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说起来,村里的猪食算是干净卫生的,不论口味和烹饪的粗糙程度其实人也可以吃,恩,青菜藤叶加玉米粉子等粗粮,人吃了也无所谓,不过谷糠人却不能吃,貌似吃多了会得啥病。最极品的猪肉,就是不喂粮食,也就是只喂青菜藤条啥的,不过怕是一年也长不到两百斤,所以在村里会混着粮食一起喂,根据家里的粮食收获的多少,才决定每天往青菜里面的添加数量。
  “文叔,你要吃吗,甜的!”小丫头举起小手叫道。
  方文一把抱起小丫头,没想丫头的小手就伸到嘴边,手上拿着的红苕块有些黑,这是因为混着红苕藤煮出来的颜色,方文笑着一口就咬了上去,恩,味道有点不太纯正,多了些枯涩和包谷粉的味道,心想,今儿算是体会一把猪的口味了。
  “文文,你咋也吃了呢,这是喂……”八奶奶连忙叫道,这话却没说完。
  方文笑道:“这有啥,当年小时候也没少吃红苕,八奶奶你这是到?”
  “没啥事,到下面去窜窜门子。”也就是去唠叨家常的意思。
  方文接话道:“要不把小丫留在这儿玩吧,我带着。”
  “成啊!”八奶奶笑着说道,然后又嘱咐小丫头别顽皮,要听话之类的云云!
  PS:求下推荐票!万分感谢!未完待续。。


 第219章 药膳堂

  PS:感谢(秋大)和(君尚贤)的打赏,这几天家里事多,更新不给力!后面会爆发更新的!书不会TJ。
  村里的小孩一般都有一个玩泥巴的童年,也就是可能幼儿园都不会去读,而读小学的时候也可能会晚一年,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也算是幸福的吧,即便长大后这些记忆也不会保留下多少,但至少童年是完整的。
  而小孩的启蒙一般也由家长代替了,其实在村里并不提倡小孩早读书,即便早读也容易降级,约莫算下来,读小学一年纪的时候都七岁了。
  “换面了,换面了!新鲜菜,新鲜水果……”
  正想着忽然见前面路上行使来一辆小三轮,此三轮非彼三轮,这种三轮车的码力比较大,在以往就是村里到镇上的交通工具,能载十几个人上路,如今这些三轮车依然保留了一些,用来做些小生意!
  这小生意说来就有些扯蛋了,村民为了赚些小钱,跑去镇上贩卖家畜、水果、农作物!偏偏镇上做生意的又开着三轮车到村里,贩卖蔬菜、水果、面条什么的。
  蔬菜是村里现今没有的反季节菜,水果也是村里种植不出来的,而面条也就是干面,村里不需要花钱,直接用麦子换就可以了,恩,村里一些家庭也种植了小麦!另外有些脚夫挑着豆腐在村里叫卖,豆腐在村里的称呼为:“灰磨儿!”
  还有比较牛的,就是把三轮车改装成移动的打米机,烧柴油的。一些村里家里并没有打米机,一般等移动打米三轮车从公路上经过的时候就会挑着米下去打上两箩筐。也就是几块钱,价格也便宜!
  “有些啥水果!”方文出声叫道,抱着小丫头,也没什零食哄,正好买些水果。
  三轮车随即就在路边停了下来,车是敞棚车,驾驶座是手扶式的。其发动机类似于拖拉机,只是马达要强悍许多,烧的也是柴油!
