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烟花一世(女尊)-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缘分。但是臣不愿也不能辜负我那已经订亲的夫郎,否则臣便是那忘恩负义的薄幸小人。臣亦不愿皇家颜面受损,所以恳请陛下能让贤王改娶为嫁。”
  “没想到你如此冥顽不灵,如此愚钝,既然你坚持如此,朕觉得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只要你比他强,贤王那边朕相信自会让步。而朕,亦不会多做干涉。”西岭琪不欲将话说绝,但是比皇弟还要出色,几不可能,所以她拿这话去挡了长烟的请求。
  “我可以比他强。”长烟回道,也不称臣。
  口气倒不小,不过事情不是光说说就成的。凭她一介白丁,想超越十四皇弟,只怕是夸海口了吧。西岭琪想到这,道:“话谁都会说,妇君如何能证明呢?”
  “禀陛下,贤王武艺高强,这事臣比不了。”长烟道。
  “武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这点你怕永远及不上十四皇弟。”西岭琪点头。
  “臣自认学识,与贤王相当。”长烟又道。
  “学识是否相当,不是片刻能看出来的,朕姑且认为你们相当。”西岭琪回道。
  “臣以为臣唯一能比贤王强的,就是将来能为西岭国做出的功勋。”长烟抬头注视着西岭琪。
  西岭琪闻言也定定的看着她,“妇君,话不能乱说,人不能妄言,你可明白。”
  长烟从怀中取出五本折子,捧在手里,道:“这是臣近日针对西岭国情写下的见解,请陛下明鉴。”
  原来是有准备,西岭琪见状命宫侍取来奏折,草草看封面,字迹遒健有力,书法造诣很高,到是不像长烟本人看上去的绵软性格,她随手打开一看,便不再停下。
  五本奏折,针对五件国事。
  第一件,兴修水利工程。西岭国的西江,在西岭南部的泗城境内因河道趋窄,每年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常常引起水灾,像去年,那里就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而每年其他大大小小的水灾,不在少数。洪水一但退去,又是沙石千里。泗城西江的东边同时还有一座高山,阻碍了江水东流。因而这里是东旱西涝。长烟因要为柳凝坊分号选址,对西岭国的整个地理分布有过详细的了解,而涉及给分号配送货品,她对西岭国的主要道路,水系也是十分清楚。泗城那里,她曾实地去过,因而她结合前世的所知,对泗城这里的整体水利规划是将西江水流分成两条,一条水流依旧是正常的河运通道,另一条水流引入周围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西岭琪看出长烟设想的这个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从而形成一个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整个工程妙就妙在变害为利,人,地,水三者高度统一协调,互依共存。西岭琪又看到长烟在折子中已绘出水利工程的草图,很精妙,真是看不出,就眼下而言工部尚书关于此处也无如此妥当的见解。这是件利国利民,造福千秋百代的大事。西岭琪看的已是心潮澎湃。
