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
  “恩。”方文点了点头,畜牧站的工作重心就是控制防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忽然出现什么禽流感,猪流感,就得马上控制住了,不然容易出人命的。
  “在有,站长的工资虽然不高,不过隐形的福利到是很广,至少你去找这些散户们买家畜,绝对会给你算个最便宜的价格,给你选最好的家畜给你,好比,别人忽然要买一百只鸡根本不可能马上买到,你只要打个招呼就有人给你送过来……”杨站长娓娓说道。
  方文心想,要是他没得到发光的珠子,说不得要在这畜牧站干到老了,这工作确实不错啊,至少把吃这方面给解决了。
  河边上是卖鱼的地方,镇上养鱼的也没几户人家,方文其实也算一户,只是他是养来垂钓,到是不打算拉到镇上来卖。
  刚到河边一个中年汉子就热情的招呼道:“杨站长,今儿捞了不少黄辣丁,我给你装一袋尝尝。”
  “成啊,你先给我留着,等回来我来拿,老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站里新来的方站长,以后畜牧站归他管,你可得认准了。”杨站长出声道。
  “杨站长,你就放心,兄弟们都明白。”中年人说完,又热情的给方文发烟,接过烟一看,居然是黄鹤楼,这烟可不便宜。方文忽然想起,好多人一般身上都带两包烟,贵的拿来发,便宜的自己抽。
  “方站长,有空来水库玩,东风水库是我承包的。”中年人招呼道。
  “恩,一定来。”
  走出了老远,杨站长才笑道:“差点忘了,你也有几个鱼塘,呵呵,空了到要去你那里钓鱼。”
  “这不和杨支书一起办的吗,开张的时候一定叫您。”杨站长和杨支书是亲戚关系,这消息肯定是知道的,方文也没在意。
  几分钟,两人这才到了菜市场,一路上摊主们纷纷和杨站长打着招呼,杨站长也不时介绍着方文,这一圈下来,到把城上卖吃食的老板们认识了个遍,不过都是别人认识了方文,方文愣是没记住几个人。
  到了最里面就是卖猪肉的地方了,有七八个刀儿匠。
  “杨站长,今儿您怎么来了,这位是?”一个大胡子迎了上来,其余几个刀儿匠也放下活计,走上前来。
  杨站长笑道:“这位是站里新来的站长,我马上要轮换到别的镇,你们以后听方站长的就行了。”
  “大家好,我是小河村的方文。”方文出声打着招呼。
  畜牧站的重心就在这猪肉身上,杨站长在这边也就待着时间长了点,拿出了饭盒给猪肉盖章,这乡镇市场上的猪肉必须要畜牧站检查盖章后才能出售,不然要被罚款的。
  而畜牧站主要是检查这些猪肉的品质,自然有辨别的一套。
  半个小时后,两人出了菜市场,方文本以为就算完了,不过杨站长又说道:“走,我们到前面的食品站去看看。”
  每个乡镇都是食品站收购站,只是现在没落了而已,方文依稀有些印象,只是从来没去过。
  走了没多远,在一个拐角,两人进了食品站,好家伙,里面喂的全是猪,起码有五十头大肥猪,也有几个工作人员在。
  “这些都是从村里收上的猪,作为市场上的储备,周会计空了会过来检查一下,你和食品站的站长打个招呼就成。”杨站长说着就带他进了旁边的办公室。
  果然,里面有一个中年人,国字脸,比较胖,这就是食品站的站长,只是现在食品站已经不行了,和畜牧站早就不在一个档次。
  “李站长,这位就是方站长……”
  ————————
  和李站长聊了片刻就出了食品站,总算是完了,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周会计来干,方文只要清楚流程就行了。
