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荣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姑娘怔怔的瞧着她们发呆,“三姐,你怎么了?”萧源推了推她,“是姐夫给你委屈受了?”

  “不!没——”三姑娘连忙摇头。

  两人的对话让二姑娘和萧妙容停下了笑闹,二姑娘认真的问:“三妹,你真的没事吗?”

  姐妹的关心让三姑娘眼眶一红,“其实没什么,就是——”

  萧源和萧妙容竖起了耳朵,都没有听清三姑娘嘴里说什么,倒是二姑娘到底为人妇已久了,猜测道:“可是妹夫纳妾了?”

  三姑娘摇头,嘴里低低的嘟哝了一句。

  “钱?”二姑娘貌似听懂了些,但还是没懂,“三妹你缺钱了?”不会吧?父亲在他们的嫁妆上,一向不手软的,而且顾家会缺钱吗?虽然三姑娘嫁的是庶子,可也是嫡支的庶子啊,要是连他都缺钱,那不是笑话吗?

  “缺钱?”萧源和萧妙容面面相觑,萧妙容嘴动了动,但看到二姑娘,还是忍住了。

  “三妹,你缺多少钱?我们姐妹可以一起想想法子!”二姑娘说。

  “是啊!”萧源和萧妙容同时点头。

  在场的三人,萧源就不说了,萧妙瑜的哥哥在通州盐矿,虽然现在跟着萧珣去秦州了,但钱还是不缺的,萧清还没成亲,担心妹妹在张家受委屈,赚来的钱一半都补贴给了妹妹,二姑娘目前糟心事多了,但就没为钱糟心过。萧妙容就更不说了,父亲有钱,夫君有钱,她这辈子就没尝过缺钱的滋味。

  “其实也不是借钱的问题。”三姑娘听到姐妹们暖心的话,泪水忍不住滴下来了,“我的嫁妆夫君也不肯动,但——”三姑娘苦笑着将事情的经过说了。

  三姑娘嫁的是顾家二房的庶子,这位庶子的姨娘目前尚在,原本是顾家名下一部曲的女儿,因生的美貌,被顾二老爷看上,几度春风后,那位姨娘很幸运的被顾二老爷带回了顾家,那时候陆夫人早生下嫡子女了,对这种贱民之女根本不屑一顾,也懒得计较。这姨娘温顺听话,一心伺候陆夫人,片刻不离,对顾二老爷的关注反而少了,凡是都是陆夫人第一,然后才是顾二老爷。

  陆夫人喜欢她憨厚,就许了她生下孩子。她命好,头一胎就生了儿子,而且也长大成人,最后还娶了萧家的三姑娘做媳妇,虽然是庶女,但那位姨娘也已经百般满足了。三姑娘入门后,对她关照呵护,跟亲娘无疑。三姑娘也对她尊敬有加,私底下把她当正经婆婆看待,顾六郎也投桃报李,和三姑娘感情很好。

  萧源三人面面相觑,不是很好吗?似乎不是她们想象的姨娘和夫君侵吞三姑娘的嫁妆啊!顾六郎之前萧家也打听过,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待人也诚恳,所以萧家才点头的。

  三姑娘叹了一口气,问题是出在姨娘的娘家人身上!那位姨娘是部曲出身,但她生了庶子后,顾家看在庶子的份上,就给他们从良了,照理是一件好事,但麻烦也接踵而来。

  “是不是因为从良后日子反而不好过?”萧源问,没离开顾家的时候,虽然是贱民,但在顾家,大家看在姨娘和庶子的份上,他们的日子不一定不好过,可从良后他们要面对太多的问题了!