  第二件,修建善堂。西岭国在三国中局势最为稳定,故其他两国常有流民进入西岭,而西岭本身地势复杂,每年各种自然灾害也较多,总有些人因为洪水雪灾旱灾或是其他灾难失去亲人,沦为鳏寡孤独。长烟的想法是在各府均设立一个善堂收留这些人,筹建的银两由当地的各大商号捐赠,有能力做工的培养后再由商号甄选留用,实在身体有残疾或是年纪过大的,则当善举,照顾她们。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治安更好,国家更稳定,对子民来说,首先君当爱民,其次流民受了皇家的恩典,会更拥护皇家的地位。不错的抚民之举,西岭琪觉得十分可行。
  第三件,建男子书院。在各府设立单独的男子书院,让男儿也能读书考功名。这个吗,男子书读多了想法也多,比较容易动摇妻纲。不过如果男儿也能投入到妻主的事业中,分忧解难,也是件好事。有利有弊,是个提议,可是需要妥善规划后方可实施。
  第四件,吏治改革。原本西岭国的吏制一直是单向的自下而上提拔,长烟的想法是设立京察制度,外放同级京官到地方,政绩突出的再回调。京官本身不容易出成绩,外放到地方更易施展拳脚,而京官相对来说也更了解皇家的想法,外放做事的时候会多维护皇家的权益。结合原有的吏制,京官外官互换官职,可减少腐败的产生,有道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西岭琪看了这个提议,觉得甚好,西岭国久安于世,官员很多也丧失了忧患意识,贪图安逸,而且久居一处难免独断专权。如此变革可以保证官员的清廉,又不致消磨意志。很中肯的提议,可立即实施。
  第五件,军防。长烟在这里提到的问题,比较尖锐。谁都知道西岭国几十年内已无战事,可是这三十年,赤炎吞并了周边的南茗国和尼布国,疆土扩大了一倍。而月沼国,也得了贺霓国和卓蔺国的归顺,国土扩大了三分之二强。长烟并不明白为何当年这两国没有投奔西岭国。可是就目前而言,西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最安定,但是也无任何国界的发展。这种稳定的局面,在赤炎国和月沼国都安定消化掉被吞并的小国后,极有可能会被打破。所以长烟也大胆的提到了对赤炎和月沼的军队布防安排。
  这件事也是西岭琪所忧虑的,对于当初为何贺霓国和卓蔺国没归顺西岭一事,西岭琪曾问过母皇西岭放,西岭放道这是她与上任女帝权衡后的决定。当初这两国也曾来使求助,可是西岭国当时拥有的疆土也是连连征战而来,在那四小国未被灭国前西岭国已是当年七国中疆土最大的国家,所以欲休养兵马,安邦定国,发展国力,不再一味开疆辟地。须知肉很好吃,但是里面很可能有块大骨头,更甚的是,里面说不定还有大钩子,所以西岭国选择的路是中立,稳定。而赤炎与月沼果然也因了这边界之事连连征战。
  只是自去年春,赤炎主动与月沼求和,近来已无战事。这等平静看起来太过诡异,赤炎现任女帝赤朔,是个野心极大,不好相与的人,所以西岭琪预感到后几年,定会有大的战役发生。西岭国久无战事,兵士们平日里只是操练,真上战场胜负难以预料。
  还有一点,西岭琪最担心的事是,她登基后,按祖制成年皇女都去了各自的封地。大皇女西岭奕与十皇女西岭蕊也是如此。这几年三王争储,彼此势力实在太过接近,如今她万幸登基,但不代表着大皇女与十皇女就此会罢手,她两人手中势力如今亦有阳奉阴违之辈。所以她眼下的处境,可称表面光鲜,实则艰难。
  西岭琪急需对她十分忠心而又有才能的人,只是身边众臣良莠不齐,名门氏族早已有各自效忠的对象,她要选人,须得三思再三思,她要真正的稳定大局,道路修远。
  所幸,在她困难重重之境,她发现了个人才。不错,这个人就是贤王的妇君令长烟,不想这个白丁,居然能有如此真知卓见,而且思虑缜密,步步为营。
  西岭琪一口气看完这些奏折,深深凝视着长烟,道:“令卿,朕看了你这些见解,不曾想你并未出仕,却对世局已有如此清醒的认知。朕觉得你的几份奏折皆是卓见伟识,朕也可看出你的赤胆忠心。真是没想到啊。”
