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驻马太行侧-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地面人员的引导下,总计173架各式型号的运输机先后降落在了马尼拉机场。
    从这173架运输机上下来了5000余名中国官兵,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这批中国官兵走下飞机后迅速进入了机场四周的防御阵地并开始构筑更加坚固的防御工事,他们的任务是在未来三天内像钉子一样钉在机场周围。
    又过了半小时,两架空中预警机带着近百架P…40、P…51战斗机在完成驱逐任务后也先后降落到了马尼拉机场,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这批战斗机将长驻马尼拉机场,以随时应对日军航空兵的空袭,同时给盟军的运输机提供空中保护。
    其中20架P…51战斗机在注满燃油后很快又再次升空。
    因为此时,中国特战旅已经驾驶着近百艘大小船只驶向了马尼拉湾对岸,准备接应被困在巴丹半岛上的麦克阿瑟将军以及两万多美军官兵,这20架P…51战斗机得给这批船只提供空中掩护,以防备附近游弋的日军炮艇前来袭拢。
    …………
    纽约,纽约时报广场。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罗斯福总统的演说也早已经结束了,可聚集在广场上的人群却仍未散去,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此刻,一场牵动整个美国的拯救行动正在万里之外的吕宋岛上展开,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行动的最新进展
    时针堪堪指向零点,远处圣约翰大教堂顶上的钟声已经响起。
    倏忽之间,广场四周的广播喇叭里响起了一片沙沙的杂音,正在低头祈祷的市民们顿时间便纷纷竖起了耳朵。
    旋即广播喇叭里就响起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休斯的声音:“先生们,女士们,全美的听众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拉里休斯。”
    “现在向大家通报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就息在这则消息播出之前,首批2500余名美军官兵已经登上了渡轮,他们正在横跨马尼拉湾驶向对面的马尼拉港,他们已经逃离了该死的巴丹半岛,是的,这是一次逃亡,一次胜利的大逃亡
第444章 感动美国
    民国31年(1942年)2月上旬,史迪威应召回国。
    此时,距离“拯救大兵麦克阿瑟”行动顺利结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不过,因为这次拯救行动而带来的巨大影响却仍未消褪,尤其是当艾薇尔摄制的记录影片公映之后,整个美国再次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中国热!
    在史迪威前往白宫面见罗斯福总统时,沿途所见,到处都是挥舞着星条旗和青天白日旗的美国民众,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中国,谈论中国远征军,谈论岳维汉将军。
    史迪威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里不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而是中国的某个城市。
    经过市中心广场时,天sè渐暗,悬挂在广场北端的大银幕上再次开始播放路透社战地记者艾薇尔拍摄的记录片,这部记录片是艾薇尔深入火线全程跟踪拍摄的,里面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片段,连艾薇尔都没有想到,她的这部记录片感动了整整一代美国人!
    史迪威赶紧示意司机停车,然后下车挤到了巨大的银幕前。
    艾薇尔拍摄的战地记录片没有制作片头,除了简单的背景乐就是一幕幕战地场面。
    …………
    仰光机场,艾薇尔正对着镜头挥手话别:“大家请为我祈祷吧,五分钟前,我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盟军司令部很快就会命令我们出发了,我将全程参与此次拯救行动,是的,这是一次艰巨而又伟大的拯救行动,我们将前往吕宋岛,尽全力拯救老兵麦克阿瑟,以及他所率领的所有美国大兵!”
    …………
    飞行途中,艾薇尔打开了摄影机,并询问一名年轻的中国士兵:“你害怕吗?”
