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种田,养养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叼走的,找到的时候都已经被咬得不成样了,小时候大人们最喜欢用这件事教育他们这群孩子不要乱跑,让景行心里都有阴影了。
  景行从前跟着梁昊权的时候,去过不少地方,不乏一些国内外有名的旅游胜地。可景行觉得那些地方因为过度开发压根比不上他们寿河村漂亮。甚至随便在大坪乡挑个地方都能把那些地方比下去,只是大坪乡的交通太差,山路十八弯,饶是再山清水秀也被制约了发展。
  现在交通问题解决了,他是不是应该利用当地的优势趁机做点什么?
  “这桥在哪啊?”肖扬的车子停了下来,望着眼前的河水不由愣住了,他是按照姜妈妈指的方向走啊,咋就开到河边了。
  姜妈妈眼皮都没抬,一脸淡定,“这没修车走的桥,直接从河里冲过去就行。好在这几天没雨,河里水浅可以冲过去的。”
  肖扬看着眼前过膝的小河脸都成了个囧字,姜妈妈这才想起这车子可不是自家那不值钱的小面包车,“要不就停这吧,我们走过去就行。车子放这没事的,咱们村没那些偷鸡摸狗的事,要是其他村子就不成了,大半夜的有人会过来偷油。”
  “婶儿,您别动,我这就给冲过去。这里没桥也太不方便了,要是发水车子不就被困在那边了?”
  姜妈妈却不以为然,“对面就我们一户人家建桥多浪费啊,以前景行小时候每次发大水,他就得顶着书包光着身子游过去。”
  寿河村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环绕村子的那条河宛若草书的‘寿’字,寿河村虽说是一条河,其实最浅的地方不过都没淹没成年人的膝盖,踩着石头就能过,也就是现在他们看到的这个地方。而最深的地方也不过是两米多深,那一面有条吊桥,没有扶手走起来摇摇晃晃的。每年雨季的时候就会涨水,但是最多也就从膝盖涨到腰部。
  肖扬以前没听过这事,他城市长大的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那也太危险了,那时候河水很急吧?要是出事了可咋办。”
  “那也没办法,条件就这样。不过要是水太急了就不去了,景行每次都会哭鼻子。”姜妈妈想起从前景行的糗样不由笑得更欢起来。
  那时候姜高山已经比景行高快一个脑袋,虎头虎脑的,每天都护着景行过河。夏天还好,最怕就是冬天,虽说平时走惯了一般不会出事,可难免会有打滑的时候,冬天跌进水里甭提多痛苦了。幸运的是家里近,掉水里之后赶紧回家换衣服灌姜水,倒也没引起很严重感冒。否则在那个年月,发个烧也能死人的。
  肖扬不解道:“这么不方便咱当初你们搬到那边来住?大部分人不都在这边住的吗?”
  姜妈妈叹气道:“这些都是些老黄历了,不提也罢。不过虽说有些不方便,但咱们自个住一处也挺清静的。咱们这平地少,你看村里这么多户人家挤在一起多难受,房子挨着房子的,说话大声点隔壁都能听见。”
  肖扬点点头赞同,“这倒也是。”
  姜奶奶知道他们今天回来,老早就在门口的大坪上边干活边等着了,一看到他们的车子驶过来便叫上姜爷爷在路口等着。
  当初为了建房好运材料,专门弄了一条路通到家门口,而且还留了停车的地方。
  景行一看到白发苍苍伛偻的爷爷奶奶就不由红了眼,自打怀孕之后越发容易多愁善感了。要不是乡下人不习惯热情外向的表达感情,他一下车就扑过去拥抱了。
  “爷奶。”景行声音哽咽,姜奶奶抹了抹眼泪,上下打量着,嘴里不停的说道,瘦了瘦了。姜爷爷抽着旱烟,也难掩心中的激动,不断重复:“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爷爷奶奶好,还记得我吗?”肖扬笑得灿烂的打招呼。
  姜奶奶看着来人,总觉得眼熟,想了想试探道:“你是扬子吧?”
