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穿三国(完结)-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门帘掀起,林氏端着一盅汤进来了。她先跟着诸葛亮躬身行了一礼,目送他离开后,然后才亲热的跟黄硕道喜:“大嫂,恭喜你了,江嫂炖了莲子羹,我顺便给大嫂带过来了。”眼睛羞涩的往她小腹上瞅,羡慕极了。
  “谢谢你。”接过她的汤盅放在几案上,黄硕招呼她一道坐下,“你也不要急。你才年少,孩子稍稍慢点再要,对身体好一些。”林氏和她不同,从小就呼奴唤婢, 是个真正的娇小姐,却能洗尽铅华,只身嫁到草庐,亲自操劳家务,和小弟琴瑟合鸣,相处得很好。黄硕很她。看出了她的羡慕,所以才替她减压。
  “夫君也是这么说的。”林氏双颊飞红,娇羞的半垂下头。
  黄硕高兴的拉着她的手笑道:“弟妹跟小弟天生一对,真是令人高兴。我娘怕是快进二门了,弟妹暂且坐着,我去门口迎一迎。”虽然都是已婚妇女了,但林氏才刚刚十五岁,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记得自己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老妈身边撒娇呢。所以不想再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和她多谈。
  林氏立马起身,象扶着一只名贵的瓷花瓶一样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大嫂留神,我来扶你吧。”
  “谢谢。其实用不着这样小心的。”黄硕见她比自己还要紧张,连忙安慰她。
  两人刚出门,黄夫人已经牵着宝宝风风火火的赶过来了。见到她,老远就惊呼:“小心点,你怎么出来了?快回榻上躺着去。”
  而宝宝却挣脱外婆的手,象道风一样迎上来,两只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她的肚子:“娘,我弟弟呢?”她记得很清楚,舅妈生达弟弟的时候,肚子比石磨还大。可是为什么娘的肚子却是扁扁的?难不成她来得慢了些,弟弟已经生了下来了?
  于是,宝宝一边飞快的往书房里跑,一边舞着双手大喊:“弟弟,姐姐来了。”
  大家都被她逗乐了。
  黄夫人哈哈大笑,让秋姑拉住了她:“傻丫头。怀胎十月,哪有这么快?”
  宝宝一脸迷茫,不知所云。
  黄夫人心情极好,抱起她使劲亲了一口:“走,我们先回屋。”此刻女儿健健康康的有了身子,几年来压在她心里的巨石 总算放下了。虽然女儿已经生过孩子,但是,她还是不放心。所以一得到信,立即带着两个孩子赶过来了。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黄老爹也要跟过来。
  黄老爹是特意来找诸葛亮的。悠哉游哉的在家时一连呆了小两月,他很想知道女婿是怎么打算的。雷迅归曹后,他想了许多。终于明白,雷迅是打心底里看不上刘备,所以才不肯和诸葛亮一道出仕。而现在诸葛亮又回来了,难道他也想放弃刘备了吗?刘备虽然不济,但是,刘家还有那一个比他更合适呢?


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
  两翁婿在书房里嘀嘀咕咕的密谈了近一个时辰。最后,黄老爹红光满面的和黄夫人一道回了后山。
  怕宝宝扰了黄硕的休息,所以,老两口顺便把宝宝和阿仇打包带走,美名其曰:承欢膝下。
  小崔夫妇出海已有半月,后山偌大的院子就他们老两口,确实很冷清。
  诸葛亮和黄硕自然明白老两口的一片苦心,叮嘱了宝宝和阿仇几句,便让江大牛护送他们祖孙回后山。
  晚上,诸葛亮连夜给刘备写了一封回信,说妻子身体微和,他暂且不能离开,婉言谢绝了刘备请求。
  黄硕笑问:“夫君,为什么只是说我身体微和?”这一看就是个借口,还不如实言相告,说她刚有身孕,胎儿不稳。那样更有说服力一些,刘备也不会猜疑他是在故意拿乔。
  诸葛亮轻笑:“有我一人为他出力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搭上我的子孙?”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让孩子们为刘备效力了。猪哥果然大有长进,居然有了这样的觉悟。黄硕高兴极了,故意挑逗他:“难道夫君就不想让我们的儿子承爵继业,光耀门楣吗?”这可是普天之下所有封建家长的愿望。
  诸葛亮没有回答,低头轻抚她的小腹,笑的很妖孽:“娘子就那么肯定这一胎一定是个儿子?说不定是个女儿呢?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小女儿会很伤心的。”
  心口涌起一股暖流,黄硕把头伏在他的胸口,柔声问道:“夫君真的不在意将来有没有儿子承爵继业吗?”
