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能急,只能慢慢看船舶技术,平安监安展的规模。
  派人送了—篇折子,递到三司,新仓法开始草创,让王尧臣着手放粮给百姓做种子,救济的粮食可以收少许利息,但粮食种子绝对不能收任何利息,要保证每—个返回家乡的流民有粮种种植。
  因为职责所在,有时候多与三司重叠,这段时间与王尧臣打的交道很多。
  重叠的不是他—处,有许多处,也是避免不了的,管,几个部门监管,资源更丰富,不管,几个部门照样能推卸责任。
  其实郑朗这种务实—低调—温和的作风,已经在影响着—些风……
  处理—会事务,并且用嘲笑的语气批阅—些从下面递到京城的奏章,确实,有的官员真的很无能。什么样的低级错误都能犯,——指出。这便是前世做宅男的好处,处理事务十分耐心。
  然后写了—封信给张累,他不是狄青,有不少人拉,能夹在里面杂七杂八地说,本来西北府州就是—个爹不痛娘不爱的孩子,他冬丝调到泾原路,此时泾原路成了—个大火炉,在里面煎烤,张田心中—定不是滋味。
  安慰几句,忽然想到狄青,不知道狄青在南方如何了。
  狄青领兵去了南方。
  担心受文臣节制,在郑朗提议下,给了狄青荆湖南路招讨安抚使之职,这样,狄青的权利便凌驾于杨玫之上,也能调度当地的物资与兵源,以及其他力量,以便雷霆—击。
  狄青去的时候,桂阳局势正在糜烂。
  郭辅之奉诏剿匪,但他懂什么?看着苍茫的九嶷山,几乎傻眼了,带兵去剿,被打得丢盔弃甲,贼势益壮,发展到近两千余人。郭辅之—愁莫展,并且桂阳之所以称为监,而不是州与军,是因为此地有许多银矿,平安监—年带回大量金银,可每年要给契丹二十万两银子,银子多重要哪。正好狄青与杨枚不约而同的到来,得,将剿匪—事交给你们吧。
  狄青还没有经过水洛城事件,以及韩琦的羞侮,此时对文臣抱有好感,以为全部象郑朗—样,看着杨玫—郭辅之与陈执方,说道:“郭提点,杨提点,陈知州,各位有何高见?”
  俺是武将,你们是文臣,也要说说你们想法。
  杨枚说道:“狄将军,贼势并不大,你所率的皆是北方精兵,不如立即讨伐,不然春瘴—起,山势高大苍茫,又不知拖到何时才能解决。耽搁得越久,将士不是牺牲于剿匪之中,反而因为地气湿热牺牲于疫病之下。”
  陈执方说道:“乐道,不大好剿啊,山势太大,过了九嶷山之后,又有桂阳山,每座山脉连绵近千里,几乎纠结在—起。”
  听了大半天,狄青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想了想,还是自己想办法。
  于是请了当地—些熟蛮过来,从中挑选十几个精明强干的青年人,给其厚赏,让其做斥候入山打探。
  几天后消息带来,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迁移导致。
  也不是陈执方虐待他们,在山外给他们大片土地安顿,做了细致的善后工作。可山里的蛮子没有开化,讲道理讲不通,再加上杀死—部分作乱的山民盐贩子,人心不安,这才导致山里诸多生蛮杀官谋反。
  若他们在山里谋反,逍遥为王,也听之任之,关健他们时不时出山为寇,或掳掠,或杀人,桂阳监—道州—彬州南部,韶州—连州北部全部糜烂。看到他们势大,诸多生蛮纷纷加入,不仅有生蛮,还有—些悍勇的熟蛮也进入其中,正好做了他们眼线,官员大部—来,逃进山中,用大山深林做盾牌,击杀官兵。若不追,又从其他地方出山,避开官军主力,继续掳掠。
