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潜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天有当地的村民说在一个山坡处发现尸体,因为我们掩埋队的周队长有伤在身,张连长就亲自带着二十几个人过去,晚上九点多走的,一直到第二天清晨还没有回来,我们就过去山坡那边找,就看见一座坟,我们把坟挖开一看,张连长他们都被埋在里面,已经没气了……”

  送信员说到这里,眼眶一红。

  秦书勇不说话,背起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哎,老秦,我说你晃悠啥呢?人家小崽子是过来搬救兵的!你要是也觉得这事情是国民党干的,就爽快一点,直接拉部队过去跟他们拼了!”

  秦书勇摇摇头:“不能这么草率,老金,现在外敌入侵,正是国共合作时期,不能随便起乱子。”

  金明强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奶奶的,蒋介石个老匹夫就没有真心实意地要跟我们合作过!国民政府军令部不是一直向八路军总部和各师派驻代表吗?还称什么联络参谋!这些人说白了不就是安插在咱们身边的耳目?现在出了这样的事,能跟国民党没有关系吗?搞不好是他们在存心挑衅!”

  等他的牢骚发完,秦书勇淡然一笑,说:“大局为重,国仇不比家恨。”

  金明强这才作罢,呼哧呼哧地喘了两口气。

  其实秦书勇知道,金明强只是火气重而已,并不是有勇无谋,你真让他带兵过去他还未必肯,就是得由着他的性子让他发发脾气。

  秦书勇咳了咳,转向送信员说:“现在张连长他们的尸体都还在原处吗?”

  “还在,我们就检查了一下看看有没有伤口,尸体摆齐了放在坑里,等团长指示!” 

  “那好,叫警卫员备马,现在就带我过去看看!”

  马蹄声哒哒作响,在雪白的道路上留下一串斑驳的足迹。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个长方形的坟墓,里面整齐地摆着十三具尸体,已经冰冷发硬了。因为坑的空间不够大,他们就把两具尸体上下叠在一起,剩下一个阮小溱的单独摆着。

  秦书勇挨个检查过去,尸体没有明显的伤口,部分尸体头部有撞击的痕迹,但也不是致命伤。不过秦书勇注意到,他们每个人的指甲里面都满是泥土,看样子是被活埋的,在死前挣扎过。可是现场以及他们身上都没有搏斗的痕迹……秦书勇越来越想不明白,这些人明明随身佩戴的有手枪啊,怎么没有一个拔出来的?宁愿在坟墓里挣扎也不愿意拔枪还击吗?

  最后,秦书勇的目光落在阮小溱的尸体上。她的表情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皱眉。按说面临死亡的时候,人会不由自主地释放惊恐,不该有这样忍耐的反应才对。

  秦书勇也模仿着把自己的眉头皱紧,仔细打量尸体。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她的手!

  秦书勇立刻跳进坑里,去掰她的手。旁边跟着的小兵吓了一跳。

  握得很紧,秦书勇第一下没有掰开。她右手的指甲已经嵌进了左手的皮肤。

  再掰。果然有情况。

  阮小溱左手手背一片殷红,殷红当中显出模糊不清的一个字:骨。

  两个警卫兵和一个送信兵都怔在当场。原来这个姑娘被活埋后并没有跟其他同志那样拼命挣扎,而是忍着剧痛用指甲朝自己的手背上刻字。

  这惨状让秦书勇忍不住叹息,随后他吩咐立刻逐个检查尸体的骨头。

  二十三具尸体的骨头基本正常,没看出什么情况。

  秦书勇疑惑了:骨,阮小溱极力守护的这个字究竟代表着什么?到底这个女孩子在死前发现了什么?

