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逸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下一大片。清军还是不要命地往前冲,又是一声令下,整齐的枪声,就像催命咒语一样,进攻的清军士兵全都中咒倒地,瞬间看不到能站着的人了。
  “几百人还没看清叛匪的模样就这样没有了?”吴文熔惊得一身冷汗,恼怒地下令一万清军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圭山进攻,炮营先猛烈轰平圭山山头。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后,圭山上浓浓的烟雾还未散尽,一万清军四面八方潮水般地向山上冲去。还是在树桩处,清兵又接到了阎王的通知书,大片大片的清军士兵争先恐后地前往地府报到。堆积如山的死尸吓坏了清军士兵,还没能接近人民军第一线战壕二十米处,只得再度溃退下来。
  这次进攻沉重打击了清军的士气。“难道圭山上的叛匪是炸不死的?那么猛烈的炮击也不能起作用?”吴文熔不得不对人民军重新评估。
  吴文熔召集幕僚开了个临时军事会议,讨论怎样才能攻下圭山山头。一个年近四十的幕僚提出:“用骑兵快速冲击阵地,依靠人多的优势与叛匪展开近身混战,但首先必须先把敌阵地前的树桩合部清除掉才行。”吴文熔认为有理,决定先偷偷给树桩浇上油,然后炮轰,这样可把树桩清除殆尽。
  下午申时,清军派少量部队潜至树桩处,然后用瓢把桐油浇到树桩上,等人民军有所发现时,那些清军早已退了下来。准备就序后,吴文熔命令炮营重新开炮,炮弹大部分落在树桩处,燃起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开来。等树桩烧得差不多时,清军趁天未黑又发起更猛烈的进攻,这次是骑兵冲在前头。
  实际上,林逸早就得到情报,清军有骑兵部队,他知道骑兵的冲击力太强,对于只是使用轻武器的人民军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只要把清军的骑兵消灭掉,等第四师后路发动攻势时,清军就完了。开始人民军各将士还很奇怪,为什么打战要挖那么多的战壕和士兵避难所,后来才知道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伤亡。那一阵炮轰如果没有避难所,可能人民军已经崩溃。而等清军烧树桩时,又不准还击,士兵也疑惑不解,原来是为了引诱清军的骑兵出击。
  大地激烈震动,清军骑兵营迅猛向圭山人民军阵地冲去。天空扬起满天的尘灰,清骑兵很快接近烧毁的树桩处,人民军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打起齐射,少部分骑兵坠马落地。毕竟骑兵冲击速度太快,清军训练有素,全都伏身于马背上,所以伤亡不大。
  骑兵又冲近了十米,突然,一排排篱笆栅栏破地而起,收止不住的清军骑兵,迎头撞了上去,冲在前头的骑兵大多随声落地。后面的骑兵发现情况不妙,及时拉紧缰绳,被扯得生痛的马匹“嗷嗷”直叫。清军骑兵的冲击速度被延缓下来,紧急停止下来的清骑兵在原地不住打转,他们成了人民军的活靶子。损失大半的清骑兵在清步兵冒着枪林弹雨的帮助下,把篱笆栅栏清除出一个缺口,清骑兵又快马加鞭地冲向人民军阵地。这时雪藏多时的人民军炮兵发威了,大批的炮弹落在前沿阵地上。清军骑兵不是中弹落地,就是马匹受惊落地,有的还陷入了人民军事先挖好的陷坑之中,仅有少量的骑兵能冲入人民阵地。可数量太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很快被人民军中的神枪手给点射击毙。
  随着清军骑兵的灭亡,清军步兵也退了下来。这时在清军的后面传来激烈的枪声,顿时,清军一片大乱。圭山上的人民军知道第四师已从后面包抄上过来,随即也吹响嘹亮的冲锋号角。满山遍野的人民军如猛虎下山,迅速突进清军的营中。首尾不顾的清军慌了手脚,任凭统领如何喝叫,也不能控制清军溃败之势。随着一片片士兵在枪声中倒下,一批批的清军四散逃走,清军中营终于崩溃,万余士兵四散逃亡开来。
  吴文熔对天长叹一声:“天亡我也!”在亲兵强行护卫搀扶下,往西面逃去。
  留下一团兵力及地方部队打扫战场后,林逸命令部队奔向中枢城东北部的亮龙潭镇,那里人民军第一师第一团可面临着一万五千贵州清军的压力啊!
