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一世的秦海是个书生,对于这种官场上的接来送往虽然不陌生,但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这一世,他随宁中英跑前跑后那一段时间里,听宁中英讲过不少这方面的事,对上面领导这个词颇有一些反感,总觉得这些人就是一群苍蝇,嘤嘤嗡嗡地,甚是烦人。谁曾想,他自己摇身一变,居然也成了上面领导了。
  “咱们是来跟他们谈合作的,可不是来捣乱的,他们不应该这样对待我们。”路晓琳不愤地说道。想到自己今天受的罪居然是有人专门设计出来的,她就忍不住想发作,可是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秦海道:“这只能说明中央的各部门干实事干得太少,给地方上惹麻烦惹得太多,所以地方上的人对中央部委都不信任了。咱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还是得靠咱们自己的表现,光生气是没用的。”
  “这个就只能指望你们两个了。”路晓琳指着秦海和夏扬杰说道,她在这方面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懂技术,除了会说大话之外,并没有什么实在的能耐。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负责接待的金南厂厂办副主任陶媛过来陪秦海一行吃过早餐,然后便重新提起了去参观古庙的安排。
  “陶主任,我们的意思昨天已经向于厂长说过了,我们是来工作的,参观的事情等有空再说。麻烦你去向于厂长请示一下,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今天想到车间去看一看。”秦海对陶媛说道。
  陶媛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能够做办公室工作的,也都是八面玲珑之辈,她对众人嫣然一笑,说道:“各位领导一心想着工作,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于厂长说了,我们厂其实也就是两条生产线,产品也比较单一。有关生产的情况,大家看看资料就都清楚了。车间里的环境挺恶劣的,又热,空气也不好,而且化工设备嘛,多少有点不太安全,所以各位领导就不必亲临现场了吧。”
  “呵呵,于厂长真是太关心我们了。不过。我们都是干工业的,车间里的环境再恶劣。只要工人能呆的地方,我们也没问题。所以,还是请陶主任去向于厂长汇报一下,如果没什么不方便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去参观一下生产装置。”秦海不卑不亢地重申道。
  陶媛笑着点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就去向厂长汇报一下。”
  在听了曾智强的话之后,于克岫对工作小组便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让陶媛带工作小组一行去参观古庙,正如对其他上级来的考察组所做的安排一样;另一手则是真的带他们去看生产装置,金南厂的生产装置没什么不能见人的地方,如果秦海他们执意要看。于克岫也没必要阻拦。
  由于早有准备,陶媛向于克岫汇报了秦海的话之后,于克岫便亲自带着生产科长、技术科长一行来到了招待所,陪同秦海等人前往生产区,参观生产装置。
  聚氯乙烯的生产装置原理并不复杂,不外乎五个工作单元,即:化学品配制、聚合、氯乙烯回收、汽提和干燥、产品处理。至于使用的设备,则包括贮槽、计量槽、反应釜、离心机、干燥器、压缩机、精馏塔等等,各台设备之间用管道连接,有些设备还需要外带电动机、散热风扇等等,看起来乌泱泱一片,倒也蔚为壮观。
  在黑子和路晓琳眼里,这些装置不外乎就是一些塔、罐和管道而已,这些东西分别是干什么用的,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但对于秦海来说,这些装置一点也不神秘,因为聚合反应的工艺流程也就是那么几种,他只要一看管线的大致走向,心里就一清二楚了。
  “老夏,你能看懂吗?”
  在车间里走动的时候,秦海忙里偷闲地对夏扬杰问道。
  夏扬杰道:“我大致能懂一些,我们偶尔也会到企业去参观,听企业里的人介绍过工艺流程。不过,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太清楚了。”
  “嗯,细节上也不复杂。”秦海道,“你看,这套装置用的是悬浮法工艺,聚合反应是在这个聚合釜里进行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聚合釜里的搅拌机和电机之间应当有一个流体联轴器,能够根据悬浮液的粘度自动变速……”
  “不错啊,秦秘书,你是行家呀!”一旁的金南厂技术科长禹惠国惊讶地赞道。这套流体联轴器是金南厂自主革新的产物,其设计思想固然是参考了日本的同类设备,但在国内同行业中,算是极为领先的。秦海能够看出这一点,并且准确地说出装置的名称,这就是内行的表现了。
  “禹科长过奖了。”秦海笑道,流体联轴器这种东西,在后来的化工设备中是非常常见的配置了,他知道这一点并不奇怪。他所以要向夏扬杰介绍这套聚氯乙烯装置的特点,其实是存着亮亮能耐的心思,让金南厂的人对他们不再带有轻视之意。
  秦海的炫耀,果然引起了于克岫的注意。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噪声、热气,偶尔还会有过压时突然释放蒸汽的巨响。换成对化工生产过程不熟悉的官员,到了这种场合难免会惊恐不安,神不守舍。然而,至少秦海和夏扬杰这二位并没有任何不适的表现,他们走在这些蛛网一般的管道之中,像是徜徉在林荫道上一样,从容自如,谈笑风生,仅凭这一点,就足够赢得于克岫的尊重了。
  “秦秘书过去在化工厂呆过?”于克岫走近秦海,对他问道。
  秦海道:“没在化工厂工作过,不过到化工厂考察的机会不少,所以多少也懂一点。”
  “你们以往去化工厂考察,都像在我们这里这样吗?”于克岫问道。
  秦海道:“那是当然,不了解具体的工艺状况,我们怎么能和企业谈合作的事情?”
