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弼眼露凶光,愤怒地说:“我朝皇帝重惜生灵,因此至币帛化干戈,不是害怕北朝,陛下忽发此言,是想弃绝旧好,如果这样,我朝还会害怕什么!”
  都退让到这份上你们还要恶搞,那就开战吧!
  大家一起死!
  辽兴宗被富弼的大眼睛吓着,不由退后一步还真有些害怕,这个汉人不怕死,自己读过汉书,指不准他学唐雎,来一个匹夫之怒,自己就会成为可笑的秦王。
  正是富弼这种精神,反而更加稳固了契丹与宋朝的和盟。
  宋朝有贪生怕死的大臣,但同样有很多大臣不怕死,况且有那么多的百姓、士兵,以及财富。火拼起来,鹿死谁手,未必可知。
  辽兴宗心中转了一个念头,说道:“献字不可,改纳如何?”
  “不行!”富弼继续翻着大眼睛。
  吕夷简心思是用错了,若是派出他的人过来,此次谈判还不知变成什么样子。能在契丹的余威下,将这些谈判谈好,整个宋朝,也找不出几个人。
  辽兴宗无奈,说:“誓书何在?取二十万来。”
  “契丹能让西夏款附否?”
  “小小西夏,指使耳!”俺们契丹可不是你们宋朝,打了三四年,就象吃奶一样,半天没有挤出奶水,还将嘴皮子磨破了。让西夏听命,顶多派一使者,小小的元昊便会低下脑袋,前来契丹认罪。
  居然所着这样的心思……
  富弼拿出国书与誓书。
  这时,辽兴宗多次表现出可爱的一面,将国书与誓书紧紧抱住,动作十分好笑,目标得到,能增更好,不能增这个国书上的条款也不错,不能还给宋朝使者。抱紧了,心安,又说:“必与寡人加一纳字,卿固执,恐乃败主事。我若拥兵南下,岂不是南朝之祸乎?”
  “陛下能不能保证贵国南下必胜?”
  辽兴宗再次可爱,诚实的答道:“不能。
  此时富弼让这个小皇帝的狡猾与老实气得啼笑皆非,不知是哭还是要笑,说道:“胜未必,又怎知你们不败?”
  “南朝既以厚币赠我,何必非要计较一个纳字,况纳字,你们汉人自古有之。”
  “自古惟有唐高祖借兵于突厥,以臣事之,当时所称是纳是献,亦不可知,其后颉利被太宗所擒。这样的循环报应,就是你们契丹所想要的吗?”说到这里,富弼咆哮起来。
  辽兴宗见富弼词色俱厉,知道志不可夺,说:“我自派使者与南朝议之。”
  你小子不怕死,但你们宋朝有的是怕死的大臣,俺不与你玩,与你们宋朝其他的大臣玩。
  “若我朝许陛下,请陛下将今天臣与陛下的交谈记录下来,以便请罪。”
  辽兴宗一片沉默,过了一会说道:“卿忠孝为国事,岂可罪乎
  谈到这里,无法再谈下去,富弼退出帐外。虽是八月,北国寒早,秋风已起,天上黄云被风吹得翻滚奔腾,富弼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大声说道:“此山可以翻越,但你们所想的献纳二字,就比登天还难,绝无可能。我头可断,此事我绝不会答应。”
  声如贯雷,压住呜咽的风声,帐内契丹君臣听后,一片安静……


 四百零八章 在风中(四)

  陈小娘子对严荣说道:“我们一道去相国寺进香,让佛祖保佑你早日通过馆阁试。”
  严荣近朱者朱,近墨者墨,在郑朗身边时久,不大相信佛祖,但妻子喜欢,不得不从。两人一道来到相国寺。
  相国寺还留有郑朗的书法拓本,但过了好几年,终不是碑刻,临摹的人多,渐渐磨平,许多字迹不大清晰。两人一路上香,忽然传来一声:“贵妃前来进香,各位速速回避。”
  苗贵妃带着女儿来相国寺进香。
  富弼还没有带回消息,苗贵妃在宫中依然度日如年。
  怕啊,害怕契丹人真看重了她的女儿。
  百姓匆匆忙忙回避。
  严荣与陈家小娘子没有退出多远,站在不远处,看着苗贵妃带着侍卫与太监走进相国寺。
  苗贵妃岁数并不大,才二十刚出头,长相十分美丽动人。
  但宫中又增加一个更美丽的妙人,张氏。
  郑朗私自将这时代名媛排了一个榜单,未来无昊与他儿子的那个,然后契丹小太子的那个,以及宫中的张氏,算是这时代最美丽的三个美人。未必最美丽,但名气最大。
  苗贵妃也不错,女儿还小,已能看出是一个活脱脱的小美人胎子,跟着母亲后面,调皮地不时蹦跳。
  看到的百姓有些惭愧,官家为了保护大宋,居然也将唯一的亲生女儿当成筹码与契丹人谈判,一想到这里,就无法对朝廷抱怨。
  苗贵妃进完香后,眼睛瞟了瞟,严荣胖胖的身体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手招了招,严荣走过来,苗贵妃问道:“你是郑行知的学生?”
