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是世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身适合耕种可以向西夏提供大量粮食又能虎视河东取得一个战略要地。
  于是做了两步计划,先是纵兵大掠,将丰州城东边的永安、来远、保宁三堡全部拨去。
  自丰州城破后,守堡的将士与百姓一起逃亡了,不但丰州,麟府二州有许多百姓渡过黄河,到河东避难。
  此时三州之地,仅剩下府州与麟州两个孤零零的城池顽强存在着。
  之所以拆除三堡是怕宋朝援兵到来,重新将三堡占去,断自断后路。没有城你存在,即便有援兵,他也不怕。又于自己后方,重修一琉璃堡,不是守,而是存放掳来的物资,用来打持久战。
  又在府麟与河东的要道上修了一个建宁寨,寨子很简陋,用意很简单。两城物资皆不足,阻断府麟二州联系,也隔绝宋朝河东向二州提供物资支援。准备将两个州城的将士与百姓活活饿死。
  然后又下令横山数万军队入侵延州,做为牵制。
  数万大军直冲延州。
  城中人心摇动,但王信没有担心。
  不是范雍时的延州城,此时延州附近多设有寨砦,朝廷也派来大批的军队。想凭借这几万人马就攻破延州,那是休想。
  不过王信也没有一昧守城。乘着夜色,率领两千精卫潜出南门,借着昏朦的月色,袭击敌营。可开战后不久,王信的先锋官被杀,为了稳定军心,王信暂时按兵不动。天色将晓,将部队悄悄拉到东山,稍作休息后,天方亮,趁势从山上向山下发起猛攻。
  西夏军队再次暴露了他们的战斗力,几万军队被两千宋军居然冲垮,迅速溃败。
  但元昊达到战略目标,因为此次进攻,鄹延路的军队被迫拖住。
  听到禀报后,元昊反而安心了,让他更安心的是因为扎下建宁寨,宋朝河东路运来的物资堵在黄河那一边,不敢渡河。
  这是文彦博准备的物资。
  数量丰富,有粮食,有武器,但放在黄河东边起什么作用?
  斥候将消息禀报给府州城。
  府州因为康德舆的无能,没有放什么百姓还好一点,麟州那边却放了许多百姓进城,匆匆忙忙之下,什么都没有带。这么多人要吃的喝的,况且打到现在,武器也缺乏。怎么办?
  这也是一个笑话,西北的战略要地,居然没有储存物资。
  但不是朝廷无能,几乎所有物资都支持陕西四路了。被财政压力所逼,没有办法,只好打到哪儿算哪儿。
  怎么才能将黄河东岸这批物资弄到两城来?
  一个个大眼瞪小眼。
  康德舆看了看诸将,折继闵现在对他很生气,自己也没有资格调动他。于是说道:“张田,我授命你为麟府道路巡检。”
  升官子。
  别急,后面还有。
  又说道:“你率五十骑去将麟府道路打通,将朝廷的物资送来。”
  王原忍无可忍,怒喝道:“康将军,你这是公报私仇!”
  说五十人突围送一个消息,还差不多,凭借五十人在十万敌军中,将麟府一百四十里的道路打通,还要将物资分别送到两城,也就是两百多里的道路,因为有物资,速度还是很缓慢的那种。
  休说五十骑,五十骑全部是吕布与薛仁贵这样的尊将组成,也完成不了这个任务!
  康德舆一拍桌子喝道:“王原,休得无礼,你说本官公报私仇,那么派谁去?难道让你去吗!”
  他还有理了。
  王原差一点气得吐血,若不是张田拽住他的胳膊,准备握紧拳头,不惜冒犯上司被责罚,也要将这个家伙饱拳一顿。
  拽住王原,张累说道:“我去。”
  战争打到这里,前半段结束。从准备到张累出城送粮持续了近两月时间。
  王原跟着张累出城,将他送到城门口。
  看着单薄薄的五十一个骑,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上,王原忽然想到一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
  大剧即将上演。
  而且,此次府麟不再孤单。
  郑朗接到何俨的情报,对李征元说:“李内侍,你跟我去镇戎军。”
  李征元不知道真相,郑朗让他去就去,难道在镇戎寨郑朗弄出什么好东西?
