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厂长不用客气。”
  宁默也伸出手,与庞正雄握在一起。正等着庞正雄再说几句客气话,对方却迅速地把手抽出来,转向了许昕群,说道:“许科长,感谢你给我们介绍来的财神爷啊……对了,下个月县里山歌节的决赛,你要给我留几票哦。”
  “……”许昕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眼前这位庞厂长的思维,是不是跳得太快了一点呢?
  宁默不了解这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但从庞正雄的举止中,他能够感觉得到对方的冷漠。他声称要来考察玻璃厂,马亦平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这一点不像作伪。而这个庞正雄虽然嘴里说得热乎,握手的时候也用了挺大的劲,但宁默还是能够察觉出来,对方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至于说庞正雄的内心是不愿意别人来投资,还是不相信宁默能够投资,这就看不出来了。
  寒暄过后,庞正雄引着众人向厂里走去。他有意无意地贴着马亦平,话里话外也都是在接马亦平的话茬,对于宁默却只是随口应付。马亦平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不得不时时扭转头来,照顾着宁默。
  “宁经理,你看咱们是不是先到会议室去听一下庞厂长的汇报?”马亦平向宁默征询道。
  宁默有些被庞正雄的态度激怒了,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努力地模仿秦海待人接物的方式,他想到,如果是秦海遇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不会暴跳如雷。而是会表现得从容淡定,然后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狠狠地给对方几个耳光。
  嗯,好吧,那我就先蛋定吧,至于抽耳光的事情。现在还没有机会,就先不考虑了。
  这样想着,宁默向马亦平呵呵一笑,说道:“马科长,咱们不必浪费时间了,还是请庞厂长带我们到车间去看看吧,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咱们厂子的生产情况。”
  “这样也好。”马亦平道,他转向庞正雄,说道:“庞厂长。要不我们就照宁经理说的,到车间去看看?”
  “听领导的,我这个人最好说话了。”庞正雄嘻嘻哈哈地说道。
  汉屏玻璃厂是一家设计年产20万重量箱的小型玻璃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庞正雄带着宁默一行,依次参观了原料工段、熔制工段、引上工段、切制工段等等,给他们介绍着粉磨机、料斗、池窑、引上机、切桌等一系列设备。宁默对于玻璃生产没什么了解,多少有些看热闹的意思。一圈走下来。他所形成的唯一印象就是这家企业的生产流程是比较完整的,在设备上操作的工人看起来也都像是熟练工。
  “我看你们厂的生产还挺红火嘛。怎么马科长还说你们不太景气呢?”走出生产车间,宁默向庞正雄问道。
  庞正雄笑道:“宁经理说笑了,我们厂的生产能力是20万标箱,现在一年连5万标箱都销售不出去,还谈得上什么红火?”
  标准箱是玻璃原先的计量单位,指厚度为2毫米、面积为10平方米的玻璃。从86年开始。国家经委和建材工业局已经废除了这个计量单位,改为“重量箱”。不过,像庞正雄这样的老人,还是习惯于用标准箱来作为生产能力的衡量标准,行业里的人对于这种说法也都是能够接受的。
  宁默不清楚20万标箱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以20万箱的能力,一年只能销售5万箱,这样的企业肯定是有经营压力的。他问道:“为什么咱们的玻璃卖不出去呢,是质量问题吗?”
  庞正雄道:“质量上嘛,当然不能和大厂子比,不过也差不了多少。关键是成本,大厂子一个标箱的成本是22块钱,我们一个标箱的成本差不多要42块钱,国家规定的价格是36块钱,你说我们的玻璃怎么卖得出去?”
  “国家规定的售价是36块钱一箱,你们的成本是42块钱一箱,那不是生产越多,亏得越多吗?”宁默有些奇怪地问道。
  庞正雄看了马亦平一眼,那意思是觉得宁默完全是一个外行,自己懒得去做这样的科普。马亦平明白庞正雄的意思,说道:“庞厂长,我看宁经理对于咱们厂还是很感兴趣的,你还是把有关情况详细介绍一下吧。”
  庞正雄无奈了,轻轻吁了口气,说道:“宁经理,你不知道,国家定价是一码事,市场上实际的价钱又是另一码事。统配价格的玻璃是便宜,可是不是谁都买得到的啊。买不到统配的玻璃,他们就只能找我们了,那这个价格就不能按统配价格来算了。”
  “我明白了。”宁默点了点头,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和钢材没什么区别,国家的定价是一回事,黑市价是另一回事。像汉屏玻璃厂这样的小厂子,就是靠着黑市价与定价之间的价差来维持生存的。在市场上玻璃供应不足的时候,这种小厂子还是活得很滋润的;但如果市场供应充足,这种小厂子就艰难了。
  “这就是说,汉屏玻璃厂现在需要的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样产品就有竞争力了,就能够扭亏为盈。庞厂长认识是这样吗?”宁默问道。
  “这是不可能的。”
  没等庞正雄回答,旁边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人插进话来,直接把宁默的美好设想给否决了。
  “他是我们技术科的副科长苏长亮。”庞正雄给众人介绍着,然后又对苏长亮说道:“老苏,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这位宁经理是来咱们厂考察的,打算对咱们厂进行投资,你怎么能把人家客人给吓跑呢?”
