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考虑之后,李世民迅速反应过来,此刻要的不是他皱眉忧虑,而是该思考如何应对,潼关被敌军攻破,李渊的布置已经被完全打乱了。

    李世民直接派人将李靖找了过来,哪怕他强行冷静下来,思绪依旧有些混乱,若是没有李靖助力,恐怕他真的要手足无措了。

    潼关对大兴的作用毋庸置疑,潼关失守的后果同样极其严重。

    过不多时,李靖便脚步匆忙的来到殿中。

    见李世民满脸惊疑,他亦是有些错愕道:“卑职见过二公子,不知二公子这般着急唤卑职来此,究竟是所为何事?”

    李世民沉默了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

    “潼关被敌军攻破了!”

    “什么?”

    李靖听闻消息的反应比李世民还要夸张,这同样是他不曾想到的事情,潼关的险峻乃是天下皆知,怎么可能这般轻易被攻破?

    但面对李世民陈述的事实,李靖只能选择接受。

    “到底是发生了何事,为何潼关连一日时间都不曾坚守下来,便告破了?”李靖想了想,终于问到了紧要之处。

    使者自然老老实实将自己所见所闻悉数告知,李世民才是漠然道:“这骁龙军当真恐怖,这般简单就潜入潼关之中,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李靖微微点头,对李世民所言甚为赞同,道:“确实是让人难以提防,想不到这骁龙军还有攀爬过墙的本事,这不像是士卒,反倒像是盗贼。”

    李靖话语之中颇有些愤懑,毕竟是自己向李渊提出的计划,却被骁龙军轻而易举的破除了,任谁在此也会觉得难以忍受。

    但李靖毕竟不是常人,在恼怒之后,迅速思考起如今的形势,若是潼关被敌军占据,那大兴岂不是危在旦夕了?

    从口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李靖正色看向李世民说道:“既然敌军占据潼关,想必如今也得到消息了,我等必须早做准备才行。”

    “既没了潼关阻碍,敌军恐怕不会在洛阳城耽搁时间,而会选择直逼大兴,若是我等被拖延在此,恐怕大兴的形势会更加恶化。”

    听得李靖之言,李世民缓缓点头,说道:“药师兄所言,世民明白,相较于大兴的安稳,区区一座洛阳城不值一提。”

    “但以如今的情况,哪怕我等想要带兵退回大兴,也没有那么简单了,罗成不会轻易放我等离开的,路途之中,必定会有伏兵。”

    李世民终究是熟悉罗成,很快就明白罗成的意图。

    可再一细想,他们便发现,这不是罗成的阴谋,而是罗成的阳谋啊!

    失去了潼关,无论是大兴还是洛阳,皆陷入了被动之中,受到牵制的不是联军,而是洛阳和大兴的守军,李世民的决定同样至关重要。

    若是李世民不带人回去支援,大兴恐怕危在旦夕,可如果他带兵回去,路上必定会有埋伏,但此刻他必须做出选择。

    李世民确实是心思果敢之辈,稍作考虑后,便是正色向李靖说道:“如今大兴情况不妙,我等必须尽早退回大兴之中。”

    “这洛阳城放弃就放弃吧,若是为敌军抢占先机,失了大兴之地,父王的布置就将付诸东流。”李世民沉声说道。

    虽然李世民自身并不在乎权位,但在李渊的位置考虑,他必须尽力而为。

    李靖点点头,答应道:“二公子所言甚是,如今唯有当机立断,放弃洛阳城,才有驰援大兴的机会,一旦让敌军布置妥当,我等必然寸步难移。”

    “好,即刻传令下去,收拢大军,今夜行军!”

    ……

    得知潼关消息,李世民虽然紧张,却也不至于到惶恐的地步。

    但此刻尚在大兴之中的李渊就不一样了,在听闻消息之后,他整个人都懵了,原本以为只是求援消息,没有想到已经被攻破了。

    自己苦心经营的关卡在敌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连一日时间都没有守住……

    李渊慌了,是真的慌了。

    敌军强悍至此,若是杀到大兴城,他当真能够守住吗?

    要知道大兴城如今的守军也不过十多万人,就算加上败退回来的残军,也只不过是二十万人罢了,真的能够拦住敌军吗?

    这种并不知详,让人难以理解的消息,才是李渊惊恐的原因所在。

    他根本不确定,以大兴城的坚固,是否能够阻拦住敌军的脚步。

    可事情已经发生,便没有挽回的余地。

    李渊直接召集群臣商议,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便是放弃大兴,退回的太原,依据李渊多年的经营,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要么就是李渊坚定决心,将四处兵马悉数调集到大兴城中,与敌军决一死战。

    这真是件令人纠结的事情,李渊陷入沉默之中。

    李渊心中畏惧,但他更不甘心,自己千辛万苦才有此刻根基,一旦放弃大兴,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化为乌有。

    于是乎,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李渊的野望终于是将惊惧压制了下去,他绝不能够放弃大兴,若是敌军当真要来,那就只有死战了。

