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过后面土地里的时候发现葫豆都已经老了,葫豆因为好种植,他也就种了半亩多,一大片当然吃不完,也卖不过来,这是用来做豆瓣酱的。
  葫豆又叫蚕豆,鲜嫩时合着藿香叶子一起闷熟味道别提多好了,也可以用来烧着吃,而葫豆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做豆瓣酱,郫县豆瓣里面的片瓣就是葫豆。
  川人几乎每菜都必放豆瓣酱:炖、蒸、烧、炒、闷、炸、煎、酥、火锅,干锅都在使用。
  但农家自己调治的豆瓣酱又稍微有些不同,百家菜就有百家味,主要是里面的调料各家的标准不一样,豆颁酱所用调料一般有:葫豆、酱油、新鲜红辣椒、新鲜花椒、清油(菜籽油)、盐、料酒等等。
  葫豆和辣椒方文自己就种植有,新鲜花椒树山上也有不少,一朵朵的花椒直接摘下来就行,其余调料买一些就行。
  老葫豆摘下来后,要经过浸泡处理,发酵脱皮,想要味道好,就多加一些清油,在加料酒,发酵完,为了防止发霉,需要用太阳暴晒。
  下一步就是用新鲜的红辣椒,一般用长条形,不太辣,口味也好,颜色也相当不错。
  辣椒洗干净后,用机器打成碎片,村里人一般把辣椒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用大刀垛成碎片,完后了,混入酱油,新鲜花椒,盐,还有处理好的葫豆,然后不停的搅拌均匀,最后装入泡菜坛子里,密封半个月就可以食用了,这时候还带着些新鲜辣椒的味道呢。
  而郫县豆瓣还需要经常长时间的搅拌和暴晒,使整个豆瓣酱都彻底发酵,这样口味融合后味道会更好,如果用来出口到国外,需要暴晒半年以上。
  农家的方法更简单,辣椒酱口味也要新鲜一些,郫县豆瓣口味融合后会更浓厚香醇,烧出来的菜颜色会更好一些,如果单以口味而论,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葫豆苗高四十厘米左右,摘了葫斗,秆苗晒干后可以当柴火用,方文把葫豆处理完,满满的三大缸,最后加上辣椒,能调制十大缸豆瓣酱,好几百斤自己根本吃不完,不过鱼庄到时候可以使用。
  这时候天也黑了,就给蒋老板挂了个电话过来。
  电话一通,蒋老板就开口说道:“方老弟,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你的酒出来了吗。”
  方文一听有门,道:“昨儿刚出来,这次比较多,还有四千多斤。”
  “不多,不多,我全要了,还是算四十一斤的价格你看怎么样。”蒋老板兴奋的说道。
  这手笔也太大了吧,这可是十几万块钱了,方文本来心想蒋老板能在要个一千斤就不错,毕竟镇上附近的市场只有这么点大,狐疑的问道:“蒋老板你要这么多酒,能卖出去吗?”
