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间抓住人心的66个关键-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府过程中,丘吉尔坚持要让张伯伦担任下院领袖兼枢密院院长。

后来的事实证明,丘吉尔安排张伯伦入阁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张伯伦虽然是推行绥靖政策等的代表人物,而当他意识到他的绥靖政策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时,他并没有利用自己在保守党的领导地位刁难丘吉尔,而是以反对法西斯战争事业的大局为重,竭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对丘吉尔起到了极大的配合作用。

当然,容人之错还应掌握其它的一些原则,例如:“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的原则;“忘其前愆,取其后效”,“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的原则等等。

古人日:“建大事者,不忌小怨。”是说大凡在事业上欲求进取,以事业为重的领导者,必须“不忌小怨”,容人之隙。

容人之隙可以“化怨为谊”,获取人心。

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并让爱妾许姬为大臣们敬酒。一阵轻风,吹灭了厅堂内的灯烛,黑暗中,有个人拉着许姬的衣袖调情。许姬不从,顺手扯下了他的帽缨,并告诉庄王,要求掌灯后立即下令查出帽子上没有缨的人。庄王哈哈大笑,当即发话:“请众官都把帽缨去掉,以尽情痛饮。”待大家都把帽缨扯下,庄王才下令点灯。这样,究竟谁是行为不轨者,已无法分辨。许姬不理解,庄王说:酒后狂态,人常有之,倘若治罪,必伤国士之心。后来,在吴兵伐楚的战争中,有个人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此人名叫唐狡,他就是“先殿上绝缨者”。后人有诗赞道:“暗中牵袂醉情中,玉手如风已绝缨;尽说君王江海量,蓄鱼水忌十分清。”

俗话说:“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领导与部属常在一起,难免矛盾,甚至可能产生怨恨,作为领导者若能容人之隙,不计小怨,则能迅速化解危机;但若记恨在心,伺机报复,则小怨必成大怨,甚至反目为仇,刀枪相见。

容人之隙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念旧恶,度外用人。

度外用人是历代智能之士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以知大节、识大体著称。又宽厚待人,惩恶扬善。尤其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对好的下属,他大力加以表彰;对犯了过失的下属,只要是能原谅、宽容的,他都尽可能地原谅、宽容他们。

丙吉有一个车夫,驾车的技术很好,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喝酒。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出门在外也是这样。

有一次,丙吉出门办事,带了这个车夫驾车。殊不知他这次喝得大醉,车子还在路上,他就呕吐起来,把车上的座席都弄脏了。车夫一见自己弄脏了座席,吓得不知怎么才好。

但丙吉并没有多说他什么,只让他把车上的污迹擦干净,然后又赶车上路。

回到相府,管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车夫一顿,并向丙吉建议说:“大人,这个车夫实在是不象话,干脆把他赶走算了!”

丙吉摇摇头说:“不要这样做。因为他喝醉酒犯了一点小小的过失就赶走他,你让他到哪里去容身呢?他不过是弄脏了我的座席罢了,算不上什么大罪。还是原谅他吧,我相信他自己会改正的。”

管家这才没有赶走那个车夫。车夫知道是丞相的宽宏大量才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后,内心非常感激,决心报答丞相。从此更尽心尽意地赶车,酒也喝得少多了。

车夫原本是边疆人,熟知边防报急方面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长安街上看到一名驿站的官员疾驰而过,猜想一定是边境上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于是他紧跟着到驿馆里去打听消息,果然得知是匈奴入侵中郡和代郡,那里的郡守派人告急。

车夫立即回相府,把自己探听到的情况向丙吉报告。丙吉知道宣帝马上会召自己进宫商议,便叫来有关方面的属下,向他们了解被入侵地区的官员任职以及防务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思考了对策。

不一会儿,汉宣帝果然召见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议救援之事。由于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并且有所准备,所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办法。而御史大夫等人却是仓促进宫,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对被入侵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一时之间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更不用说切实可行的救援办法了。

两相比较,对照鲜明。汉宣帝赞赏丙吉“忧边思职”,对御史大夫等人却很不满意。

退朝后,其它大臣对丙吉十分钦佩,丙吉却对大家说:“实不相瞒,今天是因为我的车夫事先打听到消息并告诉了我,使我预先有了准备。当初,他曾经醉酒呕吐,弄脏了我的车座,我原谅了他,所以他才有今天的举动。”

说到这里,丙吉又感叹道:“所以啊,每个人都有他的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应当尽量容忍别人的过失。想想看,假如当初我不容忍车夫的过失,把他赶走了,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彰吗?”

