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陪高村先生来的,需要考察哪些内容。请秦厂长直接和高村先生沟通吧。”陈媛答道。
  秦海微微一笑,道:“哦,那好吧。陈局长不必客气,您称我一句小秦就可以了。”
  “是吗?我看小秦你的年龄很轻嘛,而且又不是曲武本地人,怎么会当上兄弟陶瓷厂的名誉厂长了呢?”陈媛忍不住问道。秦海对她说话的时候态度很是恭敬,却又并不谄媚,这让陈媛对他的印象很是不错,所以才会有如此一问。
  秦海笑道:“这都是刘厂长他们太客气了。其实我只是帮兄弟陶瓷厂解决过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也算是厂里的功臣吧。刘厂长为了感谢我。就让我当了厂里的名誉厂长。”
  “原来如此。”陈媛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你在陶瓷方面,还很有一些建树了。”
  “雕虫小技,雕虫小技。”秦海连声说道。
  大家边说边走,不一会就来到了生产区。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瓷土,又需要燃烧大量的煤,所以生产区里灰尘很大,热气腾腾。陈媛抬起手轻轻地捂着鼻子,脸上露出一丝厌恶的表情。秦海轻声说道:“陈局长,有关粉尘和废气污染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最迟不晚于明年春季,我们就会上马一整套的除尘和热能回收的设备,那时候您再来我们这里,就会看到窗明几净的厂区了。”
  “真的?”陈媛有些意外,她了解陶瓷厂的除尘设备是怎么回事,要做到厂区窗明几净,所需要的除尘投入是非常可观的,国内许多大型陶瓷厂都不敢上马这样的设备,而兄弟陶瓷厂居然还有这样的计划。
  “小秦,你知道一整套除尘和热能回收设备要投资多少吗?”陈媛问道。
  “我们了解过,大概1200万左右吧。”秦海说道。
  “1200万……倒用了那么多,400万左右应当就够了。”陈媛纠正道。
  秦海道:“您说的是就我们现有的这些生产能力而言,而我们打算在今年之内,把生产能力提高4倍,这样除尘的投入也就相应要加大了。”
  “把生产能力提高4倍,你们有这么大的业务吗?”陈媛好奇地问道,她想起莫孔朝向她说过兄弟陶瓷厂可能会接到上亿美元的订单,与秦海的话对应起来看,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秦海道:“一会您看看我们的产品就知道了。”
  说到这,他们已经走进了一座规模最大的车间,迎面就是一座颇为壮观的烧结炉。陈媛多少有些工业底子,能够认出这是干什么用的,陶瓷都是烧出来的,烧结炉自然就是陶瓷厂的核心设备了。
  “这座烧结炉,是用来烧结高温耐火陶瓷瓦的。”秦海开始向众人介绍道,“我们兄弟陶瓷厂生产氧化铝、氧化锆等多种耐火陶瓷,产品远销国内二十余个省市,并有少量产品出口到了东南亚等地……”
  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听众们却都是心不在焉,只是谁也不便唐突地打断他的介绍。陈媛、赵博文等官员对于具体的生产技术并不关心,他们到兄弟陶瓷厂的目的,只是为了陪同高村武彦。从道理上说,高村武彦应当是对秦海的介绍最有兴趣的人,但问题在于,他此行根本不是为了什么耐火陶瓷砖而来的。就这种陶瓷砖的生产工艺而言,库塞拉可以甩出兄弟陶瓷厂好几条街,他何须到此来听这些废话呢?
  心里虽是这样想,但高村武彦却不能表现出来。你说要看私营企业,人家带你来了。你说想先看生产状况,人家同样带你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你又说不想听这些东西,那就是把人家主人当成猴耍了。司局长一怒,虽然不会流血五步,但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高村武彦岂能造次。
  “嗯嗯,贵厂的陶瓷砖,的确是非常不错。我们日本是一个钢铁大国,每年需要的耐火砖数量庞大,现在既然得知贵厂能够生产陶瓷砖,那以后我们会争取能够与贵厂在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辟日本市场。”高村武彦随口许着诺言。
  “那就多谢高村先生了。既然高村先生说有意在这方面与我厂进行合作,那么您请跟我往前走,我向您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备料、造坯、后期检验等生产环节。”秦海坏坏地建议道。
  “这个……恐怕和我们库塞拉的做法比较相符,就不麻烦秦先生介绍了吧?”高村武彦苦着脸拒绝道。
  “不麻烦的,我不累。”秦海婉拒了高村武彦的关心,执意说道:“是不是和贵公司的做法相似,我想我们还是看一看为好。”
  “不必了吧……”
  “没事的,看看吧……”
  “我……”
  “离吃饭还早呢,不耽误高村先生用餐。”
  “我不饿……”
  “那就更好了,多走走,肚子空一点才好吃午饭呢。”
  “……”
  即使是用日语交流,秦海一张嘴也远胜过了高村武彦。如果现场允许骂街,也许高村武彦还有翻盘的机会,但在一群文明人中间,高村武彦怎么好意思说什么“八嘎”呢?没奈何,他只能被秦海牵着鼻子,把陶瓷砖车间的每个角落都走访了一遍。
  “你看,现在才到吃饭时间,咱们正好参观完了,咱们去食堂吃饭吧。”秦海看了看表,向大家盛情邀请道。
  “你是说,咱们就参观完了?”高村武彦一惊,连忙问道。
  “是啊,我们兄弟陶瓷厂主要的车间,就是这个了。”秦海卖萌道。
  高村武彦急了:“这后面……不是还有两个车间吗?”
