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穿三国(完结)-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大家商讨的结果是:杀。理由如下:一,诸葛亮身后的荆州派本来势力就很强大。如果再加上一个蒯家,那么荆州派会如虎添翼,一家独大,完全可以压他们东州派一头。二是,种种情况表明,刘备本人也对诸葛亮及他身后的荆州派很忌惮,有心打压他们。三是,攻打汉中,孟达等人至今是寸功未立。将来论功封赏时,哪里会有他们的份?再者,战场上的事是说不清的。只要孟达咬定蒯棋不肯归降,那么就算灭了蒯家满门,诸葛亮又能奈他们何?说不定刘备还会暗地里叫好呢。
  既能剪除荆州派的势力,又能讨好刘备,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啊!想着刘备对自己的倚重,孟达决定押上一宝。
  怕诸葛亮真的说降了蒯棋,孟达命令部队强行军,迅速抵达了房陵。
  而蒯棋已经收到了诸葛亮的信。
  诸葛亮在信里用沉重的文字描绘出了曹操纵容曹仁在宛城屠杀无辜荆州父老的惨状,一人造反,则斩尽满城男女,何其残暴!继而劝说同是荆州人的蒯棋不要助纣为虐。
  蒯棋本来是报着为曹操战死的决心的。读了这封信之后,他的心有些动摇了。他想归降,可是又不敢。毕竟他还有一半多的族人留在许昌。
  诸葛大姐看出了他的犹豫,按照黄硕的吩咐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听说魏王有条规矩,守将只要坚守了九十日,如果得不到支援的话,就能开城投降。现在兵临城下,老爷先向魏王求援。同时让孔明在刘备跟前周旋,命令孟将军围而不攻。只要满了九十天,我们就归降。”
  蒯棋叹道:“也只这个办法了。”说罢便动手写信。一封写给诸葛亮,另一封便写给城外的孟达。星夜送了出去。
  孟达收到信后,连连冷笑:“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二话不说,就斩了信使。将信使的头颅绑在箭上射入城中。
  他的挑衅成功了。蒯棋大怒,立马又重新变成了坚定的死战派。
  诸葛大姐急出了一嘴的火泡,在卧室内象只没头的苍蝇一样搓着双手走来走去。
  这时,从她的卧榻下面传来轻呼声:“大姐,大姐。”
  诸葛大姐狂喜,连忙撤去被褥,打开暗道:“谢天谢地,你总算来了。”

  
第216章 事与愿违
  诸葛亮收到蒯棋的信,立马转呈给了刘备。
  刘备看后,沉思片刻,点头说道:“我起兵也是为了确保大汉江山不落入曹贼之手。为此而生灵涂炭,我心一直难安。既然能做到兵不血刃,自然是最好的。”说罢命令法正立刻给孟达下一道只围不打的命令。
  谁知,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孟达就派人送来捷报:房陵已破。和捷报一并带来的还有房陵太守蒯棋的头颅。
  刘备正在主帐内吃晚饭,听到侍卫的传报,大惊失色,手里的筷子当啷落地。
  “怎么回事!”刘备看着信使奉上的黑色木匣,满嘴苦涩。照规矩,这里面装的应该就是蒯棋的头颅了。他实在是没有那个心思去打开一观。
  信使朗声禀报道:“孟将军再三招降,可是此贼冥顽不灵,还斩了将军派去的使者,将其头颅高悬于城头。孟将军一气之下,当晚就下令攻城。于次日凌晨大获全胜。此贼率家人龟缩于太守府内负隅顽抗,伤我将士数百人。孟将军一气之下,屠其满门。”
  刘备目光流转,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虽然这家伙穿的是普通士卒的军衣,不过,刘备见他口才极佳,应该不是平凡之辈。
  果然,信使拱手答道:“末将孟起,是孟将军麾下的一名功曹。”
  刘备吁了一口气,暗道:这个孟达还是有些头脑的。
  这时,帐帘一掀,法正火烧火燎的跑了进来。一见几案上摆放着的那个黑色木匣,他提脚就将孟起狠狠的踢翻在地:“畜生,定是你们这班小人唆使子度(孟达的字)做下这等祸事!”
