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穿三国(完结)-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仁脸上的笑意淡了一半,叹着气,略有不快的说道:“甭提了。玩了还没有一刻钟,我们阿斗就被那小子打得哇哇大哭。”
  “怎么会这样?”刘备的参汤喝不下去了。
  孙仁愤愤的说道:“哼,那个刘建人小鬼大,和他爹一样一肚子坏水。妾身才转过头去和陈氏说句话,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他就欺负我们阿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人教的。”
  刘备不以为然:“小孩子在一起,哪有不打架的。夫人不要放到心里去。”
  孙仁却神神秘秘的说道:“只怕他们真的别有用心。刚刚我的侍女就碰巧看到诸葛亮鬼鬼祟祟的去了刘琦家里。”
  仿佛发现了汤盅里浮着一只苍蝇,刘备厌恶的把汤盅重重的扔回托盘里,冷冷的喝道:“夫人,你的话太多了。”
  孙仁大惊,用一双特无辜的眼神怯怯的望着刘备,贝齿轻咬下唇:“夫君,妾身……”
  “来人,送夫人回房休息。”刘备低下头继续批阅公文,根本就不再看她一眼。
  一旁的侍者立马上前拱手说了声“喏”,对孙仁说:“夫人,请。”
  看样子是失败了,一番心血全白废了。纵使心里有再多的不甘,孙仁也只能跟着侍者离开。
  还没走出小院,“当啷”,书房里响起了一片清脆的碎瓷声。孙仁闻声一震,不由站定了,无可奈何的闭上双眼,眼角沁出了两颗豆大的泪珠。她很清楚,刘备不会再给她第三次机会了。从此,只要孙权的实力没有远远强过他,她就真的会永远是“闲杂人等”。没有特别的机缘的话,她可能再也没有能力去完成孙权的任务了。
  “夫人,回去吧。”侍者的声音很轻,却凉如水。
  孙仁长长的吐了一口闷气,睁开眼睛。夜黑如墨,一轮残月入眼来。如水的月光照的她浑身发冷。抱着双臂,她不由打了一个寒战。千里之外,不知她的娘是不是也在月下徘徊?她还好吗?
  这一夜,她在榻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却恶梦连连。梦里,她看到娘生病了,盖着单薄的布被,嘴唇冻得发紫,孤伶伶的躺在破落的小屋子里,身边连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
  “娘~”醒过来时,眼泪已经润湿了半边竹枕。
  过了半月,颍川陈家派人来接陈氏母子。说是陈氏的大哥娶儿媳妇,想接姑奶奶母子俩回去喝杯喜酒。
  此去山高水长,刘琦便让刘管家去跟诸葛亮讨要一百军士随行护卫。
  诸葛亮只能去找刘备商量。因为按照他和刘备的协议,军权归刘备所有。如果没有刘备的同意,他无权抽调部队。
  刘备很爽快的同意了。其实他心里明白的很,刘琦知道自己不行了,于是想把妻儿送回颍川陈家。看来刘琦是彻底死心了。居然只要一百军士,根本就不给刘建咸鱼翻身的本钱。
  病榻前,陈氏捧着一个黑色的小木匣和刘建一道哭成了泪人。
  刘琦艰难的对陈氏说:“为夫是被刘备所害。如果日后健儿可堪大任,那么,等他成年之后,娘子就让他带着匣子里的玉印去找诸葛亮。他会助健儿替我报仇的;要是健儿和为夫一样,只是凡人一个,那么,就让健儿做个富家翁,忘记刘备,忘记报仇。匣子里的钱财可保子孙三世衣食无忧。”
  于是,陈氏母子以及刘管家就在一百军士的护卫下和陈家人一道离开了公安。
  五日后,刘备派出去的人回报:他们在荆州边界被人药晕。等他们醒过来之后,那一对人马早已不知去向。莫名的,刘备的心脏一阵紧缩。
  几乎是与此同时,龙六悄悄的潜入诸葛亮的房间,沉着嗓子报告:陈氏母子已经安排妥当。
  当诸葛亮把陈氏写的平安信亲手交给刘琦时,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三日后,刘琦病亡。


第134章 人事调动
  刘琦死后,刘备没有悬念的被荆州各界拥戴为荆州刺史。刘备一家独大,终于成了荆州实至名归的主人。
  刘备上任初始即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破虏将军,驻守江陵;任张飞为宜郡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让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招纳新军。其余各将均按照军功或有升迁。
  当荆州的局势尘埃落定时,建安十四年的春节将至。诸葛亮打算回甘庐陪家人过个团圆年,所以这段日子,他都加班加点的处理手头上的事情,争取能在祭灶王爷(阴历十二月二十四)之前给自己放假。
  刘备收到他的请假报告后,当天晚上特意准备了好酒好菜去找他谈心。
  青松很有眼力的接过酒壶,在两人旁边点燃红泥小炉,当面替他们俩温酒。
  酒过三巡,刘备环视屋内,笑道:“孔明独自住在这里,身边连个知暖知热的贴心人都没有。不觉得清冷吗?”