  他嘴里说得严厉,口气却是轻描淡写的,让人觉得他并不很在意会不会吓跑投资商。宁默已经不在意庞正雄的态度了,他转头对着苏长亮问道:“苏科长,你为什么说不可能呢?”
  苏长亮用不屑的口吻说道:“小型玻璃厂的生产效率就是如此,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够降低小型玻璃厂的能耗和物耗。要想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厂子炸平,建一个150万重量箱的浮法窑,或者同等规模的九机引上窑。我看过资料上说,九机引上窑的标准煤单耗是每重量箱28。92公斤,我们厂现在用的二机引上窑,标准煤单耗是每重量箱116公斤,你算一下看,我们的成本怎么能降得下来?”
  浮法窑和引上窑,对应的是玻璃生产的不同工艺,这些是宁默所不了解的。不过,大型设备比小型设备的单位能耗更低,宁默深有感悟。金塘化工集团下属的那些化工企业,也都是使用中小型设备的,单位产品的能耗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这也是这些中小企业难以支撑的原因。
  不过,宁默觉得,很多事是事在人为的。金塘的那些企业在被大秦集团兼并之后,通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能耗、物耗等等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虽然仍然达不到大型企业的标准,但多少也具备了一些竞争力。既然这些化工企业能够降低消耗,玻璃厂为什么做不到呢?
  想到此,宁默对苏长亮说道:“苏科长,你说的这些能耗指标,是你们厂现在的情况。你说的什么二机引上窑,如果改进一下生产工艺,是不是能够把能耗降下来?”
  “这不可能。”苏长亮用桀骜的口吻说道。
  “你不可能,别人也不可能?”宁默真有些恼了,直接呛声道。在他心里,隐隐地想到,苏长亮做不到的事情,秦海难道也做不到吗?秦海曾经创造过那么多的奇迹,一个小小的玻璃窑,还难得住他吗?
  苏长亮哈哈一笑:“你如果有这个本事,我可以给你磕头。”
  “苏科长,你怎么说话的!”马亦平在一旁不乐意了。不管怎么说,宁默是他带来的投资商,苏长亮这话对投资商太不客气了。如果宁默因为这个原因拂袖而去,这就是招商局的过错,未来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发难的。
  马亦平和苏长亮都被称为科长,但二者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连庞正雄在马亦平面前都要自认为下属,更何况是苏长亮。听到马亦平的呵斥,苏长亮不敢造次了,只是站在一旁冷笑着不再吭声。
  “宁经理,苏科长就是这样的人,心直口快,他对你是没什么意见的,你别往心里去。”马亦平转头对着宁默说道。
  宁默也学着苏长亮的表情,冷笑一声,说道:“无所谓,苏科长觉得做不到的事情,我想总会有人能够做到的。我们公司过去兼并过很多企业,那些企业在被我们兼并之前,也是说无可救药了,结果到了我们手上,就变成了摇钱树。我们董事长总是说,没有不挣钱的企业,只有不会挣钱的人。”
  此言一出,庞正雄和苏长亮的脸都变成黑炭颜色了,庞正雄咽了口唾沫,干笑着说道:“呵呵,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全厂200多干部职工,就盼着宁经理快来把我们厂变成摇钱树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土豪的境界

  话说到这个程度,大家的脸上都已经有些不好看了。马亦平是最为尴尬的,毕竟他是夹在中间的人。宁默是投资商,不管最终是不是真的会在汉屏投资,马亦平都不能给他脸色,否则自己就说不清楚了。庞正雄这边,属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马亦平也不合适为了一个外人而得罪他们,所以也得陪着笑脸哄着。
  无奈之下,他只好打着哈哈道:“要不,咱们今天就先看到这,等宁经理回去和他们公司的领导汇报过后,再做决定。宁经理,你看怎么样?”
  宁默点了点头,说道:“我想看的都已经看完了,就不再打搅庞厂长他们了。”
  庞正雄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哈哈,不是打搅,我们非常欢迎宁经理的公司到我们厂投资的。……马科长,要不你陪着宁经理到我们厂吃顿便饭怎么样?你看,这么热的天,宁经理连口水都没喝。”
  许昕群也觉得气氛有些紧张,于是打着圆场道:“不必了,小宁还有其他事情,就不在这里麻烦庞厂长了。对了,庞厂长,你要山歌节决赛的票,我过几天叫小邓给你送20张来,够不够?”
  “够了够了,那就多谢许科长了。”庞正雄拍着许昕群的肩膀,显出一副亲热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把宁默给晾在一旁了。
  看着马亦平、宁默等人坐上吉普车离开,庞正雄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冷冷地哼了一声,道:“投资?骗谁呢!”