  “呵呵,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呢,托你的福,我用你的酒跟县里的领导搭上了关系,正准备在县城里开一家大酒楼,所以你的四千多斤酒还真不多,在多一倍我也吃得下。”蒋老板也不避讳,直接说道。
  方文皱下了下眉头,其实他也有自己卖酒的打算,不过又闲建酒厂,创品牌太麻烦,这几千酒卖给蒋老板,这县里的市场也就变相的让了出去,可他现在又急着用钱,想了想,卖酒的事先缓一缓,他想带着自家亲戚一起发财,光是卖酒却是不合适,除非把市场做得更大,可市场大了,牵扯就更大,麻烦事就越多,酒的事也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左右的了,而且这酒又不能大量调制,每个月发光后的蜂蜜只有那么点而已。
  “成,还是四十一斤的价格,你什么时候过来拉酒。”方文回道。
  “明天一早就来,老规矩,现款交易,方老弟,你以后有酒开封都给我留上一些,要是你要用酒参股咱们也可以谈。”
  “行啊,这事回头在说。”参股的事方文没回绝,也没答应,只要不麻烦,有钱赚到是可以考虑考虑。
  两人又聊了片刻就挂了电话,这天也彻底暗淡了下来。
  罗丝猫和小猴也没栓着,此时正忙屋子的跑,估计是在查看自己的新家,小野猫有些紧张的看着两个外来客,不过小野猫聪明啊,乖乖的趴在方文脚边,知道讨好了主人它以后还是老大。
  翌日一大早,方文刚喂完家里的动物们,蒋老板就来了,十八万块钱,把剩下的酒全拉走了,又提了提用酒入股的事,估计也是怕以后有竞争对手找上方文。
  这事自然暂时谈不下来,方文还没想好,在说现在有钱了,这事也不急,这不剩下的蜂蜜还能调制出五千斤酒出来吗。
  钱到手了,方文琢磨着,是不是该广发英雄帖了,最后在来个英雄所见略同,然后大伙一起种植点啥赚钱的农作物。
  最后一想,干脆先一起种辣椒算了,反正发光后的辣椒种子最多,适合大面积种植,无论是新鲜摘来卖,还是调制成豆瓣酱,辣椒酱,老干妈,炮椒什么的,应该销路会很不错。
  村里就这么点大,亲戚们都在方家大院,也不用飞鸽传书什么的,直接冲到二叔家把事情大概说了下,有了宝贝葫芦在前,在加上方文最近的运道之强,卖酒又赚了十几万,二叔和爷爷一合计,觉得这事情很有搞头,毕竟想法是好的,让自家亲戚们也能赚上些钱。
  二婶也想到以后这贩卖的铺子是自家女儿在管理,又是侄子方文牵头,也开口赞成。
  事情一定好,趁着现在天色还早,虽然现在各家的好地大多种植了玉米红薯,可也不少荒地空着,在说种植辣椒其实也浪费不了什么土地和肥料,最后就算卖不出去,也亏不了啥,咱村里人别的没有,力气到是不缺。
  至于不愿意种植的,方文就打算跑马圈地了,把附近几个山头全部租来种植小番茄和野果什么的。
  邓爷爷说过,要想发展,就必须让少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方文都奔三人了,父母国庆又要回来,他是打算做村里先富裕起来的那个人了。
  PS:求收藏,收藏马上破千了。求推荐,推荐票马上破两千了。没签约咱也会长篇完本。空了就会多更一些,各位养肥了在杀。


 第六十八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家族里的人都通知了一遍,方文在二叔家里喝着茶一边打着腹稿,想着过一会等亲戚们来了怎么说服大伙一起种植辣椒。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不过等人人都发现有市场的时候这需求基本已经满足了,也就是商机处处都在,只是能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很少。
  好比在农村,如果你一出生就能敏锐的发现等你长大后白果银杏树会非常值钱,好吧,这时候你去种植上百颗银杏树,二十年后,你成年了,把这些银杏树一卖,房子,车子,妹子全都有了,何必辛苦读十几年书去考大学呢。
  当然要真是一出生就如此牛X,那就不是人而是妖了,不过村里的商机真的很多,家畜,水果,蔬菜粮食,树木,野生小动物……很多很多,但村里人淳朴,往往安于现状,踏踏实实过日子,缺少冒险精神,没有领头人,很难跨出那一步。
  方文也不知道拉亲戚们一起搞种植对不对,不过他有发光的珠子,他输得起,亲戚们也输得起。
