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涉及到农机基础件的部分。秦海索性提出一个目标,要在三年内使绝大多数国产基础件的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同期的最高标准,全面替代进口基础件,并实现年出口1000万件以上。
  “这个目标……会不会太大了?”王长松怯怯地向秦海求证道,他现在可不敢随便得罪秦海,但对于秦海提出的这个目标,他实在是心里没底。
  秦海笑道:“王司长,这个目标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您想一下。当一个青锋农机厂,每年就能够出口100万片旋耕刀片。国内那么多大型农机厂。各种犁铧、耙片的产能可以轻轻松松地提高到几千万片。咱们国内的人工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只要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外的平均水平,出口1000万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可是,咱们的基础件质量能够提高到这个程度吗?”王长松又问道。
  秦海道:“这个也容易,可以先让青锋农机厂把他们的技术要领传授给兄弟企业。各家企业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点进行调整。崔部长刚刚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要研发世界领先的刀头处理工艺。如果这项工艺能够实现突破,也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届时咱们全国基础件企业的技术水平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可是……”王长松心中叫苦,这种还没有研究出来的工艺。怎么敢直接写到方案中去呢?万一出现什么差池,这板子可就要打在他的屁股上了。
  秦海看出了王长松的迟疑,他笑道:“王司长,做事哪能一点风险都没有?咱们提出这样一个目标,也是为了激励有关企业勇于攻关嘛。你想想,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那咱们农机系统可就是放了一颗卫星了,这是多么风光的事情?”
  “这个……要不就先这样写上吧……”王长松无奈地说道,在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请示一下崔洪春再说了。秦海说的好处,他也是能够看到的,从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到能够一年出口1000万件以上的产品,这份政绩是沉甸甸的,由不得王长松不心动。
  有关研究各种机械设备方面的内容,也没有完全从方案中删除掉,只是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精简,把一些项目列为选择性发展的项目,这样看起来也更为完整,同时也好对那些生产企业有个交代了。
  方案的框架调整完毕,剩下的工作就是进行文字上的润色,这就与秦海无关了。他向崔洪春、王长松等人打了个招呼,便乘车离开京城,返回了安河。
  秦海回安河的第一站,落在了红泽。他来到安河工学院,把李林广约了出来。和从前一样,他把见面聊天的地点选在了一个小饭馆,点了菜之后,又专门给李林广要了半斤白酒。
  “哈哈,小秦,你这算不算无事献殷勤啊?”李林广看着自己面前的酒杯,笑呵呵地对秦海问道。经过这两年的合作,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颇为亲近,李林广这话也就是开开玩笑的意思而已。
  秦海端起酒杯,也笑着说道:“李老师,您还真说对了,我的确是有事要求你。不过,咱们得先喝几杯再说。”
  “你这是居心不良,想把我灌醉了,好算计我。”李林广道。
  秦海大摇其头:“这可错了,我知道,李老师一向是酒醉心明,越是喝得多,脑子越清醒。我要先请您喝酒,然后再谈事,也是这个原因。”
  “是吗?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李林广哈哈笑着,与秦海碰了杯,饮尽了杯中酒。
  既然秦海说不着急谈正事,两个人便先从一些闲话聊起了。李林广问了一下秦海的近况,秦海把在浦江进行汽车材料技术交易以及农业部制订行动方案的事情,都向李林广说了一遍。李林广唏嘘不己,叹道:“唉,在中国做点事情可真是不易啊,小秦,你不仅技术上过硬,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也不错,是个学术带头人的材料啊。”
  “李老师过奖了。”秦海笑道,“我只是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相比之下,咱们有些领导心里的想法太多了。”
  “是啊,技术攻关这种事情,对于咱们来说,是一种事业追求,也是个人兴趣爱好。可是对于一些领导来说,它只是政绩,是用来向上级邀功的手段。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咱们和这些人就没法有共同语言了。”李林广深有同感地说道。
  秦海道:“李老师,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现在我手头就接了一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政绩任务,我正在发愁该怎么做呢。”
  “你还有发愁的事情?”李林广笑道,他对秦海也算是足够了解了,知道秦海只是在做作,如果真是让秦海犯愁的事情,他是肯定不会揽到手上来的。
  秦海道:“这是部长交代的任务,我不想做也得做,所以就犯愁了。”
  “你说说看,是什么事。”李林广道。
  秦海把国际耕作机具展会的事情向李林广介绍了一遍,最后说到崔洪春希望自己能够拿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刀片,在展会上获得一个名次。
  李林广皱了皱眉头,问道:“你估计,要达到什么样的使用寿命,才能确保拿到名次?”
