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农药防治 发病初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喷药2~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5。韭菜软腐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叶鞘出现灰白色透明病斑,扩大后病部及基部软化、腐烂,渗出黏液,散发出恶臭,严重时成片倒伏死亡。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细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堆肥中越冬,南方周年有植物无须越冬,辗转危害。常随灌溉水、雨水溅流及昆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连作,施用未腐熟生粪,密植,多氮,温暖,多湿,多雨雾,低洼积水地块,虫害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清洁田园、施用腐熟粪肥和增施磷、钾肥;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药剂拌种;适度密植、注意排灌、忌大水漫灌;防治虫害等制造伤口;种子浸种,种子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加适量95%敌磺钠原粉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浸种4~8小时后,冲洗、催芽后播种。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灌根。也可用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每7~10天1次,喷施2~3次。保护设施下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每667米2

    用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蒸。

    6。韭菜枯萎病

    【症状】 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雨后暴晴时,叶片中部或接触地面的叶尖部出现水烫样的症状,严重时所有叶片都呈水烫状,继而完全枯死。发病后的根虽可萌生新株,但有时再萌发的韭菜仍会继续发病。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绝产。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尖镰孢菌,是土壤中常见真菌,有的是腐生的,但很多是植物的维管束寄生菌。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病菌的侵染常与高温、地面积水、连阴雨或暴雨后骤晴有关。特别是雨后骤晴可能导致在2~3小时内突然爆发。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露地养根期间,适当控制水分,避免徒长;伏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涝;热闷雨后要抓紧用井水轻浇快浇,以降低地面温度。

    (2)农药防治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5~6天1次,喷2~3次。

    7。韭菜菌核病

    【症状】 危害韭菜、大葱、洋葱的叶片、叶鞘和假茎,病部褐色、湿腐,严重时基部腐烂、植株倒伏死亡,病部有棉絮状菌丝缠绕,着生粒状小菌核。初期乳白色或黄白色,老熟后茶褐色。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真菌为核盘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从蛆害等伤口侵入。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气温20℃左右、土壤湿度大、低洼积水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进行轮作,选高燥地种植,基肥充分腐熟,移栽前喷1次除虫灭菌剂,合理密植,雨季加强排水,收获后除去病残体并烧毁或深埋等。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每667米2

    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闭棚熏蒸3~4小时;或用1%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或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5%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4000~60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喷药1~2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8。韭菜病毒病

    【症状】 病株矮缩,叶片扭曲、皱缩、褪绿、发黄,地下鳞茎变小、退化。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为病毒。在病株或鳞茎内越冬,蚜虫传播。天气持续高温、干旱,有翅蚜迁飞多,附近有葱类蔬菜或烟草、桃树、黄瓜时,则发病早、受害重。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时植株生长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勿与烟草、黄瓜、桃、及其他葱蒜类邻作;积极防蚜;高温干旱时灌水提高田间湿度;移栽前喷除虫灭菌药,消灭蚜虫。

    (2)农药防治 一方面是防蚜,主要方法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12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3000~4000倍液,或15%丁硫·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每7~10天1次,喷药1~2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另一方面是防病毒,主要方法是发病初期可用1∶40豆浆水,或0。2%磷酸二氢钾,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0%琥铜·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烷醇·硫酸铜水乳剂1200倍液,或10%混合脂肪酸80倍液,或20%琥铜·吗啉胍可湿性粉剂1400倍液加10%混合脂肪酸水剂1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5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喷洒叶面,每7~10天1次,喷药1~2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9。韭菜白绢病

    【症状】 危害韭菜须根、根状茎和假茎。根系受害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植株萎蔫枯死;假茎受害后软腐,外叶枯黄、脱落,植株软腐倒伏。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形成小菌核。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株及地表可见到白色的菌丝和小菌核。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以菌核或菌丝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适温下产生菌丝,从韭株须根、根状茎侵入,形成中心病株,随灌溉、雨水、施肥而蔓延。土壤黏重、重茬、耕作粗放、杂草丛生、密植致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多雨、低洼排水差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抗病品种;进行水旱轮作;于高燥地育苗,培育壮苗;栽种前清洁田园;施用腐熟肥料,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可采用宽窄行栽培以利通风透光;及时防虫以免造成伤口;科学灌溉和注意排水,忌大水漫灌等。也可进行生物防治,即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400~450克加5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施在病株基部,每667米2

