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金帐汗国,统辖着钦察人和俄罗斯人,这也是王竞尧重点关注的对象。对金帐汗国的用兵只在早晚之间。同时,在倭岛的司徒平一部,也接到了命令,让其在倭岛反复演练登陆作战,随时听候朝廷调用。
    而连续的用兵,让大汉帝国的兵力一下紧张起来。兴汉七年十二月,皇帝陛下下达征兵令,预计在一年之中扩军二十万,五年内扩军百万之众。同时又加大了对军校生的培养。
    兴汉七年十二月初六,膘骑将军铁残阳由龙城出发,正式开始了征讨伊儿汗国的战争。这次战争史称“帝国征服之战”在征服之战中,阻力、艰辛,始终伴随着铁残阳和他指挥的汉军将士。而在后方的朝廷,也给予了远征将士最大的帮助。源源不绝的补给,像流水一般涌入铁残阳的军中,而被誉为“小丁铭”的柳星,也正在扮演着如同丁铭一样的角色。
    从兴汉七年开始,一直到未来的二十年内,被称为帝国的“扩张时代”战争一直伴随着汉军,而这个时代,也被称为“光荣的大帝国时代”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帐汗国
    八帝国时代的来临,预示着这个国家,一段全新历史的开加。让服者和被征服者,扩张、战争、荣耀,将从现在开始,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帝国一起成长!
    兴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铁残阳部在的尔密地区,击败伊尔汗军两万人,生擒伊尔汗国大将巴克因。那巴克因也是个聪明乖巧之人,立即告诉铁残阳自己和孔星当年乃是老相识了,当年在巴姆巴挲两人相处的如何融洽云云。孔星乃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之人,结交得也都是些希奇古怪的朋友,铁残阳倒也未把巴克因怎样,而是将其送到了国内,交由皇帝陛下处置。其时孔星正率领着他的殖民地公司在海外为朝廷聚敛财富,王竞尧也曾经从孔星嘴里听到过巴克因的名字,一笑之下,也就将巴克因留在了朝廷。
    后来这巴克因做事也算尽心尽力,在几年后,也当上了朝廷的一个五品官员。每每念及此事,巴克因总对孔星感激万分,一直到死都在始终念叨着这个“朋友”
    十二月底,为了配合铁残阳部,龙城总督黎师、水军将领何翰等部同时出击,在伊尔汗国分三路进击,半年之间,与伊尔汗国大小交锋无数,虽然捷报频传,但却始终无法取得重大的突破,伊尔汗国的战局一时成为僵持状态。
    兴汉八年一月九日,帝国载人风筝开始试验。这个大量借助了皇帝陛下构思的风筝,主体部分由六个“箱子”构成,每个“箱子”由二个六边形风筝组成。六个“箱子”用绳子有序连接,组合成一个一百多丈的巨型风筝。另外还有一个个体较小的牵引风筝,由几名彪形大汉拉着起飞后带动主风筝起飞。
    当时共有八架这样的风筝参与到了试验之中,试飞的当天,皇帝陛下总计动用了两千名御林军士兵参加试验。试验的这天特意选择在了一个大风天气。在皇帝陛下的注目之下,在飞行兵团总统制蔡戌中将军地指挥下,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试验开始了。
    大风中,载着八名汉军士兵的风筝依次上空,顿时,在下面观看着的朝廷官员,御林军士兵们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惊呼。真的飞上去了,多少年来,中华民族无数美丽的传说,都在这一刻成为了事实。飞天,飞天,一直飞到蓝天!
    风筝的飞行高度保持在了十丈左右,预计飞行距离八百步。在升空后不久,就有两架风筝坠毁,一名汉军士兵死亡,另一人重伤。其后,在飞行过程中陆续又有三架落下,因为距离有些远了,所以上面的汉军士兵生死未知。
    剩余的三架,成为了朝廷官员们唯一的希望,他们焦急地等待着前面降落点传来的消息。过了一会,看到飞行兵团总统制蔡戌中匆匆骑马赶来,一来到皇帝陛下面前,蔡戌中跳下战马,凝视了一会皇帝陛下,这才大声说道:“三架风筝,有一建偏离飞行之道,目前正在寻找之中。另外两架……顺利在指定地点降落!”