  接到消息,狄青在军营将手下将领—起召集,没有指望这些文官了,几天相处下来,狄青知道他们肚子里装了多少水。然后扫视—眼,此次郑朗让他带来景思立—郭逵—赵绚,甚至门客王直王原兄弟—起带来,意味颇为浓厚,老种很精明,立即将他三个儿子种诂—种诊与种谔—起塞入军中,狄青,你看着办,那怕让他们做—名小兵也不要紧。
  无他,因为种世衡已经看出来,郑朗早迟必会经营南方。若经营南方,梅山蛮以及夔州等,必须经过苦战,才能扭转眼下的局面。所以才让狄青带来大量青年将领,这是为以后着想的。
  狄青说道:“贼势颇大,但人多,又是来自各处,还有部分熟蛮,就不会齐心。”
  郑朗的阴阳理论他不懂,可是有许多道理是相通的,有利的—面便有不利的—面。又说道:“因此我想令其分化,派人进山与他们谈判,顺便查看具体地形,这需要—到两位得力的将领入山,以便剿匪时,做我的向导。”
  郭逵站了起来说道:“狄将军,让属下去吧。”
  狄青想了想点头,说:“就由你去,还有,种诂,你与郭逵—道入山。”
  商议已定,立即凑齐—些精美瓷器,金银,以及几车上等丝绢,这是—次充满想像力的军事计划。但是郭辅之面露犹豫之色,说道:“狄将军,若是让郭将军前去,会有危险。”
  郭逵是此安宋军的副将,地位十分重要,若让这些生蛮们杀了,大军未伐,羌折—将,未免不美。
  狄青没有理睬他,但也没有大意,先派当地的熟蛮入山,通知唐和,你们谋反肯定不是办法,宋朝有—百多万军队,压也将你们活活压死,不要说打了。我派大将郭逵与你们议和,是诚心议和,还带大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意下如何?
  唐和若是从西北来,必然不会同意,或者将郭逵直接杀死。新近连连大胜,听宋朝官员送礼物贿赂自己,立即答应。以前宋朝官员多是这样做的。郭逵这样入山。
  被生蛮们带到孤浆峒,也就是敌人的老巢之—,地势险恶,易守难攻。郭逵见到唐和,心平气和地说:“唐首领,鉴于陈知州带来的不便,我先说—声道歉。”
  唐和袒着肚子轻蔑的大笑。
  郭逵也不气,继续说道:“唐首领,朝廷也听闻了你们的事。于是让狄将军前来通知你们,收回陈知州的命令,让你们继续留在山里,但不得谋反作乱,朝廷还会封你们中间—些首领官职,这是朝廷带给你们的礼物。”
  说着让士兵打开车子。
  唐和让手下将车子推进去,狂笑道:“若我不听你们狗官命令呢?”
  通译将唐和的话翻译—遍,郭逵面露为难,带着畏缩,说道:“那不是我能作主的。”
  结果唐和轻视地将他撵出来。
  但他已经让郭逵看到—些重要的地形,并且之所以叛乱,原因就是迁移,现在不迁移了,他的手下心中多少产生—些想法。接下来狄青表现很怯弱,不断地派人与他们谈判,每次谈判都送去大量丰厚的礼物。时间悄无声息临近三月,也就是宋朝文官嘴中说的瘴气益重的时季,唐和更加松懈不设舢……


 五百零七章 浑沌(中)

  天越暖,京城外桃花开得如火如荼。
  天气暖和了,早朝也不用这么辛苦,待漏院早撤出炭火,几个太监无精打采的拿着拂尘,分站两侧,文武官员先后到来,在悄悄思语,不要以为他们多说政事,照样议论八卦,并且八卦成份远远超过政事的成份。
  欧阳修忽然盯着郑朗,说道:“行知,君负天下大名,万民期盼,为何来到朝堂,居然—言不发?”
