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忙呢,大二快完了,我们多了很多选修课,只要毕业前把学分修够就行了,我都过了英语四级了呢,等读完大三学分基本上就够了,也可以出去找工作了。”电话那边妹妹开心的说道。
  “小情,哥给你商量个事,哥给你投资,你在城里找个铺面卖野果怎么样。”方文说是野果,其实现在只能卖野番茄,另外的品种即便种子发光后能种植出来,最快也要等明年去了。不过小番茄到是可以长期种植出来,大不了入冬后修一个大棚就行了。
  “哥,你怎么忽然想卖野果呢,城里的铺面好贵的呢,一个小铺面,一个月至少要两千块钱呢,位置还很偏僻。而且你从什么地方收野果子啊,咱们家自己又没栽种。”妹妹劝说道。
  这事解释不清楚,最好就不要解释,方文直接说道:“放心吧,哥卖酒赚了不少钱,这样吧,你出去找找铺面,要找繁华区的铺面,就是富裕人群经常经过的地方,你去问问价格,铺面有个三十平米就够了,回头哥在找你商量。”
  电话那边顿了一下,最后还是无奈的说道:“哥,省城繁华区的铺面好贵呢,好吧,我去帮你问问。”
  “恩,这事你可得抓紧了,最好明天一早就去,反正明天就是星期六你也不上课,问了给哥回个电话。”
  交代完,正好,一些买酒的散户也来了,又卖了几百斤出去,这次可是四十块钱一斤,收到两万来块钱,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得赶紧赚些本钱出来。
  方文心道,事情怎么又凑到一起了,明儿一早他就要到清风寨去查看养鸳鸯鸭的地形……
  PS:求收藏,推荐票!关于这两天的更新问题,是因为我的宝贝儿子前天接到城里来了,才五个月大,白天要抱出去玩才不哭,晚上又要人抱着才睡,半夜还要喂三次奶,俺下班后要帮着老婆带儿子,睡眠严重不足,根本提不起精神,等适应了每天会多码些字出来。
  各位收藏的书友可以养肥了在杀,这书我会用心完本!


 第六十三章 罗汉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自唐朝以来,佛教大兴,即便如川内的老山林也兴建了数不清的庙宇,即便香火不够鼎盛,庙宇年旧失修,甚至早已经破灭,然则,这些庙宇在当地往往留下了种种传说,只要还有信徒,庙宇其实仍然建在人们心中……
  方文此去的清风寨上面就有一个庙宇,现如今早已破灭了,牛大满和其老娘就住在里面,三间进厅瓦房,上翘的屋角以及正中的品字形依稀能辨认出是一所庙宇。
  古时的绿林好汉,土匪都大兴山寨,喜好抢夺压寨夫人,选址往往险峻,山峦起伏,易守难攻,或许这清风寨就是以前的土匪窝吧,既然是土匪窝,那这地方肯定是不错的,用来养鸭子正好。
  从方文家步行到山寨,脚程快也要两个多小时,路是羊肠小道,陡峭时成九十度形,攀登非常费力,路边偶尔会有一处小石窟,里面雕刻着不太规则的土地菩萨像,看痕迹,到也时常有香火。
  在村里,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庙宇香火最鼎盛的时候,方文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两个日子的特殊的含义,老人们只是说这是菩萨的生日。
  所以每年这两个日子,牛大满家里到也能收到不少供品,当然这得要在夜里偷偷收走。
  “哞……”
  太阳初升时方文已经上了山顶,好家伙,迎面就看见一头大黄牛,在一看黄牛身下还藏着一个十来岁的孩童,穿着短衣短裤,皮肤晒得黝黑,正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你是谁家的小孩。”方文随口一问,他记忆中这附近根本没有房屋,见一个孩童在这里放牛,顿时有些好奇,而且这山寨上总共也就十来户人家。
  小孩有些清瘦,不过身子骨却是很壮实,或许是很少见到生人,有些胆怯的出声道:“我家在小寨门,你是来找我耶耶(父亲)买牛的吗?”
