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八部同人)悟道天龙-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轼平时自认开明之极,这下却怎么都忍受不了。很清楚盈盈原来的身份很清楚,不过是个下贱的女奴。在内心深处,那是一根怎么都拔除不了的刺。

  甚至于,对高太后和秦朝都怨言不小。

  苏轼学秦朝,不当官,权力却远比当官还大,而且可以很自由自在。

  经济上,钱生钱,不缺钱。

  苏轼将琉球看作一块变法强国的实验田,顺便发泄一下对秦朝和高太后的怨气,不顾成败一口气提出十大方略:第一、高薪养廉

  大宋对官员相当优厚,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

  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在物质上优待官员。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万户以上大县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苏轼在此基础上整整翻上一倍,反正花的是秦朝的钱,不心痛。

  若说有痛,那是痛快。

  有钱花,痛快花,就是痛快!

  苏轼去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只留下五个:钱、米、田、房、职。

  在秦朝看来,那就是工资、公粮、私田、公房和公款。

  公款的数目变化最大,不好下定论。

  另外四项可定下标准。合在一起,折算成钱,最高一级俸禄是一千贯一个月。

  折算成二十三世界的人民币,那是几十万月薪,几百万年薪。再算上公款和贪污等收入,年收入近千万。

  在此基础上,秦朝加了个琉球王的私房钱,为最高一级俸禄的十倍。

  顺便给吴夫人起了个正式的姓名——宋盈盈。

  高太后取笑他道:“你还不如直接叫她宋满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秦朝一本正经道:“她原来的小名便是盈盈,又来自大宋,当然是这名字比较好,以示琉球王不忘本,不闹分裂。海峡两岸都是一家人,这还不好吗?”

  高太后笑道:“说书先生又开始颠倒黑白。”

  语气一转道:“一家人当然很好,问题是谁来当家做主?”

  这问题不是那么好说清,秦朝不想再随便争论下去,岔开话题道:“盈盈让阿燕、晓嫣、晓晓和圆圆跟着苏夫人,真是走对了。”

  高太后道:“那是。我手下多了四员大将,你家里少了四个包袱。”

  秦朝皱眉道:“她们以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不管在哪里都不是包袱。特别是阿燕,我对她的关心太少。”

  高太后心道:“还嘴硬。”

  嘴上道:“阿燕原来是个渔妇,现在却做得最好,只是武功低了些,但那只是相对我们而言。”

  秦朝道:“有忍者和鬼神护身,再加上本身不下于名门大派掌门的武功,当大将早已绰绰有余。现在不过统领几百小兵,跟那些小部落小打小闹,不轻松才怪。”

  

  第四章让他爽自己不爽

  

  高太后道:“每人几百,加在一起不少了,女军都有将近三千。再加上男军,每天花钱如流水,你不心痛我心痛。”

  秦朝知她素来节俭,这么说毫不奇怪,哈哈一笑道:“女强人都改不了小家子气。别担心,本大爷有的是钱。”想起后世日本那么多金山银山都成了自己的私人钱袋,忍不住一阵得意。

  高太后最厉害也没能预知那些埋下地底的金银有多少,严肃道:“说得轻松。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男强人都改不了大条。”

  微微一笑道:“最气人的是苏大胡子。大笔一挥,便宜了别人,却苦了你我。谁不知高薪养廉,但谁又能养得起?

  俸禄抬上去轻松,降下来行吗?

  下面不造反才怪。

  但不降下来,等到养不起的时候,无钱寸步难行,看你怎么办?”

  秦朝呵呵一笑道:“要我们不听东坡先生的话,在后人眼里,不是听不进人言的昏君是什么?”

  高太后道:“亏你还笑得出来!”

  秦朝道:“我知道,历朝历代的灭亡除了人口增长土地不增外,主要是财政危机,入不敷出。添加支出很容易,越添越大,想减少一点都很困难,阻碍重重,大失人心。”

  高太后点头微笑道:“那你还敢听他那些话,还不如荆国公那些稳妥。一轮到自己操办,苏大胡子竟然比他还激进,比你说那新党还新党许多。”

  秦朝心道:“是我非我,历史书都这么说,我这又是在盗版。”

  嘴上道:“东坡先生知道跟下面那些人讲大道理没什么用,还是钱财最实在。这世上有奶便是娘的太多。但这很正常,当初我身无分文的时候,不都是说书赚钱过日子吗?

  谁不想过得好一些?”

  高太后暗中对比他过去的落魄。越发感觉到钱财的可贵。

  嘴上道:“你有钱有势时,别人处处巴结你,自然而然会听你的话。钱都给了别人,自己成了穷光蛋,别人鄙视你都来不及,谁还会听你的话?”

