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0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一个是堂叔,一个是娘舅,正是可以出面为天佑张罗的人选。 

  初瑜也没旁的法子,点头应了。 

  父子二人出差,李氏这边是瞒不住的,只能换个说辞。 

  曹颙这边,便说是奉命出关巡查关外土地与赋税;天佑那边,则说是奉密旨护卫四皇子巡视两江盐赋。 

  真真假假,只掩了洪水之患。 

  李氏真信了,对长孙那边没交代什么,反而很是担心儿子这边。 

  眼看就要进伏,即便关外凉快些,可曹颙的身体不比年轻时,年前又是一场大病,现下看着都过于清瘦。 

  老人家放心不下,少不得嘱咐媳妇,多带解暑药,又将自己这边的人参片,给儿子装了大半,让他累时含着解乏,千万要爱惜自己。 
  曹颙感念慈母之爱,唯唯称是,回过头去,在儿子面前又当上严父。 

  “你是侍卫,只需尽侍卫之责就是,其他的不要多言……四阿哥是个有主意的,在他跟前当差,不用有自己的主意……”曹颙交代道。 

  不是不想望子成龙,只是天佑的年纪与阅历在这里摆着,过与不及,反而容易暴漏其短处,还不如恭恭敬敬做服帖的臣子。 

  成心腹的话,就要掂量分量。自古以来君王身边的谋臣有几个得善终的,四阿哥即便现下不是君王,以后也是,风险过大。 

  耳目的话,近是近了,功劳建了,却容易被看轻。 

  手足的话,就甭想了。 

  清朝的皇帝可不讲究手足这一套,而是主奴有别。 

  即便是雍正与十四贝子,同父同母,也是一个是皇帝主子,一个是奴才下臣;更不要说天佑一个小小外臣。 

  天佑以后,只需奔股肱之臣使劲就行。 

  不是最与皇帝知心的,只要不可或缺。 

  天佑恭听父亲教导,心里想到父亲身上。 

  早上皇上登基前,曹府就与雍王府关系友善,可父亲从没有借着这个越雷池一步,恪守君臣本分。 

  皇上登基以来,有许多倚重的心腹大臣,昔日的年羹尧、隆科多;现下的李卫、田文镜。 

  可年羹尧、隆科多抄家夺爵,不得善终;李卫与田文镜成为皇上手中的尖刀,得罪了多少权贵士子。 

  皇上在还罢,李卫与田文镜有靠山;皇上若……这两位会是什么下场…… 

  天佑直觉得后背发冷,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父子二人正说话,就有小厮来报,门外有人递帖子请见。 

  即是挂的工部尚书职,曹颙自不可能是光杆司令,随之出京的,还有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一个两个主事、四个杂员小吏。 

  现下门外递帖子的,就是明日随他出京的这几位。 

  看了看拜帖下的署名,其中一个,还是曹颙认识的,是左住兄弟的族叔永亮。 

  曹颙记得永亮是七品司库,本是有正经差事的,怎么成了随着主事出差的杂员? 

  工部掌管的差事,上关系帝后陵寝,下关系百姓黎庶,许多工程多在京外,工部的低级官吏多有出京的时候,那都是没有什么正经差事的小吏。 

  这个时候,出行不易,出差可不算什么好事。 

  品级高还好,有地方官员孝敬;小吏的话,只有劳累的份,甚至吃苦出力偶有功劳,也多是给随行上司锦上添花,落不到自己头上。 

  曹颙虽心中诧异,可却什么也没说,使人将六人引到前院西厅见客。 

  六人是来请示明日出行与**时间来了,曹颙即挂了工部尚书,就是众人的顶头上司,众人自然是以曹颙为马首。 

  说话的是两个主事,永亮在四名杂员这末,低头不语,也没有刻意表明自己与曹颙相识。 

  曹颙这边,说了明日早晨出发的时间与地点。 

  只是,在众人走后,曹颙向天佑询问起永亮之事。 

  天佑果然知晓此事,原来永亮被嗣母驱逐归房之事,虽无御史弹劾,可到底纸包不住火,传到工部衙门中。 

  加上永亮生母的几次闹腾,在不知情人的眼中,倒像是永亮贪图富贵,即便被富裕的嗣母摒弃,也不肯回到贫寒的生父生母家尽孝。 

  不孝不义,永亮自是被上官所厌弃。 

  他丢了司库的实职,成了工部杂员。 

  不知为何,曹颙想起第一次见到永亮的情景,不过是个童子;再想想永亮对左住曾有许多照顾,心中就有些不忍。 

  他想了想,道:“左住说没说,永亮在衙门可曾自辩?” 