  “参见贵妃,参见公主,臣属正是。”
  “你的先生会保护公主吗?”
  “请贵妃安心……—”严荣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先生是谁啊?”小公主抑起头奶声奶气地说。
  “就是你那个守护骑击……”,苗贵妃强展笑脸,说道。
  “什么叫守护?”
  “他会守护你的幸福。”
  严荣有些汗颜,假如契丹人非要小公主老师难道与满朝文武拼命?不敢回答。
  苗贵妃看着他的脸色,心中失望之极,匆匆返回宫中。
  不久传到赵祯耳朵里,赵祯生气地将苗氏传进来,责问道:“你去相国寺进香罢了,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说什么守护?”
  “官家,还有你这样做皇帝的?”苗贵妃愁苦地说。
  王德用被文臣弹劾心中害怕从民间选了两个美妹送到皇宫。
  来自民间平民化很严重的赵祯看到很喜欢。被王旦儿子王素得知后,劝谏赵祯不要亲近女色。赵祯知道他想说什么,便道:“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于我,就在宫中,朕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吧。”
  让大臣弄怕了,省怕又将他的后宫闹得鸡犬不宁。果然王素不依不饶,说:“臣今天进谏正恐陛下为女色所惑。”
  赵祯露出难色,还是说道:“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送三百贯钱让她们速离宫中。”
  一边说一边泪水涟涟,心中委奂舍不得。
  王素受他父亲潜响,性格温和,看到赵祯如此,心软下来,道:“陛下认为臣奏是对的,不必匆忙办理,女子既然进宫,还是过段时间再打发她们为妥。”
  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与平民一样,日久生情,恐留得久,因为情深便不忍将她们送走。”
  韩琦进谏,减少宫女和侍从,赵祯将奏折带回寝宫,因为头庠,没脱下皇袍便摘下帽冠,唤太监进来替他梳头,是亲信太监,随口问了一句,陛下收到什么奏折。赵祯说了。这个太监说,大臣家里尚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继续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削减,岂不是很过份。
  说得似乎不错的,韩琦养家妓最多的时候,曾养过近百名家妓。
  赵祯便答道,谏官建议,朕当然要采纳。
  这个太监便说,陛下若采纳,请以奴婢为第一人。
  不是蛊惑赵祯,确寒是在为赵祯打抱不平,你是皇上啊,委屈到熬夜不敢喝汤,平时穿粗麻便袍,这帮大臣还想怎么样。然而悲催了,赵祯唤主管太监进来,按名册检查,将二十九名宫人与梳头太监削减出宫。曹皇后问,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不是多余的人,为何也将他削减。赵祯说道,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正是因为种种这样的事,苗贵妃为女儿担忧,却不敢大吵大闹。
  赵祯摸了摸她的秀发说道:“苗贵妃,你是朕的妃子,公主是朕的女儿,但朕不仅是女儿的父亲,也是大宋天下的父亲。你让朕怎么做呢?”