  未及秦书勇想明白,这边的战火已经点燃。一周后,一批由日军伪军混合部队在二十余架飞机的掩护下,侵入晋北。其中多数是伪军,日军仅有四五十人,属于作战指挥。随后山西省宁武、河曲等县城相继失守。秦书勇的独立团在敌人的围歼中被迫分成两股撤退,他带一股,约七百人,金明强带一股,约五百人。

  边退边打。枪炮声,号角声,哭叫声,怒骂声,一片混杂。

  敌人很奸诈,一眼就看出金明强的力量比较弱,于是先集中火力攻击他。金明强不敌,被伪军凶猛的火力堵截在一个荒废的土城里。

  秦书勇带的大半个团立刻折了个九十度的弯,他明知这么转过去营救无异于再度跳进火坑。如果此时继续退行,就能摆脱敌人的追击。但是谁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兄弟被屠戮?就是只有一线的希望,也得拼尽全力把他们拉出来。

  秦书勇带兵冲向那个庄子,日军有意放行,等秦书勇的部队完全冲进土城,伪军用三倍的兵力将所有的出口死死堵住。

  金明强对秦书勇的到来非常不满,砸了下他的胸口:“你奶奶的,谁让你回来的?你当我老金杀不出去是不是?你真以为这群小鬼子能把我困住?”

  秦书勇嘿嘿一笑:“知道你能出去,我是怕来不及分一杯羹。”

  先给上级报了消息,然后合并独立团的兵力,集中力量冲锋。

  伪军的火力有压倒性的优势。八路军纵有一身英勇,终究是血肉之躯,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尸体横成一条错落的小路,血肉模糊……秦书勇和金明强都打得两眼冒火,三次冲锋都没有冲出去。什么指东打西的战术都使了,可是没用,这群小鬼子太精了。仅仅几个时辰,一千多人的独立团,仅剩四百来人,还伤残无数,子弹也几乎没了。

  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等鬼子冲进城来拼刺刀了。能杀一个赚一个。

  傍晚时分,敌人气势汹汹地冲入城内,大批伪军在前,后面跟着十来个日军指挥官。伪军入城后,沿途先是一番扫射,黄土堆成的墙壁一块块倒塌。

  独立团剩余的主要兵力躲一个不易发现的角落里。秦书勇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领着百来号人冲出去拼死一搏,让金明强带剩下的人朝相反方向冲出去。这个时候的伪军主力应该都在城门处,只要不被他们发现就有希望。

  没等金明强抗议,秦书勇吸了口气就带头冲出去了。他的驳壳枪里仅剩八发子弹。

  伪军就在他面前,黑压压的一片,他们故意把火力放缓,既不后退,也不上前,他们想活捉这个以智勇双全著称的独立团团长。

  八发子弹打完之后,伪军端枪瞄着他们,并没有跟他们拼刺刀的意思。秦书勇叹息一声。他袖子里藏着一枚从伪军手中缴获的柠檬式手榴弹,手指搭上了拉环。周围的战友也都纷纷掏出准备好的手榴弹,宁死也不能被俘。

  一排伪军走过来了,举着刺刀,手里拿着绳子,齐唰唰的步伐朝他逼近,最左边的一个冲着他们喊话劝降。

  秦书勇心想:“奶奶的,就看能炸死几个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声音越来越近,脚步声越来越响。

  死亡的气息正朝他们逼近。

  秦书勇的手指已经准备发力了。

  突然,一个女人窃笑声传过来。

  一闪即断,异常刺耳。

  那排伪军立刻抬头望向秦书勇身后的墙壁,发出了一阵惊恐至极的叫喊声,然后急速地撤退。先是那一排朝后跑,接着是后面的一排跟着跑,那四十来个日军指挥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不愿意退,嘴里呀呀地喊着,但也不敢上前,等到所有的伪军都撒开脚步朝城外狂奔,他们也跟着跑了。片刻之间,这群人就跑得没影了。

  剩下他们面面相觑,到底这些小鬼子看到了什么?害怕成这样?秦书勇转身朝后面高高的墙壁望了一眼,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空旷的城里只剩下一个奇怪的声响——