  青松手里的动作明显停顿了一下,心里嘀咕着:难道他想往先生身边塞女人?
  诸葛亮随意的喝了一口温酒:“我已经习惯了。再说,屋子里闹哄哄的,我静不下心来。”
  刘备点头:“辛苦孔明了。不过,我们现在已经稳定下来了,你完全可以把家眷接来啊。象云长他们都把家眷接过来了呢。这样的话,你就不用每个月都两头跑了。干脆明天就让赵云去接令夫人和令爱过来吧。”
  诸葛亮每个月的月底都要回草庐小住三天,这三个月以来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
  什么接来同住?分明是想用妻女牵制住他!意味深长的看了刘备一眼,诸葛亮轻笑:“多谢主公的美意。只是拙内乃一山野村妇,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粗俗不堪,还是留在家里务农的好。”
  刘备微怔,很快明白了,诸葛亮是嫌他的夫人长得不漂亮呢。诸葛夫人他是见过的,确实配不上诸葛亮。可是,如果是嫌弃的话,为什么诸葛亮每个月都要回草庐探亲呢?真是令人费解。
  “再说,舅兄出了事,岳父岳母膝下无子,也需要拙内的照料。”诸葛亮摇着扇子继续解释着。
  “哦,原来是这样。”刘备连连点头,“孔明重情重义,真君子也。”心里却暗自好笑: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诸葛亮依靠着黄家才有今日。说不定,他实质上就是黄家招的上门女婿呢。怪不得,他每个月都要回家探亲一次。原来是跑回去给岳父岳母请安问好啊。
  他的心情顿时大好,在回家的路上,竟乘着三分酒意,哼起了小曲。
  诸葛亮如期带着江大牛和青松回到了草庐。才一个月没见,黄硕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来了。现在的她,吃嘛嘛香,胃口倍棒,脸色更是有红有白,精神十足。
  见诸葛亮提前一个星期回来过年,她小小的开心了一把。
  紧接着,小崔夫妇也出海回来了。
  这些年,一家人长年分居两地,有好几个年头没有聚在一起过年了。这一次好不容易一家团聚。自然是要好好张罗一番,过个热闹年了。
  于是,所有人都齐聚草庐,扫屋除尘,杀猪宰羊,忙得不亦乐乎。草庐内年味渐浓,洋溢着节日的欢快和温馨。
  二十八日,诸葛瑾派人送了家信过来。信上先说三个孩子都很好。尤其是诸葛恪品学兼优,是江东小有名气的优秀儿童。然后话锋一转,委婉的提到这是诸葛大嫂的头年,所以,他想让诸葛乔留在江东过年,这样,诸葛乔就有机会参与对大嫂的祭祀。
  诸葛亮当然不会反对,立刻写了回信交给来人带回。
  无意之中,黄硕从青松嘴里知道刘备曾要求诸葛亮把她们母女俩接到公安去住。她气愤的质问猪哥:“到底要怎么样,刘备才能放心?”
