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尘有梦-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丽姐漂亮,看上去没有丽姐顺眼,叫她为你去整一下容,整得和丽姐一模一样都可以。”李远方被这两个人气得火冒三丈的,却又拿他们没办法,只得挥了挥炒勺说:“你们还想不想吃饭了,再跟我啰嗦我用这东西把你们全都打出去!”
    钱乐敏吐了吐舌头,一脸无辜地说:“现在这个时代怎么好心没好报呢,好吧,当我什么都没说,你老人家请自便吧!”然后向董文龙使了个眼色,两个人一起出去了。
    钱丰回来得很晚,那个时候李远方已经帮着舅妈把饭做好了。吃完饭后,钱丰把李远方叫到了书房,问起了他近期的情况,李远方一一地作了回答。等钱丰问完后,李远方忍不住问道:“舅舅,迁都的事情是真的吗?”
    钱丰感到很诧异,说道:“你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才刚刚被人重新提起呢。”然后自嘲地笑了笑说:“我怎么也像老糊涂了似的,你有那样一个师父,什么消息得不到,你先说说你都听到什么消息吧!”
    当李远方把昨天和孙老肖老他们谈话的经过都向钱丰说出来后,钱丰笑了笑说:“孙老用《盘庚》来向你解释迁都的动机,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过要是简单地迁一下都就能把腐败给反掉,那只能说是梦想。虽然这是最终目标,但绝对不能就这么认为。”
    李远方不解地问:“那应该怎么说?”钱丰说道:“迁都的目的,确实是想移风易俗,改变一下政坛的风气,这应该说是初步目的。一个政权建立的时间长了,而且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和平年代后,产生官僚主义是必然的,迁都的目的,其实是想减少一些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少了,腐败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了。现在全国各省市对京城的市民所享受的特权意见很大,无论是从上学、就业还是社会福利等所有方面,京城里的人都要享受比别的地方高得多的待遇。比如说到在京城里找工作吧,和外地人比起来,京城里的人的门槛很低,想搞个全国性的协会或者别的团体什么的,京城里的人说办就办了,而别的地方的人则比登天还难。这就造成了在关键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的素质拿到全国范围去衡量是相对比较低的奇怪现象,仅仅因为他们是京城里的居民,就占据了那样的位置。这样的人才结构,说得难听点是让庸才来管理天才,长此以往,给整个国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因为所有的岗位对京城人的门槛更低,就造成了在各个关键岗位的人都是京城里的,很容易结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张庞大的关系网的能量很大,因为所有事情的落实并不是领导自己去抓,而是手下的这些人具体去办的,所以从外地来的领导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在各个部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还是这些关系网中的京城人,那些人虽然官不大,但能量和所发挥的作用绝对不会小,所以现在许多人都在抱怨京官难做。以前经常有人抱怨说这我们这个国家里占主导地位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产生这种现状的根源,其中之一就是目前京城里的风气,京城都这样,你说全国别的地方能怎么样?我们现在这个京城,可能是因为做了好几个朝代的首都的缘故,官僚主义和京城本位主义特别严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如果能迁一下都,虽然不能根治,至少也能有一些改善吧。但真的要想迁都,办起来何其之难!”
    李远方侧着头想了想,问钱丰道:“舅舅,你是担心这个动议不被人大通过吗?”钱丰摇了摇头,回答道:“如果放到人大去讨论,让代表们同意迁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关键是把新首都放在什么地方。但目前来说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人大和全国人民的意愿,而是来自京城和京城周边地区的利益共同体。一个小范围内的利益共同体竟然能够左右一些重大政策的制定,这是极其危险的一个信号,对我们的长治久安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光从这一点来看,这个都也是非迁不可的,不然的话,以后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只要现在的领导能下得了这个决心,并且把各种可能遇到的阻力考虑周全,我想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再过个几十年就不好办了,搞不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
    说完了这些,钱丰想了想后继续说道:“因为迁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主要是改变一下官僚主义和京城本位主义的风气,所以从这一点来考虑,不考虑国防和安全因素的话,像南京、西安这些以前做过都城的城市都不是首选。而像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这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因为太繁华了,很容易产生安于现状的偏安情绪,也和孙老说的《盘庚》中所含的深意相违背。所以说,应该找一个经济稍稍落后一些的二级城市,而且这个地方发民风一定要朴实。南乡这个地方,虽然经济落后一点,但地理位置恰到好处,交通比较便利,民风又很朴实,是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仅仅作为政治中心非常不错。加上一些老前辈也是从那里出来的,对那里比较有认同感,于是就相当于‘蚌相争,渔翁得利’,成了这次迁都的首选。不过,因为迁都是件大事,从动议到讨论到行动以及到最后发挥出新首都的作用,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是不行的。同样,也因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提前放出风声,许多投资者会很快往南乡涌去,在中央政府迁过去之前,就能在短期内调动大量民间资金让新首都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最大限制地减少中央政府的投资。所以说,迁都的主要困难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钱丰的这一番分析,比孙老等人更具体也更有道理,让李远方茅塞顿开,看到李远方听得入神,钱丰笑着问他道:“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没有趁机捞一把的打算?”李远方摇了摇头说:“我不想,师父他不会让我干这种事的,我最多跟我那些朋友说一声,他们有兴趣的话,让他们去折腾吧!”