  这五份奏折是长烟自赤炎回来后花了近一个月的心血所写。她知这独权天下,唯有帝王才有最终的决定权,所以,她必须要让自己的价值超过皇家对血缘的维护。她知西岭辰为西岭国事兢兢业业,只是,他太注重守业,没能有所突破。长烟深知求见女帝,请求让西岭辰改娶为嫁,可谓大不韪,可她已退无可退,若是连身边的人都不能维护,她又有何颜面长存于世。司马恣的事,就是她心头的一根长刺,如今每想一次,鲜血淋漓,都是在提醒着她的懦弱。于是她兵行奇招,不破不立,要的就是那惊鸿一现的效果。
  长烟观女帝神色,知她已被震撼。她不欲再张扬,道:“陛下盛赞,臣的娘亲曾是月沼前朝状元,故臣耳濡目染,对世事有些许见解。”
  果然是名门之后,西岭琪不想长烟家学果真渊源,幸好不曾埋没啊。不过为何月沼状元沦落至无声无息的白丁,她有所疑惑,遂问:“令卿,令堂既是月沼状元,你又为何会在这西岭国,而且只是个白丁。”
  “不瞒陛下,臣家母当年是被流放至流地。而臣不甘心碌碌一生,故在清风城闯荡,幸遇贤王赏识,得以有所作为。”长烟回道。
  “流放?那令堂所犯何事?”西岭琪没想到长烟家人居然是被流放到了流地,千万不要是品行的问题,如果是那样,她还需考验长烟一阵,方知是否能用。
  长烟明白西岭琪的心思,她不隐讳,直接说道:“陛下,当年臣的家母官至五品,为情和离了月沼的皇子,开罪了月沼女帝,故被流放。”
  不爱功名爱美人,西岭琪倒是没想到。不过这种事,是皇家秘辛,她不欲再多问。没想到她家人都是这种不惧皇权重情之人,如此令长烟的请求,倒也不算突兀。想是自小就不将名利放在心中,天生傲骨。
  西岭琪思及此,道:“令卿,你的请求,朕可以考虑,朕也可以替你去劝十四皇弟,只是,你的提议皆好,终需实现为实。”
  长烟明白女帝的意思,西岭琪目前的处境,她亦十分清楚。为了做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真女子,她愿付出所有的努力。于是她起身,镇重的给女帝西岭琪行了君臣叩拜之礼,道:“长烟不才,唯愿能为西岭千秋,鞠躬尽瘁。”
  好个鞠躬尽瘁,西岭琪闻言,由衷欣赏眼前这个风华女子,她道:“令卿,朕信你是个顶天立地的真女子,只要你做成上书中的任一件事,朕定偿了你的心愿。”
  “臣谢陛下知遇之恩,臣必不负所托。”长烟坚定的回道。
  整个下午,女帝西岭琪皆与长烟谈论国事,相知恨晚。末,帝留膳。翌日起,贤王妇君令长烟,出任工部左侍郎,官二品,奉旨兴修西江水利。

  朝堂相见

  六月十一,西岭皇宫正殿。
  今日西岭辰来上朝时,众臣将目光全投向了他。他有点匪夷所思,抬眼望去,居然看到了长烟亦在朝堂之上。她身着二品官服,这是怎么回事?西岭辰觉得事情太过突然,不由怔住。
  长烟今日来的甚早,女帝昨日与她相谈甚欢,当即封她为工部左侍郎,命她翌日起上朝议政。众臣见她皆觉诧异,议论纷纷,只道她是靠了裤带关系,一下子就爬至高位,无人上前与她攀谈。女帝还未到,西岭辰来的时候,长烟远远就已看到,两个多月未见,他清减了不少,眼神依旧明亮,身着官服的他端的是一派风流肃穆。见人已走近,长烟上前唤道:“皓雪。”
  不过一天的功夫,长烟就成了二品官员,而作为夫郎的他一无所知。西岭辰极为不悦,为何总是这样,总是将他蒙在鼓里,既已成亲,要做什么事作甚不通知他一下。西岭辰不知长烟是如何做到让女帝封她为二品官员,可这朝堂之上,原本就是暗流涌动,眼下西岭琪刚刚即位,世局尚未稳定,以长烟的温柔性格,难保不被人打压利用,他不由担心。又气又忧,于是他道:“令侍郎。”
  一句话,将长烟原本的思念之情打消的烟消云散。快三个月没能见到西岭辰,长烟心中对他的想念越来越深,可是,他竟然是这等冰冷模样。是根本不能容人,还是已经不爱了,她已无从知晓。于是她道:“贤王殿下,臣初次上朝,还请殿下多多提点。”
  “令侍郎还需人提点吗,如此圣眷在身,春风得意,只要令侍郎一切能以国事为重,自无大碍。”西岭辰说毕,也不再理会长烟,自顾自的走到自己的位置。