  郑朗带他去,不是让他出主意,而是让他亲眼看,亲耳听,西夏人并不可怕。这样他回去后,就能向赵祯禀报,坚定赵祯的心。
  将狄青与老种召来。
  上次有赵绚与张方平,郑朗比较一下,赵询可,但岁数太轻,没真正成长起来。张方平缺少实战经验。两者都欠缺,所以此次没有喊他们来。
  真正剩下三驾马车。
  来到镇戎寨,老种也到了,郑朗说道:“元昊已经亲自在攻打麟府路,似乎动用了十万以上的军队。”
  元昊也无奈,想啃折家军,不动用这么多军队,力量不足。
  郑朗又说道:“而且元昊此战不是很顺利,大军已经陷在麟府路。”
  老种与锹青眼睛都亮了。
  元昊离开兴州,还带了十几万军队走的,意味着律么!
  防:写这段时,知道历史被篡改得很凶。主要借鉴的资料是续资治通鉴,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差了一本宋仁宗实录,没有找到。续资治通鉴与宋史一个是清人写的,一个是元朝修的。有失误的地方,长编是南宋李煮根据各个实录撰写。已经在篡改。但不妨碍用宋史的各个参与大臣列传,一一将真相还原。
  应当来说,我写的这段历史比通鉴与长编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我不是宋粉,是范仲淹粉,但自己糊涂了,所以说韩琦与包拯的功过,对范仲淹评价一直很高。可将历史真相努力还原后,不知道怎么评价范仲淹了。求高人指教范仲淹在西北种种的心态(千万不要用他眼光长远来诠释,府麟一战中,范仲淹眼光可是一点也不长远)。无比纠葛中。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君子,君王是儿子(一)

  看着老种与狄青的眼神,郑朗也知道他们看中这次机会。
  秋青低喝一声:“可以攻,适度的发起一次猛攻。”
  “你们在说什么啊?”李征无迷惑地问。
  “进攻西夏侧应府麟……”,老种说道。
  “进攻西……西夏……”
  郑朗低声说道:“让我再想一想。”
  是想契丹。
  身在局内,不可能不考虑契丹的。
  契丹征伐西夏,有许多原因。
  得到宋朝的好处后,承诺过替宋朝与西夏做调解。
  对于明年增加岁币郑朗没有反对,从战略考虑,宋朝若是两面作战,凶多吉少。
  然后调停,谁知道无昊在数次大战后,国家筋疲力尽之下,真的开始同意与宋朝议和。后来看似议和成功,没有再侵犯宋朝。但别当真,若不是契丹攻打西夏,让无昊主意不定,加上他自己被老种反间计弄死,天知道休生养息之后,他会不会再继续攻打宋朝。
  契丹答应调和,那是委托之言,当真想两国和好?继续打下去,对契丹有百利无一害。于是派出使者阻止两国议和,宋朝阳奉阴违,答应了,但继续在议和。无昊直接拒绝。
  契丹感到很没有面子。
  又得到宋朝的好处,索性给宋朝一个交待。
  这是出战的最主要原因。
  兴平公主的死。
  对于姐姐不公正的待遇,辽兴宗一直愤愤不平。
  这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与赵祯私下关系默切,时常作一些画带给赵祯,赵祯也写几个字送给他。
  所以无昊运气好,两个老大哥皆是乖宝宝。
  其生母恶毒无比,还是给她一些名份,不象寻常无情皇家,为了权利不顾亲人之间的感情,肆意仇杀。为养母感到不公,对弟弟友爱有加。直接导致他死后,他那个好弟弟向他儿子发起叛乱。
  虽为国家,隐忍下来,姐姐的惨死,使辽兴宗心中始终对李无昊带着一股恶气。
  郑朗的建议,派出斥候去契丹境内散发谣传。
  不深入,两国几十年交好,对斥候难度不高,河北就有榷场,交易规楼很大。
  似乎又不花什么钱,赵桠与几位大佬同意了,已经有斥候潜入契丹边境在扩散谣言。
  更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若没有意外,因为在府麟路吃了大亏,兵力损耗严重,明年无昊请求契丹发兵攻宋,配合他对宋朝的军事攻击。契丹兵至幽州,举步不前,无昊对此极为不满。(奶奶的,真的很象眼下,大笑)
  但无昊还心中存着顾忌。
  后年契丹夹山部党项人呆儿族不堪契丹苛刻剥削,发动起义。李无昊主动配合契丹镇压了此次起义。他出的主力军队,契丹却将全部掳获归为己有,更激起无昊的怨恨。
  于是煽动呆儿族叛辽归夏,又唆使子儿族骚扰契丹边境。
  新仇旧恨,辽兴宗终于出征西夏。
  这一战对宋朝帮助极大。
  契丹人终于意识到他们不再是以前那个百战百胜的契丹,宋朝与西夏屡次交战中,越来越占上风,那么与自己交战呢?