  “方文啊,等下个月五号开员工大会的时候你在认识下站里的兽医和防疫员就差不多了,以后就要看你的了,等到了端午节我在带你到镇政府去打个照面。”杨站长嘱咐道。
  “恩,我会努力的。”
  回去的时候,杨站长拿了黄辣丁鱼就回家了,方文径直到了畜牧站,一进房间,里面已经收拾好了,电脑都已经摆上了,还有不少文具,笔墨全都不缺,另外有不少资料摆放在桌上。
  方文也没细看,从桌上拿起钥匙,关好门窗,又上楼和周会计招呼了一声就回了村里。
  然后带上礼品和黄皮葫芦就往阴阳山上而去,这次去当然不用那么麻烦爬山,骑摩托车顺着小路进去,没多久,就到了李老师的村子。
  如昨天来一般,李老师正在坝子里看书,不过这次换了一本,这次看的是三世书。
  PS:昨晚上睡着了,大清早码出一章,今晚上还有更新。推荐票很满意,超过我的期待了。我会一如既往的写出村里的味道,乡亲们要继续投票哦。这本书不是空间流种田小说,比较小众,希望喜欢的书友们继续支持,我会用心完本,现在出去快递签约合同。


 第八十章 穷了

  这本三世书的开篇相当霸气,曰:查前世因由,今生运程,婚姻,儿女多少,兄弟关系,长寿多少,来世托化。
  “李老师,你信这个?”方文指了指封面上写的字,而且还是李老师自己用毛笔写的。
  “不全信,不过书里面总是有些道理的。”
  方文觉得老人有时候更像是一个哲学家,摇了摇头,不在继续这个话题,把背篓放了下来,里面有一坛酒另外还有几条中华烟和补品什么的。
  当他拿出黄皮葫芦的时候,老人急切的问道:“这是什么葫芦,上面的纹路怎么像是天生的。”
  “恩,本来就是天生的。”方文说着就把葫芦递给了老人。
  老人拿着十斤重的葫芦,仿佛没有重量一般,仔细的翻看起来,好一会儿,才喃喃说道:“这个纹路,真的构成了先秦文字酒。不应该啊,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这个葫芦有什么问题吗?”方文疑惑的问道。
  “这个葫芦在甘石心经上面有记载。”老人石破天惊的说道。
  方文一惊,连忙问道:“上面怎么说?”
  老人沉思了片刻,这才说道:“上面记载阴阳家的先贤们曾经到过昆仑山,采到过上面有纹路的葫芦,不过具体纹路如何书里面并没有图画留下,只提过一句秦朝文字里面的酒字,就是根据葫芦上的纹路临摹下来的。”
  老人或许不懂,但方文却是懂了,这葫芦装了水能变成酒,而且古代的酒本来度数就低,这不正好就是顶级好酒吗,秦朝的文字里面的酒字难道是这样子来的?
  “那现在昆仑山还有这种葫芦吗?”方文出声问道。
  老人笑了笑,“呵呵,根本没人知道真正的昆仑山在什么地方。”
  “不是吧,现在不是有昆仑山吗?”方文疑惑了。
  “那是昆仑山脉,只是同名而已,真正的昆仑山只是一座山,是神仙证道的地方。这么说吧,你总听说过少林,武当派吧,但是昆仑派你听过没有,不仅仅是昆仑山没人寻到,就连昆仑派也没有传承下来。”
  “不对啊,现在也有昆仑派啊?”方文追问道。
  老人大笑道:“才建派几十年也敢叫昆仑派?对了,你这葫芦怎么来的,不应该啊,你怎么可能有这种葫芦?”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来之前方文已经组织好了语言,出声道:“祖上传下来的。”
  老人摇了摇头,“你忘了我正在看三世书,呵呵,你能把葫芦送来就算有心了。”
  方文张口欲言,最后还是忍住了没说出来,毕竟珠子的事情太神秘了,这个秘密他打算带进棺材里,转移话题说道:“您老打开葫芦尝尝。”
  “难道这葫芦有什么妙用?”老人显然很喜欢这个葫芦,连忙打开葫芦塞,顿时一股浓烈的酒味传来,“这是什么酒?”
