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豆腐,老豆腐;如果是加的石膏,就比较嫩了,一般也叫:石膏豆腐,嫩豆腐。
  见二娘舀了一点碱水进锅里,然后用勺子在浆面上荡均匀,没过一会锅里就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其实和调制魔芋的办法差不多。
  锅里浆液开始慢慢凝聚,灶孔的火不停,只见二娘又拿出一个米筛放到锅里的浆面上,慢慢的在上面荡漾,这是要把多余的水给挤压出来,而且经过挤压,下面的豆花就会很好的凝聚成形,这个过程很重要,如果没控制好,这锅豆花的质量就会下降很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停的往锅里面加开始装在一边的豆浆液,这个添加的多少就不为外人道了,主要是控制豆花的老嫩程度。
  几分钟后,二娘出声道:“好了,可以停火了。”二叔这才有功夫站起来往锅里看了眼。
  这时候锅里的豆花已经完全成形,豆花是豆花,汤是汤,接着二娘又拿出菜刀把锅里的豆花划成方块,这样就方便舀出来。
  而如果继续煮下去,豆花就会越来越老,最后舀出来放进一个模型里面,用沙布包裹住,等把水过滤掉,冷却后就是成豆腐块了。
  李大厨这时候也出声道:“卤肉、粉蒸肉也都好了,晚上在吃凉拌菜和羊肉汤,明天早晨在吃面。”
  方文一听,拍着手说道:“好啊,这下有口福了。”
  当下就帮着二娘舀豆花,这边几个小伙把卤肉捞出来开始切了,李大厨也把他的蒸肉端了下来……
  好一阵忙活,准备的菜色都上了桌,素芬也帮着摆放了碗筷,爷爷奶奶也准备好了酒水饮料。
  三大盆子的豆花,五盘各类卤肉,好几种粉蒸肉,外加每个人碗里的辣椒碟子,这是用来沾豆花和卤肉的,这香气不停的往外面冒,方文连吞了几口唾沫,高声道:“都开吃吧,有什么话吃完了在说。”
  话一落,就当先夹了一个卤鸡腿,正想放进碗里,只见妹妹忽然叫道:“哥,还是你最疼我,我最喜欢吃鸡腿了。”
  方文顿时郁闷无比的把筷子拐了个弯,这鸡腿就落到妹妹的碗里,杀了一只鸡,总共就两个鸡腿,等方文还想继续杀向另外一个鸡腿的时候,只见奶奶已经把另外一个鸡腿夹到他碗里了。
  妹妹顿时嚷嚷道:“奶奶真偏心。”
  奶奶乐呵呵的说道:“文文小时候可以吃两个鸡腿呢,后来小武出生了,这鸡腿就要分一个出去,到小晴你出生了,两个鸡腿就分给你们了,现在奶奶给文文补一个鸡腿怎么能算偏心呢。”
  妹妹也不过是玩笑话,连忙撒着娇给奶奶夹了一个鸡翅膀。
  方文听在心理也是暖烘烘的,原来奶奶都记得啊,说来他也有些郁闷,以前家里就他一个小孩,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生,后来弟弟和妹妹出生了,顿时就变成了奶奶不疼舅舅不爱了。
  桌上的菜多着呢,还有两个鸭子腿,翅膀也有几个,到是足够分了,大伙接着继续猛吃,等吃得差不多了在去评价味道如何……


 第184章 田鸡、咚鸡、竹鸡(一)

  第184章田鸡、咚鸡、竹鸡(一)
  方文一边吃着,一边心理评价几个菜的味道,豆花就不用说了,川内最出名的豆花店一般都打着富顺豆花的牌子,而这个富顺其实就在此地的隔壁县范围内,或是打着石磨豆花的招牌,其实别说外面,就是在乡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石磨豆花,而修了楼房的村民家里,其石磨也早就扔掉了,一个小型的粉碎机也就几百块钱,何必在自己花力气去磨呢。