  清风寨分三个寨门,小山寨离这里不远,也要走半个多小时。
  “买牛?你这头黄牛是养来卖的吗?”方文有些疑惑的问道,山村里的农户一般都是养水牛,也是黑牛,这种牛体力好,个头大,耐力好,是耕田的首选。还有一种牛就是黄牛,也可以说是旱牛,个头要小一些,耕田走两圈就不行了。但是黄牛肉比黑牛肉更鲜嫩好吃,如果贩卖价格也会高上很多,但用草养牛要一两年才能长大,相当消耗时间,还不如养猪。
  “是啊,我耶耶说卖了牛就送我去上学!”小孩接口道。
  方文顿时一震,心想莫非到了这个年代还有人读不起书,读小学貌似不用交钱了吧,只记得他当年读书那会,时常有同学们拖欠学费!
  “你的牛怎么卖,我打算买了。”方文顺口说道,眼前这牛还真是一头好牛,毛发顺溜,矫健,双目炯炯有神,如果每天都是放养喂的青草,那这肉肯定非常不错。
  “太好了,我耶耶现在就在家呢,叔,你还要买羊吗。”小孩有些期望的问道。
  啥?方文愣了,怎么从牛谈到羊身上去了,疑惑的问道:“你家里还养了山羊来卖?”
  小孩这时从牛后面走了出来,急着说道:“羊不是我家的,是素芬姐姐养的。”
  “那你素芬姐姐呢?”
  “在后面山上放羊呢。”小孩指了指一片松林后面。
  山寨攀登困难,不过到了山顶却比较平坦,只是荆剌密布道路不好走而已,见小孩指的地方偏僻,方文顿时有些为难,他还急着去找牛大满一起圈地,这山寨他小时候来过,记忆有些模糊,什么地方适合养鸭子他还真不太清楚。
  “小孩,你叫什么名字,我现在有事去牛大满家,回头找你买牛怎么样,恩,羊我也一起买了。”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有些奇怪,如果小孩一家要卖牛,直接到镇上去寻刀儿匠来收就行了,怎么现在搞得好象买不出去一样。
  “我耶耶叫我黄狗儿。”小孩老实的回道。
  方文呵呵一笑,道:“成,黄狗儿,叔先去牛大满家忙事情,傍晚到你家里去找你买牛,你看怎么样。”
  “好啊,叔,我家在小寨门旁边……”小孩详细说了下地址。
  告别了小孩,方文顺着山路继续行走,摸出手机一看,竟是没有信号了,村里老山林的信号就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看见了不一定是真的。
  走了一段路,看见了一些农田,里面种植着稻谷苗,不过农田干枯,秧苗长得并不好,在老山上灌溉农田是一个大问题,不能用抽水机,要么挖渠道引水,要么只有靠人工挑水,有一些人家还用竹子连接好几里山地作为引水的工具,不过川人一般不用水车,或许是地形的原因吧。
  忽然耳边传来悠扬的笛声,竟是一首梅花三弄,这是儿时一部电视剧的曲子,曲子虽老,却很动听,方文静立听了一会儿,只听出笛声是从林子里传出来的,却没见到是何人最吹凑,一曲终了,在了望,林中仍不见身影,摇了摇头,方文继续上路。
  约莫一个小时后,方文终于到了牛大满家里,屋前有一片竹林,瓦房的梁很粗大,上面刷的红漆早已经脱落,依稀还有些影子。
  “牛叔,我来了。”门虚掩着,方文扣门叫道。
  “文娃来了啊,快进屋坐。”牛大满从屋里走了出来。
  方文也就笑着走了进去,入眼一看,顿时惊愕起来,这院子里居然有一颗罗汉松,而且直径已经超过三十厘米,树高十几米,这树保守估计年份都上百年,方文以前在外面的大庙宇见过一颗大一些的,号称八百年树龄,没想牛大满这里就有一颗,这么大的罗汉松,价格很可能会远远超过百万。
  方文简直不敢相信,这破庙宇里面居然会种着一颗罗汉松,而且还没被村民们发现,这是怎么回事,是以前村里人不识货,还是因为是庙宇里面的罗汉树没人敢动。
  疑惑的问道:“大满叔,这树是谁种的,在外面老值钱了。”