  “您老尝尝就知道了。”方文打着哑谜。
  老人笑了笑,拿起葫芦轻轻抿了一口,刚一如喉,,整个人仿佛就要燃烧起来一般,太烈了,犹如火烧云,比酒厂产的原度酒还要烈,身体的舒坦感更是增加了无数倍,暖气迅速升腾,只一会就蒸发出了一身热汗。
  “好酒,真是好酒,这酒太霸道了,身体太虚的人根本受不了,不过只要受下了对身体就会大有好处,适合大病初愈的人调养身体,常人偶尔小酌也能增强体质。”
  方文继续说道:“这葫芦可是个宝贝,我把养生蜂蜜酒装进葫芦里,过几个小时就能变成这种烈酒,如果葫芦里面装清水,几个小时里面的水就会变成十几度的青酒,而且这葫芦可以循环使用。”
  “什么?我明白了,原来如此,难怪先贤们会在书中那样记载,哈哈,这更加证明咱们阴阳家一脉是真实存在的,我一生所研究的并没有错,错的只是现在的天地变化,好多东西都已经不存在了。”老人大声说道,仿佛放下了许多包袱,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精神头也越发的好。
  “方小子,这个葫芦可是个宝贝,真正的宝贝,你拿回去吧,你的心意师傅我已经收到了。”老人说着就要把葫芦递回来,神色坚定没有露出一丝不舍。
  方文当然不会接了,这葫芦他完全可以无限种植啊,连忙解释道:“您老安心收下,这葫芦我还有。”
  “不是吧,还有?如此宝贝,你居然还有?”老人神色镇静的问道。
  “恩,还有一个我自己在用。”方文说谎道。
  老人笑道:“我也不多问了,你既然还有我就安心收下,反正我也没有后人,等老了自然也会留给你。”
  “师傅,你会长命百岁的。”
  “呵呵,你总算愿意叫我师傅了,走,香案已经摆好,吉时也快到了,现在就正式拜师吧。”老人收好葫芦就示意方文进屋。
  拜师到也比较简单,祷告先人后,在给老人上了杯茶这就成了,关键是不能错过这个吉时。
  中午饭后,方文提了下铺子开张的事情,老人算了一下,说是没关系,说方文的运道最近很强,现在拜了运道更强的师傅,什么时候开张都一样,保管赚钱。
  方文这才发现,老人还有自恋的一面啊,本来还有些话要问,不过见老人正仔细的研究葫芦上的纹路,不好打扰,也就告辞回家了,至少学习风水方面,老人以前只是可惜他不学风水,现在既然已经拜师了,反到不急了,只是让他带些书回去看看,打好基础在说。
  方文也就选了几本书,其中有麻衣神相和五行秤命书……
  回了家,这书自然也就扔一边去了,对于他这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要想专心看书,至少,至少也得先韵量一个星期的情绪吧,方文自我安慰道。
  在过两天就要往铺子里拉货了,时间比较急,方文下了山,骑着摩托车到了公社,找到杨支书,说明了来意,然后就借用广播通知道:“乡亲们,通知一下,现在收购花椒和陈年老鹰茶,花椒四十块钱一斤,老鹰茶只要茶沙,也是四十块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另外如果有山货也可以拿到公社来找杨支书,看了在算价钱。在通知一遍……”
  接连通知了五遍,方文这才停下来,广播也不是万能的,偏远点的村子根本听不见,不过千万别小看了村民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无人可挡。
  花椒四十块钱一斤已经相当高了,方文基本上不赚钱,虽然外面能卖六十一斤,不过那是零买,一般都是一两二两的卖,属于慢消品。而只收茶沙,一是因为茶沙必须要陈年老鹰茶才能产出,二是如果收茶叶,怕是山上的老鹰茶树会被砍光。
  “方文啊,鱼庄修得差不多了,你看要怎么装修。”杨支书出声道。
