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璀璨农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便宜了他们几个,因为这地挺大的怕捡不完,或是因为苟老财的庄子离这里很近,他们几个都知道所以有点紧张,怕被人驱赶,也怕那比人高的大狗来叫。来不及开口说话,尽是拾啊拾啊。
  那金黄的黍子穗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就连那青青的黍子杆茬都存在了生命般的诗意……晓杰脑子想象一分岔,速度就慢下来了,沦落到和小弟并肩的行列了……有晓杰这颗福星在,捡拾的道路畅通无阻,看那满满的如小山一样的的篓子,他们的脸上都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有篓子空着,他们瞄向了青杆茬,在短也是草不是,嫌弃什么?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不一会两篓子就冒尖了……这时在路上的人会听到响亮的笑声,那是发自内心的收获的喜悦之情……

第十章 花媒婆来了
更新时间2014…6…1 9:17:56  字数:2473

 这一上午的忙碌并没有击垮她们,他们仍然兴致勃勃的。显然苟老财家的这一片地让她们捡了个漏,此时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回家的路还是漫长的,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的的好心情,只差没放声高歌一曲了。
  满血复活的小青年晓祺背着她们的劳动成果走在前面,没有了动力的晓禄拖拖拉拉走不动了,严重影响他们回家的进程。他们看看那萎靡不振的小弟弟,均是无语了。没办法只得把草集中,腾出点地方来让弟弟进去。
  大姐当仁不让的背起了弟弟,晓杰依旧背着自己的篓子。小家伙在篓子的晃荡中洋洋自得,美得不行。
  晓祺力气大,撒开膀子直走,甩开她们挺远的。进程加快了,晓杰的八卦之心又起来了:打听着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比无关紧要的事情。嘿,说到这些,那晓祺等着她们了,显然知道不少八卦秘辛啥的。
  别说通过这些事情让晓杰了解到,村东头的光二婶家有个出落得漂亮的女孩,刚十五岁被送到县里扈员外家做十三姨奶奶了,那家伙绫罗绸缎,金钗玉凤的,回来一次,唤奴侍婢步步招摇的,满村轰动,可体面,村里人可羡慕呢。
  就是扈员外年纪有点大有6;70岁了吧,据说白胡子一大把,走路都颤悠……村西头的老禾子家给他儿子娶了个丑媳妇,那脸黑的,油亮油亮,他儿子不喜欢把她卖了领会来一个漂亮的,那走路都要扭个十八式,那脸香的很,惯会拿腔作调的,老禾子儿子非常喜欢,就是很久了都没生个一儿半女……八卦处处皆在啊,晓杰感叹道!
  晓杰脑筋一转,想到了昨晚的“不经意间的撞破”上去了,他那二叔说起他家时那咬牙切齿的愤恨样,早都不想和他们一起过了,早都看不上他们了,来了主意,不禁问道:“嬷嬷那么不喜欢咱家,怎么不分家单过呀?天天撵鸡捣狗的骂我们,不累啊,分开多好,眼不见心不烦的。”,
  大姐闷不做声,晓杰看一眼,脸都红了,显然想起了那不该看到的,真是纯洁的孩子啊。
  大弟一本正经看她一眼,眼里一副这么简单你都不知道的表情,说道:“嬷嬷不会便宜咱们家的,爹爹是长子,分家要拿大头的,还要赡养老人,嬷嬷不喜欢爹爹,更不会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二叔二婶要气的一蹦三尺高……”。说罢住了嘴,似是陷在了某中回忆中了,一脸的落寞与愤恨。
  小屁孩子,跟姐装什么深沉?晓杰暗暗想着,着急知道“接着说呀,停下做什么”,不满弟弟的停止。
