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尘有梦-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计划没有节制地扩大起香猪养殖的规模。
    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国内市场对香猪的需求基本饱和,而国际市场对食用香猪几乎没有什么需求。但在新修县的老百姓中,却掀起了一阵新的养殖香猪的高潮,罗天永则毫不犹豫地在售出猪苗的同时就和养殖户签订了预购合同。
    这个“香猪开发实业公司”是在熊华侨的养殖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罗天永合作改制后,罗天永一方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罗天永是公司法人,熊华侨仍然负责着猪苗的销售,并且掌管着公司的财经大权。熊华侨比罗天永精明得多,发现形势不对时,发挥了他潜藏的奸商本质,在六月底的时候,以回印尼探亲为借口一走了之,临走时还卷走了公司账上两千多万的资金。
    熊华侨走了以后半个多月,罗天永怎么都联系不上他的时候,才觉得事情不大对劲,然后发现公司账上少了两千多万。罗天永毕竟是个聪明人,不久就发现自己的摊子铺得太大了,等到这一批香猪出栏后,公司根本没有实力来履行合同义务,就算能够履行合同义务,这批香猪也是根本卖不出去的,可以说他们这个公司早晚都会出事,难怪熊华侨聪明地一走了之。为了不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罗天永甚至没向公安部门报案,出于长期来形成的对鲁仲明的惧怕,当然更是不敢告诉鲁仲明了,只是说公司的经营上遇到了点难题,希望鲁仲明能抽个时间到河西省去一趟,给他一些指导。罗天永话说得轻松,鲁仲明还以为罗天永想拍他的马屁或者想在他面前展示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成绩,故意找借口请他去看一眼,然后让他给一些肯定。所以,鲁仲明是以度假的心情到南乡来的,时间一拖再拖,真正来的时候连女儿都带上了。
    到机场接来鲁仲明后,罗天永还是没敢把实情说出来。当王湘林听说他们作为西部省的人在河西省投资香猪养殖,大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觉得这件事很有宣传价值,就跟鲁仲明去采访。记者都来采访了,罗天永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就把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鲁仲明。
    鲁仲明听罗天永说完后很生气,一是生气他不知天高地厚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二是生气他对熊华侨的事情隐情不报。但毕竟罗天永是他一个老叔的儿子,而他作为兄长,在这件事上对罗天永缺乏监管也有责任,又碍于王湘林在场,除了把罗天永大骂了一通外,倒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冷静下来后,鲁仲明让罗天永迅速向公安部门报了案,然后和古城那边的长辈一起商量补救措施。
    香猪的事倒还好处理些,目前新修县老百姓香猪的养殖规模是国内需求的四倍,而在熊华侨的运作下,公司以前向外销售香猪的价格是向老百姓收购的价格的三倍左右。如果降低向外销售的价格,可以使国内的需求量扩大一倍左右,可以解决目前在栏的一半香猪。如果和老百姓重新签一份合同,让他们推迟一部分香猪的出栏时间,将他们推迟出栏的香猪的收购价格适当提高,同时控制好猪苗的繁殖规模,就能够多争取一些时间,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香猪的销售问题了。虽然这样以后公司会赔一些钱,但所赔的钱不会太多,认真地履行合同以后,增强了在老百姓对公司的信任,以后这钱还是能赚回来的。
    惟一让鲁仲明发愁的是被熊华侨卷走的两千多万,虽然报了警,但熊华侨不知道跑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逍遥去了,能不能追回来很难说。但木已成舟,发愁也没用,他只有指望目前在栏的香猪能够按照他的设想处理好。但今天一大早发生的一个新情况,却让鲁仲明更加头疼。
    之所以香猪的收购价格能压到那么低,是因为熊华侨利用了地方上的一些势力,让他们去和老百姓谈价格签合同,老百姓不能不答应,就像是某些沿海地区的渔霸一样。新修县经济很落后,一般的老百姓都是比较怕事的,有点钱赚就满足了,哪敢和那些人多争。地方政府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但既然公司的存在能为他们地方财政增加收入,熊华侨和罗天永对某些官员又经常进贡,而且还没人到政府告状鸣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熊华侨携款外逃的事被人知道了,而且在罗天永的授意下,公司暂时停止了新出栏香猪的收购。综合这两件事,老百姓就以为公司马上要倒闭了,如果公司倒闭了,他们的香猪就白养了。香猪这东西,老百姓可没有兴趣当宠物养,自己杀了吃吧,又没有几两肉。买猪苗和饲养可花了不少钱,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知道消息后的老百姓都急了。老百姓急了,有心人就高兴了。因为地方势力有多个,不是所有的地方势力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和熊华侨合作的,也不一定是势力最大的一两个。没有和熊华侨合作的地方势力,虽然碍于所谓的江湖规矩当时没有发作,但既然熊华侨没给他们面子,如果抓到机会,当然会报上一箭之仇的。