  在第一师第一团与贵州清军战得最惨烈时,第一师另两个团及时赶来加入战斗中,贵州清军马上感到压力巨大,感觉到不对,立刻想退下来,重新部署。第一团在先前的阻击中弹药消耗殆尽,短兵相接几回,场面极其残忍悲壮,增援部队的到来,不仅仅是带来了弹药,还带来了胜利的消息,令第一团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不给贵州清军任何机会,伙同增援部队一起冲向清军。清军镇标看大势不妙,只好带着部队往来路方向逃去。最后又在人民军其它地方部队层层骚扰阻击之下,日益损耗,待回到贵州地境时,仅剩四千人不到,只得灰心丧气地返回安顺府。
  是役后勤部最后呈报:打死清军一万一千人,打伤八千人,俘二万四千多人,缴获各种武器不计其数。这一战沉重打击了云贵高原清军的势力,有效地消灭了清军的有生力量,为广西州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安全条件。
    正文 第十五章 滇池遇危机
     更新时间:2008…12…14 2:41:20 本章字数:5061
  
  战后第三天,林逸召开了党政军扩大会议,讨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林逸作出如下指示:第一师第一团南下至广南府地区与原第一师第一团的第一营会合,以第一团为基干,组建第七师,原所有军官将士晋升一级,师长为杨元典;以一百人为单位,组建十个武装分队,分散至云南各地区宣传人民军政策,发展地方武装,拖累清军地方力量;第一师补齐所缺建制后,进攻路南城,向北防御昆明府方向清军;第四师北进师宗,防御贵州方向清军;第六师驻守弥勒,驻防新根据地;新组建的第七师解放广南府全境后,攻占开化府。
  公元1851年8月27日,广西南宁根据地从各大院校和各政务机构抽调的大批人员抵达云南广西州地区,这大大减小了新根据地对人才干部需求的压力。同时,林逸还选拔了一部分经政治部政审合格的适龄青年到南宁各大院校学习,但林逸知道就是这样还是远远不能满足下一步随着根据地的扩大而对干部人才的需求。所以,林逸决定在广西州新根据地建立南宁军校分校、南宁政治学院分院、南宁行政学院分院,趁现在清军无力进犯的宝贵时机,让新加入或新提升的人民军各中低层干部进行短期轮训。
  现在,让林逸难以决策的事是人民军下一步应该先进攻昆明府,还是先进攻澂江府(今云南玉溪地区一带)呢?进攻昆明府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而进攻澂江府则经济意义明显。林逸早就想筹建香烟厂了,香烟的暴利在后世他可是印象深刻啊!思前想后,他还是趋于实际,因为打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打经济,所以,他决定进攻澂江府地区。
  为了能尽快尽好地建设香烟厂,他特别书信一封叮嘱政务委员会刘汝明主任尽快采购机器设备,并要求他召集相关的人员制定出《香烟管理条例》细则来,原则就是:香烟生产为国家垄断,私人可以入股,但不能超过总股的10%。关于建造香烟厂和香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品及生产香烟的简易机械设备是怎样的,以前他都曾跟刘汝明详细讲解过。
  进攻澂江府,在路南城的第一师就必须西进河阳县(今澄江县一带),再南下从北面攻打,而在弥勒的第六师也必须西进临安府宁州(今华宁县一带)、江川县,再北上从南面攻打。林逸把作战命令下达到第一师和第六师,并命令在师宗的第四师移师路南州接替第一师防务,自己则先期率领第一师第二团攻占河阳县,他还特别强调第一师另两个团及炮兵营等第四师到达路南州后,才能西进河阳与他所率部会合。西进司令部大部仍留守在彝族土司知府中枢镇(今云南泸西一带),并没有随他同进河阳县,他仅仅只是带了少量参谋及工作人员前往,而许奂还是跟在他的身边。
  如今的河阳县城可以说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自从人民军打垮云贵进剿军后,一些清廷地方政府听说人民军来了,马上望风而逃,这倒省了人民军许多的事。河阳在云南两大湖——滇池与抚仙湖之间,而又较靠近抚仙湖。林逸是最好游山玩水的,到了这天下闻名的滇池,那能不去游玩游玩?更重要的是滇池在昆明府的南部,地势远远高于昆明城,攻占昆明只是时间问题,他去滇池也是想看看能否在今后进攻昆明时多出一条水路进攻的路线?毕竟水路进军要比陆路进攻快许多,方便许多。