  秦朝道:“因此老百姓穷得卖儿卖女,朝廷却越来越富,大臣们互相攀比。同级攀比,上下攀比,我一定要比你高。比你强,比你富,妻妾比你的美,房屋比你家大,奴仆比你多……

  样样都要比,样样都要钱。

  一个个都想尽办法捞钱,贪污**成风。皇帝一触动大臣的利益,便寸步难行,被群起而攻。不触动。要么混吃等死,要么同流合污,加速朝代的灭亡。”

  “你才混吃等死呢!”高太后显然被击中了痛处,冷着个脸道:“老娘原不想掌那个权。还不是被逼上去,下不来。”

  秦朝道:“这我能理解。因为这方面你和我性格很相近,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干到底。但连你一手抚养大的亲孙子都不能理解你。当世能理解你的人还有谁?”

  高太后扑哧一笑道:“难怪你那么大的胆子,敢趁火打劫,摸老娘屁股!”

  秦朝猛地缩回手。

  苦笑道:“这些粗话跟我说没关系。若是让东坡先生听到,不知又要怎么怪我。”

  高太后道:“若连说粗话的自由都没有,那老娘还不如回宫里去,继续做菩萨,被香火供着。”

  秦朝道:“菩萨下了位便是泥巴。”

  “人死后,谁不是一杯黄土?”高太后一句一顿道,“再不分高低贵贱。不管是皇帝还是奴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秦朝微微一笑道:“人死之后化作黄土一杯,反过来,使女娲捏土造人的神话有了理论依据。”

  高太后眉头一皱,道:“不想当纣王第二的话,还是别说女娲娘娘的坏话好。”

  秦朝道:“纣王的行为以前很难理解,原来是自己见识不够。当一个人强大到一定的程度,对鬼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那些神仙确实不再像以前那么敬畏,难免会生出一些异心来。”

  高太后抿嘴笑道:“是呀,男人不都是那样!对太后娘娘都能生出异心,何况是看不见的女娲娘娘。”

  又道:“但我劝你还是收敛一下的好,甚至连心里都不能那么想。正常情况下,以女娲娘娘的神通广大,不会连‘读心术’都不会”

  秦朝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管神话传说中那些天一般的大人物是否还存在,现在的我不会被她们放在眼里,否则她们的成就绝不会那么高绝。”

  高太后笑道:“杜甫这《望岳》,竟然还能这么解!”

  话一转,分析道:“好比那些喜欢拿你我房中之事乱说的小人物多如牛毛,难道咱们会寻上门去一个个算帐?

  但那些倒霉鬼被咱们撞见,不惩罚心里不舒服,惩罚小了只会加深仇恨,惩罚大了仇恨更大,杀人又太过暴虐。只好眼不见为净。或者说,不是见不着,而是不想见。”

  秦朝感叹道:“因此纣王是个大倒霉鬼。女娲娘娘正好满肚子火气无处发,纣王撞了上去,替那些小人物顶了罪。”

  高太后沉吟道:“你认为现在的我们,比那纣王还差了很远?”

  秦朝道:“纣王的实力,仅在女娲娘娘、一气三清那些圣人之下,但成王败寇,一再被人看低很正常。”

  高太后道:“其实并不需要神话中的圣人,以你现在的实力,应该同样可以制作一张‘封神榜’。”

  秦朝道:“‘招魂幡’倒是勉强可以一试,‘北冥神功’与它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其中因果太大,没完全悟通之前不敢轻举妄动。‘封神榜’没那么简单,想都别想。”

  两人东一扯,西一扯,时而夹杂着对十大方略的看法。

  当年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局势更加地恶化,使大宋朝野上下对变法比旧法还要畏惧和厌恶。现在苏轼同样是从经济入手,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基本上照搬了王安石的变法,主要是在细节处做了修改。

  当年是一刀切,快刀斩乱麻,越快越好。

  现在是分阶段进行,步步深入。

  仅从表面看,高太后高举反对变法的旗帜,一直是反对变法的旧党首脑。其实暗底下对王安石的为人非常欣赏,实际上反对的不是变法,也不是非常反对急于求成。

  总之,问题很复杂,高太后最多只能看清那些坏处,怎么都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只好用笨办法——镇之以静,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见了苏轼的十大方略,暗下拍案叫绝,嘴里笑骂道:“人人都说苏大胡子聪明绝顶,从没人说他是阴险小人。但我知道他是,不然写不出那么多妙绝天下的文章。”

  夸的是苏轼,骂的是秦朝。

  秦朝道:“东坡先生很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别人看到的是王安石的失败,是王安石身上的种种缺陷,东坡先生却恰好相反。而且,不但看见了王安石的优点和成功之处,还将之融入自身,灵活运用。”

  他这话,从另一面看,狠狠地批评了高太后,怪她只看到那些坏处,拖王安石的后腿,害变法难成。

  高太后怔了怔道:“你对苏大胡子太好了。”

  说的是苏轼,指的是王安石。

  秦朝道:“你对苏夫人不好吗?”

