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驻马太行侧-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吸气声,远处,更多的市民正蜂拥而来。
    看到广场上越聚越多的市民,海伦终于松了口气,这段时长五分钟的胶片电影可是她花了整整五十万美元从一个小导演手里买下来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轰炸珍珠港时,这个小导演正好在军港不远处拍慑一部情景剧,结果就有了这五分钟的惨烈镜头。
    五分钟过,银幕上的画面突然定格,旋即一行行字幕从屏幕底下缓缓升起,同时低沉浑厚的画外音响起:1941年7月12日,日本帝国海军袭击了珍珠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所有的军舰悉遭摧毁,舰队官兵死伤惨重……战争开始了
    画面转换,银幕上突然出现了以太平洋为背景的半个地球图案。
    海洋的背景色是深蓝色,周边国家的背景色是浅灰色,只有日本四岛的颜色却是醒目的红色,旋即一道道红色的箭头以日本四岛为中心,开始向着四面八方缓缓扩张,逐渐席卷了西南太平洋,整个东南亚,还有大半个中国。
    最终,所有的红色箭头组成了一幅巨大的日本国旗图案
    字幕再次升起,画外音再次响起:日本是个邪恶的帝制国家,天皇的士兵怀着必死的信念,四面出击,他们试图征服整个世界,随着画外音的停顿,原本停滞的红色箭头再次向前延伸,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北美大陆。
    顿时间,纽约时报广场上就骚动了起来。
    “休想征服美国,**这些狂妄的日本咋种”
    “美利坚是永远不会屈服的,我们必须立即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该死的,明天我就去报名参军,我要参加海军陆战队,我要去太平洋。”
    浑厚低沉的画外音再次响起: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战争才刚刚开始,可是,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古老的国家却已经独力抵抗了十年,这个国家的国力甚至不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她的军队更是远远不及日本天皇的军队强大。
    画面一转,银幕上出现了中国的桑叶形图案。
    画外音再次响起: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日本的近邻。
    旋即代表日军的红色箭头从本岛出发,顺着朝鲜半岛,顺着东海缓缓深入中国腹地,最终,大半个中国都被日本的国旗图案覆盖了。
    画外音再次响起:十年抵抗,中国已经牺牲了两百万英勇的士兵
    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血色阿拉伯“2”,后面还有一长串的“0”。
    广场上的纽约市民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无比震惊的神情,两百万,这几乎就是美国刚刚独立时的人口总数了
    画面一转,银幕上出现了一名川军士兵的特写照片,照片上的川军士兵穿着单衣,踩着草鞋,矮小,瘦弱,手中的步枪破旧不堪,枪管和枪托居然是用草绳捆起来的,然而,川军士兵对着照相机的镜头,却仍是微微一笑。
    画外音: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中国士兵,他已经饿了两天了,零下十摄氏度的严寒,他却仍然只穿着薄薄的单衣,他手中的步枪是上个世纪的产品,拍完照片后他就踏上了战场,然后再没有回来,他战死了为了他的祖国
    画面再转,银幕上出现了两张照片,左边是化为废墟的城市,右边是燃烧的村庄。
    画外音:十年抵抗,两百个中国城市化为废墟,两万个中国乡村惨遭焚烧,父母失去了孩子,幼儿失去了双亲,五百万个家庭分崩离析,两千万人死于非难,两亿人流离失所……随着画外音的叙述,一串串血红的数字开始跳上了屏幕。
    广场上再次出现了剧烈的骚动,甚至比看到刚开始那段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电影还要反应强烈,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又换了。
    银幕的左边,一个最多三岁的幼儿坐在铁轨上,在幼儿的身边倒卧着一对青年男女,不远处,还有散落的行李,显然,这是一个逃难途中的中国家庭,不过年轻的父母已经被侵略者杀害了,已成孤儿的幼儿对此却是懵然不知。
    银幕的右边,一个日军军官满脸狰狞,用刺刀将一个襁褓中的幼儿挑到了空中,在那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官身边,还有另外两个日本士兵正在哈哈大笑,在两人中间,还挟持着一个年轻的中国**,**仰着头,正用绝望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无比惨烈的两张照片,广场上的纽约市民顿时群情激愤。
    画外音继续响起:十年后的今天,大半个中国已经沦陷,两百万军队已经战死,可这个古老的民族却仍未屈服,他们的抵抗仍在继续,但是,他们就快要流尽最后一滴血了,他们就快要坚持不住了,他们急需外界的帮助
    广场上,纽约市民的同情心顿时间泛滥成灾。
    “上帝啊,帮帮他们吧,帮帮这些中国人吧。”
    “议会和政府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向中国政府伸出援手?”