  亲戚们都还没来,这主要是村里的生活习性问题,在湖南一带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一天两餐的习惯,川内也有不少农户一天只吃两餐,下午吃过饭,就没有晚饭了。
  很多勤劳的农户的作息时间大概是,早晨六、七点起床,男人们上山打理农作物,女人们开始生火煮猪食,然后把鸡鸭等家畜从笼子里放出来,趁着这功夫,把院坝和家里清扫一遍,到了早晨**点,猪一天要吃的食物煮好了,在把家畜喂一次,这时候才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饭。
  早饭一煮好,妇人唤来家中孩童去叫男人们回家吃饭,往往这个时间段村里的叫喊声连绵不绝,又因山高苗盛,往往看不见人,所以叫喊的声音额外的响亮,听在耳中就是一种享受。
  等一家人用过早饭后,妇人也跟着男人一起上山了,一直到下午二点左右,妇人这才回家准备午饭,男人继续留在山上,等正式吃午饭,一般在下午三点,甚至下午四五点。
  午饭过后,妇人要割猪草,如果家里养了牛还要更麻烦一些,要爬到很偏僻的山上才能割到上好的牛草。等天快黑了,家畜陆续回家了,这时候还需喂一次。
  而晚饭,往往在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就是七八点,也有晚到九点才吃晚饭的。
  很多人向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其实并不容易,就拿喂猪来说,不并简单的去山上割点草直接扔给猪吃就行了,或是随便拣点烂菜叶子猪也吃得欢快,貌似在大伙的印象中,猪就是啥都喜欢吃,而且还肥肉猛长的那种动物。
  其实不然,一个优秀的猪倌起码需要好几年的培养,要学会辨别出猪喜欢吃什么草,多少种类,这些草的生长环境,季节,地域。在有蔬菜的种植,也就是专门喂猪的蔬菜,拿白菜来说,从培育苗种到收获,要好几个月,而一头猪一天大概要干掉十颗白菜,所以光是靠种植蔬菜根本不足以喂养猪。
  猪草割回来,还需要宰碎,想要猪长得好,更要合着红薯,玉米粉子,谷糠,等粮食混着猪草一起煮,一头猪一顿饭能吃一桶,大概二三十斤,所以成本并不低。
  当然,如果喂养饲料和馊水等又不同了,不过这样催养的猪肉品质相当低。
  还有猪其实也算比较娇贵,所以必须要把猪草煮熟,生吃猪草容易犯病,一但死亡,就亏大发了,上千元的损失。
  当然村里也不是常年如此辛劳,冬日天冷,早晨会起得晚一些,夏日太热,下午往往要睡个午觉。
  正想着,时间就到了上午十点,亲戚们基本都从山上回来用过早饭了,陆续往二叔家走来,方文赶紧迎了出去。
  众人落座,来的亲戚们早就在上次整理族谱的时候打过照面了,这余热还在,也难得大伙到得这么齐,都小声交谈起来,不时提到种植辣椒的事情。
  几个爷爷辈分的坐在前面,方文上前先过了下话,这才拍了拍手,开口说道:“各位爷爷,叔叔娘娘,兄弟姐妹,今天叫大伙来主要是商量下怎么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估计大伙也都知道了,我提议大伙一起种植辣椒!”
  说到这儿,几十号亲戚们也都安静了下来,等着他的下文。
  方文想了想继续说道:“大伙估计也看见我家里种的蔬菜,这些菜在咱们村里不值钱,可拉到外面城里就不一样了,而且我家里的这些蔬菜种子都是专门在省农科院托人找来的,长得更快,味道也更好,我自己已经卖了好几车菜到城里,赚了好几千块钱了,所以这儿就提议大伙一起跟着种,不过毕竟以前我们没有经验,就打算先种辣椒来试试。”
  话一落,一个表叔就出声问道:“文娃,你家里的菜,叔之前就去看过了,确实长得好,叔还摘了些回去吃,味道比咱们村以前种的好吃了几倍,也听李大嘴说了你去城里卖菜的事,叔本来琢磨着找个时间去找些要些种子,又怕你不愿意给,没想今天你主动给大伙送种子,叔之前还以为你忘了咱们这些穷亲戚了呢,叔这儿给你道个歉,不好意思了。”说完,中年男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冲大伙尴尬的笑了笑。
  “你这狗/日的,丢人显眼的,文娃是你看着长大的,咱老方家的人还能不照顾自家亲戚。”十二老爷对中年人叫喊道,原来这个中年是他儿子。
