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仙踪-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秦川并没有动怒,只是喃喃道:“‘丧心病狂!残忍好色!’原来各位给秦某的便是这八字评语!”
寇仲生怕他会与傅君嫱为难,连忙岔开话题,道:“关于和氏璧一事,我等正要请法王来评评理!”
秦川叹了口气,朝师妃暄等人道:“我想各位之所以为难他们三人,和氏璧并非主要原因吧!主要是因为他们三人已经惹起了你们的警惕之心。这三位都是胆大包天,谁都不肯轻易卖账的人,又擅长打破天下平衡之势,有天翻地覆之能,却不受各位所控制。因此各位才要借着和氏璧一事,来收拾他们,对吗?”
秦川这话一出,周围众人心中都不服气,暗想:要说胆大包天,擅长打破天下平衡之势,有天翻地覆之能,还有谁比得过你东华法王?你于昨天一日之间,先血洗法场,后大闹皇宫,便让整个洛阳都翻了天!这简直是一只老虎在指责三只猫如何如何凶残一般荒诞!
秦川接着道:“至于和氏璧一事,当日在酒店我便早已说明。这是注定要发生之事,乃天命,岂可违背?”说到这里,猛然想起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是违背天命,自己这个头号逆天行事之人又怎么好意思劝说起别人要顺应天命来?想到这里,顿时觉得底气不足,颓然叹道:“罢了罢了!没什么好说的。和氏璧一事就算到我头上好了。就算是我偷了和氏璧,又毁了和氏璧好了。不过这和氏璧本来也不是属于你们的。它是楚人卞和发现的,并非你们的祖传之物。”
第十七章 梦醒(11)
       大家请注意看看公告。
“阿弥陀佛!和氏璧之事,我们暂且不问,但法王身为佛门高人却身犯杀戒、荤戒、酒戒三大戒律,且滥杀无辜,手段残忍,岂不愧称‘法王’两字?”一个老僧开口道。此僧似乎在百岁高龄过外,皆因他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的长须垂盖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细看,两目固是神光电射,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光秃的头顶,更反映明月的色光。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秦川心道:这大概是四大圣僧之中的一位了。不知那了空为何没来?和氏璧可是在净念禅院中被偷的,于情于理,了空都绝无袖手旁观之理,莫非埋伏在一旁想偷袭暗算?秦川目光一扫四周,叹息道:“不知这位大师是四大圣僧之中的哪一位?了空大师呢?”
“圣僧之名,愧不敢当。贫僧道信。”道信大师答道,“法王对净念禅院有莫大的恩惠,因而了空大师不忍与法王为敌。”
秦川心道:原来佛门高僧也是可以收买的。秦川肃然合十道:“久仰道信大师乃禅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宗师人物。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道信大师一怔,心道:当年师傅传我衣钵之时所说的偈语,他如何知道了?此人与石之轩相貌如此相似,莫非是石之轩的儿子?不对,石之轩只有个女儿,从来没听说过有个儿子。
秦川又接着道:“大师提出的‘佛心第一’和‘一行三昧’之禅法大含精义,识见卓超,道前人之所未道,令在下敬佩万分。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道信大师所提倡的“念佛禅”较之净土宗的念佛大有区别。净土宗的念佛是已经选定了一佛,而且在念这一佛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以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这就是修净土宗的一个根本目标。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则没有规定要念哪一佛。你念释迦佛也行,念阿弥陀佛也行,念药师佛也行,念阿閦佛、成就佛都可以。
四祖道信的念佛禅其根据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是《楞伽经》第一品“一切佛语心品”。所以根据《楞伽经》来确定了念佛禅的一个理念:诸佛的心是第一位的。诸佛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心,众生的心也就是诸佛的心。
第二个根据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主要是讲“一行三昧”,三昧是什么意思呢?三昧或者叫做定、正定、等持。等持的意思,就是要使定和慧平等地保持。因为三昧不完全是定的问题,一定还有慧作基础,有慧做先导,那么定和慧之间基本上要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为什么说念佛心就是佛呢?念佛的心就是觉悟的心,妄念就是凡夫的心。
其实就当时而言,道信大师算得上是这一代之中佛门出类拔萃的第一人,但是道信大师太着重于戒律,对门下弟子要求太过严格,因而弟子极少。据说他七岁出家,其师戒行不纯,道信虽多次劝谏,不听,他便私下坚守斋戒五年。尽管道信收徒极严,但还是被石之轩混了进来,偷学走了武艺,此乃道信的一块心病。
道信佛法造诣虽高,但因此时门下还不兴旺,名气也不是很响,他的佛法“大含精义,识见卓超”,的确还说得过去,但“道前人之所未道”就稍有些过誉了。以秦川现在名动天下的身份,说出这番话来,道信虽是四大皆空之人,也忍不住要心中欢喜,且秦川最后四句偈语正是对道信禅法的总结,说中了道信的心中痒处,以道信的修为,心中也不免有一丝得意,原来自己多年心血结晶的禅法,连大名鼎鼎的东华法王也认真研究过,心中顿时忍不住对秦川生出好感来。
秦川心道:不管如何,先与四大圣僧讨论番佛法,减轻敌意,总是错不了的。秦川心中默默回忆天台、三论、华严三宗的佛法精义,正要开口与另外三大圣僧好好聊聊,忽然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想不到几句阿谀之词,便将佛门圣僧收买了。嘿嘿,也难怪,大家同是佛门一脉,自然要同流合污了。”
秦川恼怒之下,回头打量着身后众人,冷冷道:“刚才是谁在说话?”