  孟起低头跪倒,任其踢打,不敢辩驳。
  刘备正要起身相劝,不想,法正突然捂住胸口大呼:“子度误我也。”旋即,他喷出一口鲜血,两眼一翻,竟一头栽倒在地。
  “孝直(法正的字)!”刘备慌忙扶起了他。
  可是法正面色惨白,双目紧闭,昏过去了。
  “快传军医!”刘备冲着帐外大喝着,又招呼孟起过来。两人合力将法正平放到了卧榻之上。
  看着不省人事的法正,刘备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心里的那道隐隐的喜悦一扫而光。他看着自觉长跪在榻前的孟起叹道:“你们啊!”
  突然,他觉得帐内气温骤降,抬眼望去,只见诸葛亮一改往日的温和,面如千年寒冰,慢慢的朝那口黑色木匣走去。
  刘备想说点安慰的话,张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不知道为什么,此刻的诸葛亮让他心生惧意。杀气!是的,没错,他头次从诸葛亮身上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杀气。
  诸葛亮轻轻放下手里的羽扇,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木匣。里面有一颗血肉模糊的头颅。脸上横七竖八的拉了好几道口子,象是蒯棋,又不象!难道……诸葛亮脑海里闪过一道亮光,心中狂喜。
  “孔明,抱歉,我的军令晚了一步。”刘备看了一眼木匣内的头颅,不由在心里又骂了孟达一句:怎么也不把头颅好生收拾一下,弄得这般狰狞。只怕诸葛亮会更生气了。
  诸葛亮合上木匣,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我已经让魏延速回成都,抄杀孟家,一个不留。”孟达已然生了伐异之心,不能留。
  刘备情急之下抓住了诸葛亮的胳膊:“万万不可啊,孔明。”
  诸葛亮盯着刘备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大姐夫已经愿意归降,却落得个身首异处不说,还被这歹人灭了满门。主公,是我写信劝大姐夫归降的!此事一出,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主公!看待我诸葛亮!孟达不死,天理难容!我恨难消!”
  刘备词穷,石化了。在他的印象中诸葛亮很少和蒯家来往,所以先前诸葛亮只说是姻亲,他也以为只是七拐八绕的姻亲关系。毕竟除了蔡家,蒯家就是荆州屈指一数的世家豪门。这个家族在荆州经营了上百年,树大根深,姻亲遍及荆州各世家。
  却没想是这样嫡亲的关系!
  而那边跪着的孟起抬起头来反驳道:“诸葛大人,我们将军……”
  诸葛亮羽扇一挥,喝道:“放肆!本将军与主公说话,哪容你一个士卒插话。”
  孟起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军衣,冷笑一声,傲然的起身,拱乎准备自我介绍一番。他与孟达是同宗,寒窗苦读十几载,自认为也是满腹经纶的学子。岂能让诸葛亮看轻了去!
  “反了天了!区区一个士卒也敢对诸葛大人无礼!”卧榻上的法正悠悠醒转。正好看到孟起准备和诸葛亮单挑,他急忙硬挺着爬了起来,“主公,这种狂徒不杀,军法难容!”
  弃卒保车!刘备明白了他的意思,喝道:“来人,将这狂徒拖出去斩了!”
  孟起打了一个激灵,又悔又怕,扑的跪倒在地求饶:“君侯饶命!法大人饶命!诸葛大人饶命!”
  外面的侍卫冲了进来,二话不说将人拖走。只听见帐外“啊”的一声惨叫,顷刻之间,侍卫用黑漆盘呈上了一枚血淋淋的人头。
  刘备无力的挥挥手。
  侍卫端着人头退下了。
  诸葛亮冷哼一声,摇摇扇子,抱着黑色木匣准备离去。
  只听见背后扑咚一声,法正有气无力的乞求道:“诸葛大人,请听正一言。”
  诸葛亮抱着木匣转过身来,见法正扶着卧榻长跪于地。他一个箭步上前,先将木匣放在卧榻上,然后再要扶起法正:“法大人,为何行此大礼?”