  牛大满一听,也是疑惑的问道:“不就一颗土松木吗,能值什么钱,三十前年搬进来的时候,本来打算把树砍了坝子里好晒粮食,还是我老娘说是以前的清风祖师种的,这才留了下来。”
  方文顿时无语,罗汉树又叫土衫木,虽然名气大,可这种野生的罗汉松,因为没经过修剪,不似盆栽好看,也难怪会被村里人忽略其高昂的价值,这叫啥,牛大满一家守着宝贝罗汉树吃窝窝头啊,这要偷偷卖出去,房子车子都有了。
  方文是越看越这罗汉树越觉得喜欢,古朴苍劲,隐隐带着一丝佛气,犹如一个披着袈裟的老僧,如果是刚回村那会,没有得到发光的珠子,说不定他还真会铤而走险,偷偷贩卖出去,然后远走高飞。
  不过现在到也能用平常心来欣赏了,摇了摇头,如果告诉牛大满这松木的价值不见得是好事,而且这松木严格说来并不属于牛大满所有,就让这树安静的生长在这里吧。
  一想通,也就笑着说道:“大满叔,我给带十斤养生酒,给老姑带了些补品。”说着就把手上的东西递了过去。
  牛大满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往屋子看了一眼,还是接过了手,“文娃,叔也不多说什么了,叔就一把子力气,你要帮忙招呼一声就成。”
  正说着,牛大满的老娘从屋里走了出来,堂屋的门槛有些高,足有半米,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个头不高,身躯有些佝偻,穿者老旧,身前围着一条青色围腰,看到方文,笑着说道:“你是老方家的大孙子吧,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方文赶紧迎上去,“老姑,我今儿是来麻烦大满叔了,打算在山上圈地养鸭子。”
  “不麻烦,快进屋喝口水。”老太太招呼道。
  PS:最近更新不稳定,不好意思!各位养肥了在杀吧。


 第六十四章 羊羊羊

  附近好几个山头也就牛大满一户人家,初期把周围的几个山头一圈,占地已经相当广了,不过因为这是在山顶,山头边上就是悬崖,山林里面也不好走,要清理这些荆条就是一个麻烦事,砍伐费工,焚烧容易引起火灾。
  所以最好是找一个天然的山谷,或者是路途平坦的山头,这样直接围起来养鸭子就成。
  “叔,情况就是这样,我准备先购买五百只鸭子,然后在山上收购一些玉米稻谷,入秋后在收一些红薯,当然也要请几个人帮着照看鸭子,工钱月结。”方文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老太太招呼完方文就去忙着做饭了,村里人好客,老太太也是如此,听动静,已经在杀鸡了,方文也没阻止,这时候阻止就是不给面子,惟有以后想办法补偿。
  牛大满深吸一口烟,等烧到过滤嘴了这才松了气,留恋的看了下烟头,这才开口说道:“叔在清风寨生活了几十年,要说养鸭子的地方,还要属老罗家那片山谷最合适,以前老罗家就在里面放养过土鸭子,养上十几年都不会老死,炖汤喝才是真正的老鸭汤。”
  “老罗家?”方文没什么印象,或是说真清风寨上他就只认识牛大满而已,给牛大满发上烟,静等下文。
  “在中寨门那儿,以前修了一个牛滚塘,里面的水昏黄,不能喝,用来放养鸭子正好,旁边还有一个小山谷,鸭子就喜欢往里面跑,时常还能见到飞来的野鸭子。”牛大满解释了一遍。
  牛大满这么一说,方文也是大喜,野鸭子喜欢的地方准没错,兴奋的说道:“大满叔,我想现在就过去看看,要是合适就把地定下来,对了,老罗家那里要怎么补偿。”
  “补偿个啥,你以后请他帮工就行了,这山头又不是属于谁家的,你要用谁也不会说闲话。”
  “那感情好,大满叔,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天色尚早,方文也就做不住了。