  命题太大,苗贵妃才二十出头,懂什么,不敢辨,只能低声哭泣。
  但赵祯也难过,没有再责怪苗氏,让她回去。
  富弼不应委屈,先是委屈,未来便能看到这个委屈是多么的值得。
  苗贵妃也不应担心。契丹人对她女儿未必多感兴趣,郑朗之所以说守护骑士,不是纯粹反对和亲,更是为了福康公主的未来。不是怕群臣反对,他很想做一做这个小魔女的教父。
  让赵祯能得到一份欣慰与快乐……—……
  秋风便紧了。
  泾原路接二连三的接到好消息。
  先是范仲淹同意,军事上与郑朗思想不合,但范仲淹不是投降派,又是在宋境出战,因此立即同意。但他的兵力暂时没有动,那是留下来有其他用途的。
  韩琦更不用说了。
  至于朝廷的规矩,见鬼去吧。
  按照郑朗的吩咐,秘密带来五千骑兵,提前加入泾渭路军队,他手中还有兵力可用,但用在其他用途上
  韩琦本人再次来到渭州。
  马上又要大战,怎能少了我呢?
  郑朗看到韩琦急匆匆匆到来,嘴角抽搐,道:“稚主兄,战后战利品你尽可多得眼下计划安排妥当……”
  你要战功可以,要战利品我也能让一让,但别插手。我怕你。
  “说什么呢,行知难道我不知轻重。”
  “喝茶,喝茶”,郑朗差一点呛着。
  “什么时候?”
  “斥候来报,说是天都山开始纠集军队。”
  “以前我轻视了斥候。”
  “我为斥候,花费了九万多贯钱帛,有的钱帛用得不明不白,若不是胜利言臣必然弹劾稚主兄你当时也有难处啊……”郑朗说道。
  害怕韩琦强行插手,说好话吧。不是你的错。其实心中无比的鄙视,岂止是轻视斥候,当时狄青就在你帐下,这样的勇将,你居然不重用,这不是失误?
  不是贬低任福,任福很勇敢壮烈牺牲,那一句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更是激励了许多将士。可指挥才能与狄青相比,差得太多。若是狄青领兵,会不会中伏?
  任福袭击白豹城得到证明,狄青更得到证明,来西北大小一百余战,无一失利。在保安军那场大捷,也远胜于白豹城之战。
  韩琦不知道郑朗在想什么,觉得郑朗很给面子,呵呵一乐,问:“战在何处?”
  “定川寨!”
  原来是砦,让郑朗稍稍扩建,如今成为寨。
  “为何?”
  “定川寨前河水多硝,不得饮用。后面有水,易堵。但因为地势原因,必须在此筑寨。这成了前线诸寨唯一有漏洞的地方。”
  韩琦产生兴趣,将地图拿来翻看,说道:“无昊未必上当。”
  “看吧,真不行,再做安排。”郑朗不能说,我还布置一子,让葛怀敏率军呆在第背城,做诱敌之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韩琦他是知道的,以后用这个做把柄,自己会很悲催。
  而且隐隐的感到未来,自己与韩琦、庞籍等人必有交涉。
  江杏儿又沏了一杯茶。脸上神情不大好看,这个韩琦又过来并功劳。
  韩琦不自觉,武将都没有当作一回事,一个小妾岂能放在他眼中,呷了一口茶说道:“杏儿,你沏茶功夫又有了长进。”
  杏儿不答。
  韩琦没有在意,问:“什么时候去定川砦。”
  “暂时去镇戎寨,不过此行需要秘密行事,以便无昊轻敌。”
  “我知道,所以我便装前来。”
  至于朝中会不会有人弹劾,韩琦才不管呢。
  “我还在等,等瞎毡三千骑兵过来。”
  “瞎毡的兵?”