    人群里征了一下,接着忽然爆发出了惊天的欢呼,就两皇帝陛下的脸上,也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笑容。八架风筝起飞,两架完全按照预先设想起飞降落,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是人类飞行史上一次了不起的创举。
    “将死难的汉军将士,以战争阵亡者的规格厚葬,其家属一律由朝廷抚养。”王竞尧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今天将定为帝国的飞行日,但这绝对不是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朕要在六到八年之内,完善这种载人风筝,并组建一支两千人左右,用以作战用的飞行兵团。飞行兵团所有士兵,全部享受不低于奋武校尉待遇。蔡戌中晋太子太师衔。”
    蔡戌中急忙谢恩,正在此时,朝廷的报事官匆匆赶来,将一密报送到了皇帝陛下手中,王竞尧看了下,面色有些凝重起来,官员们看到陛下面色突变,都把目光投到了皇帝陛下的身上。王竞尧沉默了会,说道:
    “兴汉七年一月二日,金帐汗国以为忽必烈复仇、为伊尔汗讨还公道为由,贸然对朝廷边境小镇嘎尔泰发动进攻,在这次进攻中,我守卫噶尔泰之一支三十人汉军小队奋起战斗,但面对十数倍于己的敌人,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嘎尔泰全镇遭到血洗,大量汉族百姓倒在了金帐汗国军队的刀枪之下……”
    官员们都呆在了那里,虽然从目前朝廷的军事调动来看,帝国和金帐汗国之间迟早都必有一战,但没有想到的,敌人竟然抢先动手了,并且血洗了汉人村镇!
    但目前印度才平,朝廷大军又远在伊尔汗用兵,若再对金帐汗国开战,这无论对朝廷的军事还是财政上都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也许金帐汗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认为汉军将不会动武,这才做出这样的行径。
    “朕知道,北伐才胜利没有多久,现在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接连用兵,是不太明智的行为。”王竞尧看了一眼他的大臣们,缓缓地说道:“也许你们有的人,会对朕说,暂时忍下这一口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之类。但是……”说到这王竞尧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
    “但是,任何敢冒犯我大汉天威者,朕决不后退半步!任何敢杀害我汉人子民者,朕也决不会饶恕!战争,朕决意对金帐汗国宣战,让武力来解决这一朝廷的耻辱!”
    官员们沉默了会,忽然,人群里爆发出了阵阵惊天动地的呐喊:
    “战争!战争!”
    王竞尧一挥手,人群中很快又安静了下来,他大声说道:“以车骑将军陶亮为大元帅,起本部精兵十万,民兵二十万,火炮二百门,向金帐汗国进军。给朕告诉陶亮,这次进军他们的唯一终点,就是打进金帐汗国的国都,汉军拒绝接受金帐汗国任何形式的和谈。十年,二十年,这仗都将一直打下去,要么是我们,要么是他们,总有一个亡国者!”
    大汉帝国兴汉七年一月十八日,随着皇帝陛下一声令下,汉军车骑将军陶亮部,迅速开进金帐汗国境内,其前锋陈宇部在当天即与金帐汗国军队交战。显然,金帐汗国完全没有预料到,对嘎尔泰的试探性军事行动会引起汉人朝廷如此巨大而迅速的反应。
    金帐汗国的脱脱蒙哥汗稍稍有些悔意,本来忽必烈的死活和他一点关系也都没有,所谓的忽必烈报仇等等,完全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金帐汗国的好几代汗都是反对忽必烈的,而且还和当时的元军打了好几仗。
    甚至有一次金帐军还曾俘获了忽必烈的儿子,后虽交还元,但从此金帐汗国也就独立发展了。
    脱脱蒙哥之所以对汉人地盘用兵,完全是看到汉军陈大军于两国边境,对金帐汗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同时看到汉人在几处用兵,金帐汗国判断汉人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和金帐汗国开战,这次小规模的攻击,完全可以试探出汉人的力量和对待金帐汗国的态度。甚至可以借着谈判的机会,为金帐汗国最大程度上牟取利益。
    但让金帐汗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汉人说打就打,而且看起来绝对不像是在仓促应战。十万大军携带精良的武器,锐利的火炮,风卷残云一般地开进了金帐汗国的境内。而这个时候,率先挑起战争的金帐汗国,却反而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脱脱蒙哥急忙派出使者,告诉汉人大将军陶亮,嘎尔泰发生的事情,完全是下面的军队擅自做出来的,金帐汗国愿意就此和汉人谈判,并且交出肇事的元凶。但得到皇帝陛下死命令的陶亮,却断然拒绝了这一条件。他明确地钙塑告诉脱脱蒙哥的使者,战争一旦启动,汉军进军的步伐就绝对不会停止下来!