  秦海道:“这后面的车间没啥意思,只是在试生产一些新产品,有些工艺还不成熟,你去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的。”
  “既然来了,我想,最好还是都看一看吧。”高村武彦坚持道。他相信,后面这几座不太大的车间,肯定就是陶瓷刀的生产车间。这才是他最为关注的内容,他当然不能错过。
  “小秦,日本客人想看,咱们就带他去看看吧。”刘硕似乎是很热情地建议道。
  “刘厂长开口了,那高村先生就请吧。”秦海像是很不乐意的样子,向众人做了一个手势。陈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忍不住产生了一些期待:
  这个陶瓷刀,到底是何方神物,竟然能够搅起这么大的风波。(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早就盼着有人投资了

  “后面车间试制的这些新产品,还不是很成熟……不过,如果高村先生感兴趣,那就请随我来吧。”秦海脸上略微有些为难之色,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高村武彦的要求。
  仍然由秦海带头,一行人带到了位于生产区靠后一些位置的一座车间。走进车间之后,高村武彦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果然在生产线的末端,看到了正在金刚石磨具上开刃的陶瓷刀。
  “这座车间,就是生产陶瓷刀吗?”高村武彦指着那些陶瓷刀,对秦海问道。
  秦海点点头:“是的,这座车间里正在生产的,就是陶瓷刀。”
  一直跟在他们身后默不作声的长友修一此时像是刚通了电的玩具一样,一下子活跃起来,他紧走两步,来到生产线前,仔细地观察着生产过程,试图从这个过程中找出陶瓷刀生产的技术关键。
  陶瓷刀的生产装置,与其他陶瓷产品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异。
  生产线的前端是粉料的注入,如果不能知晓粉料的成分,尤其是其中微量元素的配比,那么光看到这样一个装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中间一段是造坯的过程,也就是把粉料加上凝胶制作成泥坯,再在压力机下压制成各种刀的形状。这个环节的关键要素是凝胶的成分,而这也不是用肉眼能够看出来的。
  再往后就是烧结,其中涉及到炉温的调整以及炉内气氛的控制,长友修一相信,只要给他一台手持式的红外测温仪,他就能够把这些参数测出来。可是,这些参数也是技术含量最低的信息,即使他没有这些信息。能够少数的几十次或者几百次实验也就能够尝试出来了,真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从别人这里偷师。
  烧结出来的陶瓷刀,已经具有了美观的外形和坚硬致密的质地,只要在磨具上磨出刃口,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后期处理,就可以出厂了。这个环节更是毫无技术价值可言。别说长友修一,连陈媛这种外行都能一眼就看懂。
  “陈局长,您看,这就是我们的新产品,陶瓷刀。这种刀具目前在欧美市场还没有出现过,前段时间有些国外客商过来看过我们的样品,非常感兴趣,表示愿意成为我们的海外代理商。”刘硕不失时机地凑上前去,向陈媛介绍道。
  陈媛此时已经拿到了一把开过刃的陶瓷刀。在手上把玩着。凭着本能,她能认识到这种陶瓷刀的确非同凡响,要说国外客商感兴趣,倒也不算是瞎话。只是这样一种刀具能够做出上亿美元的出口额,这一点她还存着疑问,中国人都能造出来的东西,能卖多贵呢?还有,国外能有多大的需求呢?
  “这种陶瓷刀。和我们库塞拉公司正在研制的新产品非常相似。”高村武彦发话了,“我们公司对于陶瓷刀市场也非常看好。已经投入了几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系列产品,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占据全球陶瓷刀市场的90%以上。贵厂如果也有兴趣进入这个市场,我们可以与你们进行合作。”
  “是吗?”刘硕扭过头去,笑吟吟地问道:“高村先生,不知道你们打算怎么和我们合作呀?”
  “库塞拉公司愿意向兄弟陶瓷厂注资。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生产陶瓷刀。我们公司有更先进的技术,能够使陶瓷刀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我们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品牌优势,也能够帮助陶瓷刀产品得到更好的推广。”高村武彦小心翼翼地说道。同时紧张地注视着秦海和刘硕的反应。
  早在高村武彦与秦海、刘硕在圣保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曾经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被秦海毫不留情地拒绝了。秦海提出的要求,是请库塞拉公司作为代工厂和代理商,帮着兄弟陶瓷厂生产和销售陶瓷刀,从中赚取一些少得可怜的佣金。
  正因为那一次没有谈妥,才有了高村武彦的中国之行。这一次,他的计划是利用中国各级政府热衷于吸引外资的弱点,借助政府向兄弟陶瓷厂施压,以达到目的。
  刚才这一会工夫,他认真观察了秦海、刘硕的表现,发现他们在政府官员面前表现得十分老实,全然没有在圣保罗时候那样的嚣张。他因此而判断,这两个人应当是害怕官员的,只要自己能够把官员忽悠住,兄弟陶瓷厂就能够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果然,在听完高村武彦的建议之后,陈媛看了看刘硕,说道:“刘厂长,高村先生是带着合作的诚意到你们厂来考察的,现在他提出了合作的条件,你们有什么看法?”