  “成,咱们现在就过去。”牛大满说着就从墙角拿起一把砍刀和一把镰刀,两人这就出发了。
  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山林就是如此,因为人少,周围的山头时常也就一条路而已,刚好够人畜行走,在往旁处走也就要当开路人了。
  两人走在林间小道上,阳光透过枝叶照射下来,仿佛给林子里撒下了一片金色光芒,行走间,让人心旷神怡,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大满叔,刚才我上山的时候遇见放牛的黄狗儿,他家要卖牛,这是怎么回事。”方文问出了疑惑。
  牛大满一听,顿时苦笑道:“你说的是小寨门的老黄家吧,黄狗儿养牛已经有两年了,小娃子想去读书,他老子黄文兵觉得读书没啥用,就骗黄狗儿说把牛卖了就让他去读书,咱山上这情况,去山下读书,小娃儿每天来回要走五个多小时的路,以前的老李家的仔子读到小学五年纪也就没读了,所以黄文兵不想黄狗儿去读书,说是浪费时间,又要花钱,还不如多养一头牛来卖……”
  方文一听,也只有苦笑,这是村里人思想上的问题,好比以前有村民送自家小孩去学校,对老师开口第一句就是:“娃儿不听话就往死里打!”到了现在,那个老师在打学生一巴掌试试,村里人的父母都能闹翻天。
  没想到了现在还有村民不愿意自家娃儿去读书的。
  “咩咩咩~~~~”林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山羊的叫声。
  还没等方文开口问,牛大满就道:“老罗家的女儿来了,咱们就是去她家。”
  “是不是叫素芬。”方文回想起黄狗儿说过的话。
  牛大满一愣,“你认识罗素芬?”
  “不认识,听黄狗儿说的。”
  正说着,山林中就跑出了两只山羊,接着又跑出了三只,村里的养的山羊个头小,即便成年也就七八十斤大,黑色皮毛,因为喂养青草,肉的味道却是极好,镇上的养肉汤馆子就是卖的这种山羊肉。
  在一看,后面走出一个高挑的女子,与方文想象中的村姑形象完全不同,这女子皮肤白皙,面色青丽,穿着竟是有些时髦,下身穿了一条皮草色的短裙衬托出修长的大腿,上身一件红色短袖,挣出饱满的胸部,短发贴在耳边,带着一丝野性夹杂了九分的妩媚。
  “大满叔,你这是走那儿呢。”女子出声问道,声音很爽朗。
  “素芬你来得正好,这是下面小河村的方文,这是打算去你们那边山谷圈山养鸭子。”牛大满介绍道。
  “养鸭子?”素芬不解的问着方文。
  方文开口道:“恩,打算养鸳鸯鸭。”
  “恩,我以前在深圳吃过你说的鸳鸯鸭,我们这山里也能养吗。”素芬认真的问道。
  方文顿时愣了,一个在老山林放羊的女子忽然提到深圳这个字眼,让人相当不适应啊,不过现在不是愣神的时候,接口道:“应该能养吧,我打算先养五百只试试。”
  “五百只要多少钱。”素芬又问道。
  方文知道不能把眼前的素芬当成村姑来看待了,交谈道:“大概四千块钱,另外还要卖一些粮食来喂养。”
  “不贵啊,这山里真的能养活鸳鸯鸭吗。”素芬又问了一次。
  方文还是回道:“这事说不准,所以我才先养五百只试试看,不过我现在在镇里畜牧站上班,鸭子的防疫方面应该能得些便利。”
  “这样啊,那我能入股吗,不过我没钱,等我卖了山羊或是用山羊入股你看怎么样。”素芬忽然石破天惊的说道。
  方文还真没想到,跑到老山林里还能拉到赞助,可他现在不缺这点钱啊,正要拒绝,在一想,这钱是赚不完的,有人帮着看鸭子也好,就道:“行啊,不过要先去看看地方才行,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