    “yes。”面对着镜头,中国士兵毫不犹豫地点头,并说了个最简单的英文单词。
    “但是,你来了。”艾薇尔的美目里已经隐隐有了泪意。
    “是的。”中国士兵再次点头,旋即以中文回答道:“因为巴丹半岛上的美国兄弟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了中国的抗战,美国人民已经帮助了我们太多,现在,该是时候报答美国人民了,请美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救出被困的美国兄弟的。”
    艾薇尔美目含泪,对着镜头将中国士兵的话翻译成了英语。
    旋即画面定格,鲜艳的sè调也幻化成了黑白两sè,再接着,一行醒目的红sè大字在银幕上跳了出来:两个小时后,在夺取马尼拉机场的战斗中,这名中国士兵英勇牺牲,时年十八岁零九个月,他没有正式的名字,他的长官还有战友都叫他——阿牛。
    …………
    马尼拉机场。
    影片的画面正在急剧地晃动,却仍然可以依稀辩识jī烈的战斗场面。
    jī烈而又短促的冲锋枪扫射声中,三名中国士兵正以熟练的战术动作向前突进。
    趁着镜头定格的短暂间隙,依稀可以看到远处正有两tǐng日军机枪正在猛烈扫射,甚至还可以听到日本鬼子哇哇哇的大叫声,不时有子弹的流光从镜头前掠过,那刺耳的尖啸是如此地清晰,广场上的民众顿时就被带进了惨烈的战场。
    镜头前突然爆起了两团巨大的爆炸,旋即jī烈的枪声便嘎然而止。
    旋即静止的镜头再次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显然摄影师正在急速的奔跑之中,艾薇尔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镜头中,翻过一道工事,镜头再次定住。
    旋即三名中国士兵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镜头前,其中一名中国士兵已经倒在地上,另外两名士兵跪倒在了战友的身边,四只大手正死死地摁在倒地士兵的xiōng部,然而,仍然有殷红的鲜血不停地从两人指间汩汩渗出。
    “爹,娘……”中国士兵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弥留之际,中国士兵表现得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勇敢,他一边哭着,一边不停地呼喊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亲人,直到艾薇尔往他手臂上注****一针吗啡,中国士兵才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其实……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抽泣声,许多自诩坚强的美国男人都流下了眼泪。
    中国士兵面对死亡时并不勇敢的表现,却格外地打动了所有美国人的心,镜头中牺牲的中国士兵是如此的留恋生命,是如此的惧怕死亡,可当美国“友军”需要帮助时,他们却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友谊?
    …………
    仰光机场,最后一架盟军运输机缓缓降落在了跑道上。
    舱门打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身影出现了舷梯上,尽管拯救行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尽管麦克阿瑟以及两万多美军官兵早已经安全抵达澳洲,可当广场上的民众看到麦克阿瑟走出舱门,走下舷梯时,仍然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
    旋即又一道英tǐng的身影出现在了镜头前,他就是岳维汉。
    “欢迎你回来,老兵麦克阿瑟!”岳维汉向麦克阿瑟啪地敬礼。
    麦克阿瑟也郑重地向岳维汉回了军礼,然后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岳维汉的双手,又使劲地摇了摇,这一刻,老兵麦克阿瑟并没有多说什么感谢的言语,可他脸上的表情还有略显jī动的肢体语言已经清楚地表达了他心中的感jī。
    镜头猛然一转,银幕上突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美军官兵。
    这些美军官兵全都衣衫不整,胡子拉茬,显然是从巴丹半岛上刚被营救出来不久,不过,美军官兵们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对着镜头,上千美军官兵齐刷刷地立正敬礼,旋即同声呐喊:“向英勇的中国兄弟,致敬!”
    镜头再转,出现了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在中美两国的国乐声中,红白星条旗和青天白日旗缓缓升空。
    旋即升旗的画面化为了背景sè,岳维汉将军英tǐng的身姿再次出现在了镜头前,岳维汉对着镜头灿然一笑,朗声说道:“美利坚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却仍然是个伟大的国度,也拥有伟大的文明,我们中国愿意做美国永远的朋友!”
    顿时间,广场上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以及掌声。
    …………
    白宫,总统办公室。
    国务卿赫尔正向罗斯福总统报告最新的民意动向:“总统先生,自从路透社战地记者艾薇尔拍摄的记录片在各大城市公映之后,整个美国再次掀起了中国热,可以说,中国远征军的事迹已经感动了整个美国。”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罗斯福点了点头,道,“这次中国人的确帮了我们大忙!”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赫尔深以为然道,“中国远征军深入巴丹半岛,不仅救出了美国陆军的旗帜麦克阿瑟,更救出了两万九千余名美军官兵,这不仅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美国的军事力量,更极大地提振了美国民众赢得战争的信心,这点尤其重要。”
    “按说我们应该顺应民众的呼声,可是……”罗斯福摊了摊手,说道,“对缅甸实施大规模的工业援建非同小可,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不能不慎重啊。”说此一顿,罗斯福总统又道,“史迪威将军还没到吗?”
    “应该快到了吧?”赫尔耸了耸肩。
    罗斯福总统双手抚案,像是对赫尔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史迪威将军在中国生活多年,本身又是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想必对岳维汉还有整个中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做出决策之前先听听他的意见,我想还是很有必要的。”
    话音方落,漂亮的女秘书就进来报告道:“总统先生,史迪威将军到了。”
    “太好了,请他在会客室里稍坐片刻,我这就过去。”罗斯福总统说罢起身,先顺了顺头发,又扯了扯身上的西装,这才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
    仰光,远征军司令部。
    拯救老兵麦克阿瑟行动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来,东南亚基本没有大的战事,南造云子倒是在几天前传回消息,缅甸日军终于走出了掸邦高原,不过,十万大军上高原,最终能够活着走到暹罗清迈的却只有不到五千人,缅甸军团的十万日军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灭了。
    不过,岳维汉现在最关心的显然还是美国政府的态度。
    算算时间,史迪威差不多也该到华盛顿了,罗斯福在召见史迪威之后,估计就要做出决定了吧?他究竟会不会答应呢?岳维汉自诩镇定如山岳,此时此刻,心里也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没别的,因为罗斯福的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岳维汉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援助计划可是不得了啊,这不仅仅只是几座钢铁厂、发电厂或者几条武器生产线这么简单,岳维汉提出的在缅甸兴建后勤基地的整个计划中,包含了大规模的一揽子援助设想!
