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骑战机-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队长戈登。加莱斯少将紧盯着F…16“战隼”前方的天空,在仍未散尽的中子弹烟云背景前方,那些敌机机群显得格外醒目,甚至在标准视距外都能够看到它们。
    54架F…16“战隼”左右机翼下方猛然激射出一条条高速推进的白色烟迹,超过百枚以上的“响尾蛇”导弹潮齐射,壮观无比地出现在了天空上,生生铺出了一道死亡之浪甚至连远在欧洲海牙的“裁判所”作战指挥中心主屏幕上都可以清晰可见。
    这种规模的齐射甚至可以击溃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军,连中美俄三国都不例外,空骑士的可怕攻击力在此时展现无疑。
    “让我们干得再漂亮些,第二次,预备!Missile…armed!”
    戈登少将根本没有给敌人反应的机会,利用双方的距离,再次下达了第二波攻击命令!
    空骑士的战斗一向都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两架RC…135战略侦察机在与敌方展开激烈电子对抗的同时,还抽出余力协助“战隼”机群完成了超视距锁定。
    (未完待续)
第1180节 … 联队群战
    美国空军利用了己方拥有两架战略侦察机压阵的优势提前锁定了对方,通过主场作战的联合制导技术率先发起了攻击。
    粒子光束炮固然威力强大,可是在双方都处于高速运动中时,误差率会随着距离而呈现出几何级别的倍增,并不是每一架“卡姆鲁”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超视距狙击。
    在这时,第三纪元敌机群在快接近视距的位置上,也同样毫不客气地发动了集团反击,一道道蓝白色地光束笔直的激射而来。
    迎面而来的导弹潮当场被粒子光束穿透,有几枚导弹巧合般地被命中了最小截面,爆出了数朵红云。
    导弹潮后方的美军战斗机编队还没来得及释放出全部第二批导弹,当场就被后发先至的粒子光束迎面打爆了七架战斗机,击伤了三架。
    一瞬间,F…16“战隼”机群编队中出现了一个个空白,战斗力直接折损了近五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惨重的。
    尽管有“战隼”编队护着甚至挡枪,可是依然有一架AC…130空中炮艇被击中,这些大家伙是被敌我双方重点“照顾”的对象。
    身负重伤的AC…130空中炮艇悬臂式上单翼所承载的两具T56…1A涡桨发动机被开了瓢,冒出了浓烟和火焰,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飞行员手忙脚乱地掐断了供油系统展开自救,自动灭火系统很快将火焰扼制成了浓烟,只有隐隐约约的火星不时爆现出来,可是机体右下腹却被生生撕开一道几近于贯穿至机尾的口子破坏了飞机的气动力外形,AC…130仿佛像打摆子一样向下方歪歪斜斜地坠去。
    在距地面4000米的高度,突然爆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所幸的是,几朵降落伞提前在上空绽放。
    作为对地攻击的主力,AC…130的载弹量绝对是惊人的,殉爆起来也是更加声势浩大,高装药的炸弹,空地导弹和机枪子弹接二连三地爆成大大小小的火球,仿佛在天空中垂下了一串丰硕的火红色葡萄,红得发亮。
    敌我双方的第一波攻击远远没有结束。
    在天空中乍闪密集蓝白色光束的下一秒,F…16“战隼”机群发射“响尾蛇”导弹群凶猛地扑入了敌方机群。
    虽然被以牙还牙密集齐射的粒子光束凑巧打爆了一些“响尾蛇”,但是损失的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响尾蛇”导弹紧紧咬住了自己的目标,甚至在对方没来得及散开阵形前,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不可逃逸区。
    两架“卡姆鲁”凌空被生生打爆,十一架“卡姆鲁”截击机拖着浓烟坠向大地,七架“尘蜂”无人侦察机也是重伤下坠,毫无疑问,这些坠落的飞行器是再也没可能重回蓝天。
    其余的敌方机群则作鸟兽散,一下子拉开距离四散开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规避咬上来的导弹,依然不断有“卡姆鲁”或“尘蜂”被击伤或击爆。
    空骑士之间的决斗就是如此惨烈,往往第一回合就会生死立判,双方同归于尽也一样屡见不鲜。
    这些战斗部填充特种装弹的特种“响尾蛇”导弹对于这些防御力出奇皮实的第三纪元飞行器依然拥有一击必杀的能力,威力丝毫不逊色于粒子光束。
    最重要的是,导弹在速度上虽然远远不及粒子束,可是发射频率却更快于需要冷却和重新充能的粒子光束炮。
    不同的科技树导致了两个文明虽然各有所长,但是真正对拼起来,却很难说谁一定会占据上风。
    相比之下,在第一轮的齐射后,还是美军这一方面斩获的战果更胜一筹“不要停!继续发射导弹!根据战斗队形!各自为战!各自为战!”