  “合作?”于克岫奇怪地问道,“你们不是来检查工作的吗?”
  秦海笑道:“于厂长误会了,我们是机械部的,不是化工部的,怎么有资格检查贵厂的工作?我早就说过了,我们不是上级领导,我们是来寻求合作的。”
  于克岫摆摆手道:“秦秘书客气了,不管是机械部还是化工部,对于我们金南厂来说,都是上级,都有资格检查我们的工作。你说寻求合作,不知道是指什么样的合作。”
  秦海没有接于克岫的话,而是把头转向禹惠国,问道:“禹科长,我想打听一下,咱们厂除了生产纯聚氯乙烯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聚氯乙烯品种?”
  “我们生产过几种改性聚氯乙烯,主要是氯化聚氯乙烯,那是应国防工办要求搞的。”禹惠国答道。
  “为了提高耐热性?”秦海问道。
  “是的,提高耐热性。”禹惠国答道。
  秦海道:“用氯化方法提高耐热性,大概能够把聚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提高50度左右,使之在100度的环境中长期使用。但如果工作温度高于100度,光用氯化方法进行改性,就远远不够了。另外,我看你们的装置没有进行过改造,用这样的装置生产氯化聚氯乙烯,成本应当很高吧?估计有些得不偿失。”
  “秦秘书说得太对了,这也是我们后来没再生产氯化改性产品的原因。”禹惠国惊讶地回答道,他现在心里已经非常肯定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可不仅仅是一个懂点技术的官员,他分明就是一个搞化工的行家里手。
  聚氯乙烯也就是人们日常看到的pvc,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树脂品种。纯聚氯乙烯有不少自身缺陷,诸如高温流动性欠佳、聚合物容易变色、硬质聚氯乙烯韧性不足,容易脆裂,以及耐热性较差等等。为了获得更好的材料性能,人们往往要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纯聚氯乙烯进行改造,生产出改性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的改性方法多如牛毛,每一种方法都可以产生出具有不同特殊性能的聚氯乙烯新品种。在那个年代,我国的聚氯乙烯生产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和生产都非常弱。
  金南化工厂的产品,是以纯聚氯乙烯为主的。两年前,因为某国防工业产品的需要,禹惠国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过用氯化方法对聚氯乙烯进行改性的实验,也生产出了一些改性聚氯乙烯产品。但由于国防工业的订货量小,价格也限制得很死,这一次技术革新对于金南厂来说是一次赔本买卖,所形成的技术,后来也没有再用于生产。
  氯化聚氯乙烯不算太尖端的技术,但多少有些冷门。秦海一听就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这一点已经足以让禹惠国觉得震惊了。(未完待续。。)
  ps:  硬着头皮继续写高分子化工,写错了大家也别骂橙子,橙子是个文科生好不好!高中化学只学到无机,啥叫有鸡,橙子完全不懂啊。
  看到橙子这么辛苦的份上,大家不该做点啥吗?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秦秘书是搞聚氯乙烯的?”