  这时大姐插言道:“嬷嬷就是要分家,只会把咱家分出去自立门户,什么都不会给的,那次就是,和爹爹闹得很凶,都惊动村长了,族老们都来了,不过咱家是外来户,雷声大雨点小,嬷嬷又消停了……,我还听祖嬷嬷说,从小嬷嬷对咱爹就不好,非打即骂的,说他是养不熟白眼狼,等爹年纪大了,也不给爹爹张罗娶媳妇,只管二叔,三叔,偏心的很,后来有了四叔,就更差劲了……”。
  “那爹和娘是怎么成的亲?爹自己找的?”晓杰还不死心,追着问道。
  “娘是逃荒来的,娘的家乡发大水,往咱这处来投亲的,亲没投着,和兄弟走散了,累倒在山边上,那天下的瓢泼大雨,爹出去捡柴回来遇上就救了咱娘,后来就背回家里,养了很长时间才好。嬷嬷见咱娘长得好,动了心思说给二叔的,娘不乐意,后来爹去求了村长保的媒,才把娘娶到了……”大姐一口气说完,气都有些喘。
  晓杰乐了,感情穆老大和穆张氏还挺浪漫的,日近生情终成良眷呐,不对,大姐怎么知道的?又转头打趣大姐道:“嘿嘿,你知道的还挺多的吗,爹娘的事都给你打听到了,包打听啊你。”。
  说完包打听,他们几个都乐了,只有大姐恼羞成怒瞪着他们,要恼了的前奏有木有?“哪有打听,只是听祖嬷嬷讲古知道的……你们还敢笑话我,看我不撕了你们的嘴……”大姐愤愤然,最后只是小弟笑得最欢实,被大姐“狠狠”修理。
  何为“狠狠”修理。就是捏下脸蛋,把弟弟美到不行……生活处处皆快乐啊……
  走到村子,这回事下坡路,要快点,天稍微暖和点了,村中聚集着不少和晓杰一样爱八卦的妇人们,三五成群滔滔不绝。
  经过她们时隐约听到什么“老穆家来媒婆了,张罗媳妇了云云……那媒婆脸白的,掉粉……云云”听不甚清楚,她注意到了老穆家,这个村的独一户。
  “快走,回去看看,家里来媒婆了”,晓杰急急地说着,就她的耳朵尖听到了,那几个姐弟一头雾水。
  果不其然,刚到家门口,就听见了一声嘹亮的声音传来,墙都挡不住“十五里外的下河头村啊,那姐弟长得……啧啧……那人才……大姐儿叫阿巧,会针线,手儿巧,人又长得俏,那脸庞白的,那眉眼大的,脚儿还不大还能干活……那模样真是好……那袁二郎啊,从小读书,高高的个子,又文静又腼腆,那也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人才……因为也是家里收成不好,没得钱,希望就找你家这样的,换亲亲上加亲,大家都好……云云,口若悬河,嘴吐莲花,说的那个好啊……”。
  听了会子墙角,原来嬷嬷怕花钱,听说换亲不用嫁妆也不要彩礼,动了换亲的念头,放出风儿去,这媒婆子就望风而动了,上赶着来上门了。这年头换亲哪有好的,差不多的人家都不会干的事情,不过嬷嬷的大脑皮层和她们的不一样,保不齐就应承了,这貌美的阿巧,会读书的二郎,还不知道是个啥样呢?
  男方娶媳妇还好说,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出不了大错,那女儿呢,出了门子谁说都不好使。为了儿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哪怕是娇养了十八年的女儿,真替她姑姑不值,至于四叔嘛,哪凉快去哪,不爱见,她永远忘不了刚醒来时他对她扬起的那手,那狰狞扭曲的脸。晓杰拍拍头,嘀咕道:真是瞎操心了,和她有什么关系呢?这真的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趁着嬷嬷不在意他们,他们悄悄的把黍子脱了粒,悄悄藏在了他们屋里,那一大篓子,收了有大约十几斤的样子,真是不错。他们显然都是高兴的,脸上的笑止也止不住,把草依旧放在了那栅栏底下,等着好用,那栅栏底下有好多了,还有他爹平时捡的柴,足够烧的了。
  嬷嬷就是怕他们闲着吃白饭,看二婶子和她女儿就是命好,二婶什么都不用干,省下力气好偶尔出去“办个事”“造个人”,晓杰阴暗的想着。真是可恶的老太太,印象更加糟糕了……
 >;

第十一章 打姐的注意?