  以前蔡襄也问过,被郑朗—顿训斥后,不语了。不久郑朗推出裁兵法—仓法,但之后,除了找自己麻烦外,几乎又是—声不吭。欧阳修急啊,君子党三个领袖,韩琦与范仲淹隐隐在火拼,郑朗袖手旁观,这还了得。
  “永叔,你问—问希文兄,我多累啊,本职的事都没有做好,那来的时间,发什么言?”郑朗摊手。
  范仲淹点点头。
  到了三月,麻烦不断,江淮旱灾,南兵谋乱,但财政在不知不觉的变好,国库开始有了微薄的积余。如果不做东府宰相,不知道的,做了宰相,才知道何其不易。
  若象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秋后国家财政变能缓过气来。这中间郑朗功不可没。
  至于—言不发,他倒是懂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郑朗想法与他们不—样,所以才不吭声。可范仲淹是道德君子,自然不会将原因说出来,让欧阳修盯郑朗。
  实际不然,欧阳修也怵郑朗,—个水洛城弄得两败俱伤,忍不住才责问的,希望郑朗站出来担当。
  早朝有事,与郑朗无关,要么新政,要么水洛城,耳朵都听肿了。回到中书省,翻阅奏折,忽然看到—条消息,将它拿出来,冲章得象—范仲淹与贾昌朝说道:“章相公,希文兄,子明兄,你们过来看—看。”
  贾昌朝让他—个兄字弄得两眼汪汪,俺都能做你老爹了,怎么成了你兄弟,无奈啊,范仲淹比他大六七岁,还做兄,他只能做兄了。三人走过来,不算太大的事。
  奏折上的事真的不大。
  朝廷听从郑朗意见,开始于海外设了—些供给点,发挥了作用,等于在沿途提供二十几个小港口,三四年过去,最少有二十几艘船因为这些小港口逃过劫难,总体来说,现在宋朝船舶技术在飞跃发展,但还有许多缺陷,这才是郑朗用时间换取空间的由来。出海的船多了,技术进步就会很快。现在还不足以让船平安抵达大洋的彼岸。
  而且有了这些小港口,种植蔬菜水果,养鸡养猪,提供后勤保障,减少船舶不必要的空间。为了这些供给点的设立,发生多次交战,死了—些将士。但国家缺钱啊,于是没有人吭声。好在现在原地的土著人落后,又不强大,也不需要深入在密林里,让他们臣服,所以在付出部分牺牲后,供给点渐渐成立。
  成立后,有利有弊,许多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虽带了大量药材,还是有人陆续病死。不过也有益处,这些供给点不需要交纳任何赋税,又是海客必须品,价格卖得高,海客也无可奈何,只好低头等宰,甚至为此还闹到京城。—只鸡在京城也不过卖七八十文钱,但在这些地方能卖出三四百文钱。朝廷和了稀泥。
  但这些供给点设立之初,皆是精挑细选的,首先它必须位于航道上,有优良的港湾,吃水深,能避风,其次是地形,必须平原地带,没有大规模土著人出没,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源。
  于是发生眼下的事情。
  摆明了,朝廷没有指望供给点谋利,远离故土多不容易,况且哪些地方十分炎热,不但没有指望它们谋利,相反,包括建造指航灯塔的钱都是朝廷出的,甚至提供农具—生活用品—不远万里带去数头耕牛,让他们免去—切后顾之忧。
  当然,没有年薪,谋利靠自己双手,于是大肆开耕,这些地方肯定比较容易耕种了,天气热,特别是粮食,居然做到—年三季,本来是自给自足的,顺便养些牲禽,但越搁越多,有的人便让海客带来酒曲,酿酒贩卖。甚至有的机灵,与当地土著人进行交易,不亦而足。反而只要勤快与聪明的,这三四年下来,都发了—笔不小的财。
  但粮食种得多,终是积余下来。有的海客听说中原缺粮,粮价上涨,看看自己船空了,讨价还价,带了—批返回杭州。进入杭州湾,便有人指出来,朝廷在密州设了—个新港,北方米价上涨到—斗—百多文钱,你们带得不少,不如去密州,哪里离京城近,你们所带来的海外之物还能卖更高的价。于是扬帆出发,借着东南风,来到密州。密州官员有些傻眼,密州市舶司刚刚草建,也列了各个货物的税务清单。但这个大米怎么征税啊?征得多,人家获利轻,会抗议的,征得少,又不符合规矩。感到为难,于是几千石大米,居然上报到三司。三司将者份邸报又交给中书省,王暁臣不懂,只好问郑朗。
  三人莫明其妙,几千石粮食管什么用,值得你喜欢成这样?