    “我的天哪,我愿意捐出我的全部财产,支持中国人抗击该死的日本咋种”
    年轻人的抱怨声还有咆哮声顿时交织成了一片,还有不少老人正在默默地垂泪。
    电影仍在继续,银幕上画面再转,出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远景照片,照片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从一道陡坡的底部来来回回地向上绕行,在足足拐了四十八道弯之后,才终于上到了坡顶,曲折的公路上,数以百计的汽车正在来回穿梭、抢运物资。
    画外音:美国政府和人民已经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照片上的这条公路名叫滇缅公路,是中国政府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生命线,通过这条生命线,美国政府已经将数百万吨军火物资输入了中国腹地,中国人再不是孤军奋战了
    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所有人全都击掌相庆
    但是很快,银幕上便再次出现了邪恶的红色箭头,不到五秒钟,这些红色箭头就完全覆盖了照片上那条四十八拐的滇缅公路,再次组成了日本国旗的图案,顿时间,整个广场就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画外音再次响起:不幸的是,就在几天前,中国政府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生命线也被日军切断了,中国人将再次面临孤军奋战的绝境,美国的军队远隔重洋,鞭长莫及,大英帝国的军队深陷欧洲战场,已经自顾不暇。
    独自抵抗了十年的中国人,真的穷途末路了吗?
    不,不是这样的,因为中国还有一位伟大的将军
    画面再转,银幕上出现了一位**上将的特写照片。
    照片上的**上将年轻,冷峻,帅气,身姿挺拔,军容严整,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眼睛乌黑明亮,炯炯有神,微微下弯的嘴角透着一丝睥睨天下的冷酷,照片上的人当然就是岳维汉,而这张照片,也是海伦最得意的作品。
    画外音:这位中国将军名叫岳维汉,今年还不满30岁,四年前,他还仅仅只是个陆军上尉,可是现在,他却是统帅十万精锐的三星上将
    他曾经率领一个营,奇迹般地从几十万日军的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
    他曾经率领一个团,奇迹般地歼灭了日军最精锐的步兵旅,并死守阵地半个月,成功掩护首都的七十万同胞渡江转移。
    他曾经率领一个旅,死守孤城两个月,掩护上百万友军脱离战场,然后又带着整个旅从几十万日军的包围下突围而出。
    他曾经率领一个师,击破日军三个师的围攻,并全歼其中最精锐的一个日军师。
    两年前,他带着部队深入敌后战场,面临日军的围堵和封锁,他没向中国政府讨要一分钱的军饷,也没向中**委会讨要一丁点的武器装备,却奇迹般地训练、装备了十万精锐大军,而且,还在大山里创办了颇具规模的兵工厂
    现在,岳维汉将军是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他随时等候着中国政府的召唤,随时准备带着他的十万精锐奔赴缅甸战场,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
    美国公民们,让我们一起祈祷吧,祈祷这位传奇的中国将军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带着他的十万精锐打败缅甸的数十万日军,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好让我们美国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腹地,帮助中国人民继续抵抗下去。
    画外音落下,广场上的纽约市民纷纷低下了头,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
    与此同时,同样的情景正在洛杉矶、芝加哥等几十个美国城市的广场上演,这一夜,美国无眠,这一夜,无可计数的美国人都知道了中国,也认识了中国。
第394章 最后通谍
    缅北小镇,孟乔。
    中*国远征军正在召开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
    昏暗的房间里,史迪威居中而坐,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兼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第六军军长甘丽初还有远征军副总司令罗卓英分坐左右,戴安澜、廖耀湘、余韶、彭壁生、吕国栓、陈勉岳、孙立人等七个师长则分别坐于杜聿明和甘丽初的下手。
    这次军事会议是史迪威强烈要求召开的,议题只有一个,中*国远征军该何去何从?
    东边,密支那已经被日军第钴师团攻占,中*国远征军士气低落,几乎没有可能在日军主力赶到之前击溃第坠师团,南边,日军三个主力师团正沿着曼密铁路全力追击,远征军的工兵虽然在后撤途中破坏了铁路以及公路,但阻止不了日军太久。
    东边和南边都已经被日军切断,那只有往北或者往西了。
    “我坚决反对翻越野人山。”史迪威敲了敲桌面,以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那是一片无人区,部队进入丛林之后将得不到任何补给,茂密闷热的雨林很容易使人迷路,我们的士兵将会因为饥饿、疾病而大量死亡。”
    “危言悚听!”杜聿明冷然道,“我就不信,八万大军还征服不了区区一座野人山!”
    史迪威的脸色顿时变得异常难堪,恶狠狠地瞪着杜聿明,几乎是咆哮着说道:“我是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兼缅印战区总司令,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你,必须服从我的命令,我命令你,立即率部向西撤往印度,休整待命!”
    “对不起!”杜聿明**地道,“我们是中***人”只服从蒋委员长的命令!”