  “无昊来犯,必然会纠集十万左右的军队。我们泾原路虽有六万几千兵马,各寨砦与城镇须派兵驻守,兵力势必要分去一部分,严重不足。故请求稚主兄与希文兄相助,希文兄兵力又暂不能发出,于是找到瞎毡,不仅拱卫自己实力,此人终是吐蕃人,与无昊还有过一段时间来往。他心中一直犹豫不决,所以我用了一个借口,将他三千士兵调来,让他朕手与西夏交战,彻底断绝他的种种想法。”
  “希文兄军队为何不能至泾原路?”韩琦不解地问。但提到希文二字,韩琦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瞬间逝去,仍为郑朗看到。郑朗叹了一口气,好水川之败,韩琦是对范仲淹恨上了。
  “你再看地图。”
  韩琦趴在地图上看。
  “稚主兄,敌人过来,必然是全部骑兵,纵然有步兵,也是插重之兵,呆在后方,胜可以长驱直入,败可以从容退走。我们泾原路虽训练一部分骑兵,以及你的部下,瞎毡的部下,骑兵数量不及对方。除了军纪严明外,骑术与马上的射术也未必有对方高明。城寨之战才是我宋之长,不得不防。那么你再看地图。”
  “我明白了,你这是想将大功给希文哪。”
  “给你给我给希文兄皆是一样,大家都是宋朝臣子,为国家,何须分得那么清楚。若是你在环庆路,有地利之便,我也会将机会让给你。”
  韩琦站起来走了两步,很是不服气。
  “喝茶。”
  韩琦重新坐下,滋溜一口,将一杯茶一口气喝完。
  郑朗冬好气又好笑这个韩琦呆在西北时久,越来越象大兵化,行动十分粗鄙。平和地说道:“稚主兄,我朝与西夏之争才是一个开始。国家因为仓促迎战,国库空虚,有可能会和。但以后会平息吗?机会有很多。”
  “为什么要和,我们休生养息,夏寇同样也会休生养息。这是阵痛,百姓虽有压力,熬过去,西夏灭亡那么我朝会一劳永逸。”
  这又是一种说法。
  郑朗也曾想过。不是现在得等契丹与西夏交手过后如果实施得当,会不会有机会就势将西夏平灭?然而想一想朝中大臣的嘴脸,这个想法立即打消息。
  不知道富弼会不会象史上那样说出一句:“此尚可逾,若欲纳献二字,则如天不可得而升也,使臣头可断,此议绝不敢诺。”
  看似刚烈,其实内心十分悲凉。因为富弼知道一旦契丹人越过自己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吕夷简与晏殊会坚持吗?但这时富弼没有多深想,不仅是吕夷简与晏殊,范仲淹会坚持吗?庞籍会坚持吗?
  这不仅是吕夷简的错误而是宋朝祖宗家法的错误。
  看看,一个西北战役下来,产生了多少仇与恨……全部认为自己是寨娥了。
  这些仇恨会不会发作起拟
  想想就晕。
  自己坚决不参与。
  那一个做错了,喊传说中的包青天,而不是现实版包拯过来断此案,也断不清楚青红皂白。
  含糊地说道:“未来之事先不管,将眼下这一战打好,一步步的来吧。”
  倒也是,此次十有**无昊会亲自前来,十万精兵,远不是去年两战所能相比。
  韩琦又冷静下来,与郑朗商议。有的郑朗说了,有的郑朗没敢说。
  瞎毡不知道自己被郑朗算计,真的派出三千精兵。无一不是他部族中的勇士,只是疏于纪律,成为美中不足。
  郑朗迅速将他们编制,到了离开之时。斥候也返回渭州禀报,越来越多的西夏军队纠集到天都山。崔娴在家中与郑朗依依惜别,江杏儿拿着一个平安符说道:“这是妾从崆峒山求来的。”
  环儿眨着大眼睛,说:“官人不信佛。”
  “环儿,不得乱说,官人信的是真佛,不是假佛。”四儿认真地说。
  “你们说什么呀,这是我从道观里求来的平安符。”
  崔娴看着她们争执,心中好笑,丈夫不但不信佛,也不信道。只是不反对佛道二教,所做所为,也是一些纠正,并不是灭佛或者灭道,于是引起外人种种误会,皆是错误的。没有想到家人也发生误会。然而看着郑朗说道:“官人,你要小心。”
  “稚主与我同行,怕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