更新时间2014…6…1 10:42:35  字数:2188

 看着时辰,大姐说得有巳时一刻了,大概也就是上午11:15的样子,晓杰和她姐要准备烧火造饭,要不嬷嬷的骂声又要起了,刷锅起水下水,大姐干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看得他自愧不如,嬷嬷屋里事情还没结束,不过英明穆晓杰,早就安排了弟弟们去听墙角,一言一行随时汇报。
  锅里填好水大姐算好了馍馍的数量,盖上锅盖子,准备烧火,晓杰依旧给她姐递草,百无聊赖中,晓禄悄声进来,蹑手蹑脚的好不搞笑。
  看晓杰笑他,把头一甩“听不听了?笑我就不给你讲了。”
  晓杰止住笑,八卦最大,讨好了小屁孩子,弟弟爽快说了,说的颠三倒四没有条理,不过经过八卦神人穆晓杰的脑补,,就描述出了这样一幅情景:在媒婆的胡吹海聊下,嬷嬷心动了,把小姑小叔都叫来让他看了,媒婆一看那是相当满意,打包票包成功,就等着好消息吧,又从媒婆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分析出了阿乔应该挺丑,五大三粗壮实人,袁二郎除了体弱没啥大毛病,我去,这难道是小毛病?
  还说阿巧20出头了,比四叔大不少,女大三抱金砖,大的越多越好的意思。是这样吗?真是这样嘛?晓杰疑惑了……在风中凌乱了……
  袁二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金贵人,女儿跟他享福,吃香的喝辣的云云……但是人家媒婆说的很有技巧,听不懂是你的事,反正她说了。
  还说,如果亲事成了,人家阿巧都绣好了嫁妆一并带来,二郎是读书人最守礼道,给一吊钱的彩礼,还愿意在给他家5吊钱,不拘是彩礼还是嫁妆。
  不论这边还是那边,都挺着急,碰上这等“合适”的,那边想今年结成亲,婚嫁都办了,有钱没钱娶媳妇过年。那边透露了话,媒婆子闻歌弦而知雅意,就打听嬷嬷的话,嬷嬷起先还端了架子一板一眼,后来听说五吊钱,还各自有嫁妆彩礼,心都痒了,那里还端得住,慌不叠应承了,陪着小心说自家人口多,没钱云云。
  媒婆子一看有戏,赶紧应了,那头老太太还说了,人打听了你家的情况,不论别的人好就成,那边人口简单,只是这一儿一女,家里有三间大屋,宽宽敞敞的。还有十几亩好田,等老太太他们去了不都是儿子媳妇的?
  别的不计较,叫他们办成了这桩好事就成。嬷嬷据说也狠着心应承了让老来子住大屋和他们两口子一起。就这么件大事就在媒婆子的五分真五分假的话中,这样说定了。
  完全没去考虑去考察考察人实际情况。屁呀,晓杰忍不住爆粗口,出嫁妆和彩礼,还给钱,还不要这边的东西,哪有这样的好事。什么也干不来,还不就是要老婆干,都不干活,顶着张挨饿的脸……小姑命苦在家享福出去劳碌命,四叔更惨,找个娘回来养着……晓杰哭笑不得,无话可说
  嬷嬷和媒婆心满意足的从堂屋出来,显然两人的生辰八字都在媒婆手里了,只待合过之后下定办婚礼了。
  大弟赶紧错身进入厨房和烧完火的大街搓麻绳,晓杰出去外面给大姐抱麻秸,正好遇上了出来送媒婆的嬷嬷,嬷嬷甚至还给了那媒婆十几个大钱,可见是多么想凑成这桩换亲。
  晓杰站住脚,准备给嬷嬷打招呼,在嬷嬷要骂人之前“呦,多水灵的丫头?比县里吴衙内的大妇人都俊秀,真真生了一副好皮相……啧啧……”边说边去看嬷嬷,询问这是谁。
  嬷嬷冷了声“是老大家的丫头,赔钱货”。
  “哪能呢,我看上次吴衙内花三十吊钱买的丫头可不如她呦,等伺候几年,开了脸,那就是正经的姨奶奶了”说完走上前来摸摸晓杰的脸,细细端详着她,好似在估价似的。
  “瞧这脸儿嫩的,和豆腐似的,小丫头,想不想有大造化啊,我定给你说户好的人家,保管你穿金戴银,吃山珍海味,再也不用干这等活计。啧啧……这么小我见犹怜啊……再大大定是个大美人”。