  诸葛亮轻轻圈住了她:“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娘子放一百个心好了,为夫一定不会让他干扰你和孩子们的正常生活的。”
  黄硕鼻子一酸,低下头轻语:“我只是担心夫君心里会难过。”
  诸葛亮轻笑不语,把怀里的人抱得更紧了。
  初五刚过,刘备的调令就到了。他让诸葛亮迁往临烝。
  黄硕看不明白,问道:“他这又是什么意思?”不是不放心猪哥吗?怎么又把人从眼皮子底下调开呢?
  诸葛亮淡笑:“没什么意思。临烝离长沙郡近些,便于公务罢了。”心里却有如明镜。刘备越来越精于权术了。换个角度讲,这也是一件好事。
  既然猪哥自己都说没什么了,黄硕便放下心来,着手为他收拾行囊。老大的调令都来了,虽然没有明说他什么时候赴任,但是很明显是催他上班了。
  诸葛亮拿着调令想了想,笑道:“娘子想不想与为夫一道去临烝?”听华佗说,她胎位已稳,可以适当的远游。
  黄硕愣了一下,旋即摇头拒绝了;“算了,来日方长,还是等生下孩子再说吧。不过,临烝隔得这么远,夫君要不要请华佗一道同往?”她又想起了语文老师说过的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点担心,猪哥的身体是被长年累月的奔波搞垮了。所以她曾向华佗提起过,请他当诸葛亮的保健医生。华佗并没有拒绝。穷家富路的,出门在外,有个医生在身边,会方便许多。
  诸葛亮闻言知雅意,眼波流转,柔声说道:“娘子放心,为夫一定会好生照顾好自己的。至于华神医,还是请他暂时住在家里吧。”说罢,眼神软软的落在了她的小腹之上。
  黄硕笑了:“华神医说了,只要我严格按照他的日程作息,保证身体棒棒。接下来就是稳婆的事了。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是郎中,留在这里,完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况且,华佗志在灭曹,我们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把这么一个神医拘在草庐之内吧。”
  诸葛亮羽扇轻摇,没有再说什么。午饭后,他去了华佗的房间,邀请他一道去临烝。
  华佗想都没想,张口就答应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草庐内的人们就齐齐的早起了。生火做饭,为诸葛亮他们四人送行。想着临烝路途遥远,以后不能每个月都回家探亲了,诸葛亮不免有些惆怅。
  黄硕心里也不好受,她比谁都想猪哥留下来陪自己,但是却强颜欢笑,不让猪哥看出来。
  不想,这个时候,阿仇背了一个小包裹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师父,我想跟师伯一道去临烝。”说罢,眼睛不安的瞄着诸葛亮。
  黄硕也看了猪哥一眼,见他没反应,便问道:“阿仇,为什么想去临烝?”
  阿仇挺了挺小胸膛:“阿公教导阿仇,男子汉大丈夫,有志在四方……”
  “扑”的一声,黄硕忍不住笑出声来:“男子汉大丈夫?你才多大啊?小青瓜,你以为你师伯是去游山玩水啊。等你长大了再说。”她先前还觉得奇怪呢。这小子有事没事总缠着江大牛,跟他学骑马。原来是打这主意啊。
  阿仇象打了霜的茄子,低头不语。
  诸葛亮的眼里却露出一缕赞许,轻轻的说了一句:“让大牛给你挑匹脚力好点的马吧。”
  “啊”,阿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伯这是答应了!立马象打了鸡血一样,脸上神采飞扬:“谢师伯!”生怕黄硕会拦着,话音未落就象离铉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夫君……”黄硕忍不住抗议。这才多大的人啊,就是按虚岁算,也不过十岁。猪哥此举严重涉嫌拔苗助长。
  诸葛亮轻笑着用扇子点了一下她的肩膀,截住了她的话头:“娘子,阿仇天资聪颖,是个可造之才。岳父已经不止一次提起,让我带他去身边历练。”
  他们翁婿俩是早就预谋好了的。黄硕不以为然的扁扁嘴:“他还不到十岁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他的父亲十岁的时候就已经随他祖父一道出去打地盘了。”诸葛亮抢白了一句。