  从河阳往西,离滇池最近的是晋城,晋城距滇池只有十里不到,林逸带着许奂和一些贴身警卫及一连士兵,一行一百五十人赶往晋城。晋城其实不能算城,只是一个百姓交易的集市,林逸并没有想占领晋城,至少目前来说占领晋城意义不大。因此,他们只是从晋城下边沿擦边过,就直奔滇池去了。
  可就是这不经意的擦边而过,偏偏被有心人注意到了。人民根据地所实施的土地政策和各项法规,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积性,但也大大损害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那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同时也对根据地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大地主大富豪惶惶不可终日,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纷纷联合起来出资出力组建地方民团进行自卫。特别是云贵总督所率进剿军大败于广西州后,各地封建地方势力人人自危,更加拼命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云贵总督吴文熔因为兵力的不足,经费匮乏,看到有这么一支可控制的军事力量主动去抵挡人民军的发展,哪还不多加利用?尽管是朝廷明令禁止发展的民间势力,但他也默认甚至于还或多或少地支持这种势力的发展。因此云南“乡兵”在人民军进滇后得到了飞速发展。
  吴文熔逃回昆明后,深感人民军的强大,火器的厉害,昆明形势的极其严峻,一边编写奏折上呈清朝廷,一边筹措资金购买新式枪支,一边下文各地训练乡兵,保家卫国。至1851年9月初,整个云贵高原地区招募乡兵竟有十万,特别是在昆明府附近地区就有乡兵五万,加上清军正规军,军力达到了十二万人。吴文熔在宜良县和晋宁县就设有乡兵训练营,只不过设立还未到一个月。在晋宁的乡兵训练营有人数一万人,他们是加强昆明府与澂江府的联系和防止人民军西扩的重要力量。
  林逸一行擦过晋城时,正好有一位在晋宁乡兵营训练的晋城人因家里有事,告假回晋城,路上看到这一队训练有素的人马,令他很吃惊。他在训练营曾听讲过对人民军装饰的描述,意识到自己遇到人民军了。他怕人民军可能还有后续部队,想到晋城可能都被占领了,所以家也不敢回,转身就往晋宁乡兵训练营跑去。
  接到报告的训练营镇标曹宗则是当地的一个大地主,恶霸一方,由于出人出钱最多,成了晋宁乡兵训练营的总负责人,还从朝廷得到这个有名无实的军队官阶。曹宗则马上把消息传送给驻晋宁的清军绿营游击谢育彪。谢育彪意识到立功的机会到了,但又怕人民军有后续部队,为了稳当,他一面派出探子收罗情报,一面要求训练营配合,向晋城出击。
  得知人民军到达河阳的军队不过一千六百多人,而来到晋城的人民军更少,只有区区一百多人,谢育彪野心大了起来,他与曹宗则商量决定:一万乡兵及一营绿营进至河阳,围困河阳县城;二千乡兵及一营绿营搜寻在晋城的人民军,务必全歼,而后前往河阳会后。
  碧波荡漾的湖面,轻风徐徐吹来,山影树映间,逃眺天水相连的滇池令林逸一行心旷神怡。林逸陶醉在这风光无限的大自然美景中,心中感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破坏,后世中滇池由于污染严重,出现了赤潮,变成了死湖、臭湖,真是对大自然最大的亵渎啊!今后的发展这点是一定要注意的,不能毁灭性的发展,要持续性的发展。”
  游兴愈浓的林逸沿着湖边漫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不由地走到一低洼处脱掉鞋袜,插足碧水中,又联想到自己这个历史插足者,本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常人,今有如此成绩,尽管思乡之情有点惆怅,但心中的豪情亦是破空万丈。“习风皱瑶池,天湖荡清波。濯足琼玉中,人生几何多?”林逸舒畅的心情溢于言表,却不知危机已悄然地降临到他们的身边了。
  一大群拿着刀枪的人成半圆形围了上来了,放哨的士兵急切地示警:乡兵来了!