  天佑摇摇头,道:“应该没有,倒是左住为永亮饱了两次不平,差点与人相争。还是左住发狠话,不要左住提及长辈之事,才使得左住老实。” 

  不管永亮待左住是真心,还是假意,一个族叔的身份也不怕他生事……留着他,倒是多少能牵制宁老太太那边一二…… 

   

  次日,曹颙用罢早饭,就去福源堂辞行。 

  长生、天慧、天宝几个都在,曹颙少不得挨个吩咐几句,才拜别李氏,出了家门。 

  工部的几位司官,曹颙与之约好在安定门城楼下**。 

  还有同行的伊都立,也约在安定门。 

  曹颙这边,随之出行的人数不多,可都是得用的,有张义、曹满,还有魏黑与曹甲,另有四个的护卫,是曹甲一手训练出来的。 

  虽说皇上没有明旨,要求曹颙与伊都立驰驿,可曹颙想了想,还是没有叫人预备马车,而是与众人骑马出行。 

  待到了安定门一看,伊都立与工部几位司官已经到了。 

  伊都立满面红光,心情正好,与几位司官有说有笑。 

  几位司官却透着拘谨,小心在旁边陪着说话。 

  众人见过,便合作一处,从安定门出京,顺着官道一路往北。 

  曹颙与伊都立并马而行,看看彼此,脸上都露出笑模样。 

  曹颙道:“没想到,时隔多年,还有机会与大人一起出差……” 

  伊都立笑道:“反正,我是跟着孚若混了…… ”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及笄礼(上) 
  京城到盛京的距离,即便比不上下江南那么远,实际上也不算近,一千三百余里。 
  一路都是官道,逢三十里就有小驿,百二十里大驿。 
  曹颙与伊都立又是之交好友,两人到一起有话说的,倒是并不觉得难熬。 
  只是两人养尊处优惯了,有些吃不得风吹日晒苦,骑了两天马,就在途中雇了马车。 
  如此一来,相处的时间又多了些,两人就琢磨起此行差事。 
  曹颙在江南时就见识过水患,那真真是天灾无情,因此对这份蚂蚁论坛首发差事很是精心。即便人还没到盛京,可就辽河防洪的方案,已经拟了几种出来。 
  伊都立虽是做了副手,可并不在意,也将盛京周边驻防八旗的情形,对曹颙仔细说了,供他参考。 
  辽河众多支流,分东辽河、西辽河、浑河、太子河四大支流水域。与大辽河干流水域。 
  西辽河除了部分水源在直隶,其它大部分在内蒙古科尔沁部,那里蒙古百姓还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 
  东辽河靠近吉林乌拉,那边封山封林,土地多属于内务府名下,地广人稀,但是也无需太担心。 
  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却像个大树枝,将盛京围绕其中。 
  虽说曹颙与伊都立两人都觉得可以将防洪重点,放在盛京周边。 
  可两人的侧重点,却多有不同。 
  伊都立觉得,应该是护城为主,重点关注盛京最近的河道。 
  曹颙则认为,当侧重盛京屯田那一片,减免庄家损失。 
  毕竟,今年南方十有八九是大涝之年,东北的屯田数目也不小。确保这一季收成,若是明年京城粮食短缺,也可以运粮南下。 
  待两人说出心中思量,剩下的就是面面相觑,最后两人都露出苦笑。 
  倒不是想要说服对方,曹颙的思量是从大局出发;伊都立所偏重的蚂蚁论坛首发,也没有错,毕竟他们两个尚书出关,最主要的就是保盛京太平。 
  曹颙不是愣头青,自不会喊着“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去忤逆君王;伊都立也不是黑心肠的,只顾自己差事好看,不顾百姓死活。 
  如此一来,屯田要保,盛京也要护着,可汛期降至。 
  两人再也惬意不起来,都觉得肩上沉旬甸的,恨不得立时飞到盛京,开始着手准备。 
  每天在路上的时间也加长,一路颠簸,终于在五月二十九这天,一行人终于到了盛京…… 
  