  媒婆径自说个不停惹人心烦,晓杰当时火冒三丈,真想把麻杆仍她脸上抽死她。“不劳你费心了,我爹娘自会给我打算”晓杰扭头走了,怕忍不住要动手抽她。
  依稀又听到后头说什么“可惜了一副好身子皮面,保准说大户里享福,想通了找她云云……”敢打姐的注意,小心姐怒火烧死你,真是扫兴……
  嬷嬷叫住她“你大姐做好饭没有,捡的草呢,做死的小蹄子”,嬷嬷端详着她的脸,真是随了她那个狐媚子娘十成十。
  又暗自恼怒上次没卖了她换钱,转而又想,花媒婆说了去大户人家里做姨奶奶更合适,少不得提携他几个叔叔,又松了口气,小贱蹄子,掏不出她的手心去,且先蹦跶几天,等这事了了在收拾他们云云,并不理会听到声音而出来站在厨房门口的那几个孩子,进屋去和她爷爷说亲事去了……
  穆老头就是晓杰爷爷,先是不同意,后来又听说不用出钱,还有五吊钱,就乐滋滋拍板了,就等着来下定后成亲了。
  晓杰大姐一脸担忧状“嬷嬷刚打消了心思,那媒婆就去撩拨她,真是缺德,谁家好儿女上赶着去给人当小,媒婆怎的不把她的女儿送去呢,真是个搅事精,宁为鸡头,不当凤尾,真是的,讨厌死了……”。
  晓杰一直以为大姐是个逆来顺受的人,没想到自己个人的观点意识这么强烈,也是个有主见的,不是那没有主心骨的人。再看她的两个弟弟,也是一脸愤愤然,晓祺沉默不语握紧了拳头。
  而晓禄更是叫嚷着:“敢打姐姐的主意,下次来打她……”一个个生怕晓杰受了委屈。晓杰自是安抚他们不提。出去干活的男人们回来后就开饭了,晓杰揣了一个馍馍偷摸去了屋里藏好,这时给她娘的饭。嬷嬷不会留的,她算是看出来了,嬷嬷对他家人就和路人差不多,真怀疑嬷嬷的心是不是肉长的……
 >;

第十二章 嬷嬷的思维
更新时间2014…6…2 9:09:58  字数:2148

 果然如晓杰所料,嬷嬷一门心思只管她的儿女,没不在意家中她娘是否回来,两个小的弟弟记挂着进城的他们的娘,出去张望一次一次的晓杰她们姐两个收拾桌子自是看着空空的馒头匣子,心想道,亏得她有先见之明,给她娘留下一个,要不娘定要挨一顿的饿。
  今天嬷嬷心情爽利,没有在意是否少了一个馒头,让晓杰免了挨骂。来了这两天,晓杰慢慢在融入这里,这个不知名的历史朝代,有着它的不足之处,也有可取之处,但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弊大于利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并不像历史的那些朝代似的,贫穷民众都是两餐制,这里呀是三餐,美中不足的是三餐不饱,但却是历史的进步。
  在综合记忆中其他的风俗习惯,人文地貌的,作为一个学过十几年历史的现代人,晓杰并不能准确判断出这是那个招待,只能类似估摸出和明代中后期差不许多,有了初步的手工坊雏形,还有大户富贵人家的女子足抽三寸金莲,也出现了,明朝著名的马面裙,这马面裙并不是只在明代有,但风靡盛行于明代,晓杰她娘就有一条,还是做闺女时做的,只是每年穿几次,陈旧中依然带着几分艳丽之气,不难辨认。
  要说晓杰咋会认得这马面裙,因为现代世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淘宝网比比皆是,而马面裙依旧历经改良风靡于世。晓杰生活在时尚环境中被熏陶过,记忆犹新。
  晓杰她爹饭后回了他们的住处,看了兄弟几个献宝一样拿出来的黍子米,也是很惊讶。
  随后笑了起来说道:“你们几个真是有运气,今天急着打场,苟老财家很忙,并没去捡,可不就便宜了咱们,等让你们娘给你们做年糕吃,放好了哈,别潮了”,
  拍拍他们几个的头,以示鼓励。说罢从袖口里拿出了半块馍,让晓红收着给他们的娘吃,瞧瞧这夫妻,多相濡以沫。
  爹老早知道娘回不来,下午就不去上工了,就专门出去迎他们娘回来。晓杰几个在屋里缝补收拾衣服,该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