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材料帝国-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海道:“大家平等竞争,共同促进。追求一个双赢的结果不是更好吗?”
  “对,双赢,小秦的这个说法好。”柴培德赞扬道。
  合作意向商定之后,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手续要办。秦海代表平苑特钢厂与徐扬签订了协议,取得北溪钢铁厂二号平炉车间的经营权。年上交经营承包费100万元,同时要保证向安河省提供不少于5万吨计划外钢材,这部分钢材要计算在北溪钢铁厂所提供钢材的份额之内,换句话说,就是算在徐扬的政绩之内。
  有关经营承包费的问题,大家倒是纠结了一番。100万元对于个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柴培德和徐扬都担心秦海无法接受。但要说把两座平炉交给秦海去经营,如果一年只收几千块钱,又根本说不过去。
  秦海对于这个额度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平苑钢铁厂前一段时间生产军铲以及向日本出口特种钢材,已经挣到了近100万的利润,完全能够支付得起这笔承包费。而且未来如果真的能够生产出20万吨钢材,利润将是以千万计算的,100万元的承包费又何足挂齿呢?
  合作意向书签订之后,被迅速送往红泽,呈交给杨亦赫及省计委、经委的有关领导圈阅。在得到各有关部门的认可之后,这个合同才算是正式生效,北溪特钢厂的牌子也正式地挂到了二号平炉车间的门上。(未完待续。。)
  ps:  又耽误了,这两章本来也不太好写,要自圆其说不太容易。
  书评区有不少书友对书里的内容发表了意见,橙子都看在眼里。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是橙子的疏忽,大家多谅解。还有一些情节上的安排,恕橙子无法一一解释了。
  橙子勉强也算是官方智囊机构的一员,有些官场上的规则,多少接触过一些。有些书友说橙子写的内容不合理,可能是观察问题的角度有些差异吧。橙子不想在正文中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释每一个问题的理由,这样看起来就累赘了。
  欢迎大家在书评区发帖讨论,也可以加179…818…252,与其他书友一起聊聊。


第一百三十章 奖金才是实实在在的

  “北溪特种钢材厂?什么意思,这不是二号平炉车间吗,怎么变成什么厂了?”
  一大清早,北溪钢铁厂上班的工人就被挂在二号平炉车间门外的一块新牌子给吸引住了,大家围在这块牌子跟前,议论纷纷。原来二号平炉车间的工人则更感到意外,因为他们接到车间主任的通知,说二号平炉车间已经被承包出去,他们从此不能再在这个车间里上班了。
  “你们听说了吗,有一个大富翁承包了二号车间,要生产高级钢材呢。”
  “听说是个华侨。”
  “什么华侨,就是一个乡镇企业的老板,好像是个万元户。”
  “嘘,你们看,他们来了……”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从远处厂部的方向,走来了一行人,男女老少都有,说不清是个什么阵容。领头的两个,一个是个年轻人,看起来似乎还不到20岁的样子,脸上的神情倒是颇有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之气。另外一个,是北溪钢铁厂的工人们刚刚认识了的,新上任的常务副厂长徐扬。由于原来的厂长王逸桥已经被调往其他单位,徐扬就是现在北溪钢铁厂的一把手。
  “师傅们都在这里呢?要不,我就先在这里宣布一下有关二号平炉车间改革的事情吧。”徐扬走到众人面前,微笑着说道。
  由于与徐扬并不熟悉,工人们没有接他的话茬,但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有些原来站在外圈聊天的工人听到徐扬的招呼,也都凑拢过来,现场一下子变得人挨人、人挤人,站在后排的人踮着脚也看不到前面的徐扬了。
  跟在徐扬身边的秦海见此情形,回过头去招呼了一声。从平苑带过来的黑子应声上前。秦海对他耳语了两句,黑子点了一下头,便带着另外一个小年轻跑进车间,不一会就拖出来一张桌子,放在了车间的门口。
  秦海指了指那张桌子,对徐扬说道:“徐厂长。条件简陋,你就站在这上面给师傅们讲讲吧。”
  徐扬正在发愁围观的人太多,自己的话众人无法听见。见秦海让人搬来了桌子,他也不客气,四下看了看,找不到可以垫脚的物件,便直接用手一撑,以体操运动员一般的跳跃动作,跳到了桌子上。工人们见到新厂长露了这样一手。都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彩,现场的气氛顿时就轻松起来了。
  徐扬到北溪钢铁厂来任职,主打的就是一个少壮派领导的形象。刚才这一下跳上桌子的动作,其实是他刻意所为。换成其他老成稳重一些的领导,纵然不会拒绝站在桌子上讲话,至少也得拿个凳子垫脚,以便用一个更雍容的姿态走上桌子。
  “各位师傅们,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徐扬声音清朗。他用手指了一下站在下面的秦海,说道:“这位是平苑特种钢材厂派来的秦海秦厂长。是咱们省里杨省长和市里柴市长非常看重的青年改革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秦厂长来我厂指导工作。”
  “哗……”下面的工人们稀稀啦啦地鼓起了掌,大家并不知道秦海是何许人也,只是出于礼貌给了他一些掌声罢了。
  “遵照上级的指示,北溪钢铁厂将启动新一轮改革计划。改革的重点。就是引入多种经营方式,以便给北溪钢铁厂注入新的活力。经市领导讨论、省政府批准,北溪钢铁厂决定以二号平炉车间与平苑特种钢材厂进行联营,成立北溪特种钢材厂,进行商业化运作。新组建的北溪特种钢材厂。将由秦海同志担任厂长。”徐扬充满热情地说道。
  “什么?联营?”