  嗖,嗖,嗖,宛如一条蟒蛇缓缓地滑过草丛。
身世成迷(1)
一九六七年的杭州异常寒冷,西湖提前结冰。气象部门说,这是十年来出现的同期最低气温。位于杭州市萧山县北部的西塘镇原本是个偏僻宁静的小地方,可是因为一个黑衣人的出现,这个小地方一夜之间变得如临大敌。

  黑衣人叫李责,宽额,浓眉,刀削脸,一双犀利的眼睛让人不敢直视。

  李责在黄昏时分匆匆抵达,带着一份红头文件和两个助手,镇政府慌忙迎接。李责向镇委书记说明了此行的任务及其重要性,他们近期一直在抓捕一个少年,根据现有的线索,应该就在西塘镇上,而抓捕的原因是:这个少年的父亲犯了叛国罪,上头要求把儿子也找出来调查。

  叛国罪?这可是大事了,镇委乔书记明白耽误不得,连忙询问这个少年的特征。

  然而李责说,不知道长相,也不知道名字,只知道这个少年出生于一九五零年二月三号,而且是在外地出生,后来才被人抱来西塘镇上领养,看似正常,其实是来躲避追查。

  乔书记连忙派人搜集本镇户口上所有出生于一九五零年二月三号的男孩资料,共有两个,但其中一个出生时在本镇医院有登记,另一个则是由镇上的接生婆苗大婶接生。也就是说,符合这个出生日期的人都是在本地出生的。

  李责思索片刻,说:“镇上妇女生孩子,除了找镇医院或者接生婆苗大婶,没其他办法了吧?”

  乔书记立刻明白了,亲自带人把镇医院妇产科的负责人和接生婆苗大婶叫了过来,两个人一对资料,发现本镇二十岁以下的男孩当中,只有一个不是本地出生的。

  这个男孩现年十七岁,户口登记薄上的出生日期是一九五零年八月三号,名叫秦远,确系领养,领养他的妇女叫刘桂芹,一直没有结婚,据说是因为不能生育,如今母子俩相依为命。

  当李责看见男孩的资料时,鼻孔不由自主地扩了扩,脸上有抑制但又难掩的喜悦。越看越符合条件,就连八月三号都有可能是根据二月三号改动的,最重要的是,他姓秦。

  太嚣张了,居然连姓都不改!

  李责低声说:“就是他。”

  乔书记连忙派人去抓,李责拦住他:“就说镇里要找几个学生代表去县里参加会议,不要说是抓捕他。”

  乔书记会意,原本带三个人去的,改为他一个人过去。

  这个时候,刘桂芹正在做晚饭,乔书记按照李责的意思告诉她:“县里要召开一个关于中学生学习经验报告的会议,我们镇得选一个学生去,都知道你们家秦远成绩好,县里的人下来了,要带秦远过去,明天开完会就送他回来,发奖状的。”

  刘桂芹一听,乐坏了,想不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出色,居然需要县里来人接。刚要去叫秦远,又回头问乔书记:“这么急吗?你看他饭还没吃呢。”
身世成迷(2)
乔书记只好继续骗她:“不要紧,跟县里的人一块吃,呵呵,比你家的饭菜好!”

  “那是,县里有大鱼大肉!”

  刘桂芹笑呵呵地擦擦手,招呼秦远出来。

  秦远正在里屋埋头做作业,他今年读高二,这些题目是林校长亲自给他的找的,全是全国数学竞赛的题目。他让秦远每天放学回来以后解两题,还要把解题过程拿给他看。林校长就住在秦远家附近,可能是看他们母子辛苦,一直对他们关照有加,后来秦远上了学,林校长更是对他重点栽培,而秦远也确实聪明,数理化三科,几乎每次都是年级第一,还经常拿满分。不过秦远的性格并不像他的成绩那么张扬,相反他比较内向甚至有点闭塞,这也跟他孤独的成长环境有关。