    罗天永向鲁仲明汇报说遇到难题后就跑到南乡市躲了起来,公司没人作主,老百姓五次三番地送香猪去卖当然都是没人收的。政府方面,在没有搞清楚具体情况之前,当然也是能拖则拖。实在等不下去了,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一大帮老百姓抱着香猪到京九铁路上拦道示威,把大京九铁路堵了四十多分钟。直到惊动了省公安厅,出动了大量警力才把老百姓暂时拉走。
    公司的法人是罗天永,背后控股的却是鲁仲明名下的一个投资公司。堵了大京九,这件事就由一个普通的经济事件变成了政治事件,事情和政治拉上了关系,当然会非常头疼。另外,这件事有地方势力参与,搞不好也是个古老的帮派什么的,其中可能也有几个高手,就算目前在政府的帮助下将事情暂时解决了,但到了以后,对方为了帮派的面子,用点过激的手段向他示威也说不定。所以得到这个消息后,鲁仲明让罗天永带着所有的保镖先去新修县,自己向古城的那些长辈汇报一下新情况后就来找李远方,让他帮着照顾一下女儿,然后赶到新修县去亲自处理这件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绿林旧事
    听鲁仲明和王湘林互相补充着说完事情经过,李远方不由得暗自庆幸,庆幸的是他自己有钱老把关,所以才没犯和罗天永同样的错误。
    开办梅山土特产之初,制定和农民签订的农副产品原料预购合同的时候,李远方打算农民能产多少他就收多少,根据农民的生产情况决定公司的生产规模。因为他已经从钱丰那里和望河县政府的统计数字中了解到,就算把全县农民的所有产量都算上也满足不了梅山土特产的设计产量。既然如此,不如向农民承诺地里产多少,土特产公司就收多少,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但他的这个方案到钱老那里后碰了壁。
    钱老要求李远方根据和省外贸、李蒙等人约定的销售计划来确定土特产公司的生产计划,然后由生产计划来确定向农民预购农副产品原料的数质量,和李远方的思路正好相反。当然,考虑到一些不确定因素,收购比生产计划稍多一点的农副产品原料是可以考虑的。钱老的解释是,不管原材料市场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产计划都应该由销售计划来确定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产品供大于求,产品大量积压,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供不应求,则对公司只有好处。另外,钱老要李远方考虑到农民们过高的生产积极性,如果承诺产多少收多少,农民可能连粮食都不种,无计划无节制地种那些经济作物,而且种出来的农副产品原料的质量也很难保证。不种粮食,对望河县这样的地方来说显然是不可取的,种出的东西梅山土特产做不到全部收购,则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最好的方法就是签约时给农民规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话,既可以使农民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又能保证得到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按照钱老的方案来办,无论是土特产公司还是望河县的农民,都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这个稳打稳扎的方案,对于梅山土特产这样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在为自己庆幸的同时,李远方也考虑了鲁仲明对香猪事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觉得鲁仲明的方案已经是比较完备的,以他的经验和阅历,想不出比鲁仲明更好的方案,就问了王湘林:“老王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王湘林说:“虽然目前这件事已经变成了政治事件,和罗天永这个法人以及鲁总都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件事毕竟是由那个熊先生引起的,组织堵住大京九的行动也和你们无关,追究法律责任追不到你们身上。罗天永这段时间避到南乡的行为,可以用公司资金被熊先生卷走,正在想办法筹集资金来解释,公司暂停收购香猪,就用公司资金运营出现问题、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为由。只要鲁总能履行好合同规定的义务,这件事就算捅破了天也不会牵连到你们身上。我所担心的是,真像罗天永说的这件事有地方势力在里面插手,就算现在暂时把事情处理好了,以后你们的麻烦还是不少。这些江湖上的规矩我不懂,所以我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李远方认同王湘林的意见,罗天永的错误,不管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还是财务大权的旁落,都只是经营策略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他也是受害者,不应该负什么责任。而且罗天永这两年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功,和各级官员又有一定的联系,再按照鲁仲明的方案解决了香猪的收购问题,政府方面和养殖户那里应该好说话。听王湘林提到“江湖规矩”这几个字,插了一句说:“师兄,这次连省公安厅都惊动了,你自身的安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要是你带那么多保镖去,政府和公安部门会很反感,还会让那些帮派以为你要和他们来硬的,惹火了他们反而更不好。如果想用江湖规矩和那些帮派达成谅解,你一个人去拜访他们会好说话些,要是你不放心的话,到时候我跟你去一趟。”