  “联营是什么意思?”
  “那咱们算是北溪钢铁厂的人,还算是什么特种钢材厂的人啊?”
  徐扬一番话,激起了一大串的涟漪。人们带着狐疑的目光,盯着满脸微笑的秦海,想知道这个年轻人何德何能,居然能够成为什么厂长。当然,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这个特钢厂的成立,对于他们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秦厂长,余下的事情,你来宣布吧,我让贤了。”徐扬介绍完基本情况,便从桌子上跳了下来,把桌子让给了秦海。
  刚才这会工夫,黑子已经从车间里又找了一张凳子出来,放在桌子边。秦海踩着凳子上了桌,用目光扫视了全场一圈,说道:“各位师傅,大家好,我叫秦海,来自于平苑县,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共事。按照安河省政府的指示,平苑钢铁厂尝试承包北溪钢铁厂的二号平炉车间,我们将本着自愿互惠的原则,从北溪钢铁厂招募一些职工,到联合组建的北溪特种钢材厂工作,欢迎大家报名。”
  “小秦厂长,你说平苑钢铁厂要承包我们的平炉车间,我怎么听说平苑钢铁厂都关门十几年了,你们凭什么来承包我们的车间啊?”一位工人在下面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秦海看着那工人,笑道:“这位师傅,我不知道你如何称呼,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说的情况已经过时了,平苑钢铁厂去年已经恢复了生产,而且到目前为止生产情况还不错。我们生产的钢材产品主要用于外销,已经销售到了日本和伊拉克的市场上。”
  “小秦厂长,你吹牛吧?日本人的技术那么好,怎么可能进口我们的钢材呢?”有人大声反驳道。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秦海依然笑着说道,“北溪离平苑并不远,大家如果不信,尽可去实地看一看。另外,我们平苑钢铁厂的职工在过年的时候每人都拿到了500元的年终奖,这总不会是吹牛的吧。”
  “500块钱年终奖!”
  “啧啧啧,抵我半年工资了!”
  “谁知道是真的假的,这个年轻人说话口气可太大了,我真有点不信。”
  秦海这番话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此前徐扬的话,什么承包、联营,对于工人们来说都太遥远了,而500块钱年终奖这句话,才是实实在在的。
  北溪钢铁厂算是效益还过得去的企业,在国企普遍效益不好的年代里,北溪钢铁厂至少保证了工资、福利不减,年中年底还多少有点奖金,但每次的奖金额度也不过就是几十或者百来块钱,哪里听说过一次性发放500元奖金的事情。大家嘴里说着不相信,其实心里却都信了几分。这种事情要打听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谁都有个三亲六故,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谁。
  站在下面的乔长生向前走了一步,大声说道:“我是平钢的乔长生,过去也在咱们北钢学过徒,程百川师傅那时候就教过我,他可以给我做证。我这么大岁数了,总不会说假话吧,我可以告诉大家,因为我是车间里的班长,我们秦厂长特别给了我奖励。今年过年,我拿到了1000块钱的年终奖。”
  “嗨,老乔,真的是你啊。我是老余,余有恒,你还记得吗?”人群中还真有认识乔长生的人,当即就对他喊了一句,语气中透着热情。
  乔长生当年曾经被派到北溪钢铁厂来学习炼钢技术,在北钢呆了几个月。他是个热情仗义的人,人缘很不错,在北钢交了不少朋友。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一说起来,还是有人能够记得他。
  乔长生抬头向站在桌子上的秦海看了一眼,秦海向他会意地点点头。乔长生便笑吟吟地迎着那个名叫余有恒的工人走过去了,两个人互相握了握手,又拍了拍肩膀,一齐哈哈大笑着攀谈起来。
  “老乔,你不是已经退了吗,怎么又上班了?”
  “唉,没办法,闲不住啊。我们平钢恢复生产,找不到现成的工人,这不就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重新出山了?”
  “对了,你刚才说的,年底拿了1000块钱奖金,是真的假的?”