  车主约莫四十岁上下,跳下车就叫道:“方站长是你啊!车上也没啥水果,只有密釉还不错。”
  一聊之下,方文才搞清中年人居然就在畜牧站对面的小行道里摆摊卖水果。偶尔也进村里卖些货物。算是以前的走货郎升级版吧!还记得以前在村里有专门卖“麻糖”的!敲着小铁皮子,口里唱着:“麻糖甜一角钱,麻糖酸一角三,麻糖苦一角五,麻糖麻一角八……”
  此时中年人车上的水果还真是不多,也就是香蕉、苹果、缇子、釉子等寥寥几种,但是买相都不咋地。蔬菜到有几样反季节菜,不过价格也不都贵,到是干面条堆放了不少,这是为了换村民的麦子赚差价的。
  东西虽然不多,可却把小丫头晃花了眼,方文随即还真卖了不少东西,连菜也买了一些,这会也体会到村民们的心理了。果然是有了需要才会有市场啊。
  随后又和中年老板聊了几句,忽然发现一直有一种不是水果的水果被他给忽略掉了。那就是“拐枣!”,这玩意儿虽然不值钱。不过口感却非常好,不过要等打孀之后才能生吃,现在其实也可以采摘,不过一般用来泡酒,生吃味道不好,但是能泡酒这就足够了,方文到是想着什么时候给利用起来。
  另外还有野生的猕猴桃也快出来的,这个无所谓自然成熟,跟柿子一样,采摘下来,放几天就OK了。至于另外一种水果“芭蕉”就有些无语,村民几乎家家都有种植,但这个小芭蕉却从来没人吃过,其实能结出果实来,或许是地域环境问题,口感不行,没有利用价值,只有芭蕉的茎叶可以用来喂猪。
  聊了片刻,中年人还要做生意也就告辞开车三轮车往公社方向去了!鱼庄里面真没什么零食,不过好在花生瓜子这些是有的,只是没有糖果,不过小丫头却吃得很开心,方文陪着玩了一会儿,见素芬到了,就让其带着小丫头玩耍,随后他就直接进了厨房,因为这会炖肉的香味已经出来了。
  村里很少直接清炖肉食,一般情况下都是把排骨,鸡肉等,先用清油炒一下,等到炒出香味来这才另外加水炖,而关于肉的质量好不好,其实炒一下就知道了,质量好的肉食是炒不出水来的。川内就有一道菜,名叫:“蒜泥拌肉!”,这道菜就非常考究肉食的质量,因为烹饪过程就是直接用清水把五花肉煮好,然后用蒜泥凉拌来吃,肉的质量差了,就会有腥味出来。
  进到厨房,李大厨到是悠闲的在研究鸭子,最近算是和鸭子给耗上了!
  就在这时候,方文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有些荒唐的想法,就是赚男人的钱!其实做生意的都知道女人的钱好赚,可选择的方面也非常多,服装、化妆品、饮食等等,相对来说,赚男人的钱就要难一些,因为男人们一般都把钱花在了女人身上!
  但也有个特列,就是关于男人某方面功能的保养问题,方文也不算是临时起意,之前在给狗儿煮猪肚子补肾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只是当时的条件不够成熟,种类也太过单调,但现在静下去却发现确实可行,因为他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畜牧站的环境问题,兽医只要出手阉割,那阉割出来的蛋蛋可就算是兽医们的福利了,所谓“以形补形!”,那这个蛋蛋绝对有市场!
  君不见,当年的那句广告词“XX肾宝,他好我也好!”
  想到这儿,方文干脆就给李老师打了个电话,把其接过来商讨一下,至于杨站长那边,因为出去选鸭苗去了,只有回头在联系。
  电话那边李老师也一口答应了下来,两个酒厂的地基早就勘测好了,最近李老师清闲下来也没什么事,随后方文就开车过去把李老师给接了过来。
  因为素芬和小丫头在外面玩,叫上李大厨后三人就直接到了楼上的包间商谈,至于厨房里面自有小伙子们看着。
  落座后方文就把想法一说,李老师当即就出声道:“所谓肾亏,其症状说法不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但却有几点却是表现最为明显,其一就是:夜尿频多,既是睡前总感觉尿不干净,无法入睡,即便睡着后也容易起夜小便,这算是比较严重了,是长期XX造成的。其二就是:肾部隐隐作疼,浑身憔悴,面色憔悴,印堂有黑丝隐现,精神头不好,也容易产生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其三就是:房事不行!而所谓房事,其实和长短粗细无关,医书上就有记载:短促短促,下山猛虎!细长细长,杀伤力强!其意为:只要肾脏健康,长短粗细其实各有优点,这房事自然就会和谐!”