  三姑娘苦笑的点头:“那姨娘就一个兄弟,但那个兄弟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

  “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好能生啊!萧源感慨。

  二姑娘点头,“那是挺辛苦的,五个儿子找媳妇,三个女儿出嫁,既然不是贱籍了,要找良民,如果没有一点家产,也找不到好人家。”

  “是啊!”三姑娘苦笑着点头,“而且夫君和姨娘还想给他们置土地,你们也知道,我们在顾家,什么都不缺,但要说到钱……”

  萧源和萧妙容都是受宠的嫡女,没感觉,但二姑娘心有戚戚,不错!她们的确什么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但要真遇到事,需要钱了,手头也就每月给的脂粉钱了!这点钱小打小闹还可以,但要安置一家人,还是不大可能。不过三姑娘的嫁妆是绝对够安置一家人了!

  “所以他们要动你的嫁妆?”二姑娘试探的问。

  “不是。”三姑娘说,“夫君不肯动我的嫁妆,但是——”她欲言又止的望着萧源。

  萧源说,“三姐,你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吧!只要我能帮忙的。”

  三姑娘鼓起勇气说:“五妹,你让三哥给他们一批盐好不好?”

  “他们想做盐商?”萧源错愕的问。

  “不是的,他们想科举,但是在此之前……”三姑娘有些话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是想一夜暴富吧!萧源暗自撇嘴,如果三姐问自己要钱,她绝对眉头都不皱下,但是这问题牵扯就多了,如果自己真答应的话,萧源有预感,她会抄家谱抄到把家谱全背出来的……

  “五妹,我知道这件事是我为难你了,但是——”三姑娘忍不住哭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姨娘都开口求我了……”

  “三妹,盐商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你有那么多本钱吗?你真准备把你那些嫁妆全卖了吗?”二姑娘没想到三姑娘居然开口就是求盐,“再说你就这么来求五妹,把顾家人置于何地呢?”

  “啊!”三姑娘怔了怔。

  萧妙容也觉得三姑娘这要求,有点过分了,“三姐,你这样的话,会让陆夫人很为难吧?”她觉得陆夫人知道姐夫有这个心思会气死的!她之前还以为三姐缺钱呢!还想着她能借多少呢!

  萧源微微颔首,“不错,三姐,你若是手头紧,我不会说二话的。但这件事关系重大,你和姐夫到底还没分家呢!这事就算是说到二舅母那边,也说不过去。所谓帮急不帮穷,哪有什么一夜暴富的事?就算有,也不是什么好事——”萧源顿了顿,“毕竟太打眼了是不是?”

  三姑娘听萧源三人这么一说,脸色有些发白。

  “这样吧,三姐你还是回去和姐夫商量下,若是——”萧源还真想不出该怎么称呼那家人,“真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只要姐夫开口,我在吴郡乡下,有个小庄子,全是上等水田,平时也没什么人过去,我可以租几亩地给大家暂时安身,租金的话,一切好说。”

  “我——”三姑娘喏喏的不敢说话。

  二姑娘说:“三妹,虽说我们都是庶出,但也是家里金尊玉贵养大的,没道理出嫁后就要别人牵着鼻子走!有些事,还需要自己掂量着才行,别老听其他人的。”她顿了顿,又亲昵的拉着她的手说:“当然我们做女人的,对手上有多少钱一定要清楚,就算为了孩子,也要自己把着,回头我教你好好算算账。”

  “嗯。”三姑娘吸了吸鼻子。

  这时二姑娘的陪房匆匆走来,“娘子,家里来人说,苏姨娘刚刚胎动了,产婆说是快生了。”

  二姑娘微微扬眉,“不是才九个月吗?怎么这么快就生了?”

  “据说是花园散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下。”

  “苏姨娘是谁?”萧源问。

  “以前伺候夫君的老人了,母亲瞧她温顺,就抬了她当姨娘了,之前就生过一个女儿了,希望这胎能是儿子,不然家里就两个女儿也太不热闹了。”二姑娘笑的温婉,她入门后生了一女后,肚子就一直没动静,不过二姑娘也不急,反正能生,先养好身子再说。就跟大姑娘一样,生了女儿后,隔了三年才又怀孕的,唯一的区别是,大姑娘没有喜欢给儿子塞妾的婆婆,而她有。那个妾是张道玄目前唯一有子嗣的妾。

  萧源和萧妙容讪笑,三姑娘点头附和,“是啊,最好是是儿子!”

