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和尚答道:“缘起性空。”
  “不对,不仅是缘起性空,还有性空缘起,”郑朗怕老百姓听不明白,折过头朗声说道:“缘起就是世间没有独存性物事,没有常住不变物事,一切皆缘合所起。”
  是不是很熟悉,其他道儒里也有类似的道理,就象地球,宇宙里有多少行星,可产生高级智慧生命的巧合能有多少?不要说高级智慧生命,就是类似地球的环境重力空气,机率都低得不能再低。有这个环境,造就人类的机率同样低得不能再低。说不定那一天人类自己折腾,就将自己折腾完了,宇宙里这个高级智慧生物成了绝种。
  这就是缘合。
  水无常开,兵无常势,这是兵家的言论,其实就是不住性。宋朝的环境与唐朝样不样?一些官员喜欢将过去的东西当作法例来搬来用,这就是不对的。
  往大里说,过去的佛教也未必适用于现在,过去的儒教也未必适用宋代,元代明代。这就是郑朗在中庸书中说的与时俱进的道理。
  继续说:“因为过去的种种,才造就今天我们的果。也许我在这里一辨,已经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前面的因在改变后面的果,想要拥有后面的果,我们今天的果又成了后面的因,想有便要放下,口袋空了才能装东西,空的越多装的东西才越多。相反越满装的越少,所以说自性不空就不能有。通俗一点,握紧拳头为缘起,放下拳头为性空,道家也说过类似的言论。因此不仅是缘起性空,还有性空缘起,两句要联在一起,这才是释迦牟尼所悟的大道。大和尚,你仅说了四个字,还要修行啊。所以释迦牟尼在证道之初又说过一句话,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性,不但人人可以成佛,连狗也可以成为周利盘陀伽。诸位知道不知道这个周利盘陀伽的事?”
  大多数摇头。
  郑朗说:“此人出家时,阿难不准,于是在山门外吵,佛在里面打坐听到后出来问为什么不收留他,阿难等人答曰五百年里此人与佛无缘。佛曰,你们只能看到五百年以内,却看不到以后,五百年前他是什么吗?是一条狗,在高山的吊足楼(天竺山的厕所)下吃大便,正好有人如厕,掉到它尾巴上,吓得落荒而逃,逃到一个罗汉墓前,尾巴一甩,将这个大便甩到罗汉墓前。这个罗汉墓正是我前世的墓,它用这个大便供养了我,所以与我有缘。因为是狗转世的,笨得无比,不但不会念经,佛让他念扫帚,他念了扫就忘了帚。但他拥有很大的神通,一次魔王将佛压在山下,他在后面一指,便将山推开了。连一条狗都可以成佛,况且是人。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断除无明,拂尘去垢,你我他,皆可以成佛。这样的佛,你说我相不相信?”
  大和尚气苦,这样的佛不是佛陀,而是众生,人人,郑朗怎能不相信?
  但百姓对郑朗所谓的相信不相信没有在意,相反,一起在询问周利盘陀伽的事迹。还有许多人感到愕然,用大便也能供养啊?
  “去,连佛都没有弄明白,与我辨什么佛!”郑朗叱咤道。
  空地的边角处一个妙龄女郎幽幽地问:“高郎,那个布幔后面是真有四金刚吗?”
  “你也相信,这是那个小子装神弄怪的把戏!”青年人不屑地说。
  “为什么它们能立在空中?”女郎问道。两人挤在东北角,离高台近,没有办法挤到西侧山峰下,只听到一些回来的百姓在纷纷传言,说四个金刚高达十丈,庄严无比的立在空中。但正面被金色布幔遮住,是看不到的。十丈夸张了,可从那晃动的影子能看出来,最少高达数丈,一块布无根无攀的也无法立在空中,况且四座高达数丈的金刚塑像。
  “你还在想他。”
  “高郎,为什么你不相信我,如今……”女郎看了看高台上的郑朗,又看了看人群中的一脸幸福状的江杏儿,这句话终没有说出来。我那有资格想人家,怕伤夫君的自尊心。
  但心中怎能不后悔?
  若当时,当时……当时她不可能想到的,就是想到,郑朗也未必能附身于彼郑朗身上。
  不过两个人来到杭州,又做了一些事,却是郑朗没有想到。
  青年人继续说道:“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些旁门邪道的本领,这是现在,他岁数还小,资历不足,不能挤身于两府。再过几年,他一旦挤身于两府,以他的小心眼与种种手段,我们还能不能在宋朝呆下去。”
  女郎很黯然。
  “西夏没有传言中那么苦,张元吴昊是一个落第的士子,我还是一个举人呢,为什么不能有所作为?”
  如果郑朗有神通,听到这句话能活活将他掐死,不管怎么说,能逃到外国避难,但不能象张元吴昊那样伤害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不过你有这个本事么?
  女郎没有答话,嫁鸡随鸡,可离开繁华的宋朝,投奔西夏,她心中难以丢舍。
  两人声音小,没有他人听到,还以为是小两口在说悄悄话,更不会在意。倒是那一边郑朗几个妻妾有许多人关注。
  江杏儿也在问:“娴儿,那个周利盘陀伽真是狗转世的吗?”