  就如川菜到了外地就变水了,豆花也是如此,川内本地的黄豆的颗粒相当之小,也不圆润,只比绿豆大一丁点,产量也不高,不过味道却是相当不错,用来做豆花正合适,但因为经济价值不高,村民们种黄豆也是满足自给自足而已,要大量收购并不容易。而且外地产着良种黄豆更便宜,随处都可以卖到,所以在材料方面也就越来越水了,富顺豆花这个招牌也早就烂了。
  不过现在在剑门关一带的豆腐和豆花却是很地道,但这也是当地发展的旅游项目,相对的消费也比较高。
  现在桌上这几盆子豆花的味道很不错,如果以方文的口味来说却是稍微有些老了点,不过村里人其实就是喜欢吃老豆腐,这和以前买肉都挑肥的买是一个道理,但是在外面城里还是嫩豆花比较行销一点,小吃豆腐脑更是很行销,不过这也只是小问题,稍后在改进就可以了。
  吃豆花还有个重点就是这碗里的碟子,此时碗碟里有酥过的花生末、酥黄豆、芝麻辣椒油、花椒油、香菜、小葱、蒜、小米辣、火烤青椒粒、酱油、在混合独特的豆鼓香料,这味道别提多爽了,一个小碟的成本价都超过了一块钱,到是不需要在改进,在改进只会成本越来越高,到时候就要亏本啊。
  而卤肉其实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混着鸭子一起卤,不然会有一股鸭毛的味道在里面,一般都是各类肉分开单独老卤,要想入味,一般要小火卤上一整天,有些地方甚至会卤到第二天,卤好后,还要混杂N种调料拌出来口感才比较好,当然也可以直接吃或是沾辣椒粉末,或是酱油才吃。
  乡镇上常见的卤肉一般是猪肉为主:猪蹄子、排骨、猪嘴、尾巴、猪头皮,猪脑肉(核桃肉)、猪耳朵。其中以耳朵和头皮最便宜;其次是蹄子,猪嘴;再次是尾巴和排骨,最贵也是最好吃的就是猪脑肉,村里称为:核桃肉又或是合头肉,一头猪只有拳头大的两块,在猪脑袋里面,和猪眼睛连在一起的,其肉的纹路很特别,整体外形和核桃瓣差不多,颜色也很相似,因此村民们称为核桃肉;偏偏这核桃肉又是全是瘦肉,营养价值很高,味道比之牛羊肉也不差,价格比猪耳朵贵了一倍,一头猪约莫能出一斤左右,比之里脊肉等还要来得少。
  “方文”
  旁边的素芬的声音传来,方文一看,顿时差点笑了出来,只见素芬运气不太好,夹核桃肉的时候,恰好上面连带着猪眼睛,这可是好东西啊,就因为核桃肉带着猪眼睛,这价格才又提高了一些,不过女孩子一般不吃这种东西。
  村里就是如此,如果吃完饭,你碗里还有剩余,这就是不礼貌,没有家教的表现,而饭粒掉到桌上,也一般会用手拣起来吃了。而且如果嘴里吃到谷子,也就是因为打米机的问题,有时候米里面会出现没脱壳的谷子,这时候村民会把谷子慢慢吞出来,然后把壳剥了,在把里面的米吃了,当真做到了粒粒都变成盘中餐。
  而在村里,还有句俗语:“男人吃饭要武,女人吃饭要数”意思就是男人吃饭的时候要大吃猛口,这才像个男子汉,而女人吃饭要一粒粒的用筷子挑着吃,这才叫贤惠。
  素芬现在就是对这个猪眼睛为难了,不敢吃又不好挑到一边去,更不能最后剩在碗里,方文见此,就乐呵呵的说道:“我最喜欢吃猪眼睛了,夹给我吧。”
  素芬一听,这心理就跟吃了蜂蜜一样,笑着把猪眼睛挑到方文的碗里,方文一下就挑进嘴里给吃了,他其实也不吃猪眼睛的,所以连咬都没敢咬,一口就吞了下去。
  奶奶忽然笑道:“文文,你不是不吃猪眼睛的吗?”。
  方文呵呵一笑:“现在喜欢吃了。”到是素芬给闹了个大红脸。
  粉蒸肉也是种类繁多,用大蒸笼蒸好后在用盘子装出来的,味道也很霸道,连谢桃两女也是赞不绝口,连说好吃,筷子也是不停,频繁舞动。
  这边正吃着,李大厨忽然笑道:“差不多了,大家都试试我坐的粉坨子肉。”
  说着李大厨就进了厨房,没一会就端出一个大盘子,里面的东西却是相当奇怪,还真是如他说的是坨子肉啊,只见盘子底放着新鲜的芭蕉叶子,上面摆放着麻花大小的肉坨子,每一坨都很均匀,外面包裹着一层乌黑乌黑的物质,看着没食欲,闻着没香味,这就是李大厨的创作?
