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续消耗养分,会造成葱头减产,且遇雨易积水腐烂,不耐贮藏。

    skbshge

(六)收获() 
洋葱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标志是植株基部第一、第二片叶枯黄,第三、第四片叶尚带绿色,假茎失水松软,地上部倒伏,鳞茎停止膨大,外层鳞片呈革质为收获适期(彩4)。收获过早,鳞茎尚未充分长成,产量低,含水量高,腐烂率高,不耐贮藏,且容易萌芽;收获过晚,叶片全部枯死,假茎容易脱落,易裂球,难于编辫。遇雨不易晾晒,难于干燥,容易腐烂。收获应选晴天进行,可带秧连根拔起,在田间晾晒3~4天,晒时以叶遮头,只晒叶不晒头,可促进鳞茎后熟。当外皮干燥,叶子发软时,选头,去伤劣,按大小编辫,每辫5~7千克;而后鳞茎朝下,叶辫朝上再晒,中午烈日时要遮盖,下午再晒,需防雨、露;最后码成小垛盖好,忌雨淋。收获时尽量少伤害叶片和鳞茎,便于编辫和减轻贮藏期因伤口感染而腐烂。洋葱的一般要求是鳞片肥厚、饱和紧密、不抽芽、不发乌、不着雨水、不冻、鳞茎不带土、个头大小整齐、干净。商品标准见表4…3。

    表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SB/T10026,1992洋葱等级规格)

    洋葱也可以进行机械化收获。半喂入洋葱联合收获机收获前无须去除葱秧,具有一次完成洋葱扶禾挖掘、葱秧夹持输送、土块分离、葱秧切除、茎叶泥土清理、自动集果等功能,适合垄作、小块区域的洋葱收获。目前,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已在使用。

    skbshge

(七)出口洋葱的标准() 
国际市场行销品种是黄皮和白皮洋葱,要求个大体美,质地脆嫩,组织致密,品质优良,无病虫霉斑,无畸形双心,无机械损伤,无干瘪发软,表面干净,有一层保护老皮。洋葱收购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步骤如下。

    初选:剔出霉变、畸形、双心、机械损伤个体。

    挂晒:3~5个洋葱捆扎一起,置于阴凉通风处挂晒4~5天,忌暴晒。

    剪茎:外皮光亮时剪留1~1。5厘米长假茎。

    用竹刀(竹片削成)去根部泥土,刮净根毛。

    分级:以葱头鳞茎横径大小为标准分M、L、2L、3L等4级,横径大小见表4…4。

    表4…4 洋葱分级标准

    装箱称重:纸箱内层涂防水涂料,顶留5厘米空隙,每侧各打2孔,外侧注明重量和级别。

    入库:入1℃恒温库预冷、贮存。

    运输:用集装箱,要求通风,温度1℃~3℃。

    检验检疫:按常规程序进行。

    skbshge

(一)洋葱贮藏特点() 
洋葱外层有膜质鳞片保护,可减少水分损失和外界气温对它的影响。同时,收获后还需自然休眠50~60天;在休眠期间,即使温湿度条件适宜也不会发芽,可以长途运输。洋葱通过自然休眠期后,如遇高温、高湿环境就会发芽,鳞茎的营养物质供鳞芽萌发,本体松软,品质下降,失去食用价值。此外,洋葱耐低温,在…3℃~…2℃下会轻微冻结,但解冻后可恢复正常。所以,度过休眠期的洋葱需移入…1℃~0℃的低温、空气相对湿度70%及一般通风条件下,才可继续贮藏,防止发芽。品种不同,贮藏性也不同,黄色品种较红色品种耐贮藏。