  “庞厂长,这个小年轻是来投资的?”一直没说话的苏长亮在一旁问道。
  “我看就是一个骗子,是来帮许旷群遮脸的。”庞正雄说道。汉屏县里没什么秘密可言。王卓为难许昕群的事情,庞正雄也听说过一些。现在见许昕群带了这样一个年轻得可笑的外地人来谈投资的事情,庞正雄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认定这是许昕群请来的“托”。
  肯定是许昕群完不成任务,又不愿意直接说自己没本事,于是就找了宁默来演戏。只要宁默装模作样地表示要投资。然后再找个理由说投资不成,许昕群就能够和王卓去扯扯皮了。这样的事情,在汉屏县过去是曾经出现过的。
  庞正雄不相信宁默会对玻璃厂投资的理由,除了宁默的年龄之外,还有就是他不认为汉屏玻璃厂有什么投资的价值。正如苏长亮说的,小型玻璃厂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除非重新上一座六机或者九机的引上窑,把生产能力提升到中型厂或者大型厂的水平,汉屏玻璃厂才有出路。而一座六机引上窑需要的投资是一千多万。有谁吃饱没事,会把这么多钱扔在汉屏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区位优势的小县城呢?
  正因为不相信宁默真的有投资意向,加上许昕群又是县里冷门单位的干部,不值得拍马屁,所以庞正雄才会对宁默如此冷淡。莫非看在马亦平的面子上,庞正雄甚至连陪着宁默观察车间的兴趣都不会有。
  “老苏,你这张嘴也是,你跟一个小年轻废什么话?”庞正雄转回头来。看了苏长亮一眼,批评了一句。
  苏长亮道:“我也是看不惯他那个傲气的样子。明显不懂玻璃生产,还说什么改进工艺。我研究玻璃的时候,他还在穿开裆裤呢!”
  “好了好了,我敢打赌,他现在肯定在跟马科长说,他本来想给咱们厂投资的。但看到咱们厂的干部不配合,所以就不投资了。你想想,你多一句嘴,就让人家当了垫脚石,亏不亏?”庞正雄说道。
  “他怎么能这样说?”苏长亮恼了。“明明是他不想投资嘛,和我有什么关系?”
  “要不说你性子太直呢?”庞正雄说着,拍了拍苏长亮的肩膀,摇摇头,回办公室去了,只把一个正在愣神的苏长亮撂在厂门口。
  吉普车上,宁默的脸色忽阴忽睛,正在想着玻璃厂的事情。马亦平看了看宁默,说道:“宁经理,那个苏长亮的话,你别往心里去,他是个有名的刺头,连庞厂长都让他三分的。这家伙是老牌大学生,有点本事,平时说话也都是这样汹七汹八的。”
  “老牌大学生就了不起了?”宁默不愤地说道,“就等我把我们公司的工程师请来,好好教教他什么叫本事。”
  “你们的工程师文凭很高吗?”马亦平好奇地问道。
  宁默笑道:“我们的工程师文凭很低,他就是我们安河农机技校毕业的,是个技校生。不过,他现在就在70x所,指导70x所的那些专家做研究呢。”
  宁默说的,自然就是秦海了。这一刻,他想好了一个打脸的方式,那就是把秦海请到汉屏来,让他给那个眼高过顶的老牌大学生苏长亮上上课。宁默相信,秦海肯定有这样的能耐,能够用知识把苏长亮的脸打肿。什么小型玻璃厂就无法降低能耗,到了咱哥们秦海手里,就能够把能耗给你降下来,你信不信!
  马亦平直接把宁默的话当成噪音给过滤掉了,其实他和庞正雄的判断有些类似,也认为宁默不过就是许昕群请来的一个群众演员。不过,不管宁默是什么人,马亦平都得陪着他把这场戏唱好,未来即使宁默甩手走了,马亦平也可以在业务科的工作报告中写上这样一笔,这也是能够计算为他的工作量的。招商引资哪有一招一引就能够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他母亲,招商局哪年的工作报告上没有几十个这种失败的例子?
  吉普车开回县城,宁默提出,把他和许昕群在文化局放下即可,投资的事情,他还需要请示公司,所以现在就没必要再去招商局了。马亦平对宁默的这个要求并不觉得意外,人家的戏唱完了,自然就该退场了,自己只需要鼓掌即可。
  在文化局门口下了车,送走马亦平,许昕群对宁默说道:“小宁,到我办公室去坐坐吧?”
  宁默摇摇头道:“许叔叔,我得先去给公司领导打电话了,汇报一下这件事情。”
  许昕群微微一怔,问道:“怎么,小宁,你们真的打算对玻璃厂投资?”
  宁默狠狠地点了一下头,说道:“我想好了,他们越是觉得我们不可能投资,我们越得投,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许昕群无语了:“这个……不要这样义气用事吧?”
  土豪的境界,是穷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在许昕群看来,投资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哪怕是10万元的投资,也可以让他一筹莫展。这样大的事情,哪有说为了赌一口气就做决定的。听宁默说得这样咬牙切齿,许昕群都不知道该如何劝解才好,他甚至无法判断宁默说的是真话还是气话。
  而对于宁默来说,这番话既是气话,也是真话。在参观玻璃厂之前,他还只是想找个理由投点资,以便帮许昕群解决问题。在受到庞正雄的冷遇,再看到苏长亮的狂妄之后,宁默的斗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决定,自己一定要对玻璃厂进行投资,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