  男儿膝下有黄金,法正能为孟达做到这一步,诸葛亮也不由佩服他。
  法正却执意不肯起来,苦着脸叹道:“孟达犯下这样的涛天大错,不说是诸葛大人,连正也是义愤填膺。蒯公惨遭不幸,正亦痛心疾首。就算诸葛大人灭了他九族都不为过。只是,现在是主公打败曹操的关键时候。杀了孟达,难免世人会误诸葛大人,说强敌当前,大人不顾大局,只知道窝里反。而诸葛大人素来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诸葛大人何苦为了孟达这个糊涂人毁了自己的名声。况且这个孟达留着还有点用,请您大人有大量,暂留孟达一家的小命,容孟达那厮戴罪立功,等主公彻底打败曹操之日再取他小命也不迟。”
  刘备也竭力打边鼓苦劝。
  “多谢法大人提醒,亮受教了。”诸葛亮长长的吐了一口闷气,双手扶起了法正。
  法正惨白的脸上浮起了一丝苦笑,对刘备拱手说道:“主公,正以为孟达有勇无谋,难堪重任,请主公派一能者前去扶佐他。”
  刘备和诸葛亮心中了然,法正这是自断一臂,只求能保孟达全家性命无虞。
  诸葛亮厚葬了木匣内的头颅。他久久没有收到黄硕的信。大姐一家是生是死?这个念头折磨得他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他的神思不免有些恍惚。终于最近与曹军的一次小规模冲突中不幸中箭,伤了膝盖。
  这样一来,刘备的两大军师,一个因疾火攻心而病重卧床,另一个则挂了彩亦需卧床休养。
  好在汉中大局已定,刘备没来由的感觉到了些许轻松。
  孟达没有接到意想之中的嘉奖令,却迎来了一个顶头上司。刘备的继子,也就是刘封刘大公子奉命来到了房陵。同时,法正的信也来了,上面只写着两个斗大的字:保命。
  没有将地上的那粒芝麻捡到手,却丢了怀里的西瓜,孟达悔之晚矣,心里对刘备添了一分怨恨。在他看来,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是刘备。荆州派和东州派相斗,刘备坐收渔翁之利:少了一个隐患,还借机夺了自己的军权。
  他将自己的怨恨一古脑儿的全倒给了刘封。这丫既是地地道道的荆州人,又是刘备的继子。孟达怎么看他都觉得不顺眼。
  而刘封也看他不顺眼。这人居然杀了他的蒯棋叔叔全家。刘封原是长沙寇氏之子。几十年前,寇家和蒯家也曾联姻。
  总之,这两人凑到一块儿,就象是猫狗同笼。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明争暗斗,没有片刻安宁。
  有了蒯棋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曹操的主力部队已经撤出了汉中,上庸太守申耽无心恋战,举城投降,并且很有诚意的主动要求将妻儿老少和族人全部搬去成都。
  刘备大喜,重赏了申耽、申仪兄弟。
  又没有孟达的份。孟达跟幕僚们发了几句牢骚。却转转绕绕的传到了刘封的耳朵里。刘封以大不敬为由,当众斥责了他。
  被一个比自己年少十几岁的后生怒斥,孟达心中的怨恨更深了。
  继而,在申氏兄弟的帮助下,刘封、孟达一鼓作气的拿下了西城郡。至此,东三郡尽归刘备。
  他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兼上庸太守,又封其弟申仪为建信将军兼西城太守。还是没有孟达的份。
  至此,刘备终于得到了汉中。
  七月,刘备在河阳举行盛大仪式,自称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拜将封官。封关羽了高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又晋升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
  旋即班师回成都。刘备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
  一时几家欢喜几家忧愁。刘封和孟达第一次能安静的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呵呵,我们就是两个大傻瓜!”孟达冲刘封举杯敬酒。
  刘封亦举杯:“为了大傻瓜,干!”