    skbshge

(二)洋葱贮藏方式() 
洋葱多用常温贮藏。贮藏方式有室内挂藏、室外码垛堆藏、近来发展了冷库和气调贮藏等。

    1。室内挂藏或筐藏

    鳞茎收获后用叶子遮住葱头,就地一排排晾晒,待假茎和叶子发黄绵软时编辫。注意挑选,剔除伤、劣葱头,按大小编辫,以便按质论价销售或种用。洋葱每辫60头,或两辫一挂,每挂约5千克。晾晒后,如果茎叶少,可加湿稻草便于编辫。而后将葱头朝下,茎辫朝上,摊在地上再晒6~7天,使葱头充分干燥。注意不能淋雨或沾到露水,以免贮藏时腐烂。也可将带叶洋葱10~20头扎成一把,每把重3~4千克,少量时挂在屋檐下,大量时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空屋里,用木椽支架进行挂藏。高2。6米、宽2。3米、长7米的空屋可贮葱头3500千克左右。主要管理措施是通风,即刮西北风时开窗通风降湿,刮东南风时关窗防湿气侵入。随时检查,剔除腐烂的葱头。

    筐贮法是将晾干的葱头在2厘米处剪去假茎,剔除未成熟、损伤的葱头,按大小分级放在木箱、菜筐(篓)中,每箱25~30千克,室内保持通风、凉爽、干燥,让葱头充分干燥,或堆放在货架上,上冻前转移到库房或室内,采用骑马式堆码3~4层,垛上盖草苫或蒲席保温,库温维持在0℃,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2。室外码垛堆藏

    洋葱鳞茎编辫,充分晾晒后先上小垛。垛用木檩等垫起高30~50厘米,上铺秫秸,将葱头辫子一层层码好,垛高1米,宽2米左右,顶部用苇席等盖好防雨。等葱头充分干燥后再上大垛,或直接上大垛。大垛高1。5米,宽1。2~1。5米,长8。3米(2条辫子长),每垛可贮洋葱5000千克左右。方法是选地势高燥、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块,南北向垒两行间距0。66米、宽1米的土埂,铺上木檩,并垫秫秸20厘米作底。将充分晾晒的洋葱辫子头朝外、梢朝内一层层码放。而后四周用两层苇席围住,绳子横竖扎紧,垛的顶上先铺稻草,再压土,抹泥,防止阳光晒和雨水渗入。最好在晴天清晨进行码垛,这时气温低,可以降低垛内温度,避免白天操作葱头晒烫,容易发热腐烂。以后如有连续降雨或阴雨天,天气转晴时,可留一层席,其余席子揭起晾晒,而后封严。只要不是漏雨就不要倒垛。码垛、搬运和倒垛时须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3。室外堆藏或囤藏

    (1)堆藏 选室外通风干燥处,以粗木做立柱,周围用玉米秸秆等围成栅栏,宽1~1。3米,高1。5~2米,长随贮量而定。底部做土埂,铺玉米秸,将充分干燥的葱头装入,码成拱形垛,中间高于四周,上铺玉米秆或苇席,下雨前盖薄膜。也可选地势高燥的场所,地面垫麦秸高约20厘米作底,将充分晾晒的葱头扎成小把,堆成拱形垛,四周围上席子,顶部放麦秸,再抹泥可防雨,底部直径2米、高1。33米的圆形垛可贮洋葱头700~1000千克。

    (2)囤藏 将晾干的葱头留茎2厘米,先小堆暂贮于通风、凉爽、干燥的空屋,10月初于室外建粮囤似的囤藏。即用苇席围成圆筒形,下垫木棍铺秸秆把作底,上放干燥葱头,每30厘米铺一层秸秆隔开,便于散热、除湿、透气,这样层层码至满囤。以后每15~20天倒囤1次,倒囤2~3次后,天气已寒冷,再用稻草覆盖,封囤防寒。

    4。冷库或通风库贮藏

    当葱头通过自然休眠后,进入低温环境进行强迫休眠,使洋葱继续休眠以延长贮藏期。即在8月中下旬葱头脱离自然休眠前,将葱头装箱、装筐或装入塑料编织袋内,用骑马式堆藏于冷库或通风库内,下垫枕木等。温度调节是以洋葱入库时的温度为起点,每天下降0。5℃,直至库温到 …1℃时为止。以后每天通风散发热量,贮藏效果较好。