  肖扬这下眼睛直接笑眯成一条线了,“奶奶记性可真好,这么长时间了还记得我呢。”
  “哎哟,扬子都长这么大了啊,这模样长得可真好,跟小时候一样一样的。”
  一旁的姜妈妈打趣道:“瞧瞧,你们小的一回来,就没我啥事了,到现在你们爷爷奶奶都没瞧见我也在一边呢。”
  姜奶奶白了她一眼,“就你事多,高山和他媳妇咋样了?”
  “他们两个一个还做生意,一个还要开车,晚上再回来吃团圆饭。”
  姜奶奶又往车子里望了望,“咋不先把三个小的带回来?你走了高山媳妇可忙不开了。”
  姜妈妈眼神闪了闪,姜爷爷一瞧就知道不对劲,“怎么了?高山媳妇娘家那边又闹什么事了。”
  景行听这话愣了愣,这些年他很少回家,家里的事也不太清楚。姜爷爷平常很少管事,让他脸色这么难看的肯定不是小事,不由望向姜妈妈,“弟妹娘家那边怎么了?”
  姜妈妈道:“那边现在消停了,你们别瞎猜,是因为老大的事。哎,咱们还是进屋再说吧。”
  一听是景行出了事,老两口唬了一大跳,景行涨红了脸,脑袋压得低低的。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很羞涩的好么!  
============================                  
  作者有话要说:  
  图楼里看到的,好可爱~~


☆、第十二章

  姜奶奶和姜爷爷知道景行怀孕的事并没有多大反应,反倒因为之前的紧张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意外,却并没多惊奇,毕竟有景行爸爸先例在前,只当作是遗传了。反倒看到肖扬不仅没嫌弃景行身子奇怪,还愿意为了景行辞了城市里的好工作,为景行感到高兴。两老活了这么大岁数,啥事没见过,虽然这样的组合有些怪异,却不会大惊小怪。
  人生在世能有个知心人相伴,又有自己的血脉,挺好的。
  女儿女婿年轻时候都没找到好人家,姜高山那也有一盘理不清的帐,所以看到景行有个人疼着心里总算有些安慰。他们年纪大了,也没啥求的,就希望自个的子孙能过得好。景行虽然不是没流着他们姜家人的血,可二十几年的感情却是真真的。
  姜爷爷没说什么,只让景行好好在家待着,让他不用担心。从前他们能帮他爸爸顺利产下她,现在也能让他顺利产下孩子。还说姜奶奶虽然年纪大了,可脑子还清楚,肖扬又是医生,到时候准备齐全,必会万无一失。
  而姜奶奶的心更大了,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件事,而且满脸都透着喜气。一来家里添丁,二来这意味着景行至少能陪他们两老一年。
  “现在小行和扬子在家了,又有了身子,家里得多养些鸡,还有菜地也可以再拾掇拾掇些出来。乡下虽说没城里方便热闹,可都吃的都是自家种的,安心。我听人说城里吃的那些肉啊菜啊都是打了药的,人吃多了不好。”
  肖扬表示赞同,昨天在姜高山家吃了两顿,明显感觉到乡下的青菜肉和城里的不同。尤其那白切鸡最容易品出来差别,因为没有用什么调料,完全是鸡本身的味道和口感,感受更深刻。
  “可不是,咱们这都是纯天然无公害有机食品,这在城里卖得可贵了,还不保证是真的。而且山里空气好,对景行和以后的孩子都好。瞧山里的孩子多壮实,城里的孩子就不行了,最容易生病了,都是空气、水质差闹的。”
  景行听到孩子什么的,觉得十分尴尬,而姜奶奶被肯定却很开心。已经开始盘算要养多少鸡多少鸭新开多少菜地,甚至还想着要养头猪。自打姜妈妈他们到乡里住之后,怕老两口在乡里累着,不让他们养鸡鸭,就连菜地也是姜妈妈或者姜高山时不时回来拾掇的。
  姜奶奶在乡下习惯了,哪里闲得住,又自觉身子骨还不错,好几次都瞒着他们折腾,有次为了种菜还闪了腰,被姜妈妈严厉训了一顿,这才和姜爷爷消停下来。现在景行和肖扬在家,她又有借口弄这些了,说实话,家里没点活物,她总觉得心里不舒坦。
  姜妈妈哪里不知道她的想法,没好气道:“妈,你又来了。人家有巴不得不用干活享福,你非要上赶着干活。就算今后要养你也不准碰,你这腰要是再闪了,我可不管你了。”
  “你这丫头从小就跟我犯冲,这忙了大半辈子了,闲下来这不习惯呐。你就知道说我,你爸前几天还想去包荒山呢。”