  好吧,幸好在场的都是老爷们,恩,方文年纪也不小了,不然李老师这直白的话怕是……
  李大厨这时候也接话道:“吃饭和睡觉就是调节身体最好的办法,吃得营养,睡得香甜,就算肾脏亏损,这身体也会慢慢的恢复过来,但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节制,往往已经肾亏严重,还强行索取,这样就导致光是吃饭睡觉已经没办法短时间调节好肾脏的功能了。”
  李老师又接话道:“其实判断肾脏是否处于最健康状态,只要一点就能判断出来,医术上记载:静(谐音)满自溢!也就是如果长时间都没有遗静(谐音)现象出现,这肾脏或多或少都有些亏损,就需要调节身体了。”
  好吧,两老这一唱一合的畅谈肾亏话题,听得方文也老不好意思了,赶紧插话道:“那师傅,还有李叔,你们觉得我做这个男人的生意怎么样?有搞头吗?”
  话一落,李老师就笑道:“自然有搞头,这补肾是非处方药,最著名就是:六味地黄丸!而为什么是非处方药,也就是这个补肾属于保健行业,没有绝对的补肾药物,你做这个食疗补肾的想法还真是不错。”
  李大厨也笑道:“这些药膳的做法都是现成的,差的只是食材,只要你把食材准备齐全了就成。”
  当即,李老师就说了几个土方子,恩,其效果自然也不是绝对的,但是从医书上来说,确实有补肾的功效,另外李大厨就根据这些方子,在添加肉食或者是其余食材,然后烹饪出成熟的菜品就可以了。
  李老师所说的就有如:“佛手瓜的老根果,上年份黄花的根果,野生板蓝根砍成渣子炖肉,猪肚灌药材入汤,野生山药烹饪等等。”
  而李大厨这边要求就是所谓的“鞭和蛋了”。
  所谓鞭这里暂且不提,但说到蛋,在村里无非也就是两种,羊蛋和猪蛋,又以羊蛋口感最好,但数量稀少,猪蛋口感也不错,数量众多!另外也可以用鸭子汤去火,野生菌调味,竹笋入菜,甲鱼入汤等等,算是个大杂烩吧,说穿了,还是以补肾这个嘘头在做生意,只是确实需要有几样拿得出手的补肾招牌菜才行!
  又商量片刻,方文就有些坐不住了,当即就N个电话打出,稍后就会有刚才所说的食材药材等送过来,索性今天就抓紧时间把药膳给研制出来,整几个招牌菜,至于这菜研究出来后,是送到妹妹的小吃城出售,还是另外开个店面,到是还要在考虑考虑!(未完待续。。)


 第220章 头刀菜

  小镇生猪的年产值近四万头,按草猪和牙猪的比列砍掉一半,一年中兽医们约莫能割下近两万对小猪蛋蛋,所以这生意真的做起来货源是绝对不缺的,因为这些货源都在兽医手上,而阉割小猪、小鸡什么的收费是两三块钱,到也便宜!
  厨艺上来说,有一道名菜叫:“开水白菜!”
  而兽医们一般都喜一道:“开水蛋蛋!”其做法可谓相当简单,这里的开水可不是鸡汤,真的只是一般的开水,里面什么调料都不放,连盐都不放,煮好后直接吃就可,粉嘟嘟的,也可以沾着调料碟子吃,味道也是一绝!
  一般吃猪脑花也是如此,直接用开水煮好就可!不过前提是家畜的品质要好。{书友上传更新}君不见某某水饺打的广告词:“确保饲料不含瘦肉精!”这是何等脑残的广告词啊,瘦肉精到了现在早就无人敢用,这广告又何必一提呢,而且只是确保“饲料!”,呵呵,如果把广告词换成:“确保所有家畜都不喂任何饲料,这才叫霸气!”
  小镇上有传闻,说是吃过饲料的猪,体内的猪肝有毒!导致小镇上的猪肝价格一直不高,其实肝脏真的是好东西,不仅味道霸道,其能名目这个药性就值得一吃。
  家畜的阉割物,因为无论是学名或是通俗语都不雅,在村里一般称呼为:“头刀菜!”意为家畜们生来接受的第一刀所割下来的肉菜。而对内脏的称呼为:“下水!”