  方文到是愣了一下,不过一下就反应过来了,李大嘴如果不高着嗓子到处说事就不叫李大嘴了,没想他卖菜赚了钱的事大伙全都听说了,至于他种的菜表叔去看过这也非常正常,就拿玉米来说,谁家的玉米长得好,往往会被大伙参观,然后询问用的是什么型号的种子,什么时候锄的草,用了多少肥料,什么时候抽的天花,等等,交流好经验,来年就用长得最好那户人家的办法来种植。在有,表叔摘几个菜,这就更常见了,村里人俗语:顺手牵羊都不算偷,摘几颗菜就如到你家喝杯茶一样,你还能心疼客人喝了你几毛钱的茶。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方文继续说道:“呵呵,表叔估计也是不好意思来麻烦我,没事,您要什么种子只管开口,我这里在说一下,不是只给大伙辣椒种子,其它种子也有一些,大伙如果想要种,打个招呼就成,不过还是那句话,咱们以前都没试过大面积种蔬菜出去卖,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种辣椒主要是种植容易,就算一时卖不出去,等辣椒熟了,可以做成豆瓣,或是晒成干辣椒,泡辣椒等等,不至于烂在地里亏本。”
  “恩,是这个理。”辈分最高的爷爷辈点头说到。
  大伙先是议论了一阵,一个表弟站起来说道:“文哥儿,我想问一下咱们的把辣椒种出来后怎么卖,是你收购吗?”
  这也是个问题,其实方文很懒的,真要他跑去卖这么多辣椒,还不如多配点蜂蜜酒更洒脱,在说他在畜牧站还挂着个副站长的职位,忒忙啊,开口道:“我是这样想的,一是,我去联系外面的菜商进来收菜,各卖各家的,咱也不搞以前吃大锅饭的一套,当然,我只牵个线,给大伙把把关,最后谈的价格如果大伙不满意的也可以自己找办法卖出去,我不沾钱,也绝不咱一分钱的便宜。二是,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大伙自己想办法把菜卖出去,要种子找我就行,不要钱,全部免费,不过有一点,这些种子不能胡乱送出去,毕竟咱们才刚开始,全靠这些优良品菜把销路打开。三是,大伙凑凑份子,看看能不能搞个小作坊,把辣椒制成泡辣椒,豆瓣什么的,加工后在卖出去。在有就是我准备叫我妹妹方情在城里找几个铺子批发这些加工后的成品,这价格也是公开的,卖了多少钱,大伙也都清楚,收购的价格绝对不会亏待了大伙。”
  话说到这儿,大伙也都明白方文的意思了,大体就是免费送种子,免费帮忙找菜商来收菜,小作坊也是大伙凑份子,大伙一起赚钱。最后忽然发现方文居然没占到任何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方情把加工后的辣椒拿去批发,可这价格是透明的,说到底还帮着大伙卖了辣椒,这也不算好处啊。
  几个爷爷辈的出声了,“文娃是好孩子啊,我们几个老头子也把话说在这儿,这种辣椒的事大伙愿意的就找文娃要种子,这些种子全都放好了,别大包大包的往外送。最后赚了钱咱们不能忘了文娃,要是没赚钱,那怕辣椒烂在地里,谁要是心理埋怨文娃以后就不是方家人。”
  话一出口,大伙也都附和道,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好谁坏,谁都看得清楚。
  方文也很高兴,他最怕的就是好心办坏事,不过他既然有了发光的珠子,总不能忘了亲戚们,所以他就想到不沾钱,也不凑合作坊的事,他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守着家里的那些地,只要大伙都富裕起来他就心理高兴。
  “我现在就把种子发给大伙,作坊的事爷爷们一起商量吧,我最近比较忙,争取早点把铺子的事情解决了,这些辣椒一个多月就能摘了,时间比较紧。最后说一句,如果谁家不想种植,有空地的租给我也行。”方文出声道。
  “文娃,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都跟着一起种了,大不了浪费点力气,咱庄稼人别的没人这力气到是不缺……”
  “是啊文娃,咱老方家以后一起发财……”
  PS:乡亲们,恢复更新了!求收藏,推荐票。


 第六十九章 七星龙爪狗王

  回到家后,方文也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不过亲戚们如此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