  姜奶奶气恼之下就把姜爷爷给卖了,蹲在门口抽着旱烟的姜爷爷顿时咳了起来。“你这老婆子,这张嘴咋都管不住的。”
  姜妈妈无奈了,“爸,你们老两口再这样,我就接你们到乡里关起来,省得我一天操心。”
  姜爷爷把旱烟掐了,进门叹道:“我跟你妈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这地就跟我们的命一样。现在看这么多地方荒下来咱心疼啊,以前想种地都没得种,现在有了地反倒没人种了,我心里难过啊。”
  寿河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出门打工去了,村子里的地大部分都荒了下来。寿河村都是坡地梯田,机器不好上,依然沿用着最原始的种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到城里多大几天工,所以只有一些水田每年会种一茬水稻,够自家吃饭就成,许多坡地都荒了下来。
  姜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最看不了地被荒着。这村里想将一些荒山包出去,姜爷爷不由心动了。
  “我明白你们两老的意思,可现在我和高山他们又在乡里做生意,就种那几亩水田都是抽着空赶着回来折腾的,哪次不跟打仗似的累个半死。要是再承包荒山,我们哪有那时间照料。总不能让你们老两口弄吧,到时候我和高山脊梁骨非被人戳穿不可。”
  姜爷爷也知道这个理,想抽旱烟可景行在一边只能洗着没点燃的烟杆过干瘾。
  景行想了想说:“爷爷,你承包这荒山要多少钱?”
  姜爷爷一听眼睛一亮,而姜妈妈瞪了他一眼,“你瞎搀和啥,这种地又辛苦又没钱赚的,辛苦干一年还不如你一个月赚的多,你甭跟你爷爷奶奶这瞎胡闹。”
  景行却笑着说:“妈,要是以前确实是不太值得,可现在那条高速路要是通了可就不一样了。”
  这下连正在和肖扬讨论咋个接生法的姜奶奶也围了过来,“小行,你脑子好使,又是在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你是不是有啥主意?”
  景行原本是想计划好了再说的,可现在看这情形干脆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我是觉得吧,我们寿河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咱们可以搞绿色有机种植,现在超市无公害蔬菜水果贵得很,虽然辛苦点但是绝对有赚头的。不仅如此,我们寿河村这么漂亮,山清水秀的比许多旅游胜地要漂亮得多,现在交通也好了,可以发展旅游业,搞搞农家乐啥的。当然,这些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真是要做还得具体规划。”
  姜妈妈犹豫了起来,“可听这话,得投很多钱吧?要是亏了本,岂不是把咱们家老底都给赔进去啊?”
  景行笑道:“这个不用担心,只要这条路修起来了,保证物流通畅,保本不难。只要地种上,收回本是迟早的事。只是想要趁机赚大钱,把咱寿河村发展起来,那就得细细规划了。”
  姜爷爷旱烟在地上敲了敲,“只要土地在手,就不怕钞票没有。咱们寿河村的地都肥着呢,你瞧咱们这的板栗柚子李子啥的多好吃,同样的玩意移到别的地方种就没咱这的味儿。别的不说,当初糖厂多喜欢咱这的糖蔗啊,出糖率是整个县最高的。就是当年糖厂太坑人了,收了赶着打白条到现在都没还清,那时候咱们这又被动员得水稻没咋种尽是种它了,那年害得村子里许多人差点饭都吃不上了,否则光种甘蔗我们村都不至于这么穷。”
  景行想起之前给梁氏做的收购糖厂提案了,不知道他走后那个提案是否还会实施,如果梁氏收购他们这里的糖厂,那么就不怕同样的事会发生,到时候他们种种甘蔗也能小赚一笔。
  要不是各地有保护蔗农的政策,寿河村现在交通方便了,可以考虑把甘蔗运输到其他市去卖。不过成本和风险也大了,也没有当地利民的优惠政策扶持,依然不是个很好的方案。
  “爷爷,承包所有荒山需要多少钱?”