  直接导致后来宋朝多次征伐西夏,契丹人只顾收宋朝的好处,却不敢作声抗议阻拦,更因为与西夏关系产生恶化,没有出兵援助。
  若是自己这一次得功,无昊还敢不敢妄自尊大,收留呆儿族。
  其实只收下入百户呆儿族,人不多,对两国意义皆不大。李无昊也不是顾虑是党项人,不然前面不可能出兵替契丹人镇压呆儿族起义。
  但这八百户起了一个导火线的作用。
  想了好一会儿,郑朗还是决定要打,狠狠的打。
  至于契丹会不会出征西夏,兴平公主的死已经埋下了火药。
  宋朝的好处,若没有意外,明年也会给。
  呆儿族的叛乱,可以操作。
  但这一战必须要胜,否则得到宋朝的岁币,以后又成祸害。
  而且可以算一笔账。
  原来宋朝在陕西驻军仅几万人,现在兵力达到二十多万,巅峰时达到三十多万。物资从中原运来,比到河东河北更远,为了防守,要不断的建砦筑堡,仅这一项支出,每年最少需要一千五百万贯以上,动作稍大一大,两千万贯就没有了。
  是不发动战争的。
  若象现在这样不停的发动战争,费用会接近三千万贯!
  唐朝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够宋朝在陕西一路一年的支出。
  二十年下来,最少是三亿贯。
  这些钱节省下来,也不会存入国库,一是用在其他场所,做一些实事,比如水利,二是浪费冗费,三是还之于民,轻徭薄敛,再以仁宗的忠厚仁爱,百姓会真正迎来太平盛世辰光。
  宋英宗有些不是玩意,也不是太差,宋神宗虽比赵祯次点,对百姓还可以。
  哲宗有为,可惜短寿。
  四代比较英明的人君治理,没有西北巨大黑洞存在,宋朝会达到什么高度!
  终于说道:“无昊陷入府麟,最少被拖上四个月,我们十月中旬进攻,冬月初结束。”
  无昊拖得越久,对西夏国内压力越大。
  郑朗还有一个私哎
  丰州失守他是知道的,但无奈,以丰州的地形,与孤悬于海外之势,想要守住,包括府麟路许多百姓被杀害,最少得让朝廷再派出五万以上的军队。
  朝廷能抽出这么多军队么?