    编队齐射的机会转瞬即逝,双方再也难以发动如此可怕击坠效率的凶猛攻击,“雄鹰”联队长戈登少将趁机下达了刺刀见红的作战命令。
    接下来是空骑士战场上最为惨烈的厮杀阶段:狗斗(Dog…Fight),只有最后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掌握制空权。
    “红鹰中队,包抄左翼!红鹰A小队,你们负责突破,其余的弟兄们掩护你们投放战术中子弹!”
    “蓝鹰中队,收拾掉那些‘尘蜂’,不要节约弹药,它们很灵活,比‘全球鹰’还要难打,掩护,掩护,它们冲上来了。”
    “那些怪里怪气的截击机就交给我们白鹰中队,散开,把它们包起来,不要让它们咬住6点钟方向,混蛋!汉克少校!汉克少校!你这蠢货听进去了没有?该死,我们失去汉克少校了,艾尔夫少校,由你来指挥白鹰C小队,祝你们好运!Every…Body(伙计们)!Muisc…On(开打)!”
    通信频道内的叫喊声响成了一片。
    虽然说是飞行联队,事实上这些F…16“战隼”战斗机却属于同一支作战大队。
    完整建制的美国空军飞行联队包括了四个大队,除了作战大队外,还有后勤保障大队,如维修大队、地勤大队和医务大队。
    方圆数十公里内,围绕着扎伊尔盆地的星门附近上空,从100米高度到20000米高度完全成为了空骑士们的战士。
    四十余架F…16“战隼”与第三纪元的空中战斗兵器和无人侦察机展开了殊死搏斗。
    “距离扎伊尔盆地战区还有110公里,美国人已经开始打起来了。”
    大型运载飞行器“3号机”的飞行员看了一眼雷达屏幕,IFF敌我识别过滤系统将敌我双方的信号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星星点点十分密集,双方鏖战正酣,战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这种规模的战斗极其罕见,哪怕在现今世界人类的战争史上也不多见。
    “确定不改了吗?”
    随队的何涛上尉挠了挠头,打量着龙骑士的表情。
    这一路上他为身旁的这架战斗机至少更换了三次弹药,幸亏他们所驾驶的轻型战斗机动装甲拥有地勤支持模块,只需要一具机甲便可以独立完成装填和卸载工作。
    “不改了,就这样吧!已经足够了。”
    林默随手掐掉了面前的全息投影屏,确认了最终的出战武器清单。
    根据扎伊尔盆地战区的实况转播通过卫星传送过来的实际战况,为保证最大的战果,他多次调整了所携带的武器清单。
    也幸亏“3号机”运载力惊人,各种规格类型的弹药应有尽有,使龙骑士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弹药。
    随着一声轻响,未开启光学隐形系统,通体呈现出黑色的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内置式武器舱门自动合拢,机翼下方也挂满了导弹,几乎快武装到了脚指甲。
    不过引人注目的是,变形翼战斗机的驾驶舱后部却出乎意料地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东西。
    那绝非是导弹或航炮之类任何一种现今世界人类现役装备的攻击性武器。
    约4米余长,三股绞成一股的纤长身形,仿佛让这架战斗机多了一根挺翘骄傲的羽冠。
    由罗斯柴尔德家族主动赞助,通过“裁判所”暂借给龙骑士的朗基努斯之枪,现在正稳稳地插在了这架战斗机上,林默当初给朗基努斯主枪改造的插槽依然存在,倒也省了技术人员们不少力气。
    各国特殊部门和机构都明白,只有这种能够轻易洞穿“伽蓝”体表防御罩的特殊武器才能使他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这意味着林默随时都能够无条件借用任何一个国家手上的朗基努斯之枪,只要他们有。
    换成一般人拿着朗基努斯去单挑“伽蓝”,呵呵!那是给对方送朗基努斯的么?