    按照岳维汉的要求,美国政府不仅要向中国远征军的缅甸基地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更需要无偿提供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再派谴大量的美国专家和技工来缅甸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帮助中国方面培训大量的专家和技工人才!
    历史上,苏联只对新中国实施了短短七年的工业援助,就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拥有了良好的重工业基础,而美国的工业能力、技术力量相比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中国能够得到美国的全力援助,绝对可以在五年之内实现工业化!
    当然,实现工业化的并不是仍在日寇统治下的沿海本土,也不是蒋委员长治下的西南大后方,而是中国远征军治下的缅甸!不过,只要缅甸实现了工业化,等到抗战结束,中国很快也会跟着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有了基础之后,衔生和扩展是很快的。
    至于缅甸的主权,根本就不是问题,随着中国远征军与美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随着岳维汉在美国的声望越来越高,英国政府已经抛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整天念叼着要拿回缅甸的统治权了,史密斯总统也已经高高兴兴地去南非履新了。
    美国政府最终能否向缅甸实施大规模的工业援助,关键还在于罗斯福总统,而现在能够影响到罗斯福总统态度的,除了美国民众的呼声,那就只有史迪威了!
    …………
    华盛顿,白宫会客厅。
    面对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史迪威正在侃侃而对:“关于国民政府,我就不再多做评论了,此前向国防部提交的两份报告里,我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一切,现在我要重点说明的是岳维汉这个人。”
    “很显然,岳维汉是个典型的东方人,他忠于东方的儒家文明,但是他对西方的***文明也颇为认同,至少他绝不排斥***文明,他尤其赞赏美国式的民主制……”
    罗斯福忍不住打断史迪威道:“很抱歉,史迪威将军,您是说,岳维汉很欣赏我们美利坚的民主制度?也就是说,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有一天岳维汉取代蒋成了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国民政府就有可能实施美国式的民主制度?”
    “哦不,总统先生,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史迪威耸了耸肩,苦笑道,“岳维汉的确很赞赏美国式的民主,不过他并不认为这种制度就适合中国,因为中国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帝制统治,短时间内是很难从独裁制度过渡到美国式的民主体制的。”
    “哦,原来是这样。”罗斯福耸了耸肩,说道,“这真叫人遗憾。”
    说罢,罗斯福又非常认真地问道:“那么史迪威将军,你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支持岳维汉吗?”
    “我认为应该支持。”史迪威毫不犹豫地道,“首先是民意不可违,岳维汉和他的中国远征军已经感动了整个美国,如果美国政府不支持,肯定会遭受信任危机!其次,当今世界正面临邪恶轴心同盟的空前威胁,为了挫败邪恶轴心同盟巅覆世界秩序的图谋,美国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中国远征军,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唯一可以依赖的盟友!”
    罗斯福总统闻言微微sè变,说到底民意只是浮云,如果有需要,罗斯福总统很容易就能利用舆论导向转移民意的风向,可是,史迪威所阐述的第二个理由却让罗斯福不能不认真考虑,因为中国远征军的确是美国在亚洲战场唯一可以依赖的盟友!
第445章 励兵秣马
    民国31年(1942年)3月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公告,决定帮助国民政府在缅甸兴建大型工业基地(类似历史上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援建项目主要包括2座大型钢铁厂、4座大型火力发电厂、3个大型煤矿,2个大型油田,1座大型炼油厂、2座大型炼焦厂、1个大型造船厂,2条P…51野马生产线以及相应的图纸以及文献,再有就是派谴50多万美国专家以及技术工人前来缅甸工作。
    当然,诸如M4中型坦克、各式美式枪械以及火炮的生产线那都是必须的。
    此时的美国,在罗斯福的努力下虽然已经摆脱了西方工业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但许多闲置的矿山、工厂仍然没有复工,不少工人也仍然处于失业之中,因此美国政府很容易就筹集到了足够的工业设备以及足够的技术工人。
    战争年代,美国政府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再加上共和党这个反对党也没有加以阻挠,因此,仅仅是在公告发布两个月后,绝大部份工业设备就已经从美国东海岸的各大港口装船启运了,其中也包括50余万即将远涉重洋前往缅甸工作的美国专家以及技术工人。
    重庆,蒋委员长官邸。
    蒋委员长阴沉着脸走进客厅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