    无奈之下的脱脱蒙哥,只能仓促应战。他以老将那海为大元帅,起蒙古兵五万,金帐汗、国所属领地联军二十万,以阻截住汉军前进的步伐。而其后,在得到了脱脱蒙哥汗的命令之后,莫斯科大公又派出了五万人为援军,紧急增援前线战场。
    而陶亮,也并不仅仅是在依靠汉军作战。在战争爆发前,他就秘密联系上了在争夺金帐汗国汗位中失败的忙哥铁木尔的后人,答允一旦击败了脱脱蒙哥的军队,即扶植他们登上汗位。做为忙哥铁木尔儿子的脱脱,又怎么肯放弃那么好的一个机会,当时就满口答应。
    脱脱迅速利用忙哥铁木尔的残余影响力,召集到了五万人的军队,由陶亮统一指挥,在金帐汗国境内,风云再起,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大战开始了!
第四百七十章 第聂伯河
    对金帐汗国的用兵,是皇帝陛下整个世界布局中的一部分,金帐汗国所拥有的土地,对大汉帝国边境的威胁极大,一旦其对汉人产生野心,将使战火蔓延到汉人本土!
    只有将它纳入帝国版图,将战火阻挡到国境之内,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国家不受到战乱,自己的人民不受到摧残。本来在皇帝陛下的安排里,对金帐汗国的战争,将在一到两年后发生,但金帐汗国的贸然行动,却促使王竞尧下了提前解决金帐汗国的决心。
    以王竞尧后世人的眼光看来,在日后被称为俄罗斯的这块国家,目前虽然由蒙古人掌控,并驻扎着几万的蒙古军队,但其战斗力却并不如何之高。其主要依靠的作战力量,为罗斯国为首的几个公国。如果趁着现在一举收服这一带,将使得汉人边境上从此少了一个心腹之患。
    而接受了皇帝陛下重托的车骑将军陶亮,以脱脱部为前锋,迅捷向第聂伯河推进,陶亮再三叮嘱其一定要小心进军,但脱脱依仗着有汉军撑腰,并没有把老将那海看在眼里。到达第聂伯河处后,当天即遭到金帐军的两面截杀。脱脱奋力死战,却被敌人重重围困,死战不能得脱,这个时候的脱脱才想起了汉人将领的话,但为时已晚。
    就在脱脱面临全军覆灭的时候,汉军大将陈宇及时赶到,面对兵数强于自己的敌军,陈宇并没有从正面突击。而是分出一兵直袭那海大营,又将一万汉军分散开来,只管在四处摇旗呐喊,以为疑兵,却并不进攻。
    金帐汗军闻听四面俱是敌人呐喊厮杀之声,却不见敌人影子,心中犹疑不定,想要继续攻击被围困的脱脱军,又深恐左右被敌人围杀。正矛盾间,从大营方向传来发现汉人奇袭部队的消息。大营一旦有失,将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深韵兵法的那海不敢大意,急忙带着大军从战场上撤退,援救大营方向,脱脱之围遂解。
    第聂伯河第一战,使脱脱部损失过千,士气受到沉重打击。不得不由前锋变成后队。但这一战却也让陶亮发现了金帐军的弱点,即金帐军虽有统帅,但其内部并不统一。而且在初战得胜之后,金帐军诸将领均有轻敌傲慢之思想。尤其是左翼之基辅大公率领的军队,几次贸然出击,兵锋最近处距离汉军大营仅数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骑将军陶亮开拉开了一场诱敌深入的军事行动,在帝国军事史上被称为“用兵之妙,无出其右者”的三战三败的好戏。
    陶亮以陈宇为先锋,带一万汉军在第聂伯河与敌人决战。为打得逼真,陈宇率军红着眼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拼杀,在此期间,陶亮又不断向陈宇部增兵。至第二天,汉军总兵力已达三万余众,并且开始出动了十门火炮助战。