但那人说了那句话后,就此寂然无声,谁也不知说话的是谁。秦川心道:此人暗中刻意挑拨,用心极为歹毒。他用的只怕是腹语之术,因此混在人群之中,却也无从发现。可惜自己没有内力,否则学萧峰吼上一吼,破了他的邪术才好。
此人的挑拨果然起了作用。道信立即合十道:“阿弥陀佛,不知法王对赵家灭门惨案做何解释?”众人顿时都朝秦川望去,看他如何解释。
秦川目光扫了身后众人一眼,群豪和他目光接触之时,无不战战兢兢,谁也不敢动上一动,发出半点声音,唯恐惹祸在身。秦川淡淡道:“赵家灭门惨案与我无关,是有人故意栽赃于我。以我的身份,决不会敢做不敢当。各位并没亲眼所见,仅凭空揣测,一定要算到我头上,我也没话可说。”
“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之际,原不必强求分界。法王只须起了杀心,纵然并未真的杀人,那也是杀人。”一个老僧道。此僧身型高欣挺拔,额头高广平阔,须眉黑漆亮泽,脸形修长,双目闪耀智慧的光芒,一副得道高僧,悲天悯人的慈祥脸相。
师妃暄淡淡道:“这位是天台宗的智慧大师。”
秦川朝师妃暄点了点头,心道:这智慧和尚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赵三现在没死,我多半也不会放过他,若我没有杀他之心,那真凶又如何能如此成功的栽赃于我?转念又一想,即使我出手杀赵三,也决不会灭他满门,而且心中想想,难道也犯法吗?ft,这天台宗果然喜欢搞唯心主义!
秦川心中虽不满,但口中却道:“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一念三千,说己心中所行。天台佛法果然名不虚传!透过这一念三千的佛理,我等还可了悟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旨,也在当下的一念心中。‘即心即佛、即心作佛’。”
智慧大师心中一凛,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东华法王果然大智大慧,精通佛法,当世无双。如来教导佛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佛门三毒贪、嗔、痴。法王具大智慧,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等斗胆,想邀法王共参佛法十年。”
秦川心道:想判我有期徒刑十年?没门!如果是关在慈航静斋,有妃暄陪伴,还可以考虑考虑。秦川直截了当道:“众位大师若要与我共参佛法,在下受宠若惊。但若想囚禁秦某,在下恕难从命!”
“阿弥陀佛!”四大圣僧同时合十道,动作整齐一致。秦川道:“这样吧!在下不避不闪,硬接四位圣僧三招,若能伤得了我,秦某任凭众位大师处置。若伤不了在下,此事就此作罢。如何?”秦川这个提议看似吃亏极大,其实稳操胜券,因为绝对防御根本不惧怕任何攻击。若真要动手过招,四大圣僧察觉到秦川不会轻功的破绽,以速度用游走之法来对付秦川,一击之后马上退开,虽无法伤到秦川,但秦川也奈何他们不得,一直这么纠缠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因此秦川干脆提出了这个办法。
四大圣僧面面相觑,沉默了良久,道信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法王既有此提议,我等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了。”言罢,四人分站四角,将秦川围在正中。
“阿弥陀佛。”随着一声佛号,四大圣僧同时出手朝秦川击去。四人深知秦川武功深不可测,强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因而一出手便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一指头禅、大圆满杖、心佛神掌、达摩手印分别朝秦川攻去。待见秦川真的不招架也不躲闪,四僧顿时将力道收回了七分,四大圣僧武学修为已到绝顶之境,对力道控制得收发自如,陡然之间收回力道并非难事。
秦川硬挨了四大圣僧三分力道的围击,身子连转了数圈,不断摇晃,脸色数变,很快却又恢复如常。其实秦川的绝对防御早将四大圣僧的攻击给过滤掉了。只是秦川知道绝对防御的能力太过匪夷所思,怕被众人看成妖法,因此干脆故做姿态,一来尽力掩饰绝对防御的能力,二来也算是卖四大圣僧一个面子。若对四大圣僧的攻击,没有半点表示,也未免太过不敬。
四大圣僧清楚感觉到自己打到秦川身上去的内劲有如石沉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却不知秦川是如何做到的,至于秦川转圈晃动,故做姿态,骗得了局外人,却瞒不住出手的四大圣僧。四大圣僧面面相觑,智慧大师叹道:“法王好生高明!只是这等作伪,实非高人所为。”
四大圣僧心意相通,再次出手,此次出手都用了七分力道。只见秦川双手合十,宝相庄严,念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次合击,打在秦川身上,竟然纹丝不动。原来秦川见自己先前作伪过头,被四大圣僧识破了,便换了个故做神秘的方法。果然四大圣僧以及周围之人的心思都被秦川这几句高深莫测的话所吸引,觉得这话里面包含了武学妙理,纷纷琢磨这话中的含义。
傅君嫱低着头,苦苦思索,自言自语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却不知下一句是什么?”她心中有疑问,全神贯注思索之下,便不知不觉中道了出来,并无任何用意。可万万没想到秦川竟然肯回答。秦川朗声道:“下一句是: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秦川这话一出,武学修为较高的人都纷纷有所领悟,再一参照自己的武学心得,顿时武学修为又进益了不少,其中自然以四大圣僧、宁道奇、师妃暄等人受益最大。秦川冷眼旁观,见身后“除魔盟”等人中有几人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显然是因为自己这几句来自《九阳真经》中的话,突破了他们武学上的瓶颈。当然也有不少修为浅薄的人,或抱头苦思,或伸手搔头,脸上尽是迷惘之色。而那些受益之辈,望向秦川的眼神之中,顿时多了几分热切亲近,少了几分仇视恐惧。秦川心道:原来这些人也是很容易收买的。
智慧大师合十赞道:“阿弥陀佛!多谢法王指点之恩德。法王胸襟广阔,贫僧好生佩服!只是这最后一招,我等都要用尽全力出手,还请法王小心!”