  秦远走出来,刘桂芹吩咐他跟乔书记打了招呼,告诉他乔书记的来意,然后就让他跟乔书记走。秦远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他让乔书记等一下,接着跑回里屋带着作业本,他得先把今天做出来的题目交给林校长。

  跑进隔壁的院子,林校长也在做饭,他的妻子在生下女儿八个月之后去世了。现在女儿十八岁,卫校毕业,在镇医院当了护士,平时吃住都在医院的职工宿舍,周末才跑来家住两天。林校长一个人在家乐得清静,但也闲得凄凉。每天放学后,他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秦远过来交作业。他给秦远每天都布置作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秦远的学习,而另一方面,他也是想让秦远每天过来一趟。从某些方面说,他已经把秦远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了。

  一看秦远进来,林校长笑逐颜开,立刻又皱眉问:“今天怎么了?还没吃完饭就把作业送过来了?”

  秦远说:“乔书记来了,说县里来人,要带我去开会。”

  林校长一愣:“找你开会?你能开什么会?”

  “我不清楚,好像是汇报学习经验的。”

  这下林校长眉头皱得更紧了,问他:“县里的人在你家吗?他们是不是让你马上出发?”

  秦远回答:“县里的人没在我家,乔书记在,他是让我现在走。”

  “我去看看。”

  林校长放下本子,来到秦远家里。秦远跟在他旁边,只发现他脸色沉重,但并不知道他担心什么。

  乔书记看见林校长跟秦远一起回来,略感诧异,他跟林校长是表兄弟,关系比较亲密。他不想让这个表弟搀合进来,就带点责怪的口气问:“老林,你怎么来了?”

  林校长开门见山:“县里怎么会找秦远去开会?”

  乔书记就知道他会追问,满脸的不高兴,讷讷地回答:“县里要开一个全县中学生学习经验报告的会议,让我们镇派一个过去,秦远不是学习成绩最突出的吗?他不去谁去!”

  林校长还是不依不饶:“县里开会?县里哪个单位开会?是教育局吗?县教育局要找学生开会,那也得通过镇教育局再找到我,由我给他们选,怎么能直接找学生呢?”

  乔书记更不高兴了:“老林,你罗唆什么?人家县里办事我们管得着吗?再说又不是坏事,你急啥?”

  刘桂芹看出两个人说话不对劲了,她以为林校长责怪县里的人不尊重他,于是就在旁边解围:“是啊,林校长,别生气了,也就是开个会。”

  林校长反常地横她一眼:“要真是就开个会那么简单,我还不费这个劲了呢!”

  乔书记心里咯噔一下,问他:“老林,你说除了开会还会干啥?”

  林校长的脸黑了下来,朝乔书记靠近了点,沉声说:“老表,说吧,到底啥事?不要瞒着我!”

  乔书记被他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再编下去了,反正要抓要骗也不是他的主意,就把林校长拉到门外:“咳,不是我非要瞒你,其实是上头不让说,我告诉你,今天来的几个人都带着红头文件,军区和省里都是盖了章的,他们说要抓秦远,我能咋样?只能照办!”

  “红头文件?”林校长忙问,“为什么抓秦远?”

  乔书记四处看了看,小声说:“据说他父亲犯了叛国罪!”

  林校长的脑袋轰然一热:叛国罪?事隔多年,居然还会有人来追查……战争年代的事情,叛不叛国还不好说吧?就算他父亲叛国,那他祖父还是英雄呢?怎么会来追查他?而且这个事情其他人怎么可能知道呢?

  顿了顿,林校长对乔书记说:“你先回去想办法把上头的人稳住,我马上就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身世成迷(3)
乔书记走后,林校长走进院子向刘桂芹使个眼色,刘桂芹愣了愣,然后心领神会,把秦远支开,让他到里屋看书。

  秦远刚把门关上,刘桂芹就迫不及待地文林校长:“咋了?”

  林校长环顾以下,觉得在院子里说话不大安全,于是闪进了厨房,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