  京城,曹府新宅。 
  狮子院停了不少车轿,狮子院东西的排房里,坐满了各府侍候主子出行的管事、护卫。 
  都是曹府的姻亲,又都是侍候主子出行的,平素大家伙也多能碰头,多是认识的。 
  纵是如此,大家寒暄、闲话,也都是天气不错,吃吃喝喝这一套,没有人敢说主子的闲话。 
  倒是隔壁的几个小厮,到底年岁小,少不得嘀嘀咕咕说上几句。 
  这个道:“怎么瞧着比月初那次来客还多了?除了表姑娘的生辰外,大舅爷家还有其它喜事不成?” 
  这个当是几位姑奶奶家的小厮。 
  那个回道:“头回是家宴,除了本家,就只有几个姑奶奶回门暖房;今日却是不同,大姑娘及笄,太妃娘娘都过来了……庄王府的福晋也来了……” 
  这个不是东府的,就是左住、左成那边的。 
  另一个小厮道:“曹家大姑娘及笄,接着就要备嫁,都说稻香村是曹家大夫人的陪嫁,那会不会随着曹家大姑娘出门子……” 
  这个是外客带来的小厮了…… 
  * 
  福源堂,上房。 
  屋子里花团锦簇,处处都是胭脂香。 
  密太妃坐在上首,李氏陪坐在一旁,其它庄亲王福晋、平亲王福晋、裕亲王福晋、淳王府几位阿哥夫人、曹颖、曹颐姐妹等女客,分左右坐了。 
  兆佳氏也在,位置在庄亲王福晋之下,平、裕亲王福晋之上。 
  她的腰板挺得直直的,瞥了下首的平亲王福晋,心中很是得意。 
  她虽是婶子,可自打曹佳氏成了福晋,亲戚见面,也只能叙国礼。 
  曹寅夫妇还好,生身父母,还能与福晋女儿叙叙家里;她这个隔房婶子,只有恭恭敬敬地。 
  现下,她女儿也成了亲王福晋,自己又封了诰命,身份已经非同一般。 
  难道在她的福晋闺女面前,大家还要叙国礼? 
  得意之间,看到陪坐末尾的长女曹颖,兆佳氏又觉得意兴阑珊。 
  即便这些贵人“叙家礼”,也是在李氏面前,因着李氏的身份。真要在她面前托大,才是失了规矩。 
  自己只是顺带的,座位挪高了,并没有让人高看…… 
  看着几位福晋、夫人,都迎合密太妃说笑,曹颖却跟木头人似的坐在后边,兆佳氏心里很不痛快,不由地埋怨起春华。 
  想着老四媳妇果然是奸诈的,晓得她一个四品恭人在这些贵人蚂蚁论坛首发跟前没有说话的份,借着给堂嫂帮忙的由子避了出去,却不想想拉扯下大姑姐。 
  曹颖即便供出个翰林儿子,可孙礼才是正七品,还没有资格为妻母请封。 
  因此,曹颖并无诰命在身。 
  曹颐也注意到曹颖的安静,不由多看了两眼。 
  曹颖身上的衣服虽是八成新的,那料子的花纹却显得老旧;头上带了点翠首饰,那翠色实称不上好。 
  如此一来,在这满屋富贵中,她便显得格格不入。 
  加上她耷拉着眼皮,脸上没个笑模样,不免令人侧目。 
  裕亲王福晋,正坐在斜对面,看到长姐这个姿态,晓得不妥,忙打眼色给坐在曹颖身边的曹颐。 
  曹颐心里叹息一声,起身到李氏跟前低声说了两句。 
  李氏转过身,看了看的曹颖的方向,点了点头,对曹颐摆了摆手。 
  曹颐这才退下,低声招呼了曹颖,姊妹两个一起退下。 
  “这是去哪儿?”曹颖皱眉问道。 
  “好些日子没同姐姐说话,这边乱糟糟的,找个肃静地方,咱们姊妹说说话。”曹颐说道。 