  而府麟路的战争,正是从丰州失守后,发生质的转变。
  无昊不知道让张亢,张臣,王吉,王凯,折继闵,高继宣六大杀神杀死多少将士。
  因此将时间往后推一推。
  后面的事老种与狄青不知道,但知道拖得越久,西夏负担越重。
  郑朗又说道:“今年冬天虽不及前几年冬天暖和,但比去年前年情况要好,到了明年后年,会再次出现大寒。”
  这是天机。
  但天气能决定战争走向。
  当然,也能决定西北马上的屯田生产。
  只要没有去年冷,十月到冬月中旬,宋兵都可以承受这种寒冷。并且因为棉花种植,有的士兵通过训练时奖励,穿上了棉花制成的夹袄,又因为与蕃子产生交易,又扣了一批兽皮下来制成袄子。
  有了冬衣,抗寒性在提高。
  十月中旬过后,西夏人认为宋兵怕冷,会疏忽大意。
  老种与狄青抬头看了郑朗一眼,不怀疑,眼中反而出现一些敬佩。
  古人不懂,认为有本事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郑朗既然通过格物学原理,知道在海外的矿藏,知道天气也不算什么。
  于是点头道:“好。”
  狄青又问:“是在石门峡,还是在没烟前峡?”
  没烟峡长达几十里路,西边几乎延伸到天都山,东端延伸到后来的黑城镇,东边这一段称没烟前峡。后来宋朝在此修筑了平夏城与灵平寨。向南延伸之处便是石门峡。
  这一处名气更大,唐朝原州七关之一石门关废墟便在此。还有一个名胜古迹,须弥山石窟。
  战略意义极其重要,隋唐朝突厥人多从此处入侵中原。
  哲宗时西夏于石门峡筑没烟峡寨,导致中国探骑莫敢过界。
  宋朝于此筑平夏城,同样也直接威胁西夏人的安全,梁太后为了拨去这个钉子,亲率三十万大军讨伐,大败,带回去没十万人。此城建后,西夏歌谣曰,唱歌作乐地,都被汉家占有,后何以堪。宋人夺我饭碗。
  李无昊一切草创,虽自此处来回出没,进攻宋军,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此处的重要性。宋朝更是如此。
  郑朗也不揭破。
  此处不筑城罢,一筑城西夏天都山直接暴雳在宋军攻击之下,无昊会发疯的。
  郑朗更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但原来商议后,决定从这两处挑选一处作为伏击点。
  郑朗反问:“秋将军,你认为那一处好。”
  “我派了刺探过去看,没烟前峡水草丰美,又位于北边,更容易吸引敌寇到来。但地势广阔平坦,不易设伏。石门峡地势狭窄,容易设伏,但位于南侧,敌寇兵力有恐不足,未必能追进石门峡,且敌人也不会不派人查看,我军若于石门峡两边山陵上设伏,敌人刺探不会放过此处。”
  敌人斥候看到,伏兵也不起作用了。
  最好直接进入没烟峡中设伏,然而离西夏人控制境内太近,想设伏更不易。
  “石门峡草木如何?”
  “石门峡前有一条石门小川,草木茂盛,伏兵于此,易于躲藏,可是却不容易躲过敌冠的刺探。”
  郑朗笑了一笑,后来的石门峡两边几乎成了数座光山,看来宋朝的环境总体还是比后世好啊。说:“种将军,你看呢?”
  “最好再去看一看,将没烟峡整段地形得知,才能做决定。”
  秋青道:“我亲自去吧。”
  “秋将军,不可犯险。”郑朗说道。
  府州那个猛人张臣正是自持勇猛天下无敌,孤身一人,前往敌境查看地形,被羌人发现,无数羌人追击,虽最终逃回来,但是身负重伤,加上以前的旧伤,前后一起发作,中年早逝。
  秋青的指挥能力超过张大神,勇猛度恐怕离张大神很远。
  “郑相公,我会小心的。”
  “小心又小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不是个人的安全,也是宋朝的安全之一。不是为你个人保住生命,而是为了我大宋必须保护自己安全。”
  “郑相公……”
  “你去就去吧,多带一些护卫,另外,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身份,否则敌人会用重兵对你进行围击。”
  “喏。”
  反正将作战时间推迟到十月中旬,不急,郑朗又说道:“若敌人中伏,以后我们怎么安排?”
  老种迟疑一下,说道:“西夏河南还有多少兵力?”
  不象开始,时至今天,西夏境内一些大的消息,宋朝全部知道。
  比如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