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年的经营状况不错,几个小兄弟拿到的分红不少,早已成为平苑县的新贵一族,现在缺的就是弄点舶来品装装华侨的范儿了。
  秦海开着吉普车载着秦珊到了青锋厂,来到宁家的楼下。秦珊穿着新衣服,怕人看见,一下车就往楼上飞跑,甚至都顾不上帮哥哥拿东西。等秦海拎着包上到二楼时,看到宁静和秦珊已经手挽着手站在门口等待着他了。
  “这么隆重,居然有迎宾小姐在欢迎?”秦海笑着调侃道。
  “什么迎宾小姐!给我的礼物呢,快拿来。”宁静绷着脸向秦海伸出手去,但眼睛里分明流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神色。
  不知为什么,听说秦海漂洋过海去国外访问,宁静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牵挂,平日里与秦珊聊天的时候,也总是会提起秦海的归期,还会说出种种出国去可能遇到的风险。刚才听跑上楼来的秦珊说秦海回来了,现在正在楼下,宁静差点都忍不住想跑下楼去亲眼看一看归来的秦海。不过还好,她多少还有些少女的矜持,所以只是站在门口。强按着乱动的芳心,等候着秦海上楼。
  看到宁静伸出来的纤手,秦海笑了笑,把一个包袱递了过去。宁静被这个包袱的体积吓了一跳,她赶紧伸出两只手接住包袱,红着脸问道:“这都是给我的?”
  “是啊。”秦海笑道。“小珊,小玲,加上你,一人一份,公平合理。”
  “不枉我认你当哥!”宁静喜滋滋地抱紧了包袱,然后用眼神向屋里斜了斜,说道:“我爸在客厅等着你呢,你可别说没给我爸带礼物哟。”
  “哈哈,不会的。拍领导马屁这种事情,我一个小工人哪敢忘记。”秦海哈哈笑着应道。
  宁静扯扯秦珊,抱着包袱跑回自己屋里去了。秦海跟在她们身后进了宁家,看到宁中英正在客厅里笑呵呵地看着他。
  “宁厂长,我回来了。”秦海说道。
  “去了一趟西班牙?”宁中英问道,这就是一句象征性的问候了,因为秦海出国之前是向他汇报过的。
  “是的,去了一趟西班牙。”秦海说道。他拿出一个小包袱,递给宁中英。说道:“给您带了点东西,请笑纳。”
  “你怎么也搞这套?”宁中英假意斥道,其表情与秦海此前见的杨新宇如出一辙。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之间互相送点礼物算不上什么。如果秦海出一趟国回来而没有给宁中英带礼物,大家该说他不懂事了。秦海名义上是宁中英的下属,但实际上已经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宁中英不必担心秦海送礼有什么不良用意。
  “一点小玩艺,还有一盒客户送的雪茄。”秦海解释道。莱昂纳多送了他两盒雪茄,他把其中一盒送给了杨新宇,另一盒就拿来孝敬宁中英了。
  “雪茄?我看看。”宁中英饶有兴趣地打开秦海递给他的包袱,把那盒雪茄拿出来了。刚才装出来的那种拒绝的表情早已荡然无存。
  “这东西我在电影里见过,听说比咱们国内的烟更有劲,一直想弄几支来尝尝呢。”宁中英拿着一支粗大的雪茄,上下打量着,愉快地说着。
  “您就抽着吧,等抽完了我再送您几盒。”秦海大大喇喇地说着。
  “那可不必了,听说这东西挺贵的。”宁中英说着,把雪茄又塞回了盒子里,然后用手指指沙发,示意秦海坐下,问道:“西班牙之行怎么样,顺利吗?”
  “非常顺利。”秦海答道,“不但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是吗?说说看。”宁中英从自己的烟盒里掏出一支烟来点着,做出了准备听秦海做长篇大论的样子。
  秦海把西班牙之行的情况向宁中英简单介绍了一下,特别说了一下红原钢铁厂引进电炉的事情。宁中英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他沉默了一下,说道:“小秦,听你的意思,欧洲的很多企业都打算更新他们的设备?”