    史迪威和杜聿明开始激烈地争吵起来,蒋委员长专门派来协调两人关系的罗卓英上将却仿佛入定的老僧,坐在旁边一语不发,下首的师长们或者闭目养神”或者窃窃私语,对于史迪威和杜聿明的争吵,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事实上,从远征军入缅开始,史迪威和杜聿明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吵。
    史迪威希望获得远征军的绝对指挥权,希望这十万精锐能够坚决执行他的命令,可杜聿明却始终不愿意交出指挥大权”更不愿意拿中*国士兵的生命去给英国人卖命,因为英**队从来就没有真正表现出盟军的诚意,这让杜聿明非常不满。
    军事会议又一次在激烈的争吵中不欢而散,史迪威怒气冲冲地回到了房间。
    狠狠灌下两大口威士忌,史迪威在行军床上坐了下来”就着膝盖开始起草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总结性报告。
    最后的努力依然以失败而告终,中***队拒绝执行撤往印度的命令。
    我对此深感无力,蒋先生虽远在万里之外的重庆,却始终牢牢地掌控着这支来自中*国的精锐部队,以他并不高明的战术指挥能力遥控着这支军队,不断地发出一个又一个错误、愚蠢的指令,不断地将这支军队推向灭亡的边缘!
    中***队是一支真正能够打仗的军队,可中*国政府却是个毫无希望的政府。
    金钱、影响和职位是中*国领导人唯一考虑的事情,阴谋诡计,欺骗出卖,虚假报道,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他们想方设法索要他们能够得到的任何东西。
    他们独一无二的念头就是让别人去打仗,保存自己的实力。
    “领袖们”对人民漠不关心”懦弱蔓延,勒索至上,走私漏税。
    全然无知的高级将领,愚蠢臃肿的参谋机构,还有无休无止的派系争斗。
    拯救他们的唯一因素就是老百姓的麻木服从”“知识分子”和富人把他们宝贝的崽子送去美国,让贫民的儿子离家去死没有关怀、训练或者领导,就这样把他们送上战场”让他们去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
    而我们则处于这样一种位置:只能支持这个**的政权并赞美他的首脑,那个英明的爱国者和战士一“huā生*……”他永远都不知道军队存在的真谛,他永远都不知道军队存在于世的唯一使命就是打仗,就是保卫国家和人民,就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上帝啊!我真的很难想像,中*国拥有这样的领袖,却居然能够坚持到今天!
    英国人对于缅甸已经全无留恋,他们一心只想守住印度这颗皇冠上的宝石,中***队更不会为了缅甸而流血牺牲,缅甸的全面战败已经不耳避免,转入反攻更是遥遥无期,除非我们紧急动员至少二十个步兵师外加五个装甲师,并迅速投入缅甸战场。
    美国白字,总统办公室。
    年轻漂亮的女秘书迈着春风俏步走进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室,说道:“总统先生,今天上午,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几十个城市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集会、游行,民众强烈要求美**队直接出兵太平洋,痛击日军,并且,民众还要求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
    “我知道了。”罗斯福总统闻言点了点头,原本紧紧皱起的眉头却舒展开来了。
    就在刚才,罗斯福总统还在和他的顾问团讨论应该怎样引导美国民众的民意,使他们支持这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讨论的结果还没出来,美国民众却已经自发地开始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而且还是几十个大城市同时爆发。
    很快,罗斯福总统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炮文,你怎么看?”罗斯福的目光转向他的军事顾问,“我们是否应该向太平洋直接派谴陆军,跟日军争夺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屿?然后以这些岛屿为前进基地,持续压缩日军的战略空间,直至攻入日*本本岛,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炮文摇了摇头,神情凝重地道:“我们的海军可以全力出击,在太平洋上抗击日*本海军的持续扩张,但是我们的陆军却必须投入欧非战场”因为纳粹德国远比日*本危险百倍,而且美国的战略重心始终是欧洲,而非亚洲。”
    罗斯福总统道:“德国不是己经和苏联开战了吗?”
    “总统先生,苏联的前景非常不妙。”饱文摇了摇头”神情严峻地说道:“在纳粹德国前期的政治赏传下,苏联的政治已经极度混乱,各加盟共和国因为不满斯大林的高压统治,纷纷爆发了叛乱,两天前德国对苏联宣战,兵分三路攻入了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德军居然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苏联已经失去了十四个加盟共和国的支持”她的战争潜力已经大为削弱。”说此一顿,炮文又道:“一旦苏联战败投降,德国高达500万人的武装部队就可以从东线战场抽身,全部投入西欧以及北非战场,仅凭英国和法国流亡政府的军队”是绝无可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的,即便是我们,也必须动员上千万军队才可能挡住德军的攻势,总统先生,美国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了。”
    罗斯福皱眉道:“你是说,苏联会很快战败投降?”
    “这个只有上帝才知道*……”炮文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趁苏联还没有战败投降,还能牵制住大量德军的有利时机,倾尽全力在非洲、西欧展开反攻,尽快解决掉纳粹德国这个最大的威胁,然后再回头收拾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