  而诸葛府里,诸葛亮终于等来了黄硕。
  得知他膝盖受了伤,黄硕风风火火的从兰溪赶了过来。
  小弟很有眼力劲的带着众人退出了房间。
  诸葛亮迫不及等的问道:“娘子,大姐他们呢?”
  黄硕叹了一口气,在榻边盘腿坐下,表情相当沉重的答道:“你不是早就已经知道了吗?为什么还要来问我!”

  
第217章 累了
  见诸葛亮脸色发青,紧抿着双唇一言不发,黄硕狠下心肠还是说了出来:“抱歉,我尽力了……没能帮到大姐她们。”
  诸葛亮慢慢的闭上眼睛,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泛白。
  从来没有看到他这样伤心过。黄硕于心不忍,几乎要把真相说了出来,但是耳边又响起诸葛大姐的叮咛:“弟妹,孔明从小就立志要当匡护大汉的中兴之臣。他心思缜密,性子又比平常人坚韧得多。这事你一定要一口咬死!”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握上诸葛亮的一只手。他的手冷的象冰块。
  “夫君,对不起。”黄硕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可是,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为了一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政治理想空耗尽一生。
  诸葛亮睁开眼睛,平静的问道:“城破之时,娘子可曾见过大姐?”
  黄硕点头:“我从暗道进去,想接走大姐母子俩。可是无论我怎么苦劝,他们还是执意和大姐夫同生共死……”
  诸葛亮双目清明,反过来用力抓住黄硕双手:“大姐可有什么话留下?”
  “疼……”黄硕疼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抱歉。”诸葛亮手上的劲一松,依旧握着她的双手。
  “没什么的。我能理解夫君此刻的心情。”黄硕垂下头来,不敢和他对视,“大姐说,说大姐夫说的。刘备不是那个能得到天下的人。夫君扶佐他,定然实现不了大汉中兴……大姐还说,请夫君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刘备纵容手下做出这样的事,不值得夫君为他卖命。”
  诸葛亮轻轻摩挲着黄硕的手背,苦笑道:“娘子……大姐还是那样,一心只为亮谋算。”
  “那夫君到底是怎么想的?”黄硕抬起头来,看着他,“难道夫君没有看出来吗?孟达为什么敢灭大姐夫满门?”
  “我当然知道。”诸葛亮低头把玩着她的手,“我原以为只要消灭了曹操,我就能抽身离开。这天下自有能人来治理。可是,现在我真的不放心了。就算消灭了曹操,我还是要留下来亲手中兴大汉。”所以,他才暂时放了孟达一马。刘备和他各退一步,重封法正而不赏孟达,魏延才能从诸将中一跃而出,地位跃居孟达之上。
  四位上将看似是论功行封,实际上是一种势力的分配:关、张是刘备的嫡系心腹;黄忠是荆州派的将首;马超曾经是一方大佬,现在更是降将中的典型。而孟达本是东州派的将首,如果不出这样的昏招的话,刘备手下的上将就绝不会只有四个,而是五个。
  刘备得到汉中,孟达和法正当记首功。所以,在此之前,刘备很是倚重他。得到益州之后,就拜他为征虏将军,领宜都太守,将刘璋的东州兵尽归他统领,镇守连系荆、益之地的军事要辖。
  可惜,孟达急功近利,害人误己。假若没有法正死力护他,只怕他早就成了诸葛亮的刀下之鬼。
  而汉中太守一职,原本是刘备想留给张飞的。事实上,张飞任汉中太守也是众望所归的。因此,当刘备宣布是魏延担任汉中太守的时候,不知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
  “你!”黄硕恼怒的从他掌中抽出双手,跳下卧榻,“大汉!大汉!除了大汉,你心里就没有别的了吗?现在是和你相依为命的大姐全家被刘备杀光了!你对他还不死心吗?你以为刘备得到了汉中就能夺得天下吗?看看你们内部!你为刘备做了那么多,他但凡有一点良心,孟达根本就不敢对大姐夫起歪心!这还没有夺得天下呢,他就已经拉帮结伙的党同伐异了。诸葛亮,你扪心自问,这样的人,他能得到天下吗?就算得到了天下,他又能给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