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历史1000问-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科大学植物生化教授。1953年帮助建立“巴赫生化研究所”,并在该所工作,先后研究了茶、葡萄酒、沙糖和面包生产中的化学问题。1946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巴赫生化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1946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70年当选为“研究生命起源国际协会”『主席』。

    早在1922年,奥巴林就在一次俄罗斯植物学会上提出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1924年写成一本名叫《生命起源》的小册子,在苏联出版。他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的化学进化逐步演化而来的。1936年,他出版了另一部著作《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生命起源假说。这部著作经过1957年大加扩充和以后的多次修订出版,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生命起源的专著。

    海下科研生活的情况如何?

    1962年,法国人让·米歇尔·库斯托在法国马赛红海岸边,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长期海下科研生活舱“康谢夫”。在康谢夫生活舱中,让·米歇尔·库斯托等人创下了水下人类生活的新纪录,5名潜水员在10米深的海下度过了30天时间,另两名潜水员还在海下25米深的地方,生活了整整7天。就在让·米歇尔·库斯托进行海下科研的时候,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彼岸的百慕大群岛海域也建造了“海底实验室1号”。1964年,4名美国科学家进入实验室,在海下58米处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1965年,“海底实验室2号”被投入南加利福尼亚海湾62米深的海底。除了一个17平方米的起居室,里面还配有热水器和冰箱。在这个舒适的环境中,潜水员斯科特·卡朋特连续生活了30天。他在这个看似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他随心所欲地生活,在床铺上享受美味的食物,收听优雅的音乐,不时翻阅书籍,几乎与陆地上的家没有区别,他唯一遗憾的是,妻子不在身边,否则这个海底之家就更完整了。

    至今,斯科特对当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他记得,当他躺下休息的时候,『迷』『迷』糊糊中倾听着暗礁发出的细碎声,或在半梦半醒间,透过床脚的大窗户看着鱼儿游来游去窥视着他,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第58章 当代史(3)() 
1969年,“海底实验室3号”在加利福尼亚海湾185米深的海底处,突然出现小规模的氮泄漏。在进行查修时,一名研究人员被一个有缺陷的校准器夺去了生命。

    世界上首个海底旅店名称是什么?

    体积最大、技术先进的海底实验室——“秘鲁渔船”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它由两个长15米、宽6米的钢质丙烯酸圆柱体组成,生活空间为29平方米,可容纳5个人共同生活。“秘鲁渔船”是研究海洋生命的前哨,在它的周围大气压生活舱内,曾停留过无数科研远征队。

    这个研究项目由波多黎各『政府』和海洋资源开发基金联合负责运作。1976年,由于研究资金耗尽,“秘鲁渔船”回到陆地被拆毁。10年后,几位投资商把它制造成世界上第一个海底旅店——儒勒海底旅店。旅店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基·拉谷,距海岸10米远,底部被牢牢固定,其生活场景十分接近《海底两万里》中的描述。

    由于这是一个周围大气压生活舱,舱内的大气压与外面的水压相同,所以,进入旅店的唯一途径是潜水。旅客鱼一般进入旅店后,淡水淋浴首先会把旅客身上的海水冲洗干净;在一流的客房周围,到处都是绚烂的珊瑚礁;从房间里望出去,还可以看见西班牙大帆船残骸的复制品,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漫游在残骸间。

    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旅店在入口处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一个麦克风,以确保进入旅店的人全部登记。旅店的控制中枢在海岸上,控制室里安装着负责旅店内部安全和通讯整套系统。即使有旅店在半夜时分想订餐,也完全可以实现,控制室里的值班人员会尽快提供帮助。

    悉尼歌剧院有何特『色』?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洲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约恩·乌松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美国因何介入越战?

    1959年,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推翻越南共和国,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越南共和国组织武装颠覆。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支持推翻越南共和国『政府』的越共游击队组成。

    1961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面。苏联国家『主席』赫鲁晓夫企图恫吓肯尼迪,使其在某些关键争端上向苏联让步。特别是德国首都柏林,那里大量的技术工人都已逃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8月,德国柏林墙在一夜间修成,西柏林被东德封锁。9月,苏联恢复核试验。日益严峻的冷战形势使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如果美国从亚洲撤退,就可能打『乱』全世界的局势(施莱辛格语)。”美国总统肯尼迪和他的顾问很快决定,要在越南问题上显示出美国的力量和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

    此时,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腐败导致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庭艳的『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扩大势力。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庭艳的『政府』,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一支美国国防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共和国,开启了美国国防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这一事件也常被认为是越南战争开始的标志。

    何谓北部湾事件?

    北部湾事件又称东京湾事件。1964年7月底,美国军舰协同西贡海军执行“34a”行动计划,对越南北方进行海上袭击。8月1日,美第七舰队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为收集情报,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次日与越南海军交火,击沉越南鱼雷艇。美国『政府』迅即发表声明,宣称美海军遭到挑衅。3日,美总统l。b。约翰逊宣布美国舰只将继续在北部湾“巡逻”。4日,美国宣称美军舰只再次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国鱼雷艇袭击,即所谓“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于5日出动空军轰炸越南北方义安、鸿基、清化等地区。7日,美国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在东南亚使用武装力量。这一事件是美国在侵越战争中推行逐步升级战略,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的重要标志。

    红『色』高棉是怎么上台的?