众人都点头叹服。

人正是在不断接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对属下的失误,领导者应给予理解并帮助其查找原因,这样既可以树立领导威信,提高属下的参与意识,同时又有利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英国将军举办了一次祝酒会。到会的除了上层人士外,还有一批作战勇敢的士兵,酒会相当热闹、隆重。可在酒席中,一位从乡下入伍的士兵不懂席上的一些规矩,竞捧着一碗用来洗手的水咕噜咕噜地喝了,顿时引来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的讥笑之声,那位士兵被羞得无地自容。这时,只见那位将军慢慢地站起来,端着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面向全场贵宾,充满激情地说:“我提议,为我们这些英勇杀敌、拼死为国的士兵们干了这一碗。”说罢,一饮而尽,全场顿时肃然,稍后人人都仰脖而干。那位士兵已是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这位将军适时地给了士兵一级“台阶”,顺理成章地把尴尬不已的战士接下“台”,士兵的感激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位士兵并没做错什么,他只不过不懂上层社会交际场合的规矩而已。然而那位将军的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肃然起敬,因为他用宽容和理解的言行化解了场上的不和谐因素,令人敬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广大,自己的性情愈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动肝火、闹情绪,愈加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小事。因此,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微笑着对待人生。

美国空军著名战斗机飞行员鲍伯?胡佛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长长的试飞生涯中,十分顺利地试飞了许多种机型。

有一次,他在接受命令参加飞行表演,完成任务后他飞回洛杉矶,在途中飞机突然发生故障,问题十分严重,飞机的两个引擎同时失灵。他临危不惧,果断、沉着地采取了措施,奇迹般地把飞机迫降在机场。

飞机降落后,他和安全人员检查飞机情况,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对,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用的却是喷气机用油。

负责加油的机械工吓得面如土色,见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为他一时的疏忽可能会造成飞机失事和三个人的死亡。胡佛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上前轻轻抱住那位内疚的机械工,真诚地对他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

这位机械工后来一直跟着胡佛,负责他的飞机维修。以后,胡佛的飞机维修再也没有发生任何差错。

如果一个人,能善待别人的过失,给予他人理解和自尊,帮他人恢复自信与坚强,那么,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领导者驾驭宽容的原则必须注意的是宽容不是不讲原则,不是放弃批评,息事宁人,做老好人;相反,宽容应该坚持组织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相信人的长处与短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宽容他人的目的就是要将他人的短处转化为长处,使其因为领导者对其错误的宽容、理解而激发更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从而达到领导者所定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如何抓住下属的心

关键十八:执着的信念是感动下属的法宝

信心是成功者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态,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一个乐观自信、深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会成功的领导者,必定会走上成功之路;相反,一个领导者没有抱定必定成功的信心,对所进行的工作充满怀疑,那么,他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遇到困难马上就会停止不前,使事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中国著名的民族工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曾对他们的成功作出这样的表述:“非持有充实之资本,乃持有充实之精神。”在他们的奋斗史中,当其它人对前途失去信心、发生动摇和撤退时,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艰难地走出困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信心和信念能够激发人的情绪和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开发人的智慧和潜力,坚定人的意志,去完成任务、实现理想,甚至成就伟大神圣的使命。

假若你想被人认为具有领袖气质,你不能只专注于你想完成的工作,也要能显示出你对目标的专注。

在历史上就有好几位军事领袖,自水上登陆以后就将船烧掉,以向属下显示,除了胜利以外别无其它选择。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因为他们惟一的退路一船,已全部没有了。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运用破釜沉舟最出色的是项羽与秦军的河北之战。秦末,各地纷纷举兵反秦,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列。项梁率领大军和项羽等人在山东、河南一带,连续击败秦军,打了好几个胜仗。可是,定陶一战,秦将章邯却将楚军打得大败,项梁也在此战役中战死。章邯击败楚军后,便渡过黄河北攻赵地。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领楚军前去救赵。楚军开到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停留不进,直等了四十六天。项羽忍耐不住,催宋义快快渡河,而宋义只顾自己吃喝,项羽十分气愤,就在宋义营帐中将其杀死,还割下他的头,号令全军。将领们见项羽杀了上将军,个个惊惧,表示愿服从其指挥。项羽报告给楚王,楚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于是,项羽立即行动,亲自率领全军渡河北上。过河以后,项羽命令将渡船全部凿沉,饭锅全部砸破,岸边的房屋也统统烧光,每人只发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这一仗只有拼命、誓不后退的坚强决心,楚军一到前线,立即把秦军包围,截断了其运粮的后路,经过一场恶战,秦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役胜利结束后,项羽召见各地授军的将领,他们都拜伏在项羽脚下。从此,项羽便成为抗秦队伍中的首领。