  于克岫插进话来,刚才秦海与禹惠国的对话,他都听得真真切切。他虽然不是搞技术的,但厂子里搞过技术革新的事情,他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听秦海如数家珍地谈论着聚氯乙烯改性的问题,他心里的震惊一点也不比禹惠国更少。
  秦海摇摇头笑道:“哪里,我只是因为参与了汽车材料国产化的工作,才对各种材料工艺有了一些关注。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外行话,还要请于厂长和禹科长多多指正呢。”
  “不外行,不外行,秦秘书,你说的非常专业啊!”禹惠国连声说道。
  “其实,真正专业的是我们夏工,他是浦江交大化工系的老师呢。”秦海一把把夏扬杰推了出来,他带着夏扬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在这个时候不推他出来,更待何时。
  夏扬杰倒也有些当炮灰的觉悟,他习惯性地推推自己的眼镜,说道:
  “树脂改性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世界各国的化工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各种改性方法。以聚氯乙烯来说,目前常见的改性目的主要是围绕着改善加工性能、提高耐热性、增加强度、增加韧性和制作泡沫材料等几个方面,方法上则主要是调整工艺流程和加入改性剂等。当然,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花费是非常可观的。”
  “这么说,你们真的是来找我们合作的?”于克岫听出一些味道了,如果对方只是来骗吃骗喝的,大可不必做这么多的功课。这一个工作小组里,竟然有两个懂聚氯乙烯生产的行家。这显然就是有备而来的嘛。
  “金南厂的生产设备情况,我们大概看完了。如果于厂长没什么其他公务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谈谈合作的事情。”秦海笑呵呵地说道。
  “好,那咱们是在这里谈,还是回会议室去谈?”于克岫问道。
  秦海道:“不必回会议室了,就在这边上找个地方说说吧。万一有什么涉及到设备方面的事情,我们还可以边看边说。”
  “没问题。”于克岫痛快地答应道。既然对方是真心来与自己合作的,于克岫对他们的看法自然就大不相同了。昨天他想的是如何敷衍,而今天,他竟有些迫切地想听听对方的想法了。
  一行人来到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赶紧招呼人搬来了几把椅子,让于克岫、秦海等人坐下。于克岫坐在秦海的对面,开门见山地问道:“秦秘书,你们希望和我们做什么合作。现在就可以说了。”
  秦海道:“很简单,我们现在在搞汽车配件国产化,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聚氯乙烯塑料件。我们在国内市场上找不到符合要求的聚氯乙烯产品,所以跑到金塘来,想看看咱们这里能不能提供这样的产品。”
  秦海说到这里的时候,夏扬杰恰到好处地把一叠资料递到了于克岫的面前,那是由德国方面提出的浦桑汽车塑料配件的性能要求,包括材料密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等。林林总总列出了几十项。
  于克岫接过资料,看了几眼。转手便交给禹惠国。这种具体的技术指标,于克岫是搞不懂的,只有禹惠国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嗞……”禹惠国把资料翻看了一番,嘴角直抽凉气,“秦秘书,夏工。这些材料要求,太高了,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产品的水平。”
  “这都是德国人已经做到的。”秦海答道。
  “咱们的技术没法和德国人比啊。”于克岫道,“人家发展了多少年,咱们才发展多少年。这差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嘛。”
  秦海道:“于厂长这话,我不赞成。聚氯乙烯改性的原理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外乎填充、共混、复合增强及共聚、接枝、氯化、交联这么几种,难度只是在于各种改性剂的选择。国外的方法,也就是不断地用各种材料去进行试验,看看用哪种材料来进行改性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大家的起点是相同的,德国人能够做到的,咱们也同样能够做到。”
  “话是这样说,但实际做起来,可不容易啊。”禹惠国道。
  秦海说的这些方法,禹惠国在学术期刊上都看到过,知道秦海说的是对的。以共混改性这种方法来说,不外乎就是在纯聚氯乙烯里面掺入各种物质,比如abs、mbs、cpe、nbr等等。掺入这些物质能够带来的性能上的影响,早有学者探讨过,但具体掺入多少、投料顺序、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等等,都需要通过实验才能确定下来。
  做这些实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但最终能够得到什么结果却无人能够打包票。有可能得到的是一种性能非常卓越的改性产品,从而为企业挣到大量的利润。也有可能功败垂成,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国外企业一方面是资金比较充裕,能够承担得起失败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竞争压力极大,不创新就没有生路,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用于改性研究的投入十分庞大,取得的成果也十分辉煌。相比之下,国内树脂行业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领导也不乐意横生枝节,去追求看不见的利润,所以在研发方面没有什么动力,导致产品品种单一、陈旧,许多改性产品只能依赖于进口。
  金南厂现在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秦海以汽车材料国产化工作小组的名义提出了材料的需求,但金南厂却不敢承接这样的任务。至少在禹惠国看来,这些新材料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看着漂亮,要得到它却是万难。
  “我们厂现在的生产任务都很紧张,要做改性材料,恐怕没有这样的精力啊。”于克岫从禹惠国的态度中明白了这件事的难度,想到前几年做氯化改性的事情,他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秦海道:“于厂长,这件事情你们也别忙着推辞,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的供应的确比较紧张,你们的日子估计也比较好过。但随着浦江、金陵等几套大型聚氯乙烯设备的引进,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必然发生变化,像咱们金南厂这种生产规模有限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些差异化的产品,未来只怕是要被淘汰的。”
  “这……”
  秦海一番话,正说到了于克岫的心上,他扭头去看自己的几位下属,发现大家的脸上都带出了几分忧虑之色。
  在当时,全国一年的聚氯乙烯产量只有50多万吨,生产企业有70多家,平均每家厂子的产量不足万吨,金南化工厂的生产规模也不过如此。由于聚氯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聚氯乙烯,用汇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化工部主持从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进了好几套大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