  林逸一下没有了兴致,赶忙穿好鞋袜,脑里还不断地打着问号:“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敌兵,看样子是有备而来的,难道是走露了消息?”
  “眼下还不是追查原因的时候,这次有危险了!”林逸边寻思,边打量周边的地形,“前面有座小山,树叶还算茂密,如能冲进那小树林就有机会脱险。”他一边组织部分士兵阻击乡兵,一边说明自己的意图布置任务。
  冲在前面想立功受赏的乡兵在“啪、啪&;#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一阵枪响后,死伤几十人,惊吓得退了下去。林逸乘此良机,命令所有的人向小树林冲去。
  乡兵见林逸他们要逃,马上又围了上来,有枪的放枪,没枪的放箭,也撂倒几个跑在后面掩护的人民军,几个想停下来救援的人民军士兵也被射倒在地。无法,林逸只能狠心舍弃他们,不然还未到小树林,人可能全被放倒了。
  快接近小树林时,一阵箭雨“嗖、嗖、嗖&;#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地射出,林逸他们被射得措手不及,又有十多人中箭。林逸大声叫唤让所有的人伏在地上,并命令二十几人向后射击阻击追赶的乡兵,又派十几个人慢慢爬行进入树林,吓退小树林中的伏兵。乡兵越来越多,人民军的子弹越来越少,而进入树林的十几个士兵过了好一阵子了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看来是凶多吉少啊!情况十分危机,林逸不由地自问:“难道我的命将要丧于此地吗?”看到士兵们伤的伤,残的残,死的死,士气低落,林逸很是心痛,许奂也是怔怔地看着林逸。
  尽管林逸心中也是焦虑万分,绝望万分,但睿智的目光还是透着坚定与沉稳。他知道,自己的情绪是关键,机会是在镇定中发现的,错误是在慌乱中出现的。“看来只有沿着湖边跑了,尽管全身暴露,但至少是一方受敌,不象现在这样两面受敌,四边危机。跑,体力就是关键,伤员是肯定带不走了,而且还要留下一些人阻击,以争取时间。”林逸心中盘算着。
  林逸果断命令留下两个班的士兵,所有的伤员也只能留下,并尽可能地把子弹留给掩护人员。林逸自己要求留下断后,可许奂和其它士兵怎么都不同意,说:“要么大家一起死,要么林主席带一部分人走。”最后,士兵连的上尉连长陈震死命要求留下来指挥。林逸悲壮地看着留下来阻击的一干人,痛苦地吩咐:“掩护人员只要能拖延一刻钟,就可以自行采起任何形式活命,投降、逃跑都行。”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只能含泪争分夺秒地率领部分士兵跑向湖边沿。
  乡兵看见林逸他们又要逃,马上起身追击,才跑了几步,就又被掩护的人民军撂倒十多个。乡兵怕死地匍匐在地上,不敢再乱动弹。半个时辰后,掩护的人民军弹药耗尽,伤残不齐,最后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