    5。气调贮藏

    在葱头休眠期内进行。先清理消毒地窖或地下室,铺一块4。5米×2。5米(大于垛底)、厚0。25毫米的聚乙烯薄膜,撒10~15千克消石灰,垫1~2层砖,上码放木箱(筐),每箱(筐)装入干燥葱头17。5千克。可以码成4箱×6箱长方形,计2层共48个木箱,可贮葱头840千克。而后罩上事先粘好、与下底大小相等的聚乙烯薄膜罩,将罩四周底边与垛底薄膜一起卷起,用砖或土压紧,抽气口、通气口也扎紧,构成一个密闭的贮藏系统。再用快速降氧法抽出薄膜帐内的气体,控制氧为1%~3%,二氧化碳5%~10%。也可用自然降氧法,薄膜帐内的葱头因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渐升高,氧气逐渐减少,从而达到缺氧贮藏的目的,在贮藏过程中每25~30天检查1次,以维持氧气3%~6%,二氧化碳8%~12%,同时拣出病、烂葱头,继续封帐贮藏。

    skbshge

(一)种株开花特性() 
洋葱鳞茎有多个鳞芽,可抽出2~8个花茎。如花茎多要摘除生长弱的,保留4~5个即可。每个花茎顶部长出花球,外有总苞,内有小花750朵左右,从早晨6时至下午4时从内向外陆续开花,花药9~16时裂开,如湿度大或遇雨,花药不能开裂。花粉可保持2~3天,第四天脱落。雌蕊成熟较晚,开花当天无受精能力,第三天的授粉结实率高,故需要进行异花授粉。

    skbshge

(二)采种技术() 
1。选留种用鳞茎

    在采种田里株选长势紧凑、叶片少、叶色正常、叶鞘细而短的植株,做上标记,单独收获;再选外形圆整、外皮光滑、色泽纯正、中等偏大、无畸形、符合本品种特性的鳞茎,剔除组织松软、裂球、抽薹、受病虫侵害和机械损伤、经济性状不良的鳞茎;留种鳞茎单收单贮;栽植前再剔除经贮藏后腐烂变质、发芽过早、商品品质显著下降的鳞茎。

    2。栽植前的准备

    采种地每667米2

    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2500千克,及磷、钾肥料,耕翻、平整,做成行距50~57厘米,深10厘米的沟,准备栽植。

    3。栽植

    母鳞茎在京津以南多冬前或初冬栽植,东北地区行春栽,早春土壤解冻后栽植。种用鳞茎需贮藏于低温下通过春化,栽植株距33厘米,每穴栽种用鳞茎1~3头。栽植宜稍深,有利于越冬和翌年抽薹后不易倒伏。栽后及时浇水、中耕,越冬前要浇冻水,以维持越冬期间土壤的水分,浇水量不宜过大。采种田要加设风障,地面覆盖枯草落叶、马粪等,保证母鳞茎安全越冬。

    4。翌春田间管理

    翌年植株返青后浇返青水,并结合浇水追施人粪尿等。抽薹前要控制水分,中耕保墒,防止花薹徒长和倒伏。抽薹开花后应保持地面湿润,切勿缺水短肥,结合浇水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促进种子充实饱满,并立支柱,搭架护薹,防止风害和花茎倒伏,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5。种子的采收

    盛花期后3周左右,花球顶部有少数蒴果变黑即将裂开时为采收的适期,应及时剪下花球,否则果实裂开种子脱落。采收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剪球时留花薹长约30厘米,先放在通风处,让种胚充分后熟。1周后再剪掉花薹晾晒,干燥脱粒,种子充分干燥后装袋保存。留种田每667米2

