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王者-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谓是发扬广大,天下学子,都开始走这一条独木桥,如此一来,科考成了历朝历代皇帝最为重视的事情,而应运而生的主考官也随着科举的进行,水涨船高,一旦做了主考官不断在天下读书人眼里声名大正,最为重要的主考官的好处。

    自隋朝开科举,至唐朝科举已经成了选拔天下英才的最有效的法子,主考官作为选拔士子的老师,那些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学子们,进士及第后,须得拜谢主考大恩,尊之为恩师而自称门生。主考官也必尽力提携门生。同年及第者,为求友朋,互称年兄,彼此结合。如此一来,渐渐在朝廷中形成了一派,可谓是根基稳固,虽后来,宋太祖建立大宋一朝,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但无数的学子都明白,所谓的天子门生,但主考官与考生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skbshge

第1718章天子门生()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天子门生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而已,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主考官,因此,拜谢主考官称作门生的依旧延续了下来,这种对仕途大有好处的利益,让历朝历代不少人挤破脑袋都想当一回主考官!

    见杨宪不明白其中的好处,刘炳细细说了一遍,这一下杨宪总算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心中有些心动,这些中了举的士子都是天子门生,可是谁都明白,主考官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师,他们一旦鲤鱼跳龙门,成了朝廷的官员,备受皇帝的宠信,他日必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而主考官就是他们的老师,如此一来,在朝廷的威望还能浅得了么?“

    “这样行么,我如今已经是中书省左丞,位极人臣,区区主考官,还要去争么?”

    刘炳呵呵一笑,道:“以前或许不需要,眼下则非常需要?”

    杨宪素知自己这个心腹有些眼光,否则也绝不会为他所用,眉头微微一挑,道:“此话怎讲!”

    刘炳道:“李善长今日致仕,必然心有不甘,所扶持的莫过于胡惟庸!”

    杨宪点了点头,道:“胡惟庸素来与李善长狼狈为奸,李善长扶持他,并不奇怪!”

    刘炳道:“那胡惟庸虽无才华,可有李善长暗中操作,还有淮西集团的大力支持,夺取陛下的信任也不是不可能,一旦如此,这中书省右丞的位置,大人未必能坐上去,大人想想看,你与李善长势如水火,一旦胡惟庸坐上了相国之位,还能放过大人么?”

    杨宪摇了摇头道:“李善长为人外宽和而内多刻薄,进封大国,却受爵不让;这些年仗着陛下信任,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本相与他争斗多年,早已对我恨之入骨,一旦被他得势,岂能放过我!“

    刘炳道:“大人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更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

    杨宪道:“此话怎讲?”

    刘炳与杨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会儿也不卖关子了,压低声音道:“这科举考官怎会一届呢?你若是做了主考官,声名必在士林之中大盛,将来那些士子高中科举,金榜题名时还能忘了你这主考官,如此一来,大人在朝中不断实力大增,便是声望也无人能比,试问到那时,陛下还不对大人另眼相看,相国之位,还能逃出大人之手,如此这般,嘿嘿,待来日大人坐稳了相国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家上朝廷的言官、都察院、士子给大人支援,收拾李善长、胡惟庸还不是轻儿一举?“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杨宪双眼放光,兴奋的一拍桌子,惊喜道。

    “我刚刚听说了,因是第一次科举,皇帝想选几个德才兼备的主考官,本来按照才学,刘大人是最为合适的,可惜大人已经被陛下放逐回老家,我浙东集团除了宋濂宋老先生之外,唯独大人才学不俗,有这个能耐——?”

    杨宪听得怦然心动,紧紧皱起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

    “你觉得本相可以么?“杨宪有些担心的问。他从至正十六年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他虽身居相国的大位,靠的不是才华,而是他的身份——检校!再者,刘伯温在一旁的教导,他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做主考官,他不是不知道这个好处,但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要的是真才实学,对诸子百家,圣人之言须当清清楚楚,否则便是做了主考官难免被人笑话。

    刘柄悻悻地道:“卑职倒是想去做,可惜卑职不过待御史,论官职、论资历、论才干都不足以当这主考,要不然这样的好事,卑职岂能放过,大人就不一样了,莫说你早些年,掌文书。出使张士诚、方国珍为陛下立下不少功勋,便是如今的你,身居相国大位,身受陛下信任,你若做主考,还有谁不服啊?再说了,我可听说了,陛下以八股取仕,何为八股,就是有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倒也简单?“