  估计是见大伙反应很冷淡,李大厨笑道:“你们试试味道就知道了。”
  大盘子一上桌,方文就率先用手抓起一坨,说来也奇怪这刚出锅的居然不怎么汤手,也不犹豫,当即就送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一股粉末的味道就爆炸开来,在一咬这就到肉了,非常Q,有一种糯糯的感觉,在一咬就到了骨头,牙齿一碰就知道是脆骨,也就一口给咬碎,咀嚼了几下,顿时发现这肉坨子的味道好特别,里面居然没有放盐,也没有其余香料的味道,偏偏就是这简单的白金芋儿粉裹肉,竟是吃出了这肉本就应该是这个味道的感觉来。
  一吞下喉咙方文就叫道:“好吃,太好吃了,这手抓的坨子肉算是返朴归真吧,大家都快试试。”
  大伙一听,也就不在犹豫,纷纷抓起乌黑的坨子肉送进嘴里,半晌后,一片叫好声传来。
  李大厨乐呵呵的说道:“这肉里面虽然没有放任何香料,不过在抄水的时候却费了老大的功夫,和一份简单的白菜叶子汤意思一样,看着朴实,但前期花费却是相当麻烦。”
  方文赞叹道:“不错,这下又多了一个菜色了。”
  随后,这一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这才结束,满桌子的骨头,桌面上却是剩下了很多,实在是吃不下了。
  当下,众人又纷纷发表意见,不过都是些小建议,而其中说得最多的却是谢桃和张玲,这主要是因为城里的饮食习惯和乡镇有些不同,不过与味道无关,只是一些末节而已。
  二娘和李大厨一一记下,准备下午在花时间改进一下,这酒足饭饱之后,素芬也就起身帮着收拾去了,方文陪着爷爷奶奶和几女聊天。
  其实也就是听着而已,多是妹妹说一些在学校的事情,这聊着聊着,忽然小美女张铃叫道:“你们听,怎么有咚咚的声音呢?”
  众人一听,还真是,此时耳朵边上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其声非常特别,声音浑厚而附有节奏,象弹棉花大弓敲击时发出那种颤响,又像架子鼓的重低音,在漫漫空气流中间飘荡开来,一个山湾都能听见。远远听见,还感觉像是在古井里面发出的咚咚敲打声。
  方文忽然笑道:“这是咚鸡的叫声。”
  小美女张玲追问道:“什么是咚鸡?”
  方文顿时一愣,“咚鸡就是咚鸡啊”
  还是妹妹知道这个哥哥又在搞怪了,连忙出声解释道:“咚鸡是我们村里人的称呼,是野生的呢,每年秧苗长出来后咚鸡就会跑到稻田里面来,一直到水稻收割完了才走呢,它会在稻田里里叼些秧苗叶子当窝,每天清晨和傍晚就咚咚~~的叫。”
  小美女张铃又追问道:“那咚鸡长什么样呢?漂亮吗?”。
  妹妹这才为难了,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没见过呢。”
  方文这时候呵呵一笑,道:“咚鸡非常胆小,也非常机警,要想在田里见到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雄鸡长着一身黑褐羽毛,体重约一斤左右,头顶上长着一个上翘着的鲜红色的鸡冠,和其它鸡一样,只是雄鸡才会叫;雌鸡体型较小,为黄褐色,村里又叫麻黄色,和土鸭子的颜色差不多。”
  顿了顿,又说道:“咚鸡有一双长腿,能飞快的在稻田里跑来跑去。非常善于躲藏,随便往哪个秧窝里一蹲,把身子没在水里,只露出头,并且帖着秧苗。你如果不是一直盯着它最后一个动作,你就是在数米之内也不容易发现它,只有把他们轰起来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就和山上的野鸡差不多,有时候你脚边上就有野鸡都发现不了。”
  小美女张玲一听,了然的点了点头,不过马上又不依的说道:“方文哥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得这么清楚,刚才怎么不说呢?”