  长烟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西岭辰的话很绝,而且提到让她以国事为重,是不是在暗示当初立太女时发生的事。她承认她当时的确思虑不周,关心则乱,不知这西岭国的太女是说立就立,为了墨柳墨凝的安危还央着他暂时支持西岭奕。可是她也不知道他的势力足以应付这一切,足以营救墨柳墨凝,而且他当时先是答应支持西岭奕,后又变卦,所以那日她才会在听到西岭奕的话时痛斥了他,她以为他没有考虑墨柳和墨凝的安危。其实他有什么计谋可以事先知会她一声的啊,罢了,还提这些做什么,她已经对女帝言明要西岭辰改娶为嫁,只怕他知道后更要恼了吧。
  不爱吗?又要献身。爱吗,又不肯原谅,不能容人,要她如何是好,总不能一直这样僵持着吧。她既已拿定主意,现在最重要的事也不是为了西岭辰的态度而苦恼。开弓没有回头箭,就让她将她已提及的事办成吧,她已经没了退路。思及此,长烟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从容站定。
  这日朝上,女帝将长烟提奏的兴修西江水利和改吏治设京察两件事作为要事来议,一举将长烟推到了风头浪尖上。女帝的用意很明显,其一,她要看到长烟真正的实力,昨日所谈虽好,但是在这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她要看长烟如何立足,是否能真的能成为她手上的一把利刃。其二,设京察改吏治,唯有如此她才能更快的将自己的势力插入各王领地,京察是个不错的提议,也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她作为重中之重来议。其三,汛期快至,兴修水利迫在眉睫,不得不议。何况这是造福西岭千秋百代之事。工部左侍郎空缺已久,垂涎此位之人也多,她将长烟一举安在这个位置上,势必会引起众臣议论。那么,就让事实来说话吧。
  不出所料,两事均引起强烈争议。女帝先抛出兴修西江水利之事,工部之人就工程本身质疑颇多,而长烟一一解惑,末呈图于众,众人皆知此女真有才学,不再排斥于她。户部对整个工程预算提出疑问,长烟不慌不忙拿出详细预算,整个工期预计多久,进度如何安排,耗用人员多少,物材多少,银两多少,以及遭遇突发事件如何安排,均有详细考量,户部尚书不由感到危机,此人谋划,不在自己之下,甚至略出其右。女帝如此提拔这人,而她又是贤王妇君,于是一番商讨下来,她选择了支持长烟。
  而吏治,是最为敏感的话题。非议更多,长烟从容应对,面对非难之时不曾有半分退缩,加上之前已取得户部,工部支持,故而一番舌战后,设立京察的事,也正式确定实施。
  女帝见长烟的表现已超乎她的预期,心中不由更为赞赏。只是今日是西岭辰谈论最少的一次朝事。他知道长烟是博学的,可是他始终没有把她与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过。他见她舌战群儒,震慑众臣。他见她计划周密,滴水不漏。这样尖锐的她,他从未见过。这是她的另一面吗,还是他从未了解过她的全部。不可否认,他为这样的她感到自豪。只是她这般,又是为何?西岭辰知道,长烟并不是一个注重名利之人。她生性自由,出仕,会有很多的不得已,只怕这样也是为难了她自己吧。究竟所为何事?
  女帝西岭琪自是注意到西岭辰的反应,他今日的沉默,不同于往日与她的积极应和,十四皇弟心有疑问,而显然妇君做的这些事他并不知情。妇君出仕的初衷,只怕他知道了定要伤心,只是这终究是为了国家大事,由不得他不做牺牲了。
  既已情定,十四皇弟不能总是将妇君拒之门外啊,他心中的疙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