    撒施1千克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灌根;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喷1~2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10。韭菜炭疽病

    【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片和叶鞘表面出现湿润状白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的病斑,大小可达1~2厘米,病斑周围有一圈1~2毫米宽的黄晕,后发展成近椭圆形至长梭形或不规则形白色坏死枯斑,病健交界明显,最后在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点。病害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相互连接成片,其间还有橘红色黏稠小液滴,是病菌的黏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穿孔,许多病斑相连时可使叶片早枯,短时期内即致叶片枯死。

    【病原菌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刺盘孢真菌,发生于温暖潮湿地区,侵染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重病地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及时翻耕土壤,整平土地,合理密植,保持株间通风透光;每667米2

    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25%复合肥30千克,氮、磷、钾肥合理配合;防止大水漫灌,雨后排除田间积水,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田间管理,使植物根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抵抗力增强。

    (2)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喷3~4次。

    skbshge

(二)韭菜虫害防治() 
1。葱地种蝇

    又名根蛆,除危害韭菜外,还危害葱、大蒜、洋葱等葱蒜类蔬菜。

    【危害情况】 幼虫蛀入葱蒜类蔬菜地下部的幼芽和鳞茎取食,一个鳞茎常有幼虫十几头。受害鳞茎被蛀食成孔洞,引起腐烂,叶片枯黄、凋萎,韭丛枯死,韭苗不能萌发新芽,致使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 葱地种蝇的成虫为灰色小蝇,体长4~6毫米,暗黄色至暗褐色,翅透明。幼虫似粪蛆,乳白带淡黄色,头退化,仅有一黑色口钩,整个体形前端细后端粗(图2…13)。

    图2…13 葱地种蝇

    【生活习性】 种蝇在北方1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或粪堆越冬。早春成虫大量出现。趋向发臭粪肥和饼肥,集中在韭、蒜等幼苗畦活动,大量产卵于根部附近湿润土面及幼苗和鳞茎上。卵期3~5天,孵化后迅速钻入鳞茎危害;幼虫期约20天,老熟幼虫在被害植株周围土中化蛹。蛹期14天左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成虫有趋腐性,田间忌用生粪和栽植腐烂的蒜瓣,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施匀并深施;新栽植地要深翻土壤,杀伤、冻死幼虫或蛹,多年生韭菜在早春萌发前扒土晒根,用药灌根,将幼虫干死、冻死,毒杀;用糖醋液诱杀成虫,配制方法是糖、醋、酒、水、晶体*按3∶3∶1∶10∶0。5的比例配成溶液,装入直径20~30厘米的盆中,放到田间,每200米2

    放1盆,随时添加溶液,进行诱杀;有蛆害时勿用粪稀,可随水追施氨水或碳酸氢铵,以减轻蛆害;进行生物防治,每667米2

    用0。1%苦参碱粉剂2~3千克,拌细土15~25千克撒施,深锄,使药土混合,3~4天后浇水。

    (2)农药防治 成虫羽化盛期及产卵时有地上爬行习性,可喷10%氰戊·马拉松乳油3000倍液,或90%*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幼虫危害期可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杀蛆,7~8天1次,灌2~3次。

    2。韭菜迟眼蕈蚊

    又名黄脚蕈蚊、韭蛆。还危害大蒜、葱、洋葱等。

    【危害情况】 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幼虫先危害韭株叶鞘、幼茎及芽,咬断茎后蛀入,向根茎下部危害,致叶片枯黄,重者鳞茎腐烂,整墩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为黑褐色小型蛾子;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细长,白色,头漆黑色,无足;裸蛹黄白色,羽化前灰黑色(图2…14)。