    若是李渊败了,自然无话可说。

    若是李渊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切都将为之改变。

第五百三十五章 弃城而逃(第一更,求订阅)() 
李渊原本有些迟疑的目光,在此刻坚定下来,他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怎能轻易放弃

    就算要葬身于大兴,他也要尝试一番,若是能够成功,天下亦是他掌中之物。

    “呼,即刻传孤命令,调遣周近精锐,齐至大兴城迎敌,孤定要与贼人决一死战,诸位爱卿可愿随孤共破贼人。”李渊目光灼灼,沉声说道。

    既然李渊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群臣岂能拒绝,只好拱手应道:“吾等愿随大王,共破贼人,扬我朝廷之威。”

    李渊颔首,便是派遣大将,开始安排布置。

    虽然决定同罗成一战,但这显然不是直接莽上去就可以的,必须要安排妥当才行,汜水关和潼关发生了诸多意外,李渊不愿再看见这些情况发生。

    自残兵口中,李渊能够得知,罗成麾下的那支骁龙军着实恐怖。竟然悄无声息的潜入潼关之中,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心惊胆战啊

    若要避免这些情况,李渊只能将防御布置得更为妥当,不给敌军分毫机会。

    是以他决定将自己手中的全部力量聚集于大兴,因为他清楚,就算联军杀至,也不是众反王的全部战力,他依旧占据些许主动。

    若是所有反王都将家底拿出来硬刚,李渊自然不可能挡得住。每家都出个几十万兵马,合起来都有数百万人,叫他如何应对

    这便是李渊的机会。

    在李渊谋划布置的同时,李世民亦有动作。

    在和李靖商议之后,李世民决然的将洛阳放弃,一旦大兴有失,就算他们依旧固守洛阳城,依旧是得不偿失,没有好处。

    是以决定之后,李世民不敢耽搁时间,让殷开山段志玄数将收整大军,准备趁着夜深撤离洛阳城,回援大兴城。

    李世民很清楚,二十多万大军疾行,联军再怎么眼瞎也能发现。想要快速撤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兵两路。

    首要的自然是李世民率领的主力,不理会联军直接后撤。而再分出一路人马,则派遣战将统领,前去夜袭联军营寨。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大部队争取机会。

    但毫无疑问,作为夜袭的兵马,必然会陷落于联军之中。

    如果只是简单的夜袭便能击败联军,李世民早就去做了。可实际上联军戒备森严,想要以此胜战,基本上不可能的。

    这支兵马的职责便类似于敢死队,用自己的性命来拖延敌军的时间。

    不过在这时候,又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要派遣将领带兵,应该由何人前往

    毕竟这是九死一生的决定,哪怕李世民也无法直接指派。

    但在李世民告知之后,殷开山数将皆主动请缨,作为李渊麾下的老将,他们的忠心毋庸置疑,哪怕他们是出去送头,也毫不犹豫。

    但在此事,显然是用不上三个人的。

    李孝恭淡漠神情,看着殷开山、段志玄二将,沉声说道:“若非我贸然带兵前往汜水关,中了敌军埋伏,何以落到这个地步”

    “此战关系甚大,便由我李孝恭前往,亦得将功赎罪,望二位能够应允,若是我李孝恭能够再归大兴,便请二位饮酒。”李孝恭说道这里,忽然慨然大笑。

    殷开山二将缄默,他们皱眉看向李孝恭,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是李孝恭的决定,他们唯有尊重。

    话虽如此,但李世民见李孝恭主动请战,还是感慨万千。毕竟这是他的堂叔,作为李渊的亲信,双方关系倒也不差。

    可李孝恭铁了心要将功补过,李世民只得应允,他点点头说道:“此番袭营并非求胜,只要能够拖延住时间,让大军撤出大兴,计划便算成功了。”

    李孝恭颔首应道:“放心吧,待大军撤去之后,我亦会想办法退离的,若是当真攻入太深,末将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李世民恍然说道:“好,那此战便拜托堂叔了。”

    夜色深沉。

    李世民已然派遣斥候出去探查,在外面并无敌军埋伏,正是撤离的好时机。

    李孝恭带领五万人马已经准备就绪,这些士卒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因为李世民已经承诺,待大军撤回大兴,必定会对众人亲眷多加抚恤,绝对不会亏待他们。若非如此,寻常士卒岂会给李世民卖命

    但不管是什么方式,李世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诸事皆准备完成,结果就得看接下来的发展。

    “诸位,本将先行一步。”

    李孝恭向李世民等拱了拱手,便带兵杀出洛阳城,直奔联军大营而去。

    此战或许是死路一条但李孝恭无怨无悔。

    见李孝恭带兵杀出,李世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目光从诸将身上扫过,说道:“大军准备动身,城外大战一旦开启,我等即刻撤离。”

    众人自无异议。

    且说那李孝恭带兵杀出,直奔联军大营。

    虽然知道必败无疑,但李孝恭依旧存着念头,能杀一个是一个,反正不亏。

    可现实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联军大营戒备森严,李孝恭带兵杀出,第一时间就被反应过来。

