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秦集团旗下的企业,污染排放方面控制得非常严,这一点沈传明也非常清楚。宁默、夏扬杰他们曾经到市里来谈过好几次,希望市里能够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让其他企业也采取和大秦集团相同的治污措施。因为这一点。沈传明专门派人去调查过大秦集团这些企业的排放,结果正如他们自己说的那样,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堪称是环保先锋。
  大秦集团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也能够做到。沈传明在私下里与一些企业家讨论过此事,大家对于大秦集团的做法颇为不屑。觉得他们纯粹是有钱烧的。至于说大秦集团提出要加大治污力度的事情,大家更是认为这属于饱汉子不知饿汉饥。你们手里有先进技术,利润率比别家都高,当然可以投入巨资去搞环保;我们都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如果再搞这些名堂,根本就没法活下去了。
  鉴于此,大家都明确地向沈传明表示:如果金塘市要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那大家就只有抬腿走人这一条路了。
  明白了各家企业的想法之后,沈传明在治理污染这个问题上。就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于宁默、夏扬杰他们的呼吁,他一方面是表示坚决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指示环保局、经委等部门要网开一面,绝对不能把辖区内的企业给逼走了。宁默他们明知金塘市在这件事情上玩了花招,却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化工材料集团也只是一家企业,不能越俎代庖,去做政府该做的事情。
  不过。宁默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秦海也办不到。这些年。秦海做的事情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他都是与中央部委的官员直接对话的,甚至还接触过中央最高层的领导。有了这样的眼界,面对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他是毫无怯意的。他深信,自己要做的事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如果沈传明不愿意配合,他完全能够找到足够的助力来使沈传明屈服。
  “沈市长,我听说我们化工材料集团的宁默、夏扬杰等几位领导,曾经多次到市里反映化工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但该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刚才我到金南新厂等几家位于化工园区的企业去。发现企业周围的空气环境非常恶劣,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集团职工的身体健康。对此,我郑重地向金塘市政府提出交涉,希望市政府能够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秦海用严肃的口吻,对沈传明说道。
  秦海不是金塘市的地方官员,甚至不是金塘的常住居民,从道理上说,他没有权力过问金塘的环境问题。但他作为金塘化工材料集团的上级领导,对本集团职工的身体健康问题表示关注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在中国做事情,关系、权力等等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合乎道理。
  秦海要干预金塘的事情,必须找出一个合理由头,有了由头,他就可以借题发挥,把事情闹得很大。但如果没有由头,只是凭着自己的势力去逼迫别人做什么事情,那么别人就可以说他霸道、蛮不讲理,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各方领导就不会站在他的一边了。
  下属企业职工的健康,就是秦海找到的由头,谁也不能说秦海不该关心这个问题。
  沈传明深深地吸了一口,开始字斟句酌地回答着秦海的质问:
  “秦总,你说的情况,我们金塘市委和市政府也是一直都高度重视的。市委的陈书记曾经多次在会上讲过,环境保护问题,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还金塘以青山绿水,还百姓以身体健康。
  但是,金塘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市里的财政状况,也就是这两三年才逐渐有所好转。当然了,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秦集团和秦总你对我们金塘的支持,这些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在金塘,你们大秦集团旗下的化工材料集团公司是样板企业,非但经营工作做得好,环境保护方面也是起到了表率作用的,这一点众所周知。
  可是,我们金塘其他的一些企业,就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了。他们技术上相对比较落后,资金实力也远远无法与化工材料集团相比。所以,他们这些企业的废气治理相对来说,略有欠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我们市政府对于这些污染企业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去年一年下通知勒令停产整顿的企业,就有15家之多,还有30多家企业被罚款,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治理污染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一点,还请秦总能够理解。”
  秦海耐心地听完了沈传明这一番长篇大论的辩解,等到沈传明终于停下口,端起水杯开始饮嗓子的时候。秦海微微一笑,说道:“沈市长,你刚才说市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力度不可谓不大,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我们金南新厂旁边的鑫源化工厂,排放十分严重,从他们厂区外就能够看到烟囱里冒出来的黄烟,对我们金南新厂影响极大。可就是这样一家厂子,市政府采取过什么行动呢?”