  “周利盘陀伽的事我听到过一些。”
  “大娘子,说来听听。”正好那个大和尚被郑朗说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退下之时,于是四儿与环儿好奇地问。
  “我听到的故事与官人略有些不同,说这个大师天生很笨,他哥哥却很博学聪明,正好释迦牟尼来到舍卫国讲佛,哥哥就出家为比丘,盘陀伽被认为太笨,只好住在附近。他哥哥劝他去求阿难,阿难没有同意,全知的佛陀洞悉盘陀伽谦卑纯净的心,就在给孤独园要阿难替盘陀伽出家。阿难看他笨,教了他一个简单的偈颂,诸恶莫做,使自己免予邪恶的思想,众善奉行,莫执自我,正念、正知、正命,则能免于伤害、烦恼,这就是诸佛教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偈颂他也记不住。盘陀伽很伤心,将疑难告诉了佛陀,佛陀对他说,因为你上一世是一个过度骄傲的婆罗门学者,无情的抵毁其他学者教义,所以这一世要受缺乏智慧的痛苦。盘陀伽就问佛祖,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个痛苦。佛陀说,宁为智者所轻,也不受幼童之赞,自知己为幼童者,宁为智者;自夸聪明者,实是幼稚笨者。说完后让盘陀伽勤快的打扫寺院,帮其他比丘擦拭鞋子来清除业障,一边做事一边记住两句话,拂尘,扫垢。一开始就是这四个字盘陀伽也记不住,后来记久了,终于能熟读这两个偈子,一边扫地一边能思考。过了很久,他沉思到一个问题,佛陀说的尘垢是指外在的尘垢还是指内在的尘垢,什么是外在的尘垢,什么是内在的尘垢,我的业障在哪里?以这种方法,这位最愚笨的扫庙僧在不知不觉中一边做杂务一边进行禅修。忽然有一天他想到了佛陀的一个偈子,尘是执着,而非泥尘,智者弃之;垢是嗔恨,而非泥垢,智者弃之;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智者清除此污垢与障碍,即得解脱。实际上佛陀什么时候说的,他根本不知道,甚至根本记不得,但这个偈子就在他心头亮起。这瞬间的顿悟,使盘陀伽领悟到执着、嗔与痴这三毒是轮回的根本,也打破了自我幻象与一切迷惑的根本。于是在场的人们看到愚笨的盘陀伽放声欢呼,我看见了,我清楚的看见了。这使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后来他成为佛陀最有名的**罗汉之一,一次盘陀伽教十二比丘与出家人,使一万两千人同时证得不同层次的开悟。”
  “我好感动哦,”四儿激动地说。
  崔娴笑了笑,这个问题与丈夫也做过交流,是传说,不能当真,真笨到这个地步,连自己的小女儿智慧也不及,如何开悟?
  开悟的故事不当真,佛教需要这个故事,教导信徒心灵要纯净,要知道不能执着,不能嗔,不能痴,时时清扫心中的杂念尘念,更不能作恶。
  “但官人不是说他是狗转世的吗?”
  “这个我倒没有听官人说起,大约天竺有这个说法,否则场中这么多高僧不会让官人侮蔑一个得道的大罗汉。”
  崔娴说完,又抿起好看的小嘴唇偷乐。
  这也是一种本领,除了官人这种变态的记忆力外,想找第二人前来,恐怕万万不能。
  又有一个和尚走出来,刚才郑朗与那个和尚辨论时,巨幔上画面换了换,重新换成了莲花。让有的大和尚稍松了一口气,不然轮到自己说话时就是地狱,轮到郑朗说话时就是佛祖,这没有办法辨下去了。
  郑朗倒是很想,时间差跟不上来,无法做到。
  大和尚合什道:“郑施主,盘陀伽罗汉是无心供养,无相供养,所以即便是一陀不好的物事,也与佛陀结了佛缘。是人不能做到无心无相,如果那样,都成了佛。”
  这又是一个禅机,郑朗点头。
  不反对,按照佛教的教义,大和尚说得很有理。
  “故弥勒佛弃国捐王供养自在王如来,成菩萨成佛。”
  是狗能用大便供养佛祖,但是人就不能这样做。这又是一辨。也不得不辨,不会有人真用那种东西供养布施寺院,不过让百姓深入人心后,以后全用一些莫明其妙的东西供养寺院,那就糟糕了。
  郑朗也没有低估此次辨佛的难度,不过在布施与供养上转,郑朗很欢喜的,问:“你修的是净土宗?”