    这刘炳不愧是做御史的,倒也有些才华,这会儿侃侃而谈。

    “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说完,左右瞧了一眼,道:”这八股文气其实逃不过四书五经,且不许学子胡乱说话,这样的文章,要的是主考官按照八股的起、承、转、合好生把握,随后查看考生的字数,试问,这样的主考官大人还不能胜任么?“

    才华好不好那要看跟谁比,跟刘伯温、宋濂、高启的那些饱读诗书之人相比,他自是拍马都追不上,可要与胡惟庸、徐达、常遇春等人相比,那是绰绰有余,这会儿听刘炳这一番话,杨宪也着实心动了。

    “这样行么——?“终究还是有些犹豫。

    刘炳道:“有什么不行的,你相信做了这主考官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坐上相国的大位,他日大人在朝中一呼百应,收拾李善长、胡惟庸还不是轻而易举!”

    杨宪双眼光芒一闪,咬了咬牙道:“好,为了相国的大位,就这么办?”

    刘炳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做大事情的人,要该有的魄力,大人,眼下陛下还挑选主考官的人选,依卑职看,能做这主考官的人,除了宋濂之外,只怕是落在了鲍恂的手里!”

    skbshge

第1719章科考风云1() 
鲍恂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张士诚据吴中今苏州,聘为教授,坚辞不出,朱元璋应天登基后,征四方才学之人,听说了鲍恂的才学,便召来金陵。

    这鲍恂声名在外,加上学识,又是至元元年,进士第。荐为翰林,担当主考官可谓是众望所归,所以,这主考官可不多了,大人这就去请求皇上,卑职这就给你将话儿放出去,有大人去争夺这主考官,那些不知死活的人还敢去争么,到最后以陛下对大人的信任,大人这些年的资历,威望,这主考官是跑不了了!“

    杨宪他刘炳这么一说,早就动心了,原先只是碍于自己的学问不足,这会儿听刘炳一分析,这主考官倒也不是那么难,再说了,还有宋濂么,他是饱学之士,到时候多多请教一番便是,总之无论如何,为了相国的大位,这一届主考官是一定要做的!“

    心中暗暗盘算了一番,道:“我这就去找皇帝!讨官去!“

    “卑职明白——?“刘炳躬身应了声,退出了中书省。

    等刘炳一走,杨宪越想越觉得这主考官的重重好处,哪里还坐得住啊,收起奏折,带上官帽风风火火的出了中书省赶往谨身殿而去。

    此时,一个一身官袍的汉子急急忙忙的走进了胡惟庸的府邸,对着院子的一个家奴,道:“我是御史涂节,速速禀报大人,说我有要事禀报!“

    胡惟庸的书房里,雾气缭绕,茶壶里的茶水已经沸腾了,胡惟庸提起茶壶,随手从旁边的铁盒里,捻起了几片茶叶,放入两只杯子中,滚烫的热茶,缓缓注入茶杯之中,茶叶翻滚,不多时,一股淡淡的清香在书房里弥漫开来。

    “大人,卑职听说这杨宪盯上这次的主考官的位置,已经进宫找陛下去了?”涂节对于胡惟庸预测李善长会隐退的事情,十分的佩服,如今算是对他死心塌地的追随了,今早听说杨宪与刘炳躲在中书省密谋了一番,他不蠢,询问了一番中书省斟茶倒水的小卒,得知二人商议的主考官的事情,便猜出杨宪的打算,便急急忙忙的赶到了胡惟庸的府邸。

    “若是让那杨宪做了主考官可就不妙了,天下士子以他为座师,必然对杨宪感恩戴德,到那时杨宪在朝中一呼百应,声望大增,与大人是大大的不利啊?”涂节连茶水也顾不得喝一口,就急急忙忙的说起来。

    胡惟庸一副高深莫测的摸样,动作优雅的端起了茶杯,低头吹了吹,喝了几口茶水,放下茶杯才淡然一笑,道:“以你看,陛下这次开恩科,以八股取仕,会选谁做主考官呢?”