    图2…14 韭菜迟眼蕈蚊

    1。成虫2。卵3。蛹4。幼虫5。被害状

    【生活习性】 在京津地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根周围3~4厘米表土层内以休眠态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初至5月中旬羽化,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活动。成堆产卵于韭株周围的土缝内或土块下。孵化后幼虫分散危害,成虫对未腐熟的粪肥无趋性,黏土地比沙土地发生量少。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忌用生粪,施用腐熟有机肥;②新栽植地深翻土壤,杀伤、冻死幼虫或蛹;③土壤行冬灌、春灌,可加农药毒杀。

    (2)农药防治 成虫羽化盛期及产卵时有地上爬行习性,可用10%氰戊·马拉松乳油3000倍液喷洒于根际地面。上午9~10时施药效果较好;幼虫危害期可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灌根杀蛆,7~8天1次,灌2~3次。

    3。葱须鳞蛾

    又称葱小蛾、韭菜蛾。危害葱、韭菜、洋葱、大蒜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毫米,黑褐色,触角丝状,前翅黄褐至黑褐色,后翅淡黄褐色;卵长椭圆形,初乳白色,后浅褐色;老熟幼虫体长8~9毫米,黄绿色至绿色;蛹纺锤形(图2…15)。

    图2…15 葱须鳞蛾

    1。成虫2。卵3。幼虫

    【生活习性】 我国北方1年发生5~6代,6月份前危害轻,8月份虫口达到高峰,9月份降低,11月中旬后成虫不再产卵,蛹也不羽化,在残株落叶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羽化后需取食3~5天,卵散产于叶表端处。幼虫孵化后向叶基部边行边食,将叶片咬成纵沟,并向假茎蛀食,但不侵入根部,将绿色虫粪推到叶基分叉处。幼虫老熟后从假茎内爬出,至叶片中间做薄茧化蛹,羽化后产卵。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利用其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2)农药防治 抓住幼虫未蛀入假茎时喷洒农药,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2。5%*乳油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4。葱斑潜蝇

    又称潜叶蝇、叶蛆。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大蒜及豌豆、甘蓝、萝卜等的叶片和叶鞘,有时葱斑潜蝇、美洲斑潜蝇、瓜斑潜蝇3种幼虫混发危害韭菜。

    【危害情况】 雌成虫飞至韭菜叶片边缘取食和产卵,幼虫孵化后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以叶肉、叶鞘为食,叶片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形隧道。叶肉被害,只留上下两层白色透明的表皮,严重时每叶片可遭到十几条幼虫危害,叶片枯萎。

    【形态特征】 成虫为小型蝇,体长2~2。7毫米,头黄色,翅1对,透明,有紫色光泽。卵椭圆形。幼虫长圆筒形,体表光滑,老熟时体长3毫米。蛹长扁椭圆形(图2…16)。

    图2…16 葱斑潜蝇

    1。葱叶被害状2。雌成虫

    【生活习性】 1年发生3~5代,以蛹在病残体和土中,或冬季保护设施的蔬菜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大量发生。卵散产于韭菜叶片组织内,4~5天后孵化。幼虫在叶片内危害,6月份最严重。老熟后在隧道一端化蛹,以后穿破表皮羽化。潜叶蝇的卵、幼虫、蛹都在叶内生活,对气温敏感,春、秋季节危害严重,炎夏雨季减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如清洁田园,前茬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施用腐熟有机肥;深翻,冬灌,消灭虫源。

    (2)农药防治 在成虫产卵前喷21%氰戊·马拉松(增效)乳油6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可溶性粉剂8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或2。5%*乳油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3000倍液。每7~10天1次,共喷3次。各种药剂轮换使用。

    5。葱蓟马

    危害韭菜、大葱、大蒜、洋葱、瓜果类蔬菜及烟草、棉花等。

    【危害情况】 成虫、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危害葱蒜类蔬菜心叶、嫩芽的表皮,舐吸汁液,出现针头大小斑点,叶组织形成许多不规则长条形黄白色坏死斑,严重时枯叶连片,扭曲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4毫米,淡褐色。卵肾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