乔伊?柯斯曼是一位亿万富翁。如今他住在加州棕榈泉。他随心所欲地环游世界,帮助那些开始创业的人。

柯斯曼出身贫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柯斯曼从军中退役,在宾州匹兹堡找到一家出口公司的工作。他不是大学毕业生,又没有什么专门技术,每周只能赚三十五美元的薪水。

每晚在晚餐后,他就在厨房的桌子上,写信和全世界至交联络。他急着想自己做生意。

在一年时间里,他发出了几百封信,但是由于住址错误,全都投递无门,这就耗尽了他所有的休闲时间。

请注意,他这种执着就显出他的专注。

有一天,他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幅卖洗衣肥皂的广告,这类的肥皂当时还很稀少,他以电话证实了这项广告后,又开始对国外的至交发信。

几个星期以后,他的银行通知他,有一封十八万美元的信用状给他。这表示只要他能将肥皂运上船,这张信用状就可以兑现。信用状的有效期限只有三十天,假若他在三十天内不能装上船,信用状就作废。

柯斯曼的肥皂批发商告诉他在纽约有货。他所要做的事只是到纽约去安排肥皂装船事宜,当然还要处理一些财务上的问题。柯斯曼找到他的老板,向他请几个星期的假,但老板不准。柯斯曼只得找到一些匹兹堡的朋友,问谁愿意到纽约去办这件事,就可得到这项交易的一半利润。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去。

柯斯曼最后无办法可想,又再去找老板,声明假若不准他假的话,他只有辞职,老板看他这样专注,只有让步。柯斯曼和妻子在银行里只存了三百美元,但妻子也尊重他的专注,她对他有信心。他们提出这仅有三百美元,让柯斯曼带着上纽约去。

在住进旅馆以后,柯斯曼又打电话找批发商。结果电话号码弄错了,也就没有地方去找这批发商。但柯斯曼仍然坚持不放弃。

他到图书馆找到一份肥皂公司的名录,回到旅馆后,他打电话问美国电话公司,仅电话费就用了八十美元,最后他找到一家阿拉巴马的肥皂公司有这种肥皂,但必须由他自己去阿拉巴马提货。

柯斯曼找遍了纽约所有的货运公司,找到了一家以赊账方式来为他运三千箱肥皂的公司。这时候他又有了另一件麻烦,三十天的期限浪费了很多,他是否还有时间将肥皂运到纽约上船?

但柯斯曼仍显示出对目标的专注。那些借钱给他的人都说,在他身上似乎有着某种东西使他们信任他会成功,而愿意将钱借给他。

他将肥皂运到纽约后,只剩下不到一天的装船时间。柯斯曼亲自动手帮忙装船。他们整整工作了一夜,到第二天中午,事情非常明显,他们在银行关门以前无法装完货。在银行关门前不到一个小时,柯斯曼只得离开装货码头,前去找轮船公司的总裁。

后来柯斯曼告诉朋友说:“当时我已经一星期没洗澡,由于帮忙将肥皂装船,整夜没有睡。我满脸胡子,早饭钱还是向货车司机借的。肥皂公司的人追着我要肥皂的货款,货车公司也在催讨我欠他们的钱。旅馆等着我要钱,但不知道我的去处。甚至连我妻子也不知道我的下落。我的外表和我的感觉,仿佛我自己也需要用一箱肥皂来清洗。”

就在这种情形下,他去到轮船公司总裁办公室,向总裁说出全部事情的经过。这位总裁注视着他说:“柯斯曼,事情已做到这种程度,你不会失去这笔生意了。”

说着总裁交给柯斯曼装货凭单——虽然肥皂未装完。这表示轮船公司愿意负责,要是货装不够,要由轮船公司赔偿损失。总裁派人将柯斯曼送到银行去。

这项交易的成功,使柯斯曼赚了三万美元,这对一个周薪三十五美元的人来说,可说是相当好了。

柯斯曼所以成功,在于他对事业表现出的专注热忱,使他具有了一种领袖气质,并影响着每个和他打交道的人。

第二章:如何抓住下属的心

关键十九:信任能增强领导的亲和力

领导者要取信于下属,就要对下属有一种热情。热情不热情,关键在感情。如果领导者自视清高,缺乏应有的热情,既不会去亲近下属,更不会去信任下属,当然也就难以使下属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

创业之初的微软公司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搞业务、搞推销都是一把好手。可是弄起内务和管理方面的杂事,没有人能有耐心。盖茨的第一任秘书是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除了自己分内的工作,对任何事情都是一副不闻不问的冷漠劲。盖茨深感公司应该有一位热心爽快、事无巨细地把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