  “呵呵,有什么可能承继的!”诸葛亮长叹,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路就由他们自己去选吧。”今天下午,岳父的一番话,令他很压抑。出仕从政,这一条路真的不好走。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暗下决心,不管世事如何,他以后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孙走自己的老路。因此,他要让自己的儿女们远离刘备,远离政治。
  听出了他的惆怅,黄硕无语。也许猪哥对自己的政治抱负已经有些动摇了吧。
  想想也是,就连她都看出了大汉名存实亡,大厦将倾,更何况他是那样锐利的一个政治家呢。
  “我伺候夫君梳洗吧。”黄硕叹道。猪哥能为儿女们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她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为什么却这么压抑呢?
  诸葛亮轻轻拉住了她,淡淡的说道:“不急,让我好好抱抱你吧。”认识他以来,黄硕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样伤神。
  “夫君……”
  “我没事。”诸葛亮在她耳畔轻语,“娘子。”
  感觉到心被针刺过一样,黄硕紧紧的搂住了他,伏在他的肩膀,轻拍他的后背,哑声说道:“我在呢。”
  感觉到了她的心跳,听着那平顺的呼吸声,渐渐的,诸葛亮觉得自己的心平静了下来,身上的重荷似乎减轻了许多。前路漫漫,但至少还会有她不离不弃的陪伴着自己。这样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的晨吐如约而至。不过因为有了华佗的精心照顾,比起当初怀宝宝的时候,黄硕感觉轻松了许多。两根针一扎,她的胃口就大好。竟稳稳的就着酸豆角喝了一小碗豆浆,稍做休息之后,还吃了一个糖水鸡蛋。
  诸葛亮不禁眉开眼笑。
  吃过早饭后,华佗拿出了一卷竹筒,在黄硕面前展开:“这是我连夜为夫人制定的一份日程安排。夫人要想日后顺利生产,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个日程来作息。”
  黄硕很好奇的细看。日程写的很仔细,不但明确的规定了她一日几餐,什么时候进餐,而且还规定了她一天要做些什么健身运动,每次运动多久。竟和现代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这丫不会是穿的吧?
  “娘子胎儿未稳,能做这些运动吗?”诸葛亮置疑。当初怀宝宝的时候,黄夫人和崔医女都再三强调了,女人怀孕宜静不宜动。所以,娘子在怀孕期间就没出过草庐。做个帐什么的,还是悄悄的秘密进行,瞒住黄夫人。谁知,千小心万注意,还是被陈芷君好个恶妇所伤。
  华佗伸出一根食指摇了摇:“使人皆以为孕妇要静养,却不知此举有违天地自然。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身体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孔明放心,此日程是先祖所创,传到我手已有三代,从来就没有出过错。”
  看样子,当初之所以难产是因为自己缺乏锻炼,体虚身弱了。黄硕仔细的把竹卷收好:“谢谢神医,我一定会严格按照日程表来作息的。”
  华佗挑眉:“那么,按照日程,夫人此刻该做什么了呢?”
  昨晚没睡好,黄硕本来是想去睡个回笼觉的。可是竹简上明明写着“绕竹林慢走一刻钟”。
  诸葛亮笑了,伸手小心的扶起黄硕:“为夫刚刚吃得有些饱,娘子陪我去消消食吧。”
  冲华佗翻了翻眼皮,黄硕无可奈何的去“消食”。
  华佗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欠:“唔,我得回去睡个回笼觉。”
  这时,青松一脸惊喜的跑来禀报:“先生,徐先生来访。”
  诸葛亮大惊:“元直?在哪儿?”