  萧源举起茶盏,轻啜了一口,五月初五生的儿子,还是庶子,除非他是孟尝君转世,不然想出头还真难!不过有二姐在,他想当孟尝君也困难,一口气起码解决三个,还不脏自己的手。

  一个庶子的出生,并没有在大家心里掀起多少的波澜,可但刚从应天传来的消息,却让萧家人振奋了!萧泽升官了!一下子从四品的闲职官员,升为了正三品的翰林学士!这下可把萧家人惊喜坏了!翰林学士是专门给皇帝写诏书的,属于心腹近臣,但凡内书令都做过翰林学士啊!萧泽还不到三十,就能升到如此官职,将来定是前途无量啊!听到这个消息,萧源一点都不意外,她爹都贬官去秦州了,如果大哥还不升官的话,萧家也别混了!

  这个消息,也让二姑娘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不回去了,她要留在娘家庆祝!在萧家的宴席还没有散去的时候,萧源等人就听下人来报,苏姨娘生了,是个儿子,但被张道玄的嫡母,连儿子带姨娘一起送到乡下庄子里去了,连那个庶女也被一起送走了,据说同时被送走的还有两个小妾。

  作者有话要说:说起红配绿的问题,最近找一篇资料,上面写的我很感慨

  我想每个国家,都有着最具代表性的本国传统颜色,说两个最为熟知的,中国红与中国黄。然而很多人不喜欢所谓的传统颜色,嫌它俗气,艳丽,乡村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惋惜地叹一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断层得太厉害了。要知道,我们的传统色彩远非只有夺目的红黄二色。中国古色,原是以婉妙,雅致,鲜妍为特点的。而那些笔墨难以形容的色彩,更是都有着自己独特而美丽的名字。灰褐不叫灰褐,叫秋香色,棕黄不叫棕黄,叫琥珀色。青色有雨过天青和鸭蛋青,绿色有绀碧色与松花绿……文化的断层,使这些美丽的颜色只能在染坊和裁缝店的簿本上找到。

  张爱玲说过,现代人往往不喜欢古人的配色,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殊不知古人的配色,讲究的是“参差的对照”,譬如,宝蓝配苹果绿,松花配大红,葱绿配桃红,只是我们已经忘了从前知道的。这话不假。中国的古色,以中和色居多。原色,高纯度色彩是很少在生活中用到的。更不可能出现大红大绿这样的搭配。

  、

  我找了两张图,给大家看看古代的红绿配,当然这是今人复原的

  82、前夕

  端午节过后,天气就越发的热了,大长公主从端午节过后,身体就一直不好,每天睡得多,醒的少,但又查不出什么毛病,不知道请了多少太医过来,都只说慢慢养成,熬过冬天说不定能好,连方子都没有开,只写了几张调理的食单。众人心里都有数,大长公主是年纪大了,期限到了,长公主就吩咐下人开始准备大长公主的后事了。

  大长公主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就算过世也是喜丧了,所以大家虽然有些伤心,但也没太多的意外,家里最难受的就是萧源,生母早逝,从小萧源都是曾大母呵护着长大的,在她心目中,大长公主又像自己的奶奶又像自己的母亲,就算知道她时间差不多了,活得也够久了,但真的到了这一天,萧源又觉得无法接受。她丢开了所有的事,整日整夜的守着大长公主,等她醒来,就开心的上去同她说笑逗趣,等她睡了就退到偏房看书。

  长公主见了也只叹了一口气,随她去了。陆神光倒是想回来,但被长公主劝下了,家里不缺人伺候,萧泽自从升官后,越发的忙了,陆神光待在应天还能多照应点他。再说现在大房子嗣也太少了些,萧泽、萧沂成亲也不少时间了,可现在家里就练儿这么一个孩子,长公主总想着陆神光能多生几个,萧家的孩子还是太少了。萧泽升官和大长公主生病的事,长公主也派人去告诉了萧珣和萧沂,让他们提早做好准备,却不想——

  “你说什么?你们被抢了!”长公主不可置信的问。

  萧源也吃了一惊,望着那些身上还带伤的家丁,怎么会被抢呢?本来她还奇怪呢!怎么才出门一个月不到,就回来了。

  “我记得你们一共去了一百人!”长公主沉下脸问,这些家丁是萧家的部曲,就算比不上身经百战的正规军,也不至于被几个流寇打倒吧?