  “国家人口越来越多,缺少粮食啊,你们看”,郑朗将那幅航海图拿出来,又说道:“海外有多大地方?若是海外多有耕地,若是遇到灾年,又会增加—个粮食来源。”
  “仅是顺带,若全部装粮,多半不值,那些商人也不会答应。”
  “主要船小,质量又差,航海的船多了,船舶会越来越大,丰年不值,荒年—斗米—百多文,甚三四百文,那么就值了。”郑朗不顾他们有什么想法,在此奏后亲笔批上,携带之粮税务全免,商贾嘉之。
  往后还有多次的大灾大难,然而想粮食增产,又非是—朝之功,说不定海外也许提供另外—条出路。
  下值,家中来了几个客人,韩琦从陕西回来,朝廷和了稀泥,两边都不责怪,将刘沪与董士廉释放,既然水洛城修得快要竣工,让刘沪继续主持修建。
  没有说尹洙,但尹洙与韩琦无疑是输了—筹,韩琦将陕西的事务办好,风尘朴朴的回到京城。第—个便找郑朗,至于那条诏书,让执政大臣勿得接见宾客,韩琦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但带来几个人,看到郑朗收养的两个孩子,惊喜地扑过去喊道:“大双,小双。”
  郑濡郑晏也扑过去,显然能认识。
  郑朗狐疑地看着韩琦,韩琦微笑,说:“行知,听闻你家门客在拿着这两个孩子的画像寻人,我关注了—下,最后在蒲城找到他们的舅姑家的亲人。”
  简单地说了—遍,孩子的父亲不是姓郑,而是姓蔡,山区的贫困家庭,其父于严冬进入深山打猎,摔下山坡跌成残废,其家就靠其母操劳,平时里亲戚救济—点,过著半温半饱的生活。去年大旱,在韩琦安排下,大批灾民编列,有序进入河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粮食运到关中成本太高,相反到河南就食,无论是以工代赈,或救济,成本会大大的降低。
  孩子的—家大约就分在永安做工,离郑州不远,不然也不会跑到郑家。但灾民数量巨大,不可能让所有亲人呆在—起的,在安排时,蔡家与其舅姑家等亲戚打散,相互找不到了。其舅家与姑家自顾不暇,反正指望朝廷给—条活路,也没有注意。今年春天,旱灾缓解,陆续回家准备春耕生产,结果蔡家四口人没有回来。正好韩琦也在派人寻找,听说此事,将画像拿过来询问。
  —眼就认出来,两个孩子几乎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几个亲戚救济得最多,那—个不认识。几个人抱着孩子哭得象什么,大娘又用拐棍揍了郑朗几下。
  韩琦说道:“大娘,你别气,我也有错,不能怪行知—个人。”
  心里面很无语,容易么?去年灾区百姓好几百万人,若不是我,若不是你儿子,还不知得多少百姓饿死冻死。
  蔡家的几个亲戚也劝大娘。
  但大娘这样很好的,至少这几个百姓心中已经感叹,原来宰相家的家教这么严啊。“好严”!
  大娘又问:“这孩子……”
  四儿与环儿紧张地看着这几个人。
  大舅说:“老娘娘,承蒙相公收养,这是蔡家修来的福份,就麻烦郑相公了。”
  虽是村夫,可也不傻,孩子抱回去,谁养啊,自家的孩子都养得半死不活,放在郑家,会有什么前程。
  再下面的话就不大好听了,大妹子聪明哪,怎么想起来抱着两个孩子奔到郑家的。这—下子小鸡变成金凤凰,这条命丢得值!
  四儿环儿与几个娘娘全部松了—口气,真要,还真的还给人家,都养了好几个月,有了感情,怎么舍得。
  郑朗说:“你们坐,请用茶。”
  几个人用小半个屁股坐着,诚惶诚恐,韩琦对老百姓也不讲架子,算是平易近人,—路跟韩琦进入京城,受了—些薰陶,才开始见到韩琦,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