  而猪不光是这个头刀菜一绝,其喉咙管、大小肠、肝脏、腰花、肚子、脑花、核桃肉、头皮等等都是好东西,说穿了,也就是某些人比较爱吃内脏,或是家畜身上的稀少部位,这就是市场需求了。
  这边李老师两人还在继续商讨这个药膳的话题,方文却是下了楼,因为等一会就会有人陆续送食材过来,先到的却是小雪,也就是铁匠王麻子的女儿。一直帮着收购蔬菜等等。
  “方哥,你要的东西送过来了。”小雪微微喘着气说道,看来是急忙赶过来的。到让方文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让女人家送过来的自然不是什么不雅之物,也就是三团菌和鸡油菌还有山药等等,另外也有一些药材,如黄花根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村民偶尔也会自己挖来炖肉,算是成熟的土方子吧。
  “恩,麻烦你了。”
  随后就让素芬送到了厨房里面,李大厨还在楼上商讨没下来呢。
  没等一会。李大嘴也到了,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正是挖出来的佛手瓜,上午虽然已经挖了一笼,不过显然不够,下午还要研究改进菜品,也就又到别家去挖了一笼,带着泥土的老瓜和青色的嫩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所以要鲜瓜却也有用。
  这眼看就中午了。方文一想索性招呼大伙先吃饭,一时半会这药膳也搞不出来,等晚上在说吧。
  除了老佛手瓜炖排骨,另外自然还有鱼,本就是鱼庄自然不缺少鱼了。
  方文本想专门给小丫头弄份菜,却没想小丫头就喜欢吃肉。排骨和鱼肉都喜欢,也就乐呵呵让素芬抱着吃饭了。
  村里的孩子真的没那么娇贵。往些年超生的时候,家里好几个孩子。妇人根本管不过来,两岁大的小孩子就知道自己爬上桌子吃饭了,到了三岁就能自己起夜去上厕所,四岁就能带弟弟妹妹,五岁就能帮着干家务,甚至女孩都会缝补了。
  川内的村里,六十年代时期,妇人一般都会生五个孩子以上,超过十个的也有不少,逼近二十个也不是不可能,相比现在生一胎都困难的女人们,以往的妇人真的太强悍了。
  打个比方,可能村里的妇人上午还在挖红薯,下午就去镇上的医院把孩子生下来了,到了傍晚就能自己抱着孩子回村里去……当然,这些早就成了过去式,现在的女人们都流行保养身材,其实身体确实不行,和老一辈根本没办法比。
  “在想什么呢,吃饭了。”
  耳边传来素芬的声音,方文一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菜都已经上桌了,李大嘴和小雪也都留下来吃饭了,另外就是李老师两个长辈,两个半大孩子,在加方文和素芬两人,到是勉强凑成一桌,到也热闹。
  在一看,桌子中间有一个大盆,里面满满的老瓜炖排骨,两个凉盘,三丝和木耳,两盆酸菜鱼,还有一个丝瓜汤,简单却不是失丰盛,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引人食欲!
  所谓老坛酸菜,其实村民家里都有一两坛,也就是这坛子酸水一直N年没换过了,十几年都有可能,甚至更久!一般有一个专门的豆瓣坛子,猪油坛子,生姜辣椒坛子,另外就是一个平时吃的泡菜坛子了。泡…书_吧(一般把菜放进去泡过两三天就可。
  生姜和辣椒,豇豆等等都有其生长季节,到季节的时候村民们就会用大坛子多泡一些,用来平时炒肉什么的当辅料用,一直要用来来年,所以这坛子也比较大,或者是几个小坛子。
  这里酸菜鱼就是用,泡生姜、红辣椒、泡青菜(做咸菜那种),在配以清油,豆瓣酱,花椒,干辣椒,大蒜等等烹饪出来的,也算是火锅的原型吧。鱼是快菜,发展成火锅,到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开吃了!”方文叫了一声,自然是率先往老瓜夹去,其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