  “鑫源化工厂……”沈传明装出一副拼命回忆的样子,想给人以他并不了解情况的感觉。事实上,他对这家企业是非常熟悉的,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刘书达与他私交甚好。鑫源化工厂的污染,沈传明也是心知肚明的,凭良心说,他的确曾经劝过刘书达改进一下环保装置,把排放适当控制一下,不过,刘书达一直都是和他虚与委蛇,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听到秦海拿鑫源化工厂作为例子,沈传明只能是装聋作哑了。
  “沈市长不会不了解这家企业吧?”秦海冷笑道,“这家企业是市里的纳税大户,厂长刘书达是去年市里评出的优秀企业家,我在他们厂外的宣传栏里看到了沈市长和刘书达亲切握手的照片,你应当会有印象吧?”
  “哦,刘书达!”沈传明装不下去了,秦海明显是做足了功课来的,沈传明再装傻就未来太不地道了。
  “秦总说到刘书达,我就想起来了。唉,鑫源化工厂嘛,我知道。”沈传明用轻松的口吻掩饰着刚才的做作,“这家企业,我们下过整改通知的,刘厂长也亲口向我做过承诺,说会很快改进他们的排污设备。不过,听说他们最近经营上出了一点小问题,资金有些紧张,可能是耽搁了吧。”
  秦海翻开自己的小笔记本,看着上面的内容说道:“刘书达刚刚在老家翻修了自己的祖宅,花费不下百万。他还新买了一辆奔驰车,价值也在七八十万。而一套废气过滤设备,也就是100万左右。说因为资金紧张而耽搁了排污设备的改进,恐怕说不过去吧?”
  沈传明的脸一下子憋得通红,他越来越发现自己没法和秦海再说下去了。秦海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他到市政府来,就是来兴师问罪的。沈传明想找一些托辞来敷衍,无奈秦海根本就不买账。到了这个地步,沈传明也只能是实话实说了。
  “秦总,你也是做企业的人,其实有些事情应当是很明白的。”沈传明说道,“投资商到金塘来投资建厂,目的是赚到利润。如果赚的钱都投入到环保上去了,他们还有什么必要继续经营下去呢?我们市政府也非常为难,环保要搞,经济也要发展,不可能为了环保就把这些财神爷都赶跑了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秦总不像是开玩笑的人

  话说到这个程度,就有点图穷匕见的味道了。沈传明从化工材料集团的作为中能够体会到,秦海对于环保问题是非常看重的,否则也不会要求自己的下属企业采取如此高的环保标准。
  作为一名普通人,沈传明很赞赏也很感谢秦海的这种意识,如果秦海也和其他企业家一样唯利是图,那么金塘的空气质量会比现在恶化一倍还多。可是站在一名副市长的角度上,沈传明对于秦海的想法就不能全盘接受了,如果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达到化工材料集团那样的标准,估计那些企业家就要翻天了。
  在一开始听到秦海来谈环保问题的时候,沈传明还存着几分幻想,想像过去对付宁默他们那样,打打太极拳,把事情糊弄过去。谈了几句之后,他明白过来,秦海依然是过去那个秦海,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和秦海玩什么心计是没用的,还不如坦率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听到沈传明直言不讳的话,秦海笑了:“沈市长早该这样说了,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省得浪费时间。既然沈市长说了市政府的想法,那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大秦集团在金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算正在建设的80万吨乙烯工程,仅仅金南化工、红光玻璃钢、双港合成纤维这些项目,我们的投入就达到几亿元了,我们对金塘这个化工产业基地的期待,沈市长应当是能够体会到的。”
  “不错,我们非常感谢秦总对于我们金塘的信任,正是秦总的这些投资,带动了整个金塘化工产业的复兴。”沈传明应道。
  秦海道:“既然我们想在金塘这片热土上发展,那么金塘的环境就是与我们的利益直接相关的。于公来说。我们不希望因为我们的发展给金塘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这种带血的利润,不是我们企业所追求的。于私来说,我们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都生活在金塘,尤其是我们的职工,成天呆在化工园区。长期呼吸严重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他们的身体。一旦他们出现健康问题,我们集团就要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这也是要算在我们的经营成本之中的。”
  “……”
  沈传明无语了。秦海说出后面一个理由的时候,沈传明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对于一家私营企业来说,职工患病了,难道不是应当随便给点钱就打发回家的吗?哪有承担巨额医疗费用一说?可是话刚到嘴边,他马上就意识到,对面坐的。是大秦集团的董事长,而不是他平常接触的那些无良企业家。秦海说大秦集团会把职工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话一点也不虚假,大秦集团实实在在就是这样做的。
  “这还只是短期内的问题。”秦海接着说道,“中国不会永远都贫穷,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旦百姓富裕起来,他们对于健康、对于良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就会上升。那时候,严重污染的产业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我不希望我们大秦集团在金塘布局的产业最终因为民意汹汹而无法立足。沈市长应当知道。一家化工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长达上百年,我们无法承受被迫搬迁的成本。”
  “这是不可能的!”沈传明道。“只要我还在金塘……”
  说到这里,他突然自嘲地笑了,他说的这个条件原本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前提。且不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这个副市长迟早总是要升迁的,不可能永远留在金塘。就算他愿意一直在金塘任职,他的职业生涯与秦海说的百年大计相比。还是太短暂了,他能向秦海保证什么呢?