    大军在罗成的调度之后开始反击,和李孝恭一行杀在一起。

    裴元庆站在罗成身旁,正色道:“贼将竟敢带兵袭营,卑职愿带兵前往将之绞杀,让其知道我军厉害,亦扬我燕云威势。”

    谁知罗成淡然一笑,说道:“元庆不必着急,区区贼将何足挂齿,但此战还不到结束的时候,先等等再说不迟。”

    裴元庆虽然不知罗成深意,依旧是拱手应下。

    李孝恭带兵强攻联军大营,战斗不可谓不激烈。

    双方一片混乱,已然是顾不上什么阵型,悍然冲杀在一起,只想要以命换命,以血换血,那叫一个惨烈,而他们的目的,无非是给李世民争取时间。

    在这紧要关头,李世民自然不会耽搁时间。

    他在战斗开始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大军跑路了,如果他们此刻不走,接下来就没有机会了。

    潼关一破,所有的布置都成了空谈,现在回守大兴才是最靠谱的。

    虽然李世民不知道李渊此刻决定如何,但带兵回援已经是他唯一能做的。无论结果如何,最起码他已经尽力而为。

    

第五百三十六章 路中伏杀(第二更,求订阅)() 
就趁着夜色昏暗,李世民带人匆忙跑路。

    既然选择了撤退,他自然顾不上什么形象,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无关紧要。

    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联军竟然当真没有派人阻拦,李世民的撤退异常顺利。

    直至李世民带兵离去,罗成终于是动手了。

    看了看李孝恭带兵攻入之处,罗成目光淡漠,向裴元庆下令道:“敌军已经闹腾得够久了,元庆你去将之解决,不在继续耽搁。”

    裴元庆拱手称是,便是策马持锤杀出。

    那李孝恭在乱军之中,往来冲杀,已经是红了眼,看见裴元庆也不知退避,便是奋然冲了上去,但他又岂是裴元庆的对手

    别看裴元庆年纪不大,身材也不魁梧,但那力量却是半点不虚。

    眼见李孝恭这般张狂,裴元庆也觉得恼火,直接一锤子砸了下去。

    裴元庆天生神力,虽然比不得李元霸的强悍,但也不是李孝恭能够抵挡得了的,竟然连一锤子都没有捱过去,就被裴元庆砸翻了。

    看见这一幕,裴元庆都愣了,方才见李孝恭这般张狂,还以为实力强悍,没有想到这般不堪一击,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啊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李孝恭被其结果了性命,但这也是他任务之中,待将敌军尽数击溃擒拿,便算大功告成了。

    李孝恭被杀,这支拼死的军队,士气就弱了三分,又有裴元庆这等高手杀入,根本就无力抵挡,陷入溃退之中。

    在联军包围圈下,他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扫平了。

    至此,裴元庆回去,向罗成复命。

    罗成淡然笑道:“既然敌军已被解决了,那你便带人去洛阳城看看,不要耽搁了明日行军的安排,想必也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裴元庆闻言一愣,有些不大明白罗成的意思,他疑惑问道:“世子此言何意,难道准备趁着此刻攻打洛阳城吗”

    罗成笑了笑,说道:“何须我等攻打,如今的洛阳城,恐怕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你直接带兵过去接受就行了,无需担心。”

    裴元庆愕然,满脸诧异。

    虽然不知缘故,但裴元庆还是老老实实带兵去了洛阳城。

    待进了城中,他果然发现,偌大的城池,已经看不见敌军的踪影了。

    对于李世民的离开,罗成早有预料,或者说,这是他和徐茂公商议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这正是他想要看见的。

    李世民以为趁夜撤离便能安稳无忧,可他还是轻视了罗成的谋划。

    如今骁龙军已经占据潼关,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罗成都占据着主动。

    随着李世民带兵退去,洛阳城就这样被罗成拿下。

    相较于一个洛阳,还是大兴的安稳最为重要。

    就这样,李世民大军彻夜行军,就想要早日抵达大兴,能够安稳一些。

    但罗成显然没有准备让他们一路安好的抵达大兴,骁龙军早就得到罗成命令,在路上设下埋伏。

    潼关占据前往大兴的险要之地,可以说是一条必经之路。

    但在他处,依旧有小路能够绕过潼关,直接前往大兴。

    李世民带兵潜回大兴,走小路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果有敌军想要绕过潼关,直抵大兴城,走小路却是行不通的。

    因为潼关扼守的险要并没有那么简单,若是直抵大兴,就相当于自断后路,把己方送入敌军包围之中,不是好事。

    一路上的匆忙行军,李世民分毫时间不敢耽搁。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是绕过潼关,正行走在小路之上。

    “只要过了这条路,只需行军数日,便能抵达大兴了。”殷开山看了看周边,回身向李世民解释道,他对这条小路要熟悉得多。

    李世民打量四周却不由得皱起眉头,依殷开山方才之言,此处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