  姜爷爷眼神闪了闪,“全部的那就多啦,至少得三十万呢。”
  姜妈妈被唬了一跳,“这也太多了点吧,三十万能把咱整个寿河村买下了都。”
  “小行说的是全部荒山,这要是都承包上,都连到其他村边了。就这价钱还是送了不少地呢,要是包一小片的话,单价比这还贵呢。咱们寿河村地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况且这路要通了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村支书说了,要是这还是优惠价呢,等路通了没有这个价都拿不下。”姜爷爷举起整个巴掌。
  姜妈妈直接傻了眼,直嚷嚷着这是打劫呢。
  景行心里在琢磨着,这个价钱对他来说确实不便宜,可也像支书说的很优惠了。寿河村的地肥,从前因为交通不好所以才耽搁了发展,现在路都要通到家门口了,那就未来的发展可就不好说了。
  景行心底自嘲,这地命中注定是归他啊,否则为啥偏偏是三十万而不是其他数目。原本那三十万不想动的,可瞧现在的状况,那就是老天故意指引他的,他要是不包下来,天理不容。
  “爷,现在那地还没被包出去吧?”
  姜爷爷见景行来真的,激动了起来,“没呢,咋村谁有这闲钱啊。小行,你真要包啊?”
  景行点了点头,“嗯,而且我还要全部都包下来,到时候咱们就有得忙了。爷,是找谁商量这事啊?”
  这下姜爷爷也被唬了一跳,“咱,咱不用全都包下来吧?”
  景行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手头上还有点钱,干脆全部包下来,否则到时候还和人搅不清楚。”
  大家见景行执意而行,加上原本姜家人对土地就有莫名的依赖和眷恋,所以都同意了。晚上姜高山回来的时候跟他说起,姜高山直接表态,有啥事叫他就成,跟这大哥干绝对没错。   
======================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三章

  第二天一大早,景行、姜爷爷和姜高山到村里找村支书,肖扬看景行过河的时候心里一颤一颤的,生怕他一个不稳打滑就麻烦了。
  姜奶奶看他那紧张样子不由笑起来,“你甭担心,小行走二十几年了闭着眼睛都能过去,不会把你儿子摔没了的。”
  肖扬直接囧了,姜奶奶你这接受能力也太好了点吧,还有心思开玩笑,我新新人类听到男人怀孕都要做好几天的心理建设才能坦然面对好么!
  村支书家在村头,正好和姜家相反的方向。景行一行人穿过村中央,村里人见到他都热情打招呼,“大学生回来啦,回来住几天啊,记得抽空到我家吃个饭。”
  景行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都半真半假回答:“回来不走了,要住一辈子。”
  村里人就没一个当真的,都以为他在说笑呢,村里人可都知道景行在外边赚大钱,哪里可能会回到他们这个穷山僻壤。
  “哟,这不是我们城里回来的大学生吗,咋有空回到咱们这旮旯地了?也不怕脏了脚。”一个尖利刻薄的声音响起,话语里透着浓浓的讽刺意味。景行抬头一看,村里的吕二婶正倚在自家门口嗑着瓜子斜着眼望着他们。
  吕二婶家是难得村里的富户,家里起着四层楼,在大部分都是泥巴瓦房甚至还有茅草屋的村子里特别显眼。
  姜爷爷和姜高山见到她都不由皱紧了眉头,头都没回,径直往前走。
  都是乡里乡亲的景行被点名也不好直接走开,只说道:“这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