  “2500亩以上。”秦海说道。
  “这不可能!”李林广脱口而出。青锋厂改进旋耕刀片工艺的事情,李林广也参与了一些,对于刀片使用寿命的问题比较了解。他知道,要把刀片寿命提高几百亩,还是有可能的,要整整提高一倍,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国外能够做到,那是因为人家的材料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不是一家企业靠自身努力就可以达到的,需要的是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
  秦海道:“李老师,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在现有条件下使刀片寿命提高不止一倍,而是若干倍。李老师有没有兴趣参与?”
  “什么想法?”李林广来了兴趣。
  秦海道:“我这个办法说破了其实非常简单,李老师如果感兴趣,我想咱们双方需要先有一个约定。研究经费全部由我提供,包括给李老师您的酬金,但最终形成的成果,归我所有,我要拥有所有的专利。”(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巨大收益的技术

  听秦海说得这样郑重其事,李林广笑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拥有什么专利技术,搞科研是他的兴趣,专利不专利的,对他没什么意义。这两年,他帮平苑特钢厂做过一些事情,秦海每次都付给他丰厚的报酬,这已经让他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秦海现在说的事情,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个新的研究任务而已,给不给钱都无所谓,更别提专利的归属问题了。
  “小秦,什么想法让你这么慎重?这还没开始做呢,你就先考虑专利的问题了。”李林广问道。
  秦海也觉得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太庄重了,他笑了笑,说道:“我刚才表述得不对,我要拥有相关的专利,不过由此获得的收益,您可以拿两成,您看如何?”
  “我连一成都不要。”李林广大大咧咧地说道,“我有工资,要你的什么收益干什么?小秦,你现在是当资本家当惯了,什么事情都光想着钱了。”
  秦海正色道:“实在是这项技术关系重大,如果能够搞出来,一年的市场价值不会少于千万。两成就是不少于200万……李老师,您真的不在乎?”
  “不少于千万!”李林广被秦海说的数字吓了一跳,他认真地看了看秦海的表情,确定秦海不是在开玩笑,不禁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问道:“小秦,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你竟然有如此大的信心?”
  “我想在旋耕刀片的刀头上附着一层氮化钛,您觉得如何?”秦海不急于说出自己的设计,而是按照李林广能够演绎出来的思路向他问道。因为这样一来,李林广对他提出的热喷涂工艺方法也就不会感觉过于突兀了。
  李林广想了想,说道:“氮化钛的维氏硬度最高可以达到2500以上,熔点接近3000摄氏度。倒的确是制作高耐磨机具的合适材料。可是,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呢?”
  秦海道:“传统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这次我在京城的时候,看了一些国外资料,发现目前国外在喷涂工艺上进展非常快,咱们是不是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把氮化钛颗粒涂敷到金属上去?”
  “你说的是喷涂工艺?我倒也看过相关的文献。不过,喷涂方法要用到高能、高速的等离子发生器,这种设备的造价可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用来制造农具,是不是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思啊?”李林广提醒道。
  秦海微微一笑,说道:“我的想法正是源于此。李老师,您想想看,如果我们不用等离子设备,而是用普通的火焰喷枪来产生高速粒子。使其冲击到金属表面上,是不是也可以产生出喷涂的效果?您来看,我设想的方案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秦海拿出纸笔,就在餐桌上给李林广画起了示意图。他画的示意图其实不过就是后世已经非常普及的高速火焰喷涂枪而已,它的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把氧气和燃料送到一个封闭的空腔里,使其燃烧、膨胀。然后通过一个喷嘴喷发出去。喷涂的材料从另外一个口送入喷嘴,这样高速气体就会携带着这些材料冲击到基材表面。实现喷涂的效果。
  在这其中,当然还涉及到许多关键的技术细节,这些细节在当年还困扰着全球的材料学家,而对于秦海这样一位穿越者来说,则属于非常简单的知识。他向李林广提点了几句,李林广便点头不迭。脸上也逐渐洋溢起了兴奋的表情。
  “没错没错,这个思路应该是没错的!”李林广忍不住失声赞道,“小秦,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能够想到这个办法呢?”
  作为一名搞材料的行家。李林广能够听得出秦海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虽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距离实际已经并不遥远了。他知道,如果秦海的设想能够实现,那么热喷涂工艺的门槛就将大幅度降低,设备的价格会比现在低两个数量级,喷涂的成本也会低到大众化的程度。
  一旦热喷涂工艺变得简单和廉价,那么这项技术的应用就会变得十分普遍。农机具领域只是它的一个极小的市场而已,诸如矿山机械、五金工具乃至军事等领域,都会大量应用这项工艺来提高产品性能,届时这个市场的价值就不是秦海所说的上千万,而是可能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
  难怪秦海对于这件事会如此郑重,有如此前途的一项技术,放在谁手里都不会是无动于衷的。
  看到李林广脸上惊讶的表情,秦海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呵呵地笑了笑,说道:“呵呵,李老师,我这只是一个设想,具体要实现,可能还得请您出山才行呢。”
  这倒不是什么谦虚的话,秦海虽然明白整个热喷涂工艺的技术诀窍,但要真正把它变成一项可操作的技术,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比如火焰的温度、气流的速度、氮化钛颗粒的尺寸等等,都需要在实验之后才能确定下来。如果给秦海足够的时间,加上足够的助手,他自己倒也能够去组织这样的实验,可是他要做的事情可不止这一项,眼前有李林广这样一位大神一级的帮手,他有何道理不用呢?