    一直按兵不动,仔细观察着汉军动向的那海,见汉军在劣势下不仅不退,反而大举增兵,又出动了久以闻名的火炮,终于确信汉军主动尽出。此时,他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第聂伯河的战斗,鲜血简直要把天空染红,尸体要将第聂伯河阻断。一层层压上来的金帐军,不断蚕食着汉军的阵地,使得汉军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终于,在大战的第三天下午,陈宇下令撤退,并命令炸毁十门火炮。
    隆隆的爆炸声中,汉军大步向后撤退。在后观战的那海,虽然心里有些遗憾未能缴获到汉人的火炮,但大捷让这份遗憾的心情减少了不少,在那海的命令下,全部的金帐军,一起投入到了追击汉军败兵的队列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基辅大公、莫斯科大公总计八万人的军队。他们一心要在蒙古人面前立功,行进的速度渐渐脱离的大部队,在扎勒克附近,他们终于追击上了正在修整的汉军。汉军见敌人追上,赶紧迎战,但在扎勒克附近又被敌军击溃,不得不向稳别者附近撤退。
    而见基辅大公和莫斯科大公脱离了大部队,正向让其回来的那海随后闻听了扎勒克捷报的消息,又有些犹豫起来。就在这犹豫的当口,前方再次传来稳别者大捷的消息。那海的心终于放了回去,任由自己的部下放手追击。
    当基辅大公和莫斯科大公的联军一路追到加尔卡河的时候,汉军突然停止了撤退的脚步。大汉帝国兴汉七年二十九日,汉军的反击,在这一天正式开始!
    近三万汉军一改一路败退的颓势,忽然呐喊着掉头冲了上来。正追到兴起的联军,在汉军的突然反扑之下,阵脚出现一阵混乱,竟接连被汉军冲击得败退数里!
    基辅大公和莫斯科大公大怒之下,正想组织反击,但突然间,四周到处响起了汉军的呐喊厮杀声,在这埋伏已久的汉军精锐尽出。十万汉军将士、二十万民兵,五万脱脱部士兵,陶亮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将八万联军士兵包围在了其中。
    闻听前部被围的那海大惊之下,急忙增兵增援,但加尔卡河却出现了两百门火炮,依仗着炮火优势,汉军将加尔卡河牢牢封锁,使得疯狂扑上来的敌人援兵在加尔卡河内沉尸无数,那海接连十一次冲锋全部都被打退。
    三十日,陶亮集中七万精锐汉军,先行歼灭三万基辅军。激战至夜晚,基辅军全军溃败,基辅大公被生擒。基辅军的溃败,让陶亮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莫斯科大公的军队。
    八月初一这一天,陶亮调动全部可能调动的力量,对五万莫斯科大公军发起总攻。三十余万士兵的呐喊声,足以让天地间所有的声音全部压制。面对漫山遍野的敌人,莫斯科大公军的士兵害怕了,怯懦了。
    他们扔掉手中的武器,要么向敌人投降,要么四散奔逃……
    八月初二,加尔卡河战役结束,此战大军八万人被彻底击溃。基辅大公成为俘虏,莫斯科大公死在乱军之中。这一战的意义并不是使敌人减少了八万人,而是彻底动摇了敌人作战的决心,让敌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敌人。
    随即,陶亮挟胜利之师,几天内连续攻克扎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