    涂节一愣,有些不明白的看了看胡惟庸,细细想了一下,道:“陛下特开恩科,以八股取仕,圣旨一下,天下学子瞩目,依陛下的性子,自然不想引人非议,而主考官事关天下学子取仕的最重要的一环,陛下必然视为重中之重,如今满朝文武,除了咱们淮西集团一帮大老粗之外,科举的主考官还是落在了浙东集团手中,原本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刘伯温了,这科举是他一手所创,再者,刘伯温文章天下传,声望、人脉,资历都在,可惜陛下已经让他返回了青田老家了,唯独剩下一个宋濂了,宋濂学问天下皆知,在朝中除了刘伯温之外,也无党派,深受陛下信任,若不出意外的话,这主考官第一人选是非他莫属了!“

    胡惟庸扫了一眼涂节一眼,暗暗点了点头。

    涂节见胡惟庸点头,便知自己这番猜想是对了,心中暗自得意了一把,端起茶杯吹了吹,他素来喜好茶,只是官小俸禄少,买不起好茶,但并不影响,他对茶的喜爱,此时,见杯中茶叶其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绿透银光,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清香四溢,喝了一口,便觉茶水入口,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仅喝了一口,他便知是金陵中有价无市的雨花茶,不仅多了两口。

    胡惟庸不动神色的看着他喝茶,待放下茶杯,才道:“宋濂素有才名,这些年教导太子读书,更是声名显赫,陛下头一次开恩科,主考官当然需要才德兼备的人才行,满朝文武,除了宋濂,还有何人,他杨宪——?”说道这儿,胡惟庸轻蔑的哼了声,道:“除了是陛下的一条狗,还能是什么,往日还有刘伯温带着他,如今刘伯温已走,他杨宪不过是一条丧家犬而已,成不了气候!”

    “可陛下对他极为信任,万一——?“涂节一听胡惟庸不以为意,顿时紧张起来,如今的他可谓是彻底追随了胡惟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不想胡惟庸在一环上败给了杨宪。

    胡惟庸眉头一挑,眼里的光芒闪了闪,道:“便是陛下将这主考官给了杨宪有如何?”

    涂节可知道这主考官的好处实在太大,闻言不知吃了一惊,主考官若真是到了杨宪的手中,那杨宪的威望可足以比李善长了,到那时在朝中一呼百应,依着他的性子,是绝对不会放过胡惟庸一派的,他一个小小的御使还不吃不了兜着走!

    胡惟庸摸了摸鼻子,嘴角涌出一抹冷笑,道:“主考官对杨宪来说是趁机除掉我最好的机会,对于我来说,他杨宪坐上主考官何尝不是我铲除他的机会!”

    这一下涂节算是彻底不明白了,但他没等多久,只见胡惟庸对着他点了点头,他下意识的凑了过去。

    水雾缭绕,茶香四溢。

    skbshge

第1720章科考风云2() 
两人低低细语了一番,只见涂节不断的点头,到最后,猛的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好计谋啊,好计谋,历朝历代因为可靠斩杀主考官多不胜数,这杨宪只当科举的主考官是自己加官进爵的阶梯,殊不知,这也是一把悬在头顶的中天悬剑,一不小心,会人头落地的!”

    “哈哈——哈哈——?”书房里,两人大笑不止。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审阅礼部送来的主考官人选,第一人自然是宋濂了,对于宋濂朱元璋说不上多喜欢,但他的文章、学识,人品让朱元璋很满意,尤其这些年教导标儿尽心尽力,让朱标学识大长,这一点让朱元璋感到很欣慰,细细思索了一番,朱笔用力的一勾,定下了宋濂主考官的身份。

    第二个,鲍恂!

    朱元璋扫了一眼书架上厚厚的《西溪漫稿》、《大易钩玄》、《学易举隅》、《易传大义》、《卦爻要义》几部书卷,点了点头,道:“这老头,能入朕法眼的书,学识自也差不到那里去!算你一个!“朱笔一勾,定下了鲍恂主考官名额!

    第三个,詹同!

    朱元璋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并没有急着下笔,按他心里的构想,这主考官最属意的是刘伯温,李善长、宋濂,如今三人去了两个,也不好再找回来,才让礼部送上人员进行筛选,宋濂、鲍恂两人,一个是大儒,一个是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至元元年,登进士第。荐为翰林。声名显赫,学识也是极好的,唯独对这詹同他并不熟悉,不知为何礼部将这个人排在第三位。

    其实,这詹同声名比起宋濂,鲍恂丝毫不差。詹同幼年聪颖,学士虞集见到他说:“是个才子。”把他弟弟的女儿嫁给了他。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命为郴州学正。正遇战乱,家居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