  “这件事挺有意思,这个任务我接下了。”李林广没有多余的客气,直接就答应了秦海的要求。不过,要做这些实验,光靠他这个材料专家还是不够的,喷枪的设计和制造,并不是他擅长的事情,所以他赶紧强调道:“这件事,还得请机械系的岳昆教授来参与,这个喷枪的设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岳是这方面的行家。另外,喷枪设计出来,还得找个厂子生产出来才行。”
  这个问题也是秦海想过的,他说道:“请岳教授的事情,就拜托李老师您了。费用方面,您看该给多少合适?”
  李林广摆了摆手,没好气地骂道:“三句不离本行,你以为老岳是看中你给的钱才来帮忙的?”
  秦海赶紧陪着笑脸道:“我知道,我知道,不过,请人做事,总得给报酬吧,要不我良心也不安是不是?这样吧,李老师,请岳教授来帮忙,每个月按500块钱的报酬计算。他如果带了学生来帮忙,不管多少学生,每人每月100块,您看如何?”
  “好吧,那我就代老岳谢谢你的好意了。”李林广点了点头,接受了秦海开出的价钱。以往他帮平苑钢铁厂做事,秦海给他的报酬比这更高,他也习惯了。虽然他嘴上说岳昆不会在乎报酬的事情,但秦海能够给一些报酬,他和岳昆谈这件事的时候也更好说话一些吧。
  秦海接着说道:“至于生产喷枪的事情,交给青锋厂就可以了。青锋厂本身就是机械厂,普通的机加工没什么大的困难。如果遇到精度更高的加工任务,可以请宁厂长去找其他企业协助,他的路子是很广的。”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李林广说道。
  “资金方面,我让宋洪轩先给您拨20万过来,如果不够,您随时跟小宋说,您看如何?”秦海又说道。
  “哪用得了那么多钱?”李林广下意识地说道,20万元在当年算是一笔巨款了,李林广想不出搞一项研究需要花这么多钱干什么。
  秦海也懒得跟李林广过多解释,他知道,虽然自己把关键路径都描绘出来了,但李林广要完成这项研究,需要付出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不可胜数的。就拿热喷涂使用的喷枪来说,材料必须满足耐高温高压的要求,价格十分昂贵。要最终设计定型,还不知道要设计多少个版本,光是试制费用,这区区20万恐怕都不够。
  李林广也是在安河工学院这样一个小庙里呆得太久了,缺乏承担大型科研任务的经验,所以对于经费没有太直接的感觉。
  “李老师,您就先别管钱多钱少了。我现在的要求就是,不惜代价,必须在2个月之内把工艺和设备搞出来,这样才能赶得上3个月后的耕作设备博览会,您能够做到吗?”秦海问道。
  李林广道:“时间倒的确是够紧张的,不过你放心,既然我敢答应下来,就肯定不会耽误你的事情。我今天晚上就去找老岳,把他们系的研究生和我们系的研究生都动员起来,大家加班加点,毕竟这也是为国争光的事情嘛。”
  “好吧,用这个口号倒也的确更合适一点。”秦海笑了,尽管社会上已经流行“一切向钱看”的说法,但在学校里,有时候一些政治性的口号还是更有作用的,至少能够让校方感到满意。秦海以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如果给学生和老师的加班费给得足一点,再加上拿到国际大奖之后的政治荣誉,应当足以让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了。
  以李林广的能耐,两个月时间,要拿出一套基本能满足需要的热喷涂装备,还是比较有把握的,秦海对这位“扫地僧”有足够的信心。
  “对了,李老师,最后再补充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论文,署名权统统归你,你尽管拿去发表。我只需要最终的专利技术即可。”秦海轻描淡写地又给李林广许下了一个莫大的好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氮化钛是干什么用的

  李林广攥着秦海画的草图兴冲冲地回去了,秦海答应他会马上派人到红泽来和他签订一个委托研究协议,以便拨付研究经费以及明确未来成果的归属。秦海倒不担心李林广会把他的思想剽窃走,自己另起炉灶把技术研究出来,以占有这项技术的巨大收益,因为他在前一世就对李林广非常熟悉了,知道李林广的人品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