  方文顿时尴尬无比,连忙出声道:“这不是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小晴吗,没想到她居然也不清楚。”
  这才换成妹妹不依了,众人打闹了片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就回家去睡午觉去了,二叔去了淀粉场,而二娘就进了厨房里面熟练厨艺……


 第185章 田鸡、咚鸡、竹鸡(二)

  第185章田鸡、咚鸡、竹鸡(二)
  好吧,这下剩下四女一男,打麻将多了一个人,玩牌又凑不够两桌,聊了片刻就大眼瞪小眼了,一时都知道该说什么话题。
  小美女骨碌了一下眼珠子,忽然出声道:“方文哥,要不我们去抓咚**。”
  谢桃也赞同道:“是呢,听着就想抓一只。”
  此时咚鸡的声音又在耳朵边回荡,“咚~~咚~~咚”听着清脆,如大自然奏出的篇章。
  方文一听,想了想说道:“你们敢不敢开枪,要是不怕,就拿枪去打咚**,抓活的几乎没可能。”
  咚鸡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飞行路线稳定,到是很好的射击训练目标,川内秧苗返青的时候最好打,而咚鸡的味道也是相当霸道,肉味清香,犹如在咀嚼着秧苗做成的肉食一样,就是个头太小了,大点的也不过才一斤多而已。
  方文这也是想到谢桃和张铃五月份来村里来的时候没招待好,还帮着他跑去卖酒了,张玲更是来了一曲:酒干倘卖无。
  后来城里的蔬菜铺子开张了,两女也是经常过来帮忙,而且还不要工资,方文也只是碰上了发了几个红包而已,现在放暑假既然来村里了,这两天也没什么事,索性好好带着游玩一下,自己也跟着放松下心情吧。
  两女想了想,张玲就出声道:“是什么枪,我只在公园里面打过气枪,就是打气球那种?”
  张桃也跟着出声道:“我也打过气球,枪法很准呢,还赢了一个毛毛熊。”
  方文也听就乐了,“那就好,就是那种气枪,只是威力更大,也很重,我们要先把咚鸡从秧苗里面轰出来,然后是打移动靶,咚鸡飞得不高,也不飞不快,只要枪法不错都能打到。”
  两女拍手道,“好啊,好啊,现在就去打怎么样。”
  方文点了点头,村里也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而且严格说起来咚鸡会损坏一些秧苗子,在加上估计以几女的枪法也打不到,全当让大家都开心的热闹一下。
  想到这儿就拿出电话,给长青打了一个过去,今儿淀粉场放假一天,长青到是回家去了。
  电话一接通,方文就出声道:“长青把你的兄弟们叫上,把气枪带过来,子弹也多带一些。”
  “方哥,气枪到是没问题,不过我们都没子弹了,现在到处都买不到,存货早就打光了。”
  方文一听,差点就摔倒在地,合着上次打野猪你们背着气枪只是装样子啊,这子弹都没有背个枪去搞毛啊,笑道:“行了,那就先把枪都带过来吧,在找一根长点的绳子,一起过来打咚鸡,我在鱼庄等你们。”
  电话一挂,方文又给派出所的蒋所拨了一个电话过去,前几天已经抽时间去看望了几个被他打了的干警,每人留了个大红包还有大量的礼品,现在赵武也调走了,这过节自然也就过去了,他和派出所的关系也缓和了下来。
  找蒋所自然不可能是借警枪,而是让其帮忙找气枪子弹,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果然他把事情一说,电话那边就爽利的说道,派出所之前搜到一大箱子,问他十万发子弹够不够,方文一听顿时无语,十万发子弹这要打到何年何月去了?
  也出声道:“那就要一万发自然吧,麻烦蒋所现在就送到客运铺子里去。”
  “没问题,我这就送过去。”电话那边爽利的说道。
  方文也客套几句,这就挂了电话,气枪子弹忒便宜,零售价只要两分钱一个子弹,一万发子弹也才两百块钱,这提钱就伤感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