善长熟悉刘伯温的性子,知道他这句话并非违心之语,也不再纠缠,只是沉吟了片刻,道:“你可知道,昨晚老夫进宫了!”

    刘伯温眉头一挑,却没答话。只是瞥了一眼李善长,不知他说此话的意思。

    李善长自顾自的道:“皇帝嫌我老了,让老夫隐退,老夫这一把年纪了,也干不了几日,早退晚退,并不打紧,只是陛下这数十日来,绕过中书省,直接批阅六部奏折,让老夫心中隐隐不安了?”

    “哦——?”刘伯温不动声色的“哦”了声。

    李善长道:“皇帝当初听从你我建议,设置百官,依元制,设置中书省,皇帝心中多有不满,到后来却迫于百官压力,再者天下未定,不得不设置中书省,虽是如此,心中却多有不快!时至今日,天下大定,相国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权利太大,皇上心中多有不满,但他性子从来是要么不做,要做便做绝!故而多年不发,这一次群臣大封赏,以老夫位列六公之首,你当陛下当真只是为了表彰老夫的功绩么?“

    刘伯温眼帘一抬,在李善长的脸上扫了一眼,道:“莫非不是?“

    ^^^^^^^^^^^^^^^^^^^^^^^^^^^^^^^^^^^今晚继续加更了,诸位订阅都送上吧,月票啊!,莫要忘记了!

    skbshge

第1697章自叹不如() 
李善长凄然一笑,道:“皇帝对老夫厚爱那是不假,可也对老夫心生警惕之心啊,这一次对先后略过中书省,皇帝直接负责六部,除了让老夫隐退之外,依老夫看来,还有一个可能,担心老夫权柄太大,日后难以收拾?“

    刘伯温摇头一笑道:“只怕不是那么简单?“

    李善长微微一愣,吃惊的看了一眼刘伯温,他素来知道刘伯温之能,当真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单论眼光独到,看问题的本质,他自愧不如?“所以他一听刘伯温如此说,心中不免疑惑起来,急切的道:“此话怎讲?”

    刘伯温全然不知,自己这一番话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刘伯温沉吟了一阵,低声道:“当今圣上雄才大略,事事效仿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曾经问韩信:“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汉高祖素以驾驭群臣著称与世,皇上雄才大略,善于学习,这些年心思,手段非你我能猜透,看透,足见其驾驭群臣的手段,却非在汉高祖刘邦之下!”

    李善长细细一想,的确如此,这几年朱元璋不管是心计,手段,眼光、威严大为见长,比起唐宗宋祖任何一个帝王都毫不逊色,他追随与身边多年,一时难以察觉,此时细细一想,才一脸的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对刘伯温的观察入微更多了几分敬佩!

    刘伯温走下山丘,将目光望向了对面,对面的芙蓉楼独具匠心,富丽堂皇。与金山寺隔湖相望,三面依湖临水,直出水面,周围绿树环抱,垂柳丝丝,柔姿万千。

    “陛下雄才伟略,驾驭群臣的心计、手段、眼光日益见长,相国大人虽位高权重,却在陛下的掌握之中,终究逃不脱一个棋子的命运,况且,相国年事已高,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大人对陛下的威胁,依着陛下性子,岂能怕了大人,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哪一个不是当世枭雄,陈友谅、张士诚尚且死在陛下的手中,相国纵然是颇有才智,比起二人来如何?“

    李善长倒也不含糊,沉声道:“自愧不如!“

    刘伯温道:“相国自问比不了陈友谅、张士诚,陛下当年能杀了二人,试问如今登基为敌,满朝文武,莫不是他手中的棋子,岂会真的怕了大人?“

    李善长似有所悟,盯着刘伯温道:“你是说——?”

    刘伯温点了点头,他已经看出李善长想到了那一点,但还是忍不住道:“当今太子仁厚,自幼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当今圣上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不另设东宫府僚,令朝中重臣兼领。修建大本堂,内藏古今各种书籍,征四方名儒教太子,选才俊之士充任伴读。这一系列足见,陛下百年之后,江山交给太子治理,太子仁厚,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但终多因与陛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作为储君,他不似陛下杀伐果断,也没陛下的手段,心计,如何能驾驭群臣?”