    “那就好,有什么需要随时喊我。”
    何涛上尉抹着根本不存在的汗水,刚才的更换工作其实都是由机动装甲根据相应的程序模块自动完成的,根本不需要手动控制。
    “请注意,三分钟后开始接敌!各就各位!‘龙骑士’,顶部飞行甲板将于一分钟后开启,请做好脱离准备。”
    大型运载飞行器内部各个舱室闪烁着红色的警示灯,回荡起飞行员的声音。
    显然“3号机”也并不仅仅是大型运输机而已,机体各处伸出的粗大炮管和内置式武器舱正在展示出,它也是相当不好惹的存在。
    “‘龙骑士’准备完毕!”
    龙骑士一跃而入变形翼战斗机的驾驶舱,全覆盖式密封舱罩缓缓落下,一道道光幕自动升腾而起,照亮了整个机舱。
    虽然穿着“龙将”外挂式增强铠甲,可是在宽敞的驾驶舱座椅上一点儿也不显得拥挤。
    “3号机”前方猛然间白光一闪,又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
    在一阵强烈的电磁辐射后,刚才还充满了杂音的多个通信频道内突然清静了下来。
    一架F…16“战隼”在队友们的掩护下,拼死成功投下了一枚小型战术中子弹,更为凑巧的是,弹着点恰好就在刚刚钻出能量防御罩的两头“伽蓝”之间。
    (未完待续)
第1181节 … 执行命令
    尽管依然拥有独立的能量防御罩护体,可是中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波一瞬间将两头“伽蓝”沉重的躯体生生掀飞出了数百米远,重重地在早已经琉璃化的地面上砸出了一个几乎可以埋进大象的巨坑。
    体表的防御罩微微泛着白色的流光,两头“伽蓝”似乎并没有受到损伤,在充满了强烈辐射的火海中嘶吼着重新挣扎站了起来,对着天空挥舞着朗基努斯之枪,似乎要把丢下中子弹的战斗机从天空中捅下来。
    刚刚释放完1000吨当量级战术中子弹的“战隼”甚至还没有飞出五公里外,就被来自于3点钟方向的一道粒子光束打爆成一团红色流火,甚至连飞行员都没来得及弹射出来。
    即使幸运的弹射出来,飞行员也难以在连爆数枚中子弹的大气和土地上生存多久,中子弹的核辐射虽然低,却是相对而言,哪怕在1400米直接杀伤半径外,也依然受到潜在辐射损伤。
    这枚中子弹的威力不仅仅放了两头“伽蓝”的风筝,也一样清掉了星门防御罩外活动的部分第三纪元入侵部队,特别是那些正在与RC…135战略侦察机进行电子对抗的电子战车,内部的技术兵和无数电子设备直接被强烈的核辐射和电磁脉冲烧成了焦碳。
    紧接着,又是一道刺目的闪光,激荡的大气层甚至被引动了一道道闪电直劈而下,毁天灭地的核武器威力直接诱发了天地异相。
    “雄鹰”联队所携带的战术中子弹可不仅仅只有一枚,正在像不要钱一样砸了下去。
    F…16“战隼”虽然是单发轻型战斗机,却一样拥有携带核武器的能力。
    从乌代德美军基地升空的“雄鹰”联队所担负的使命,与之前折损殆尽的12架F…22“猛禽”战斗机群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它们的身份都是炮灰!