  曹颖轻哼一声,阴阳怪气道:“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是瞧我寒酸,怕丢了你这个国公夫人的脸面!” 
  曹颐被噎的不行,可也不好在路上与她口角,脚下依旧不停。 
  曹颖虽不行不愿,到底是跟着曹颐过来。 
  曹颐直接绕过正房,去了后边的后罩楼。 
  有两个丫鬟在廊下,认识曹颐,赶紧挑帘子。 
  曹颐直接将曹颖引到东屋,屋子里家具摆设虽不多,可也舒雅整齐。 
  曹颖不由多看几眼,月初乔迁宴时她虽然也过来,可只是随着大家逛了花园与几处紧要的院子,这边的后罩楼倒是头一回来蚂蚁论坛首发,忍不住打量一番,又走到中堂,看了看西屋,陈设与东边差不多,不由好奇地问道:“这是谁的屋子?” 
  曹颐淡笑道:“老太太怕是盼孙女呢,往后七弟有了闺女,许是就养在这边……” 
  曹颖不再多问,可心里也不好受。 
  大伯娘这里的后罩楼,都比自家的正房气派。 
  堂弟还没娶亲,侄女的闺房都预备出来;自己嫡长孙女落地,依旧祖孙三代挤在一处跨院…… 
  曹颐虽有不少话想要对这个大姐说,可两人毕竟不是同母,这十数年来自己能帮的也都帮,姊妹之间关系原本还尚可;可自打四姐儿成了裕亲王福晋,姊妹之间的那点温情也都打破。 
  曹颖这几年很少回娘家,同她们这些姊妹也都淡淡的。 
  曹颐摩挲着茶盖,心里晓得,有些话怕是还是四姐儿开口,自己却是不好说,毕竟四姐儿与曹颖才是一母同胞的姊妹。 
  她正思量着,就听到屋外有动静,是四姐儿来了。 
  四姐儿的脸色有些难看,曹颐见状,便起身道:“四妹妹同大姐先说话,我去瞧瞧大嫂那头的……” 
  四姐儿点头,强笑道:“三姐姐且去忙,我同大姐在这里歇一歇……” 
  见到四姐儿如此,曹颖倒添了局促,屁股挪了挪,讪笑两声,道:“四姐儿……” 
  四姐儿也不坐,站在那里,面带寒霜地看着曹颖:“大姐又做这出打扮,给谁看?月初乔迁宴后,我没送料子给大姐?二姐姐、三姐姐没送料子?大半月下来,一身衣服也裁不好,还要穿了旧衣裳来?” 
  曹颖低着头,小声道:“我们家针在线人少……” 
  四姐儿饶了好脾气,此刻也有些恼,道:“衣裳不说,那首饰呢?自从大姐将自己的首饰尽数陪嫁给外甥女,我们几个做姊妹的心疼大姐,多有馈赠。不说旁人,单我就为大姐添了四套首饰;两套金的,一套翠的,一套宝石的。大姐为何不带?” 
  曹颖原本心虚,这会却抬起头来,红着眼圈,道:“四妹的馈赠,姐姐感激不尽,领了妹妹的情……那些首饰,我私下给了娴姐儿……我这当娘的没用,不能给她预备份丰厚的嫁妆,能贴补就贴补一二……” 
  四姐儿气极反笑:“娴姐儿的嫁妆还寒酸?即便孙家没留给她这个长孙女什么,可曹家这些舅舅、姨母那个慢待了她?就是二哥、五哥不在京中,蚂蚁论坛首发也没忘了打发人送添妆礼;二哥那边,不算二嫂给预备的料子首饰,二哥外外甥女的压箱银就给了一千两……” 
  曹颖嘴硬道:“不过六十四抬嫁妆。地少铺子也少,哪里又多……不说与几位妹妹比,就是平姐儿,连曹家养女都不是,都比娴姐儿体面……” 
  四姐儿皱眉道:“娴姐儿是孙家的女儿,倒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