    红『色』高棉意即柬埔寨『共产』党,由波尔布特于1962年组建。美国介入越战后,要求柬埔寨助战,遭到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拒绝。美国对西哈努克『政府』的中立偏左政策深为不满,从1969年3月起,派飞机轰炸成为北越“庇护所”的柬埔寨领土,并把目标转向柬军方,开始扶持朗诺将军。朗诺趁西哈努克1970年3月出访苏联之际,发动了军事政变,废黜西哈努克,自任总统。美国对柬埔寨的干涉,为一直在丛林里打游击的红『色』高棉带来了崛起的机遇。忠于王室的柬埔寨民众不能接受国王被驱逐的现实,更不甘心屈服于傀儡『政府』,柬共趁机扛起抗美救国的大旗,以此争取民众的支持。1970年4月,美国和南越军队入侵柬埔寨南部。大敌当前,西哈努克和柬共摒弃前嫌,携手抗美,结成抗美救国统一战线。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僧侣、朗诺『政府』官员、军人奔向丛林,加入红『色』高棉的行列。急剧扩大的红『色』高棉和北越结成军事联盟,迅速控制了大半个柬埔寨。1975年元旦,抵抗力量发起总攻。4月1日,朗诺以去外国治病的名义离开金边。4月17日,金边挂起了白旗,红『色』高棉取得了抗美救国战争的全面胜利。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随后遭到软禁,其子女亲属十几人被下放劳动,最后下落不明。1976年夏,波尔布特出任『政府』总理,年底,他以“党的躯体已经生病了为借口,对党组织进行内部清洗。仅金边南部的“图士楞”监狱就处决了1。4万名柬共干部及其家属。民主柬埔寨对外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到1978年底,除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外,全世界只有埃及在这个国家派有外交人员。柬共认为,革命后柬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要消灭各种差别,“在柬埔寨一举建成『共产』主义”。而柬共的“组织绝对正确”论和波尔布特在党内的绝对权威,使红『色』高棉的种种极端乃至残暴的政策得以实施。在其执政的三年多时间里,柬埔寨至少有100万人非正常死亡,而当时该国总人口只有700万人。

    普韦布洛号事件是怎么回事?

    1968年1月11日,美国通用环境研究舰普韦布洛号从日本佐世保港出发,到达朝鲜清津外海,进行情报搜集作业。1月22日,普韦布洛号驶往元山外海活动,距离海岸约12海里。由于『性』能不良,当普韦布洛号遭朝鲜方面船只(一艘猎潜艇、四艘鱼雷快艇)追击时,该舰虽曾试图逃离却因速度不足而被包围,并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遭到逮捕。由于在事件中普韦布洛号不听从对方的命令,在海面上突然停下而遭到朝鲜方面以武器扫『射』,造成船长以及几名船员被击伤,一名船员死亡。经过外交谈判,1968年12月,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要求,承认错误、道歉、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作为朝鲜方面将人质释放的交换条件,但朝鲜仍宣布没收该舰。82名被俘船员以及死亡船员的遗体在板门店移交给美方,船长和副船长回国后曾因没进行任何抵抗就放弃了船只而被送军事法庭起诉,最后未做判决。迄今为止,该舰仍然由朝鲜方面保管,1998年普韦布洛号被拖到西海岸,停放在平壤的大同江畔,成为当地非常受观光客欢迎的名胜,但美国海军方面并没有将其自海军舰艇名册中剔除,名义上仍然是现役舰只。

    谁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五型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而且,航天器的一部分——装有火箭发动机的登月舱能脱离航天器,载着宇航员登上月球,并返回绕月轨道与阿波罗航天器结合。

    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第一次载人阿波罗飞行由于发生悲惨事故而被推迟。当时在一次发『射』演习过程中,航天器突然着火,造成3名宇航员死亡。随后,经过几次不载人的地球轨道飞行之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终于载着3名宇航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

    迈出载人月球探测第一步的是阿波罗8号,它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在完成绕月飞行后安全返回地球。之后,阿波罗9号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飞行,并对登月舱进行进一步检验。阿波罗10号则飞入绕月轨道,并使登月舱下降到离月球表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使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达到高『潮』,阿姆斯特朗也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美国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果。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阿波罗计划又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虽因氧气瓶爆炸发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回到了地球。

    到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广泛考察,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月岩样品就达440公斤。阿波罗飞行同时把许多仪器安装在了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太阳风实验和月震测量等。

    哪家酒吧拒绝基辛格的预约?

    在圣地耶路撒冷,有一个名叫“芬克斯”的西餐酒吧,只有5张桌子,虽然面积不大,却历史较久,颇具特『色』,是各国记者非常喜欢停留的地方。

    在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在中东进行穿梭外交的时候,他亲自给“芬克斯”的老板打电话预约,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希望带10个随从光临“芬克斯”,并要求届时谢绝其他客人。本来“芬克斯”的老板很高兴,非常欢迎自己的同胞光临小店,但当基辛格说出自己的要求时,深深刺痛了他作为一个犹太商人那根职业道德的敏感神经。

    他非常客气地说:“您能光临小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让我谢绝店里的老顾客,是我所不能做的。因为他们是支撑这个店的人。”基辛格很尴尬,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基辛格再次给他打电话。首先向店主表示道歉,然后要求带3个随从并订一桌,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但是,结果反令基辛格大吃一惊,他谢绝了基辛格的预约。

    “为什么?”基辛格大『惑』不解。

    “因为明天是安息日,也是本店的休息日,我不能为您破例。星期六是一个神圣的日子,如果在星期六营业,是对神的亵渎。”

    基辛格什么也没说,默默无语地挂断了电话。

    这则轶闻被美国记者知道后,写成了《基辛格与芬克斯》的新闻,在美国各大报纸大肆渲染,既提高了“芬克斯”的知名度,又宣扬了犹太商人的崇高职业道德。

    77国集团是怎么回事?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松散经济组织。它的前身是75国集团,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