    “这一次,陛下之所以绕过中书省,直接让六部对皇帝负责,除了陛下意识到,宰相职权过大,皇帝难以控制,更多的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自己并肩起事的一班功臣宿:将不受制驭,这些年,淮西武将依大人为首,飞扬跋扈,如果不加以制服,在朝中结党营私,日后太子继承大统,依着太子的性子,必然收拾不了这帮群臣,试问陛下怎么能放心呢?“

    李善长细细一想不无道理,自从陛下登基后,以他为相国,文臣武将依附不少,渐渐形成了淮西集团,那些文人倒也罢了,那些武将仗着功勋,打着自己的旗号,倚功犯法,凌暴乡里,惹得各地官员十分不满,多次上报朝廷,引起陛下警觉,前些时日,皇上与他聊天之时,还说要效仿郑国子产铸刑鼎,将刚刚修编的大明的法律条文铸到鼎上,公布于众,令国民周知凡是功勋犯法,也处以斩刑。当时他以晋国叔向指责子产的一番话,“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而且预言“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劝服了皇帝不要这么做,现在想想,自己身边积聚了这么多飞扬跋扈的淮西将士,如何不引起陛下的警觉。

    想到这里陡然惊得一身冷汗来,原来皇帝那个时候,就对自己起了疑心,可怜自己兀自不知。

    刘伯温道:“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当不得真,不过如真如我所言,陛下为了后世子孙顺利接管朝政,而对有功之臣多方打压,只怕引起庙堂恐慌啊,这个只怕皇帝没能想到啊!“

    李善长道:“陛下这一次,只怕不知打压功臣那么简单了?“

    刘伯温目光一阵黯然,也不知说什么?

    李善长叹了声,道:“相国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掌管天下文武百官不假,可雄才大略如秦始皇、高祖刘邦、汉武帝,明君如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便是鞑子皇帝忽必烈,哪一个不是设置相国总览满朝文武百官百官,他们的子孙就没做了皇帝么,不说秦皇汉武,便是唐太宗,宋太祖哪一个一手建立的王朝百余年,当今太子仁德,乃是明君之像,这些年更是学习政务,治理天下虽与陛下意见相左,可满朝文武谁不知太子仁德之名,何来不满之意?”

    李善长不知是心中有股怨气,还是对于自己隐退耿耿于怀,长吐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尚未大定,陛下如此迫不急的待的让有功之臣隐退,如此一来,空缺的官位,必然引起满朝文武百官窥视,倒是你争我夺,与国事不利!这些陛下只怕是看不到了吧!“

    skbshge

第1698章柳暗花明()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是啊,朝廷纷争,从来是亡国之兆,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恐将酿成大乱!“

    “只是陛下的权势日长,难以听取群臣意见,这一次,是铁定了心思,要对中书省动手了,皇一向杀伐决断!他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么做,绝对不会有半路收手的打算,杀陈友谅、张士诚亦是如此,如今已经着手了,想必也不会收手了!”李善长自言自语的道。

    “收手只怕是不可能了,陛下做事向来是三思而行,中书省权利过大,贸然取缔,必然引起群臣反对,所以皇帝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一步一步的来,先是对相才之人,连打带削,然后一步一步取缔,将国家大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此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嘿嘿,这一招,不能不说高明!”刘伯温眯着双眼,望着远方,对着李善长道。

    李善长一愣,惊异的看了一眼刘伯温,今日他来除了两人昔年有些友谊之外,更多的皇帝最近一连串的动作让他感到不安,早就想找一个人说一说,顺带商议商议,思来想去,满朝文武唯独刘伯温能看出一些端倪来,昨日进了宫中,返回家中,越想越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一早听说刘伯温今日便离开应天,便急急忙忙赶了过来,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说说话儿。

    “哎……伴君如伴虎,陛下这一招果然是高明,高明啊!“李善长长叹了声,心中的郁闷之气,似乎去了不少,皇帝既然动了这个心思,就算他李善长再不愿意,他也知道,这一次他的仕途算是到头了,不是他想退,是皇帝逼着他,不得不退。

    “陛下的算盘打得虽好,却未必有用啊,丞相自三皇五帝便设置丞相帮助皇帝管理国家,雄才大略者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是设置丞相,当今陛下是雄才大略之主不假,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何,终究是稍逊一筹,废除丞相,皇帝独揽大权,威临天下,这不是不好,可皇帝独自一人独揽大权,考较的不仅仅的皇帝的才智,更多是的身子,丞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养万物之宜。外震抚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各部门负责人能完成他们的职责。可不是光动一动嘴皮子就能做得到的,陛下来自民间,心计、手段、眼光、身子骨都不差,日理万机与国家自然有益处,可皇子们大多长在深宫,不知民间疾苦,若大权独立,对国家岂不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