  “我已经将徐先生迎至花厅了。”
  徐庶,他怎么来了?黄硕看了华佗一眼,只好按下好奇心说道:“既然是元直远道而来,夫君就去见见他吧。有秋儿陪着我就行。”
  “也好。”诸葛亮歉意的笑道。嘱咐了几句,带着青松三步并作两步,匆匆离去。
  徐庶负着双手站在花厅里随意的打量着四周。两年了,草庐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估计是小弟要娶亲了,草庐里加盖了一个瓦屋小院。人多了,草庐里热闹了许多。
  “元直,元直。”诸葛亮人未至,声音先至。
  徐庶摇头轻笑,起身迎了出去。不知道诸葛亮知道了他的来意后,还是否能这样欣喜。
  “孔明,别来无恙啊。”
  诸葛亮不禁愣住了。这还是那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道的徐元直吗?锦衣宽袍,面相平和,浓密的青须已有半尺有余。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两年的时间,他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儒雅平和的中年儒士。
  而徐庶也有些意外。混得风生水起的诸葛亮脸上并无得意之色,相反,眉眼之间竟带着一缕轻易不能为人察觉的惆怅。
  很快,两人就先后回过神来。
  诸葛亮感慨万千:“老了,我们都老了。”亲密的拉着老友的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去书房好好聊聊。”
  徐庶眼波流转,点头:“好。”没想到,此时此刻,诸葛亮还是这样的信任自己。他真的很感动。
  诸葛亮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变化。徐庶在当年常坐的位置上跪坐下来,微笑着对奉茶的青松颔首:“两年不见,小青松都已经变成大树了。”
  青松脸上微红,躬身退下,并顺手将书房的门带上。
  “他都已经订亲了。还记得秋姑吗?内子作主,让他们订了婚。”诸葛亮笑道。
  黄硕要是听见了一定会大呼冤枉。她哪有作主,分明是江嫂的主意。不过,见青松和秋姑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她不反对罢了。
  徐庶笑了笑:“世事难料,没想到我们还会见面。孔明,你就不想知道这两年我在曹营的经历?”
  诸葛亮羽扇轻摇:“当日去曹营,并非元直心甘情愿。只怕这两年,元直并不好过。我又何苦揭起你的伤疤呢。”
  徐庶点头轻笑:“果然,知我者,孔明也。”端起几案上的黑陶茶碗,他小啜一口,长叹,“你家的茶还是那般的香醇。当年,广元和公威可没少上你这儿来蹭茶喝。”
  “他们二人现在也在曹营,元直没有碰到过他们吗?”
  “有啊。”徐庶放下茶碗,笑道,“临行之前,他们俩还托我向你问好呢。去年赤壁一战,曹操被你们两家联盟打得找不到北。他很仰慕你和周瑜的才华,所以,就派了我和蒋干过来游说,想拉你们二人归降,收为己用。”
  诸葛亮大笑:“没想到曹操竟然这么看得起我。并且还派了元直兄当说客。他真的会失望了。”
  “说实话,这两年来,我连自己都没说服呢。”徐庶苦笑,“全当回来探望老友罢了。”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褪去了,摇扇无语。
  “虽然当年并不是曹操下令掳走家母,但是,蒯越确实是为了讨好他才以家母为质,设计让我归曹的。正如你之言,我真的是心不甘情不愿。不过,曹操对家母以礼相待,又特意请来华佗治好了家母多年的顽疾。对我恩深义重,我这才归顺于他。去年,曹操南下袭荆,怕我为难,把我调去长安。”
  诸葛亮冷哼:“也许曹操是担心你暗地里勾结旧主,对他不利呢。”
  徐庶点头:“完全有这种可能。曹操素来主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过,这样也好。大家都心照不宣,总比虚情假意强。”
  听到“虚情假意”,诸葛亮眼神有些黯淡。
  徐庶叹气:“我刚从公安而来。不过没有去见刘皇叔。”摊着双手淡笑,“以我现在的身份实在无颜见他。
  不过公安城里传的沸沸扬扬。你们之间的事,我也有所耳闻。今非昔比,他真的变了很多。或者说,以前是他掩饰的很好,我眼拙,看不出来。”
  诸葛亮手里的扇子不由停顿了一下。心想,难道你也变了吗?真的成了曹操的说客?