  猪哥是一定想带阿仇走了。黄硕唯有叹息。再拦住的话,说不定他就会冒出什么“自古慈母多败儿”之类的名言了。不过,孙策早丧,阿仇是跟着大乔长大的。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说,他也需要多跟象诸葛亮这样的成年男性接触。草庐之内除了小弟之外,皆是妇孺,确实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想,她便动摇了。
  知道她已经不反对了,诸葛亮靠过来,轻抚她的腹部:“娘子放心,为夫只让阿仇跟一年。为夫和州平商量好了,一年之后,就让他跟着船队出海游历。”
  “啊,出海?”黄硕大吃一惊。搞了半天,跟猪哥还只是热身啊。正想反对,宝宝哭喊着跑进来了:“爹,我也要去。”
  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黄硕冲猪哥翻了一个大白眼,意思是:你看着办吧。
  诸葛亮弯腰抱起宝宝,苦笑:“宝宝啊,你可是姐姐啦。要是你跟爹和阿仇都去了临烝,谁来照顾娘和弟弟啊?”临烝再好玩,但照顾娘和弟弟的责任更大。权衡之下,宝宝决定做点牺牲。
  “乖宝宝,真是爹的好女儿。”猪哥毫不吝啬的给了她一记响吻,以资鼓励。
  黄硕没好气的送给乐歪歪的父女俩一对“樟脑丸”:一口一个弟弟,你们就知道一定会生个男孩吗?不知道这样会让人家压力很大吗?


第135章 我就是个妒妇,怎么了
  诸葛亮他们走了,草庐内仿佛空了一大半。黄硕花了近一个多月才适应过来。
  林氏怕她闷,经常过来陪她。两妯娌凑到一块儿看看书、做点针线活,日子果然容易多了。
  看着黄硕一天比一天隆起的肚子,林氏羡慕极了,眼神不禁有些迷离。正月初二,小弟陪她回娘家拜年。知道她没有身孕,她娘的眼神就有些着急。临走的时候,还悄悄的塞了一张生子的药方给她,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争取在新的一年里生个大胖小子。
  可是阳春三月了,她还是没有消息,心里不禁有些着急,老是担心自己是不是不能生养。一次午后闲聊的时候,她下了很大的勇气,终于把心里的苦恼和担心告诉了黄硕。
  黄硕大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林氏红着脸,低下了头:“成亲都半年多了,我……”
  “你才多大呀!要我说,过几年再生,对你的身体好些。”黄硕拉过她的手,推心荐腹的说着。
  好在和这位大嫂处得久了,知道她不是一个坏心眼的人,否则林氏真的会怀疑她说这番话的动机。世人都只会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哪有劝人家推迟生子的。
  林氏咬着下嘴唇,轻轻的说道:“我怕……我娘说,若是成亲三年未有子嗣,夫君就会纳妾了。”
  黄硕一听,立马瞪圆了眼,恶狠狠的说道:“他敢!小弟要是真起了这个花花心思,我帮你一起用大扫帚把他扫地出门。”其他人她管不了,但是,草庐里的男人不能纳妾,这一点她是要管到底的。
  林氏闻言,长大了嘴巴抬起头。黄硕的形象顿时高大了N倍。就算是娘家的大嫂也说不出这样贴心窝子的话来。
  长嫂如母,有了黄硕的这句话垫底,林氏不再成日里纠结于子嗣问题,眉眼间淡淡的愁云一扫而光,人变得活泼多了。
  时光如梭,一晃眼,怀胎十月,瓜熟蒂落。黄硕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六斤二两重的男婴。
  小家伙刚被稳婆抱出产房,守在门外的黄夫人就第一个冲上去抱住了,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
  宝宝在一旁嚷着:“让我抱抱,让我抱抱。”
  黄夫人小心翼翼的俯下腰身,连声说着:“小心点,小心点。”好像她怀里抱着的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一般。
  宝宝伸长脖子瞅了一眼,立马噘起了嘴巴,失望的说道:“什么呀,像个小老头,皱巴巴的,毛烘烘的。”
  小家伙像是听懂了她的话,眯着眼睛,不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