    鲁仲明想想也是,对李远方说:“远方说得有道理,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做生意,从昨天到现在又昏了头,这些江湖规矩差点都忘了,真要是江湖人的话,是最讲面子的,我带那么多人去确实不好。天永应该还没到新修县,我等会打个电话让那些保镖都回南乡来,就我和他两个人去就行了。等政府那边的麻烦解决了,我想办法找到那些帮派讲一讲,干脆我一个人去,远方你就不用去了,帮我照顾着小萌就行了。要是你真想帮忙的话,开着你那辆车把我们送到新修县,看在你这辆车的车牌的份上,政府和公安那边可能会好说话些。我这次就算是狐假虎威,远方你不怪我在利用你吧。”
    李远方想自己要是开着那辆夸张的大吉普到新修县去,确实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说句心里话,他是越来越讨厌自己这种不明不白的身份,但刚才话已出口,主动要求陪鲁仲明去一趟的,这个时候不好反悔,只好答应了鲁仲明的要求。对鲁仲明说他出去和叶黄以及干仁国交待一声,鲁仲明让李远方顺便把鲁萌喊进来,他也要给女儿交待一下。
    李远方出去的时候,几个女的都在叶黄的房间里说着话,客厅里只有李教授、肖副厅长、乔局长以及肖南庭等人。李远方找到鲁萌说她爸爸找她有事,顺便把叶黄也喊了出来向她说明情况。叶黄听李远方说要陪鲁仲明到新修县去一趟,让她留在南乡等着,心里不大高兴,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除了噘一下嘴外,倒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说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
    乔局长听说李远方要陪鲁仲明去新修县,若有所悟地问李远方:“是不是为今天早晨大京九被堵的事去的,听说这件事和新修县的香猪项目有关,香猪项目由一个华侨和西部省的一个公司投的资,和鲁先生有关吗?”李远方看瞒不住乔局长这个明白人,回答说确实是鲁仲明投资的,现在有麻烦了,他开车送鲁仲明去一下,看能帮点什么忙。
    乔局长沉吟了一下,对李远方说:“真要去新修县的话你要小心点,那个地方的治安一向不大好,连土匪都有。堵大京九的事要是有人在后面操纵,肯定和那些土匪有关。”听到“土匪”两个字,李远方觉得怪怪的,心想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可能还有土匪,乔局长指的,应该是一些地方势力,平常解决问题所用的手段有些过激,让乔局长他们公安部门感到头痛,所以就用“土匪”这个名词来形容。然后想想,既然乔局长对新修县当地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向他先咨询一下比较好,就问了乔局长:“你说的‘土匪’都是些什么人?”
    乔局长苦笑了一下说:“土匪就是土匪,从祖上传下来的土匪,还能是什么人。”发现李远方越听越糊涂,乔局长看着肖副厅长对李远方说:“这件事当地人都知道的,老首长以前还和他们打过交道。”肖副厅长点了点头,李教授则说:“我也听说过北边的山里一直有土匪,听说他们还经常下山来作案,但报纸从来不敢报,外地人都不知道。”肖副厅长接过李教授的话说:“倒不是报纸不敢报,因为是那些人也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穷凶极恶的人,叫他们土匪只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不是太确切。虽然那些人有些风俗比较特别,但做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政府和公安部门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互相给点面子吧。”
    经过肖副厅长和李教授进一步解释后,李远方总算明白被乔局长称为“土匪”的那些人确实和所谓的土匪有些联系。河西省历朝历代以来都是欠发达地区,全省境内多山,而且山区的土质不大好,各种作物的产量比较低,老百姓生活比较艰难。多山的地方,民风一般比较骠悍,如果有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鱼肉乡里,老百姓走投无路之下,只有上山落草为寇,成为武侠小说里所说的“绿林好汉”,做一些反压迫反贪官劫富济贫的事。这些人,在老百姓眼里是好汉,在官府或者地方豪绅的眼里,当然就是土匪了。因为走投无路上山落草的好汉和真正为非作歹的土匪很难界定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官府的有意识引导下,就用统一的“土匪”这个名词来称呼。只不过当时的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清楚哪些山头的人是好汉,而哪些山头的人确实是土匪而已。
    既然要当绿林好汉,当然要有保护自己的本领,正好河西省境内有张天师的道场,“天师道”是有习武传统的,受“天师道”的影响,经过一代一代的积累,那些绿林好汉中不仅出了不少武林高手,而且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传统的武术门派。和全国其他的武术门派不同,河西省境内的门派基本上都是占山而据,形成一个个山寨似的村落。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那些绿林好汉的后代最后都成了散布各地的山民,宗族的传统代替了门派的门规。当年毛老人家上山打游击的时候,得到了这些山民的不少帮助,有的人后来还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
    建国以后,那些真正的土匪当然都被镇压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与以前大不相同。由绿林好汉的后代转变而来的山民,有些搬到山下居住,而有的还留在山上不愿下来。留在山上的山民,由于居住的地方非常闭塞,而且保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