    钱丰赞赏地点了点头说:“你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你自己去炒地皮,你的行为就和那些靠着父辈的余荫胡作非为的高干子弟没有什么两样了,和你做人的原则也不符。你现在的钱已经够花了,没有必要去做这种和政治沾边的事情来锦上添花。而且这件事做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挑战性,我看你也提不起多少兴致。我想,你作为陈老的徒弟这个身份,虽然表面上很风光,但万一搞不好的话,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只要别人能看在陈老等人的面子上不给你小鞋穿,真正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给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以你的头脑来说已经足够了。”
    从钱丰所提出的“京城本位主义”的概念的启发,李远方想到了自己公司里的人才结构问题,于是将前一阶段在成都公司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它各个分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向钱丰说了出来,让钱丰这个经济学家兼政府官员帮他拿一下主意。钱丰的意见是,如果公司不想在短期内上市的话,只要总公司这边把好关,那些任人唯亲的现象无关大局。因为企业和国家不同,整个梅山集团都是李远方自己的,相当于以前的“家天下”,作为梅山集团的所有人,在人事安排方面,他想怎么办就可以怎么办,而不像民主社会里的国家那样要取得大多数人的同意。只要李远方能虚心地接受教训,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各地的合作者没有产生太大的裂痕,人事方面的问题应该很好解决。
    原来李远方考虑过梅山集团上市的时间表,但现在他搞的是隐姓埋名,如果公司要上市,他的身份就要暴露出来,所以现在又有些迟疑,因此也征求起钱丰的意见。
    钱丰回答道:“一般情况下,那些人想把公司上市主要有几个目的。一是资金周转不过来,或者是想扩大规模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通过上市去筹集资金,如果你现在资金方面没问题,又不想把企业规模扩展得很大的话,这方面的因素你可以不考虑。第二是通过上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现在梅山集团的知名度已经够大的了,上不上市对知名度的提高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一个从不上市的名牌企业,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是很少见的,就凭这种特殊性,可能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会让梅山集团的名气更大一些都说不定。第三是出于论功行赏的目的给有功之臣分一些股份,让他们手里的股权变成资金,但要是你不想把股权分给别人,想一直独自控制整个梅山集团的话,这就无所谓了。第四,有些人上市纯粹是想通过这个方法评估一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和个人资产,满足一下个人的虚荣心,你连身份都不想让人知道,这就更没有必要了。”
    其他方面,李远方确实无所谓,但他一直打算,等到梅山集团上规模后把股份分给像钱老、隋丽、周幸元、贺兆年这些有功之臣一些,如果不上市的话,好像他们就得不到多少利益似的,显得自己不够诚意,所以就把这个疑虑向钱丰说了出来,钱丰笑了笑说:“你这样的武林高手,都怕别人知道你很有钱给自己带来麻烦,别的人应该也差不多吧!而且你在经济方面对他们一直都很照顾,他们很少有钱不够花的时候,既然这样,又何必非要自己手里捏着几张股票,然后随着股票在市场上的涨跌而患得患失的?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可以把股份分给他们一些,兑现一下自己的诺言,让他们以后有个依靠就行了。只要公司的利润能够得到保证,他们每年的分红绝对不会少的,所以上不上市其实是无所谓的,反正你有一大批梅山古酿在手,什么时候都不担心流动资金的问题。说句玩笑话,上市了你还要给股民分一点红利,不如全都留给自己人,谁都不跟他分的好。”
    然后,李远方还向钱丰请教了生产经营方面的许多问题,另外,也从钱丰这里知道了许多明后年以及更长时间内国家即将执行的新政策,有了钱丰的这一番指教,对以后怎么办,李远方的心中就更加有底了。
    钱丰惟一没有给他提供任何意见、让他自己去拿主意的只是感情方面的问题。钱丰对李远方娶隋丽的想法并不反对,他认为在事业上隋丽会是个好帮手,是个绝好的内当家,而且对李远方会绝对忠诚。同时,钱丰认为叶黄也不错,是个能帮李远方开创出一番新天地的好帮手,不管以后和叶黄的结果怎么样,钱丰要求李远方千万不能伤了叶黄的心。所以虽然表面上钱丰说不帮李远方作决定,语气上还是倾向于叶黄,搞得李远方心烦意乱的。
    李远方在北京住了四天,除了到钱丰家去了一天外,只到辛红阳家去了一趟。吃完晚饭去的,把东西送过去就走。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家陪着陈老,偶尔和陈老一起到孙老肖老他们那边转转。
    四天之后,董文龙仍然陪着武老留在北京。而李远方自己,则按照钱老的要求,带着钱乐敏先回梅山镇去了。
第二百零七章 阴谋诡计