  这段来历出自无量寿经,净土宗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陀弥陀经定为净土三经,无量寿经为净土首经,这世修福吧,就能到光明的彼岸,也就是净土乐园。所以又叫净土宗。因此这本经书从第十一品到第三十二品几乎用了一半多内容描写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美丽庄严,宝树,宝石,光彩,美乐,净泉,香气,花果,音声,花雨等等。
  郑朗对宜娘说的一段,正是出自其中。
  “贫僧不是,郑施主能以儒生的身份辨佛,我是佛门子弟,为什么不能看无量寿经?”大和尚从容地反驳道。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刚经的秘密(下)

  郑朗没有感到为难,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盯着大和尚道:“大师法号。”
  “晓山。”大和尚继续合了一什。
  “龙山寺的晓山禅师。”
  “是。”
  “临济宗弟子?”
  “无门无寺。”大和尚聪明地回答一句。
  郑朗又笑了一笑,晓山在佛教史上名气不是很大,但他有一个很大名气的师父,方会禅师。方会二十岁方会因为差役提为钱粮小吏,经营钱粮时出了问题,这是很要命的,轻者自己赔偿,重者会判以刑罚。害怕之下,逃到筠州石霜楚圆门下出家,最后得道,迁于袁州杨岐山开堂说法。所以这一支佛门成为史上有名的杨岐派,后来出过无数高僧,最有名的是活佛济公,被称为整个禅宗五十祖。
  但那还是一百多年后的事。
  和尚没有承认,无量寿经讲的是西方佛祖阿弥陀佛故事,因为它讲的是行善积德,因果报应,做了好事能入西方佛祖的净土佛国,所以为历代统治者喜欢,在中国百姓心目中地位也很大。
  不过它的宗旨与禅派有出入,有太多的宝石香气妙音,这为禅宗最不能容忍的。因此晓山说无门无寺。
  禅机说得有理,又能避过此节。
  郑朗又说道:“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齤民说经讲道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有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这就是你说的弥勒菩萨弃国捐王来历?”
  出自无量寿经第四品,也进入了正文。
  阿弥陀佛出家前是国主,听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不做国主,丢下王位出家为沙门然后向自在王如来发下宏愿我要做什么什么。自在王如来就说了你自己细想修行那一法门才能成就你所愿实现的庄严佛土,要如何建立你所愿的清净佛土。说完为他宣说二百十亿个佛国净土的妙相。法藏比丘对二百十个亿净土通达明了,他所修行摄取的佛国净土远远超过了那二百十个亿的净土。然后许下愿望,我成了佛,佛国净土里没有地狱、饿鬼、禽兽与爬虫。只要往生到我的佛国,全部能证无上正觉,不再堕入恶道之中,不再有苦海轮回(国无恶道不堕恶趣),一共是四十八大愿。于是精修佛法,成就菩萨成就了佛祖。这个净土又叫西方极乐世界。
  晓山没有作声。
  郑朗继续逼问:“你确定这里所说的弃国指王是供养?”
  “是供养。”
  郑朗再次一笑:“也能算是供养与布施,佛学说布施,又名曰三体轮空布施,第一种财施外物,象布施金钱财物,又叫外布施。第二种如知识传递、智慧启发等,又叫内布施。第三种叫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普渡世人。阿弥陀佛丢下国王的位子出家为比丘,也能算是一种供养与布施。但他只是丢弃了国王的王位,并不是将整个国家的财富捐给自在王如来,是不是?”
  “释迦牟尼佛讲说阿弥陀佛从菩萨因地,成就所发的成佛誓愿时,阿闺王子与五百长者各执一把金华盖奉献给佛陀。佛陀说,王子五百人等,以后都能成佛,他们在前世修行菩萨道,历无量无尽劫,供养过四百亿佛,广积功德,在迦叶佛时他们曾是我的弟子,今天又来供养我,这是一个殊胜因缘。”
  “为什么丢下中间一句,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告之?难道你也想要金子?”
  前者好象是释迦牟尼看到他们献了五百把金华盖,佛祖喜欢才说的这句话。
  后者却是他们发下宏愿,让佛祖得知他们的心声,才说的这句话。
  这一丢,两者意思截然不同。
  总的来说,在各部佛经中多有暗示与很模糊的言语提及要求百姓供养与布施,所以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最后拿佛祖与众弟子开涮,硬是敲诈了唐僧的紫金钵盂。这一段往往让许多人忽视,但正是嘲笑佛教这种本质。
  “说到无量寿经,我忽然想起后面的话,佛祖戒告百姓不要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手?”
  是无量寿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品中一段话,从第二段开始说的,身居上位的官吏不能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愿望是好的,如果真做到,也别想上位了。不能做不良的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轶,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戈,攻劫杀戳,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也不能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等等。
  不但要出世,比维摩诘经更进了一步,要出世,要着相,要忠孝,要和平,要做好事。
  已经远离了佛教本义,但统治者肯定喜欢,百姓也喜欢,对佛教发扬光大起了很多好处。唯独的坏处,若是辨论,会对佛教很不利。
  郑朗不想推翻佛教,也没有抓住这个巨大的漏洞继续发挥,又问道:“佛祖所说的种种恶行,不知道杭州的僧尼们犯下多少条?”
  “郑施主,不是所有寺庙的僧尼皆是如此。他们不修佛法,贪嗔享福,自坠地狱道受轮回之苦,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