秦川微微一笑,道:“四位前辈,请出这最后一招吧。”
四大圣僧齐宣佛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接着各自施展生平得意绝技,朝秦川全力合击过来,只听见风声骤作,隐隐包含着一阵若有若无的梵唱响起,猛听得砰然一声巨响,有若惊雷,四大圣僧已同时击中秦川的身体。秦川大吼道:“摩诃般若波罗蜜!”同时双手朝自己身上连击了四下,接着神色渐渐恢复如常。秦川这番做作,连四大圣僧都瞒过去了,众人都以为他是用奇门功夫,通过自击四下,化解了四大圣僧这惊天一击打入身体之中的劲道。
众人都大为动容,老一辈见多识广之人,更是以疑惑的目光朝道信大师望去。
原来在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四祖道信大师领众至吉州,适逢群盗围城,历经七旬而未能解除,城内泉井干涸,兵粮已经尽绝,大众皆感到忧惧,四祖便教导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此时城中群众人人一心,意志坚诚持诵。城外的盗贼这时遥望城中,看到城上彷佛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互相告诫说:“城当中一定有异人,我们不可以冒然进攻!”便解围而去。
秦川这句“摩诃般若波罗蜜”都令在场见多识广之人起了疑心,纷纷联想到了此事。最为吃惊的还是道信大师自己,他当日教众人念此句,只是为了安定众人心神,真正退敌的还是靠着自己的“佛门狮子吼”神功。他以此神功借着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夹杂在众人的颂念之中,惊退了城外众贼。其实自己并非真有一门“摩诃般若波罗蜜”的奇功,一定要牵强算上,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佛门狮子吼的改头换面罢了。至于“城上彷佛有神兵守护”之说,自然是城中百姓自己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宣扬出来的。
道信自己也迷惑了,心道:莫非法王适才所施展的便是真正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功不成?
秦川双手合十,面露微笑,说道:“多谢四大圣僧手下留情!”他这纯粹是句客气话,四大圣僧连忙合十还礼齐声道:“愧不敢当!”
秦川心中一松,思道:总算将四大圣僧打发了,再把宁道奇打发走,众人见领头之人无功而返,锐气没了,自然也不想自取其辱。大不了届时再送他们一些从网上看来的武功心法,应该也能将他们打发走。
秦川心中正一相情愿的打着如意算盘,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又在人群之中响起:“此人丧心病狂,心狠手辣。今日我等‘除魔盟’的英雄们若不齐心合力宰了他,他日我等落了单,必遭其屠杀。他武功越高,大伙儿越是危险。和他也不用讲什么江湖规矩,大伙儿一起上啊!”他这话一出,人群之中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低声议论纷纷。
秦川四顾群豪,只见各人神色均甚尴尬,有的强作镇定,有的惶惑无主,有的战战兢兢,更多的却是跃跃欲试,颇有铤而走险之意。秦川肃然道:“有请王薄、王通两位前辈出来答话!”
话音刚落,一貌似中年的老儒生走出人群,朝秦川一拱手,道:“王通见过东华法王。”此人正是喜欢著书求名的当代大儒王通。
接着又有一人走了出来。这人年在五十许问,身材修长,腰板笔直,唇上蓄着一把刷子似的短髭,清俊的脸上有种曾经历过长期艰苦岁月磨练出来的风霜感觉,这或者是由于他下眼脸出现一条条忧郁的皱纹致加强了感染力。双目则精光烁烁,深邃严肃得令人害怕,与他挂着的笑意显得格格不入,形成极其怪异的特别风格。这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