  “是啊。”秦海道,“西方的技术进步太快了,他们如果不及时更新设备,就必然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可是,我们不更新设备,为什么不会被淘汰呢?”宁中英问道。
  “这……”秦海一下子被宁中英给问住了,想了几秒钟,才回答道:“咱们国家的情况和欧洲还是不一样。欧洲现在是生产过剩,而我们是生产不足。欧洲企业如果不更新设备,就无法提供客户需要的高端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而我们的情况是,只要企业能够把产品生产出来,品质还过得去,就不愁销售,所以设备更新的压力并不大。”
  “你说得对。”宁中英点头道,“欧洲人觉得过时的设备,咱们拿过来还算先进,这是咱们的耻辱啊。”
  秦海道:“这没办法,咱们是发展中国家,积弱积贫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和老牌帝国主义相比。现在需要的是正视这种差距,而不是用盲目的自尊心去否认这种差距。”
  宁中英又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问道:“既然如此,小秦,你有没有想过,帮青锋厂也到欧洲去采购一些二手设备?我们现在的设备还是六七十年代购置的,而且购置的时候就已经是国际上比较落后的设备了。咱们现在也需要更新设备啊。”
  “宁厂长的思维真是太活跃了。”秦海笑道,“我在欧洲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如果早想到了,就可以抽时间去考察一下欧洲的机械制造企业,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面临淘汰的设备。”
  宁中英斥道:“你小秦是翅膀硬了,不把自己当成青锋厂的人了。我告诉你。不管你在外面蹦跶得多凶,你的关系可都还在青锋厂呢。”
  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宁中英所说的关系,是指秦海的档案、户籍、任职资格等等,是一个工作人员的所有身份信息。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一个体制内的人如果离开了这些“关系”,就什么都没有了,成了一个所谓的“黑人”。
  秦海当然不会惧怕宁中英的警告,而宁中英此言也只是一种提醒罢了。听宁中英说到关系的事情。秦海想起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他对宁中英说道:“对了,宁厂长,我这次回来,路过浦江,去见了一下国产化办的杨主任。”
  “杨新宇吗?”宁中英道,“我想起来了,前一段时间他还让人来了解过你的情况。怎么,他想调你过去?”
  杨新宇要用一个人。当然不会是看中了就直接招揽,他需要先调查一下此人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政治面貌、家庭状况、在单位的表现等等。这种调查,在体制内被称为“外调”,一般是上级单位从下级单位调用人手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秦海还在西班牙的时候,杨新宇便安排了人到青锋厂对秦海进行外调。宁中英作为一位老企业领导,岂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想借用我一段时间。”秦海解释道。
  “去做什么工作?”宁中英问道。
  “协调全国相关企业在汽车配件国产化工作中的材料攻关工作。”秦海说了一个结构很复杂的句子。
  宁中英琢磨了一下,说道:“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杨主任居然会这样相信你?”
  秦海笑道:“比我能干的人或许很多,但比我能干却又愿意听杨主任调遣的。恐怕就不多了,所以他只能找我了。”
  宁中英道:“你说的不全面,你能干是一方面,愿意听杨主任的话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有大局感,不会为了一个小群体的利益而牺牲大局,这一点,应该是杨新宇最为看重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杨主任的确也说过这样的话。”秦海惊讶地说道。
  宁中英笑道:“这不奇怪,我和杨主任虽然年龄上相差十岁的样子,但都算是老一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是最讲奉献、最讲大局的。奉献这个词,现在不太时髦了,不过我、杨主任这些人,还是会讲奉献二字的。去年我们在浦江的时候,我和杨主任聊了几句,就能感觉出来了,我们是同一类人,能够相互理解的。”
  秦海也笑着说道:“宁厂长,您这话我可不爱听了。什么叫你们这一代人最讲奉献,难道我们这一代人就不能讲奉献吗?”
  “对啊,人家秦海为咱们青锋厂奉献了那么多,老爸你这样说话可太打击人的积极性了。”一直趴在自己屋的门后面偷听二人聊天的宁静拉开门走了出来,对父亲抗议道。
  “你这穿的是什么衣服?”宁中英抬眼看着女儿,不满地训斥道。刚才这一会,宁静已经换上了秦海从西班牙给她买来的夏装,露着修长的脖颈和白皙的胳膊,看起来像是一朵出水的白莲一般。
  “这是秦海送给我的衣服,西班牙最流行的休闲夏装!爸爸你看,秦珊也穿了的。”宁静把躲在她身后的秦珊也一把拉了出来,两个明眉皓齿的女孩子并肩站着,可谓是巧笑倩兮,让宁中英想指责也说不出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仅仅是一些启发吗

  “路秘书,秦秘书,二位这边请。”
  浦江交通大学化工系副主任钱从容温文尔雅地招呼着秦海和路晓琳,走进了化工系的会议室。会议室里闹闹哄哄地,坐了十几名年龄、装束各异的人,他们较为共同的特点就是戴眼镜的居多、瘦子居多、头发出现谢顶的居多。据钱从容介绍,这十几位都是化工系从事高分子研究方面的专家,其中几位还是颇有一些名气的。
  “汪教授不能出席?”秦海扫了一眼钱从容递给他的名单,随口问道。他说的汪教授是他唯一有印象的浦交化工系大牛,而名单上的各位,他或许曾经见过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但知道他们并非顶尖的学者。
  钱从容摇头道:“汪教授去京城开会去了,另外,他现在手边有几个国防工办交付的课题,恐怕没有时间参加国产化办的工作。”
  “哦,那太遗憾了。”秦海淡淡地说道。
  秦海来到国产化办工作已经有两周时间了,在了解了国产化办现实的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之后,秦海向杨新宇建议,先搭建起一个材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团队,作为各项工作的支撑,以便使材料国产化工作小组的各项决策都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