    说句实话,对孙老提出的借着迁都之便为自己多积累点财富的建议,李远方不是不动心,不管对谁来说,钱多一点总不会是坏事,只是因为陈老坚决反对,他才不得不放弃到南乡去炒地皮的打算。但以他的性格,得到了这个重要消息后,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怎么都是很不甘心的,所以自从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一直都在琢磨自己怎么能在不违背师父的要求的前提下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
    通过孙老等人和钱丰的分析,李远方心里也明白,迁都看来是势在必行的了,只要领导人能下得了这个决心,肯定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对现在京城的现状看不惯的人,在全国应该是占绝大多数吧,这就是民心所向,只要顺应民意的事情,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肯定能成功。与别的城市相比,好像南乡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但因为一些老领导对南乡有感情,让南乡“渔翁得利”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从表面上看来,迁都的目的是因为现在的京城太过臃肿,已经成了全国各地的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从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政治中心往北京的郊区移一移,是根本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只会使得京城越来越臃肿,到最后形成“尾大不掉”的严重后果。所以要做就应该做得彻底一些,别搞那种拖泥带水、得过且过的事情。把都城迁到南乡这样的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中等城市,无论对于法制化民主化的进程,还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将都城迁到一个没有太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官场陋习的新地方后,各种利益团体和人际关系会重新被洗牌,如果控制得好,在中国传统的儒学政治和西方的民主政治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的话,以后的中国,世界上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我们竞争。而且绝对不会像将英语作为官方第一语言的新加坡那样,让人产生“假洋鬼子”的感觉。这一点,既然连李远方这样的年轻人都能看明白,现在的领导人比较开明也很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当然会看得更清楚了。
    但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因为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人际关系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将都城迁到南乡后,虽然各种关系将会被重新洗牌,但绝对不可能把“人情”二字完全洗掉,只是以一些新的人际关系来代替旧的人际关系,人情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以前相比将被大大地降低而已。李远方觉得,与趁迁都之机在南乡炒地皮大捞一把相比,在都城迁到南乡之前未雨绸缪、在南乡编织出一张自己的关系网才是上策。炒地皮大捞一把只是下策,而且很可能会触上霉头,尤其是他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比起别的人来多了许多顾虑,有些事情并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炒地皮是短期行为,而编织关系网则是将目光放到长远,到最后所能得到的利益,要比炒地皮所能带来的大得多。
    为了编织自己的关系网,李远方打算从两条路齐头并进走。第一条路,是把信息提供给自己那些武林同道,让他们去炒地皮或者干别的,在都城迁过去之前就控制住南乡及周边地区的一部分经济命脉。因为他自己的梅山集团和他个人与这些武林同道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除了能够与他们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外共进共退外,还能让那些武林同道事后对他非常感激,从而达到在幕后掌控一切的目的。
    这个打算,李远方当然是和陈老商量过的,因为这是大事,怎么都要征求一下他那个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师父的意见。对此陈老比较赞同,而且感慨说:“你的手段,比那些真正搞政治的还要高明,我收你当徒弟,还让你以后千万不要涉足政治,看来是绑住你的手脚了,我现在都搞不明白我这样做算是保护了你还是害了你!”
    因为陈老是绿林出身,所以他倾向于将向勇那样的绿林好汉作为这次合作的首选对象,陈老说:“那些白道大佬比起我们绿林好汉来,心眼要多得多,待人没有绿林好汉来得诚,所用的手段也没有绿林好汉光明,我一直看他们很不顺眼。要是让他们控制了新首都的经济,就很难起到多少移风易俗的作用。而且那些白道上的人都是家大业大的,玩这一把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就算从这件事里多赚了不少钱,对你也不会太感激。绿林好汉的家业要小许多,跟着你玩了这一把后,家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