  “我老乔是说假话的人吗?我告诉你……”
  站在余有恒身边的工人也都被他们俩的谈话给吸引住了,在大家看来,站在桌子上的领导所讲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吹牛的,但私底下熟人的交谈,则有九成的可信度。乔长生一看就是那种老工人的模样,说话的语气也让人有信任感,大家更愿意听他说说平钢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大家的兴趣都被乔长生吸引过去了,秦海自嘲地笑了笑,从桌子上跳了下来,开始招呼着黑子他们拉桌椅摆场子,搭起了几个咨询台。联营的这件事情有些复杂,招募北钢工人也是非常敏感的,涉及到每个工人的切身经济利益,所以有大量需要解释的内容。秦海与徐扬商量过,要在二号平炉车间门口搞几天咨询活动,以回答各方面的疑问。
  “秦厂长,这边就交给你,我不再打搅了。我让小张留在这里,帮你们解决一些沟通联络上的事情。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你就让小张去通知我。”徐扬与秦海握手告辞,同时把一位名叫张云嘉的厂办秘书留在了现场。
  “各位师傅,特钢厂的招聘工作现在就正式开始了,欢迎大家前来咨询有关事宜。没关系,大家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以后咱们都在北钢共事,交个朋友也是好的。”秦海扯起嗓子,对众人喊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要找到一个带头的人

  秦海这一次来北溪,带的是一个混编的班子,其中有平苑钢铁厂的老工人乔长生和戴家寅,有曲江农场的黑子傅志昊以及他那三个同党,有从老家白河镇招来的两个远房堂兄秦荣才和秦荣庆,最后还有喻海涛和王晓晨两位青锋厂的工人。
  秦海带喻海涛来的目的,是因为联营的厂子会有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往来,需要有一个自己人进行管理。带王晓晨来的理由,则是考虑到可能会有一些涉及到女工的事情,班底里没有一个女性有时不太方便。
  王晓晨虽然对秦海心怀感激和崇拜之心,但要让她辞去青锋厂的工作跑来给秦海打下手,她还是十分犹豫的。最后,秦海请宁中英出面,以青锋厂派遣的方式,把王晓晨派给了秦海,这就解决了王晓晨的心理障碍。王晓晨到联营厂之后,原来在青锋厂的工资关系就全部冻结起来了,秦海许给她两倍的工资,这也让这个俭朴的姑娘偷偷欢喜了许久。
  前些天,秦海与市里商讨有关合作的事宜,整个班子里的人也没闲着,通过各种渠道对北钢进行了调查,还结交了一些北钢的工人。今天,北溪特钢厂正式挂牌,秦海便把整个班子都带了过来,现场回答北钢工人们的咨询。所有的人事先都经过了秦海的培训,哪些话该怎么讲,都是有标准范式的,所以秦海倒不必担心他们说话不当引起麻烦。
  “老余,你不是想知道特钢厂招聘是怎么回事吗?来,你来和我们秦厂长谈一下。我跟你说,你别看秦厂长年轻,人家手上有真本事,那日本话说的。连日本人都没他流利。”乔长生一边吹着牛,一边把余有恒拉到了秦海的对面,让他坐了下来。
  “是余师傅吧?怎么,你有意到我们特钢厂来工作?”秦海坐在桌子后面,笑吟吟地对余有恒问道。
  余有恒是北溪钢铁厂的老工人了,以前就在二号平炉车间工作。现在听说车间被别人承包了,所有的人都要调整位置,他心里有些疙疙瘩瘩的。幸好在承包者的团队里还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乔长生,被乔长生一通忽悠之后,他开始有些心动,想了解一下如果到联营厂来工作,会是什么样子。
  “秦厂长,我是个老工人,在北钢都工作了30多年了。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听乔师傅说,到特钢厂来应聘,收入能比在北钢翻一番,这话当真吗?”余有恒怯生生地对秦海问道。
  秦海道:“这话也当真,也不当真,取决于余师傅打算怎么做。”
  “这是什么意思呢?”余有恒有些犯懵。
  秦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先让对方产生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解释。这样的传播效果是最好的。他说道:“刚才徐厂长跟大家说过了,我们这个特钢厂是省里的改革试点。采取的是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工资上不封顶,同时下面也不保底,一切只看工人工作成果的好坏。”
  “上不封顶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干得好,一个月最多能拿多少?”余有恒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收入问题,他与乔长生的情况一样。家里都有几个要结婚的孩子,经济上是紧张得很的。刚才乔长生跟他聊的内容,最让他动心的,就是收入问题,如果平时工资能够翻番。年终奖一拿就是一千,那是何等畅快的事情。
  秦海道:“我们的薪酬制度,一是看技术水平,二是看工作成效。炼钢是个技术活,高级工和初级工的工资能够相差两倍以上,这一点在咱们北钢应当也是如此。所谓工作成效,就是看你这个班组完成了多少工作,产品的质量如何。如果技术水平高,工作成效好,一般来说,工资的确能够比在北钢的时候翻上一番。如果做得特别好,有突出贡献,翻上两番、三番,也是可能的。”
  “那如果我到你们这里来上班,觉得不合适,想回北钢,还能回去吗?”余有恒又问道。
  秦海道:“完全可以,我们与北钢商议过,所有到特钢厂来工作的人员,比照停薪留职办理,随时可以回原厂去工作。”
  “这么说来,倒是挺简单的事情哦。”余有恒自言自语地说道。
  “怎么,余师傅有兴趣来试试吗?”秦海鼓动道。
  “不不,我只是先问问,这件事……我还得想想。”余有恒连连摆手,然后赶紧站起身来,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乔长生,说道:“老乔……我在厂里这么多年,又是马上退休的人了,这个事情……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