第131章 一壶浊酒喜相逢
  徐庶全看在了眼里,心里泛起一丝苦涩。转念一想,各有其主,双方还是敌对状态,诸葛亮怀疑他,也是很正常的。吐了一口胸中的闷气,他轻笑道:“我客居襄阳近十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一次离开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来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要好好的故地重游一番。不过,行程很紧,所以,我就不过多打扰孔明兄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说罢,真的起身拱手告辞,准备离去。
  诸葛亮脸上微烫,连忙拦住了他:“元直,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不如我们温壶好酒,好好聊聊。”
  “孔明,对不起,事先是我考虑不周。”徐庶诚恳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身份尴尬,我不应该这样冒冒失失的来找你。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你多多保重,以后我们有的是机会喝酒聊天。”
  见他执意要走,诸葛亮惆怅不已,苦笑着点头:“那,我送你。”
  徐庶抿嘴淡笑,转身走出书房。
  诸葛亮微叹,摇头跟上,与他并肩而行。
  青松见二人这副摸样,很是不解,紧紧的跟了上去。
  “徐先生这是要走了吗?”黄硕带着秋姑正在“慢步”,远远的看到诸葛亮像是在送客,觉得很奇怪,想了想,还是微笑着过来打声招呼。
  徐庶拱手行礼:“打扰嫂夫人。只是徐庶俗务缠身……”
  看到猪哥一脸的惆怅,再加上青松站在两人身后冲自己挤眉弄眼的皱眉撇嘴,黄硕猜了个七七八八,笑眯眯的曲膝回礼,截住了他的话:“徐先生千山万水的来看望夫君,连薄酒都没喝一口,就匆匆离去。不知道的呢,还以为是我们夫妻不念旧情,怠慢了老友。说起来,徐先生也是个有口福的。庄子里刚送来了几坛新酿的米酒,味道还不错。徐先生既然凑巧赶上了,不如和外子一起尝试一下新酒。徐先生以为如何?”猪哥真正的朋友不多,再加上一南一北,相隔甚远。也不知道下次重逢要到猴年马月,说不定这一别就是诀别。她不想猪哥为了一件小事而抱憾终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庶只好留下“尝试新酒”:“两年没喝过荆州的米酒,心里还真的很想念。多谢嫂夫人款待。”
  黄硕留客成功,得意的瞄了摸着鼻子讪笑的猪哥一眼:“那我就不打扰两位雅兴了。我这就给你们张罗些下酒的小菜去。”说罢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带着秋姑款款离开。
  诸葛亮眉眼带笑,朗声说道:“元直,请。”
  徐庶哈哈大笑:“请。”
  两人携手回屋。
  青松快活的摸着脑袋:“小的这就给两位先生拿酒去。”转身,飞也似的跑了。
  几案上的两碗茶水是热的,袅袅的冒着热气。两人重新在刚才的位置上坐下。
  诸葛亮举起茶碗道歉:“元直兄,刚刚小弟多心冒犯了。还望……”
  不料,徐庶探过身子,不买账的按下了他的茶碗,眉峰高挑:“以茶代酒,孔明不是想耍赖吧?难道是心疼你那几坛新酿的米酒了?”不经意间,当年那个率直犀利的徐元直又回来了。
  诸葛亮一怔,很快会意过来了,愧疚的摇头轻笑:“真的很抱歉,元直千里迢迢的来探望我。而我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了兄台的一番美意。”
  “孔明,你要再这么说,我就真的上你家酒窖提酒走人了。”徐庶两眼亮晶晶的,摆手示意他不要再提这一档子事。
  诸葛亮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