    尽可能地削弱第三纪元入侵部队的实力,消耗星门防御罩的能量,以及寻找机会击杀那些“伽蓝”或者为后续的援军制造攻击机会。
    在客场打消耗战,第三纪元的入侵部队无论如何都没可能耗得过现今世界的人类。
    看到前方已经白热化的扎伊尔盆地战区,“3号机”驾驶舱内接二连三响起飞行员们的声音。
    “打开顶部飞行甲板,升降台启动,准备释放战斗机,‘龙骑士’,祝你好运。”
    “开始确认目标,‘卡姆鲁’,数量12架,多目标锁定完成,预备,发射!”
    “粒子炮预备,开火!”
    四道蓝白色的光束从葵花籽模样的大型运载飞行器左右激射而去,准确无比地击中了四架“卡姆鲁”截击机,充足的运载空间意味着可以携带性能更强大的校射系统,射击精确度远远不是那些截击机能够相比的。
    哪怕第三纪元的空中战斗兵器防御力远远超过这个维度世界,可是在自家的粒子光束炮面前依然没有任何抵抗力,当场被贯穿并裂解成无数大小的碎块。
    这些截击机陨落时的表现与现今世界人类的战斗机完全不同,最多冒出黑烟或者四分五裂,极少会发生剧烈爆炸。
    不过由于科技树不同,现今世界人类通过缴获的战利品作逆向工程解析出来的技术并不同,往往要比第三纪元文明花费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精力和资源才能够复刻出性能勉强合格的仿制品。
    在硝烟缭绕的战场上,穿透力更强的粒子光束炮确实比激光好使的多。
    蓝白色粒子光束炮的余韵未尽,“3号机”左右两侧的内置式武器舱开启,各探出一具转轮式导弹挂架,一枚采用双吸气道结构的PL…13超视距空对空导弹显露了出来。
    导弹尾部火焰一闪,青蓝色的火光迅速推动着恰好脱离挂架的弹体高速冲了出去,转眼间撕裂了音障。
    在雷达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光标提示参数,这两枚导弹的速度转眼间攀升至4。1马赫,这意味着这艘大型运载飞行器和星门防御罩之间的距离,完全是这两枚导弹的不可逃逸区。
    紧接着转轮继续转动着,又是两枚导弹激射而出。。
    由于雷达系统和火控计算机系统早已经确认好了各自目标并且输入了挂架上的导弹,“3号机”以每三秒一枚的速度,飞快地释放出了十二枚空对空导弹。
    作为专门清剿“伽蓝”的主力,“裁判所”不惜一切代价调集手上的力量将龙骑士这张底牌使用在了最关键的时刻。
    作为执行关键任务的“3号机”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战场上的节奏,攻击的时机正是敌我双方在全力火拼一击后,旧力未尽,新力未生的时候。
    如同机枪一样,连续发射空对空导弹的“3号机”在狗斗圈边缘,一枚枚PL…13空对空导弹拖着白色烟迹凶猛凌厉地咬上了自己的目标,一团团火云炸起,正在攻击或者被攻击的“卡姆鲁”截击机就像雨点一般被击落。
    突然杀入战场的大型运载飞行器就像巨大的火力堡垒一时间打了个满堂彩,所获得的战绩甚至不输于美军“雄鹰”联队发动的第一波齐射打击。
    PL…13超视距空对空导弹的作战效能在世界上可以算是首屈一指,只有美国人的AIM…120D“监狱(Slammer)”,老毛子的R…77“蝰蛇”和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6国联手研发的“流星”能与之媲美。
    事实上以中国的制导技术和作战效能,PL…13足以排到无可动摇的第一。
    因此“3号机”攻击战绩的弹无虚发完全毫无意外。
    中国“有关部门”的大型运载飞行器微微一震,一架黑色的后掠翼式战斗机从其背部洞开的窗口脱离。
    下一秒,这架黑色战斗机神奇的消失在空气中。
    “上帝啊!看!那架飞机消失了!”
    “放大倍率!我看到它了,天!它是隐形的,还是光学隐形,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这种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