    产种子50~100千克。

    skbshge

(一)洋葱病害防治() 
1。洋葱软腐病

    【症状】 鳞茎膨大期、贮藏期均可发生。生长期感染时,第一、第二片叶基近地面处发生灰白色半透明病斑,叶鞘基部软化,外叶下垂或倒伏。病斑往下扩展,鳞茎颈部呈水渍状凹陷,内部腐烂,汁液外溢,有恶臭。贮藏期多在颈部发病,由少数鳞片软化腐烂,导致整个鳞茎水渍状溃烂,流出白色汁液,有恶臭。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胡萝卜欧氏杆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长期腐生,或在鳞茎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和带菌肥料、土壤传播,经伤口侵入;葱蓟马、种蝇亦可传播。栽培管理粗放,连作,低洼地,生长不良而徒长植株易发病;收获时遇雨,鳞茎潮湿,贮藏与运输期间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施用腐熟肥料,培育壮苗,适当早定植,轻浇水,勤中耕,防止氮肥过多;幼苗不耐盐碱,要选无盐碱、保水力强的地块育苗;及时防除葱蓟马、种蝇等,减少伤口和传播;收获前7~10天停水,并于晴天收获,充分晾晒;通风贮藏等可减轻危害;洋葱架藏时应选择通风良好、无阳光直射的凉爽地方。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68%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1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300倍液。

    2。洋葱灰霉病

    【症状】 苗期和贮藏期间都能发病。初在幼苗叶片上出现长形白斑,严重时葱苗枯死,又称白斑叶枯病。栽植后病情继续发展,尖枯型叶片由叶尖开始向基部逐渐枯死,白斑型叶上现褪绿水渍状苍白色病斑,长椭圆形至梭形,边缘不鲜明,或沿叶脉呈短线条状病斑,叶片萎凋软化枯死,高湿下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和黑色粒状菌核。鳞茎多在成熟和贮藏期发病,又称颈腐病(图4…6)。

    图4…6 洋葱灰霉病症状(左)和病原菌(右)(仿王凤葵、商鸿生)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葡萄孢菌。以菌丝体、菌核随病残体或鳞茎在田间或贮藏库越夏与越冬。温湿度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寄主,经伤口或表皮侵入。在病部分生孢子集聚形成灰色霉层,产生黑色米粒状菌核。分生孢子可随气流、灌溉、农事操作传播,菌核也可混杂在种子间传播。洋葱收获时遇雨,未充分干燥,带病贮藏或贮藏时湿度大,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轮作,清洁田园,垄栽,防大水漫灌,注意排水,勿过多施用氮肥等;选抗病品种,黄皮、红皮种较白皮种抗病;适时采收,晾晒干燥后再贮藏;淘汰病伤鳞茎;贮藏期保持0℃、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

    (2)药剂防治 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共喷3~4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3。洋葱颈腐病

    鳞茎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生,也侵染其他葱蒜类蔬菜。

    【症状】 生长期间在叶鞘和鳞茎颈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贮藏时在鳞茎顶及肩部出现污褐色至暗紫色干枯稍凹陷病斑,变软,淡褐色,可扩大至整个鳞茎,引起内部腐烂,潮湿时表面密生灰霉;内部褐变干缩,鳞片间有灰白色霉状物和黑色粒状菌核,鳞茎颈部有多数硬痂状菌核,可再感染软腐致软化腐烂发臭;后期有黑褐色小菌核。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葡萄孢。低温高湿,收获期遇雨,鳞茎表皮未干,贮藏时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清洁田园;灌溉时勿大水漫灌,雨后排水,科学施肥;收获后充分干燥再贮藏等。

    (2)农药防治 生长期间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1次,喷2~4次。

    4。洋葱炭疽病

    【症状】 危害叶片、花茎、鳞茎。叶片上产生梭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淡灰褐色至褐色,有许多小黑点,病斑扩大后引起上部叶片枯死。鳞茎发病时,开始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产生圆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小粒点,排列成圆形轮生,向四周和内层鳞片扩展,使变褐腐烂,病部可深入内部,引起鳞茎凹陷、腐烂。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葱刺盘孢菌。以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鳞茎上越冬。靠雨水反复传播。在气温20℃、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鳞茎生长期遇暴风骤雨、地块低洼、排水不良发病严重。品种间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