  刘硕张了张嘴,正打算回答,秦海抢先一步发话了:“高村先生的好意,我们当然欢迎。其实,我们早就盼着有人投资了。陈局长,您也看到了,我们厂的规模还很小,设备也很简陋,要完成外国客商的订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刘厂长他们这些天正为资金的问题发愁呢,高村先生的建议,对我们兄弟陶瓷厂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秦海这番话一出口,高村武彦和长友修一都惊呆了。他们想过秦海可能不敢跟官员叫板,但却料到他会如此主动,与此前几次断然拒绝的作法简直是判若二人。
  陈媛不知道秦海与高村武彦之间以往的恩怨,听到秦海这个表态,她既觉得欣慰,又隐隐觉得有些可惜。欣慰的地方,自然是自己不虚此行,一旦双方合作成功,自己回去也有个交代了。可惜之处,则在于她感觉兄弟陶瓷厂的陶瓷刀好像还是有些价值的,这样有价值的东西一下子被日本人拿走,总归不是啥让人高兴的事情。
  “既然你们双方都对合作的事情感兴趣,那实在是太好了。高村先生,刘厂长、秦厂长,你们看咱们是不是可以找个地方,先把一些原则性的内容商讨一下,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再做深入接触,以便达成最终的投资合作协议?”陈媛提议道。
  这个提议当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再说,生产过程大家也已经看过了,从粉料注入到成品刀具形成的过程,都一目了然,完全可以证明此前秦海他们在圣保罗展示的陶瓷刀正是出于这样一条生产线,那么库塞拉想得到的东西,也就确定是在兄弟陶瓷厂了。余下的问题,就是库塞拉需要花多少钱,才能够得到这家厂子。
  “我们愿意投入1000万美元,占有合资企业66%的股权。”
  来到兄弟陶瓷厂的会议室坐下之后,高村武彦率先开出了价钱。
  秦海呵呵一笑,并没有接高村武彦的话头,而是反问了一句:“我怎么听说,库塞拉打算在曲武投资2亿美元啊?”
  “这是我们在曲武的全部投资意向。”高村武彦答道。
  秦海问道:“那不知道除了我们兄弟陶瓷厂之外,库塞拉公司还打算与哪家企业合资。”
  “这个问题……似乎与我们现在谈的内容没有关系吧?”高村武彦避开了秦海的问题。
  秦海摇摇头道:“当然有关系,我们是因为听说库塞拉公司打算投资2亿,所以才急切地欢迎高村先生前来考察的。如果库塞拉给我们的投资才1000万,那就没什么意思了。1000万美元……我们随随便便也能弄到的嘛。”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在场的一干官员却都忍不住撇了撇嘴:1000万美元,如果换成人民币,就是将近4000万,你一家小小的私营陶瓷厂,居然敢说随随便便就能弄到4000万?再说,库塞拉公司如果要投资,肯定是用外汇,1000万美元的外汇,连一个省长都不敢放出能够随便弄到这样的狂言。
  “2亿美元……我们当然还有其他项目要投。贵厂的资产,据我的估计,最多不会超过500万美元,我们拿出1000万美元,还要加上我们库塞拉公司的生产技术,占三分之二的股权,是非常合理的。”高村武彦郑重其事地说道。
  2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他为了把陈媛一行哄到曲武来,而随口编出的大话。库塞拉公司虽然是大型跨国企业,也不是能够随便拿出2亿美元砸到这个穷乡僻壤来的。用1000万美元或者更多一些资金与兄弟陶瓷厂合资,以便弄到陶瓷刀的生产工艺,这是董事会给高村武彦的授权,2个亿的数字,是他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可是,这个可恶的秦海却死死地抓住了2亿美元这个话茬,非要逼着他说出具体的投资意向不可,这就让高村武彦觉得狼狈了。现在他唯有坚持把话题限制在兄弟陶瓷厂的问题上,才能避免这种尴尬。
  “既然考察的内容都已经差不多了,我们曲武市也非常想听听库塞拉公司的投资设想,以便我们安排相关的对接工作。要不,就请高村先生把2亿美元的总体安排向我们透露一下,也让我们都高兴高兴吧。”莫孔朝笑呵呵地给高村武彦又补上了一刀。(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没钱你说个小蔡啊

  莫孔朝这句话,在大家看来都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一干中央部委官员带了两个日本客商到曲武来,说有2个亿的投资。曲武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副市长亲自陪着大家跑了好几天,所有的相关企业全部洗干净、拿毯子裹着送上前去任君挑选,说到底不就是看在这些投资的份上吗?现在考察差不多了,你总得说说打算怎么投这2个亿吧,否则,你逗我玩呢?
  莫孔朝提出这样的要求,从陈媛这边来说,也挑不出任何理来。中央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