  “是的。”为首的总护卫羞愧的低下了头,“小的有负公主托付。”

  “理由。”长公主并没有生气,“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路上遇到了十二批流寇。”总护卫低声说,“那时候才刚到徐州呢!”

  “什么!”长公主和萧源同时惊呆了,“才到徐州,你们就遇到了十二批流寇?”

  难道外面已经这么乱了?萧源一直听说最近民变四起,却不知道居然这么严重!自从平王造反后,大秦像是得了什么传染病一样,造反的已经不仅限于下层百姓了,很多各地的官员都开始造反了……应天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前两天大嫂还来信说,大哥前几天一连五天都待在官署,前天好容易回家,倒头就睡了一天一夜。正是这样,大母才不让大嫂回来的,毕竟大哥的身体更重要,而吴郡目前还没有什么大事。

  “大母,既然都抢了,人没事就好了,东西可以再送嘛。”萧源悄声对长公主说。

  长公主蹙眉,“东西被抢了,你们就这么回来了?还有阿牛呢?他怎么没回来?”

  总护卫说:“当时我们正好途经徐州,想起徐州的梁将军和三郎君有几分交情,就去找了梁将军。梁将军知道后,二话没说,派了一队卫士帮我们把东西追回来了。他说路上危险,让我们受伤的人先回来,剩下的人,由他派人护送去通州,大管家受了轻伤,但坚持跟着梁将军的人走了。”

  “你们都先下去吧,让府里的大夫好好包扎下伤口。”长公主淡淡的说,“罚你们少领三个月月钱。”

  “是。”众位家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三个月月钱的惩罚比他们所想的轻多了。

  “阿盛倒是交了一个讲义气的朋友。”长公主对小孙女说。

  “梁大哥是武人,想来总会带着几分武人的豪气。”萧源说。

  长公主不置可否,“元儿,我和你曾大母商量了下,想十月初八给你办笄礼。”

  “十月初八?”萧源怔了怔,她原本是想等父亲回来后再举办笄礼的,但曾大母之前也和自己提过,想让她今年就办了,萧源抿了抿嘴,她理解曾大母的想法,但还是很伤心……

  “傻孩子。”长公主摩挲着萧源的脑袋,“好好准备这次笄礼,让你曾大母高兴高兴。”

  “嗯!”萧源用力的点头。

  、

  、

  、

  “萧管家,你看看这些可是你们失散的物品。”许先生笑呵呵的问着萧府的大管家。

  “不错,正是这些!”萧管家是萧家的世仆,对萧家忠心耿耿,后来萧逸就让萧管家的爷爷姓萧,也是萧家难得的萧姓的仆役,萧管家一家都引以为荣,平时办事都非常的妥帖。这次送信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自责不已,不顾许先生的劝阻,一心要留在徐州,坚持要把东西送到萧沂手上才安心,“就是——”萧管家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许先生关切的问,“还缺什么吗?”

  “不!基本上都在了,就是还有几封家书……”萧管家觉得有些奇怪,不仅家书不见了,而且这些东西也有些古怪,看起来都像是家里送到通州去的东西,但又有一点说不出的古怪。

  “家书?”许先生吃了一惊,“还有家书失散了吗?我再让人去问问那些流寇!”

  “那就有劳许先生了!”萧管家手在逃跑的时候,被流寇砍伤了,正在养伤呢!在仓库站了一会,他就觉得头晕眼花,许先生一见不对,吩咐了两个军士扶他回房休息,自己径直去了梁肃的房间。

  梁肃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