  高太后笑了笑道:“听说他正是因为苏夫人而跟你闹不合。”

  秦朝心扑通!扑通!地跳,平静不下来,表面若无其事道:“明明是因为你。别再乱说好不好?”

  高太后道:“那是他自以为是,自欺欺人。为我是有些,但那是为了我好吗?不是。那是大臣们的控制欲在做怪,看我不顺眼,怪我没按他们的心意走,还都自以为是为我好呢!”

  秦朝苦笑道:“大部分汉人的父母对孩子都这样:我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去做?不听话对你没好处。

  若早按我说的去做,你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若还不知错,不改正,不听我的话,将来你会更加地惨。”

  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你对赵煦不也是这样吗?”

  高太后有些哭笑不得,感慨道:“人人都对控制别人习以为常,却又十分讨厌被人控制。父母是一片好心。他不是父母,最好心都用错了地方。”

  秦朝道:“只因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强者,东坡先生在你在前是弱者。强者控制弱者,弱者无力反抗。弱者控制强者比强者控制弱者还爽十倍、百倍,可你不听话,不让东坡先生爽一爽。”

  高太后道:“你倒是很迁就他,宁可自己不爽让他爽。结果他爽了后仍不知好好感激你,反让你更加不爽。”

  秦朝道:“这正是他在赵煦面前呆不下去的原因。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十有八九都不讨上面喜欢。纣王为什么杀比干?并不只是纣王一个人的错。比干是好心,但好过了头。”

  

  第五章不想听不能不管

  

  高太后点头道:“与比干相比,苏大胡子算得上是个很讨人喜欢的臣子。比干太直。苏大胡子内直外圆。”

  秦朝道:“因此我说纣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皇帝,但越了不起的人劫难越大。如果纣王可以度过那一劫,至少不在圣人之下。”

  话一转,道:“你真不想回去了,也不用左苏大胡子来,右苏大胡子去呀!”

  高太后笑道:“他连官都不愿意做了,你叫我怎么叫他?”

  叹道:“英雄气短,红颜薄命。”这显然是针对秦朝上一句。

  秦朝心想:“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我管什么管?别又比古人还迂腐!”

  沉默了一会,道:“东坡先生招来的青少年中,有一个叫叶梦得的少年,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这一回,不免又借了历史的光。

  不借白不借,借了也不怕白借。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书,对叶梦得有裁然不同的评价:有说是依附蔡京的奸臣,卖国求荣,参与过元佑党籍碑的制定;有说他连蔡京都敢直言反驳,非常正直和爱国。

  高太后笑道:“那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小伙子。

  他提出引进流民的策略,与官人所见略同。

  大乱一起,流民大增,引进流民既可减轻朝廷负担,又可增加琉球的人口,特别是咱汉人。而且选在这个时候,只要给流民一口饭吃,负担最小。但活人无数,功德巨大。”

  秦朝比叶梦得想得更深更远更早,早在一个月前便提出了‘引进流民,治水开荒。’之策。

  琉球人口稀少,田地稀少,但荒地极多。主要是缺少治理。

  大部分地方水道混乱,蓄不住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如果有上万流民一起动手疏通那些水道,筑堤建坝,整修水塘、水库,消其激流,引水灌溉,一月可开发良田几十万亩。让上万流民从此安居乐业。

  一旦见到了那些实际上的好处,有了成功的先例,其他流民能不眼红吗?

  往后工作的积极性定然大涨,安置起来更轻松。一年安置上十万流民不在话下。

  只要方法得当,时机选择好,开发几百万亩良田并没想象中困难。那边战争持续越久,打得越大,琉球这边安置的流民越多,实力越强大。而且民心可用。招兵买马更容易。

  秦朝不但提出了大的方向,还提供了具体的细节,例如在堤上栽花、种树,既可巩固堤防。又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有益身体健康……好处多多,一言难尽。

  一切都在计划中。

  最难是流民的运送。虽然不少倭寇以一条小木板船都能飘洋过海。但秦朝不想让流民冒险,不想有任何流民因枉死在海运途中。

  容易是不在乎死上几十几百个几千个,但这对秦朝不容易。

  琉球和赢州上原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船工、船匠。秦朝统合后建了个三合一的超级造船厂,并成立技术研究组,从另一个时空的先进技术中,选了些比较简单易行的给他们研究。

  理论上的消化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