  秦海自己就是一位材料学专家,但他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的优势只在于充分了解材料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一些当前尚未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有超前的预见,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中,他还是需要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支持。就像在青锋厂搞汽车配件国产化的过程中,秦海能够对一些技术提出原则性的思路,但最终的解决。还得靠李林广以及工学院的其他师生通过大量的演算与实验来实现。
  杨新宇同意了秦海的建议,指示他和路晓琳前往浦江的各高校、科研院所去物色专家。浦江市政府为此专门向各高校、科研院所打了招呼,指示他们全力配合国产化办的工作,派出最强的专家阵容,为国产化办提供服务。
  招呼是打了,但具体到各个单位。对于这个招呼的响应就有所不同了。浦江市直属的那些院校还好一些,他们原本地位就比较低,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也值得珍惜,所以对秦海、路晓琳的来访十分热情与配合。而那些隶属于国家教委或者各部委的机构就不同了,他们并不缺乏机会,浦桑国产化办在他们眼里不过如此而已,所以对秦、路二人往往以糊弄为主。
  浦江交大化工系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得到国产化办的通知之后,系办倒是在楼道里贴了一个通告。要求搞高分子以及相关方向的教师届时参会。但这样的通告本身就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而高校老师又是世界上最不受约束的一个群体,所以等到秦海他们到达的时候,总共前来参会的也就是四五个人,稀稀落落的,很不好看。
  负责接待秦海一行的副系主任钱从容见势不好,一边在自己的办公室拖住秦海和路晓琳,一边赶紧偷偷吩咐教务秘书到各个办公室去拉人参会。拖了十几分钟。这才凑出了十几位,看起来有点规模了。
  “各位老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办公室的主任秘书路晓琳同志,这位是工作秘书秦海同志,大家欢迎。”
  钱从容把秦海和路晓琳带到会议桌顶头的位子坐下来,然后向众人介绍道。
  众教师们噼噼啪啪地鼓了几下掌,与其说是欢迎秦海他们。还不如说是给钱从容留一点面子。秦海和路晓琳对于这种情况也已经是见惯不怪了,秦海抬起手向众人摆了摆,清了清嗓子,说道: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研讨会。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我们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材料技术难题。今天到这里来,是想向大家征求一下几种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思路,我简单地把这几种材料的性能要求向大家说明一下……”
  路晓琳配合着秦海,把一份份打印好的资料发到各位教师的手中。教师们拿过材料,懒洋洋地翻看着,同时听着秦海的介绍。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向大家请教的主要问题,下面的时间,就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吧。”秦海这样说道。
  教师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脸上都带着几分调笑的神色。资料上的几种高分子材料,从理论上说都不算是什么高端的东西,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国内也能够在实验室里进行合成,只是尚未解决工业化生产的工艺问题而已。
  这些材料的研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属于典型的鸡肋,一方面是很难啃下来,另一方面则是啃下来也见不着什么肉。想想看,这已经是人家国外能够搞出来的东西,你还指望拿它去发表论文吗?
  大家都带着相同的想法,因此也就没人吭声了。钱从容等了几分钟,见一个出来打圆场的人都没有,脸上不禁有些挂不住,于是用手指着一位平日里与自己关系还不错的教师,喊道:“老袁,要不你说说吧。”
  名叫老袁的那位教师见钱从容点了自己的名字,也不便再装哑巴了。他咳嗽一声,又呵呵地笑了笑,说道:
  “既然老钱点了我的名,那我就说几句,抛砖引玉嘛。刚才秦秘书说到了高分子材料的问题,我就来说说高分子吧。高分子,顾名思义,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的化合物,它是由成百上千的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其分子链是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连接起来,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要达到10000以上……”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用眼睛瞟了瞟秦海和路晓琳,发现这二人都在认真地做着笔记,不禁得意起来。他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本科生入门课的内容,他有意在这个场合说这种简单的概念,明显是欺负秦海和路晓琳二人不懂技术了。
  他不知道,路晓琳和秦海所记的,根本就不是他所说的这些粗浅概念,而是对有关人员能力、人品等方面的评价。老袁的这种态度,直接就被秦海给了一个差评:不管你学问有多高,玩这种小花招,人品上就落了下乘了。
  老袁说完之后,一名姓张的教师又接了过去,与老袁相反,他没有讲什么基本概念,而是上来就奔着最高端的知识开讲,英文单词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蹦,什么苯、萘、酯、醚、烯之类的名词说得像报菜名一样。
  路晓琳忙里偷闲地小声对秦海问了一句:“小秦,你能听得懂他说的东西吗?”
  秦海微微点了一下头,同样小声说道:“略懂……不过他说的这些都是瞎扯。”
  “哦……”路晓琳心里踏实了,同时暗自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