  “秦总,你应当相信,不管谁在金塘当市长,都是会在意经济发展的。像你们化工材料集团这样的支柱企业。谁也不会让你们离开的。”沈传明换了一个说法,对秦海保证道。
  秦海笑而不语,后世百姓游行反对电厂、反对垃圾焚烧厂、反对化工项目甚至反对变电站之类的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以自己的城市“烟囱林立”而自豪,到了新世纪,一帮环保主义者连冷凝水塔冒出来的水蒸气都视如蛇蝎。很多事情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做的,不过是未雨绸缪而已。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沈传明叹了口气。秦海表述的意见已经非常清楚了,于公于私,秦海都是要管管污染这件事情的,他列出来的理由,让沈传明根本无法反驳。沈传明担心搞环保会把其他企业赶跑,现在他更需要担心的是,如果不搞环保,秦海这个最大的金主就要抬腿离开了,金塘能承受得起化工材料集团离开的损失吗?
  “秦总,你的想法我明白了,我们政府的难处,想必你也明白了。我可以明确地向秦总你保证,如果我们必须要在大秦集团和鑫源化工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们是毫不犹豫都会选择大秦集团的。但是,恕我直言,光有大秦集团,并不足以让金塘的经济彻底改观,鑫源化工这样的企业,我们也是需要的。我想问问秦总,我们之间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沈传明用略带央求的口吻说道。
  秦海道:“咱们先不谈折衷的办法,我只想问问,沈市长,或者说整个金塘市政府,有没有治理污染的打算?”
  “当然有。”沈传明答道。环保也是国家政策要求,作为一个地方官,他怎么敢说没有环保的要求呢?事实上,任何一个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在地方官的工作报告里,也都是要反复强调环保问题的,说不说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做到,那就可以呵呵了。
  “既然有,那就好办了。”秦海说道,“事实上,像鑫源化工这样的企业,并不是没有能力控制排污,我请金南化工厂的禹惠国科长做过测算,给鑫源化工的生产设备加装一套过滤设备,一次性投资不过是10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行费用也就是30万到50万,取决于它的产量。这样的成本,它是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
  “政府方面是有决心的。”沈传明道,“但秦总你是知道的,当初我们把这些企业家请到金塘来,都是有承诺的,如果朝令夕改,只怕会失信于人啊。”
  沈传明说的承诺,当然不是承诺说对方可以随便排放,而是说政府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但作为一种潜规则,容忍企业在排污、劳保、税收等方面的一些猫腻,也被认为是“便利”的一个部分,这是要包括在政府承诺之内的。换句话说,人家到金塘来投资,就是看中了金塘在这方面管得不严,能够让他们赚到更多的利润。如果金塘突然翻脸,要严格要求了,这就算是失信了。
  秦海知道沈传明的意思,他也没有去纠缠于沈传明的措词,毕竟挑这种毛病是没什么意思的。与从前的秦海相比,今天的秦海对于如何与政府打交道已经有了更多的经验,他知道要达到一些目的,就必须体谅对方的难处,一味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无益于解决问题的。
  “沈市长,你们的难处我能理解。”秦海说道,“在从前,金塘的经济状况非常紧张,那个时候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在一定程度内放松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应当的。不过,现在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在复苏,金塘的经济状况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在这个时候如果还延续过去的先发展再治理的思路,就有些落伍了,你说是不是?”
  “这一点我承认。”沈传明道,“不过,我们要改变政策,也总得有一个由头吧?你能不能给我一个过硬的理由呢?”
  “我说中央的一号首长近期要来金塘视察,这算不算一个理由?”秦海笑呵呵地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沈传明腾地一下就站起来了,脸涨得通红,嘴唇不停地打着哆嗦,显然是激动到了极致。
  “我只是打个比方……”秦海赶紧否认,站在秦海的位置上,随便拿中央领导出来调侃调侃,已经是一种习惯了,他没想到地方政府对于这种玩笑居然有这样大的反应。
  “不,你秦总不像是随便开玩笑的人。”沈传明看着秦海的眼睛,认真地说道,“80万吨乙烯,将近100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