  方文这才想起,貌似鱼庄他一分钱都没出吧,“恩,杨支书我这里先出两万块钱,要是不够我稍后在补,装修的事您老看着办就成。”
  “好,鱼塘是你的,装修钱我出大头,多退少补,利润咱们一半一半。”
  方文因为要收购花椒,剩下两万块钱就带在身上了,拿出了给了杨支书,想了想说道:“恩,按杨支书您说的办,不过收购花椒和茶沙的事,还要麻烦您帮着收下货,钱我过两天送过来。”
  “成,多等几天也没关系。”杨支书爽快的说道。
  告别了杨支书,方文苦着脸思索着要怎么在这两天挣一笔钱出来,现在都成穷光蛋了,本来还想买辆货车呢,蜂蜜也用光了,珠子还要等十几天才发光呢,而铺子还不知道前期能不能赚到钱,靠了,月月光果然是不行啊。
  PS:书中的情节不会变态,写风水情节,是因为迷信也是村里的一种文化。


 第八十一章 家常菜

  家里还有四千斤酒,不过这酒已经被谢桃他爸预定了,用来抵铺面的房租费用,回头就要送过去,方文皱在眉头在坝子里来回走着,思量着怎么马上搞一笔钱出来。
  拿起黄皮葫芦喝了口青酒,方文一拍大腿,喃喃道:“有了。”
  他是打算用加强版的葫芦酒养生酒先忽悠些钱出来急用,忽悠的对象自然找蒋老板或是谢老板都可以。
  想到这儿,连忙给二叔挂了个电话,“叔,你把爷爷的葫芦一起先拿过来,我暂时有用,晚上叫婶子和奶奶也一起过来吃饭。”
  “成啊,我和你爷爷马上就过来。”二叔一口答应下来,现在不是农忙时节,玉米和稻谷还有红薯都早就种地上了,平时里很空闲。
  三个葫芦,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按酒水变化两次计算,明天早晨能得到六十斤加强版的火烧云,足够了用来忽悠了。
  回村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叫爷爷奶奶过来吃饭,方文自然要准备一番,钓鱼肯定来不及了,不过这席面缺了鱼是万万不行的,好在村里人自然有捕鱼的办法。
  时间比较赶,方文立刻出门往李大嘴家里走去,十几分钟后,李大嘴果然在家,方文直接说道:“李哥,我先从你这里抓只鸡鸭走,麻烦你现在去帮我捞几条鱼上来,晚上到我家吃饭。”
  “麻烦什么啊,捞鱼还不简单。”李大嘴笑呵呵的说道,说完,就去抓了只大公鸡和老鸭子。
  方文抓着鸡鸭急忙冲回家里,估计二叔也该过来了……
  李大嘴见方文一走,就跑到空屋里转了转,找了个破背篓,几下把背篓底敲破,提在手里,光着脚就往鱼塘走去,他时常帮着喂鱼,自然知道鱼塘里面分别养得什么种类的鱼。
  鱼塘不过才修了两个多月,即便长得在快,像草鱼这些都还是几指宽的小鱼,惟独白鲢鱼塘里有大鱼。
  径直下了鱼塘,水堪堪淹过大腿,比背篓深一点点,轻轻走了片刻,提在手里的背篓底部朝上猛的就往水里一盖,稳住背篓后,手里摸进了背篓里,搅动了几下,就摸出一尾四指宽的白鲢鱼,约莫一斤左右,白鲢鱼最便宜,主要是鱼刺太细太多,两斤以下都没什么吃头。
  李大嘴摇了摇头,把这条鱼扔了出去,又往远处走去,这是比较原始的捕鱼办法,却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方文一回到家,就把火生上,在往灶孔里扔了两根大竹棒子,和一根松木棒,用来烧开水。
  然后把菜刀磨了磨,先是提起大公鸡,一手抓着两只腿,在把鸡头也抓在手里,大公鸡就成了弓形,摸了摸鸡的喉结,扯掉喉结处的鸡毛,抬手就是一刀划过去,顿时鲜血就喷了出来。
  此时鸡是倒提在手里的,只要抓住了鸡头和双腿就折腾不起来,越是蹦达越是能加快放血速度,家畜如果不放干净血吃起来味道会差很多。
  下面放着一个大碗,里面是清水,水里面加了些盐,鸡血滴进碗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