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0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倒是多年未见不知彭大人现下在哪里任职?”曹颙思量了一下,问道。 
彭铸道:“卑职现下在刑部当值······” 
曹颙点点头,是了,若是在户部或者工部,他早就该留意到。户部与盛京户部一脉相承,有公文往来。盛京工部的话,他上午刚查询过官员名单,并没有彭铸的名字。 
虽说当年上下级相处还算愉快,可只有曹颙提携他们的,说起来还是彭铸欠曹颙的人情。 
而后年节多有往来,彭铸这边也多有攀附之意。 
曹颙不喜欢彭铸的性子,更欣赏傅显功一些。 
可等到他居丧,两人相继外放,从此了无音讯,他多少还是有些在意。 
这两人的行为不能说忘恩负义,可也有过河拆桥之嫌。 
彭铸还罢,本是跳脱钻营的性子,如此行为并不令人意外,傅显功那边,则让曹颙失望。 
没想到,多年以后,彭铸落得这个下场。 
曹颙本不是大方之人,想起当年之事,不免跟吞了个苍蝇似的,便没有叙旧的兴致,想要端茶送客。 
这时,便听彭铸道:“大人还记得老傅吗?” 
曹颙点点头,神色淡淡。 
彭铸叹了一口气,道:“天子圣明,老傅泉下有知,也当瞑目······” 
曹颙听了,心中诧异。 
彭铸口中的“老傅”正是曹颙当年的另一个下属,接任他为福建司员外郎的傅显功。 
傅显功虽年岁大些,可只比曹颙大二十岁,花甲还不到,怎么就没了? 
“傅大人没了?”曹颙问道。 
彭铸红了眼圈道:“老傅没了十几年了,老傅没得冤。” 
曹颙虽觉得心中疑惑,可也没有太大触动。 
仕途凶险,尤其是地方上,势力复杂,不得善终的官员,这些年他见着、听说的,并不在少数。 
想了想傅显功的性子,方正有余,圆滑不足。是个实干的能吏,若是上司慧眼识珠还好,否则的话在官场上很容易吃亏。 
彭铸像是压抑的狠了,倒苦水似的,一口气说了下去。 
原来,当年他与傅显功相继外放,都去了西北。傅显功在四川,彭铸在陕西。 
两人在京城同衙为官,又同赴西北,就保持信件往来。 
不到一年功夫,傅显功就没了。 
说道这里,彭铸的情绪有些激动,再次说道:“大人,老傅他没的冤···” 
康熙五十七年,四川曹颙的脑子中想起一个人。 
果不其然,彭铸接下来的话,正同曾显赫西北的年羹尧相干系。 
据彭铸所说,傅显功是被年羹尧害死的。 
当年四川土人骚动,年羹尧曾出兵镇压,立下“战功”并且因此得了圣祖青睐,从巡抚升到四川总督。 
那其中的猫腻,彭铸虽说的含糊,曹颙也能猜测得到,无非是“污民为匪”用人头充军功。 
傅显功报的是“病故”可据傅家子侄说,是与抚镇兵丁有冲突,棒疮致死。 
他是个倒霉的,外放到四川为土知府,正好是土人作乱的地界。 
“从四品土知府,被围殴致死,说起来怎不骇人听闻?卑职得了傅家侄儿的来信,震惊不已,不敢相信,只想着是不是傅家侄儿丧父之下,悲痛中有所误解。没想到,再等到傅家消息,却是傅家侄儿奉母还乡途中,阖家被土人截杀,无一活口的消息。”说到这里,彭铸咬牙切齿道。 
要是搁在早年,曹颙听了这些话,许是嗤之以鼻。 
可他做过直隶总督后,晓得督抚在地方的地为,那就是“土皇帝”。 
年羹尧的性子,又向来刚愎自傲,做下这样的事情并不意外。 
年羹尧的“九十二条”大罪中,就提及他杀良民与凌虐职官之事。 
当年隐隐约约地听人提及,年羹尧门人曾打杀朝廷命官,没想到却是傅显功····· 
彭铸走后,伊都立过来,见曹颙面带沉重,询问缘故。 
曹颙将傅显功与彭铸之事说了。 
伊都立挑眉道:“那老小子嘴一歪,孚若就信了?” 
曹颙道:“虽隔得久了,毕竟有迹可循,傅显功折在任上与全家暴毙那里当是真的,其他的不好说。” 
曹颙在太仆寺时,彭、傅二人还在户部,与曹家正有往来,因此伊都立也与这两人打过照面。 
方才曹颙与彭铸在这边说话的功夫,伊都立就使人去衙署打探,得到消息,彭铸是雍正三年从山西道台任上贬到盛京刑部郎中。 
贬官的罪名是“谄媚上官”不肖说,是在年羹尧倒台后问责。 
伊都立对曹颙输了彭铸的情况,曹颙不由冷笑出声。 
据彭铸自己说的,是“委身为贼”收集年羹尧的罪状,并且在年羹尧倒台前,将罪状递给岳钟琪,及时想要为傅显功伸冤。 
没想到岳钟琪为了怕牵连到自家身上,将傅显功的事情删删减减,最后也没有给傅家一门昭雪。 
而彭铸自己,则是被岳钟琪忌惮,污为年党,被发配盛京。 
无论今日彭铸表现的对傅显功多么相交情深,可也淹没不了他在西北升官发财的事实。 
当听到彭铸是在道台任上贬到盛京的,曹颙就晓得他没有自己说的那么清白。 
前些年,年羹尧将西北经营的铁板一块,连“年选”都出来了。彭铸若不是“年党”哪里会在一任知府任满后,就升了道台。 
曹颙倒是不会将他放在心上,可是想到“污民为贼”四个字,心里就沉甸甸的。 
年羹尧当年到底杀的是民,还是匪,已经无人得知。 
可据曹颙听说过的,就有数个武官是因此问了大罪,这使得他不得不担心。 
民匪之间的界限,本不好认定。 
官字两张口,说是民,匪也是民;说是匪,民也是匪。 
曹颂在江南,干的恰好是这“缉匪”的勾当。 
即便曹颙早已千叮咛万嘱咐,曹颂本身也不是好杀无耻之徒,可难保下边有人欺上瞒下。就算杀的真的是匪,可真要在遇到坎坎坷坷,那“匪”就能再成良民。 
江南李卫与范时锋两个总督大员之前的争斗越演越烈,希望别烧到曹颂这个傻小子······ 
京城,圆明园,勤政殿。 
看着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7 09:59 只看该作者 
480 # 。 
手上的折子,雍正怒极而笑:“好个杀民冒功,好歌不吐不快······”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自荐 
  十三阿哥坐在下首,听到雍正咬牙切齿的话,直觉得后背发冷。 

  旁的时候他不晓得,仅是端午节后,皇上就为江南的折子恼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火大。 

  第一次他还以为皇上对范时铎的容忍到头了,不过随后就见皇上将此事高高提起、低低放下。 

  第二次、第三次,亦是如此。 

  今日,是第四次,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果不其然,雍正将折子摔到御案上,揉着额头道:“一个一个都不叫朕省心,又是这个时候……” 

  同以往的不了了之相比,这次皇上倒是也不能说无作为。 

  他想了想,对十三阿哥皱眉道:“曹颂上过西北战场,是不是杀性重了些?” 

  十三阿哥听了,不由一怔。 

  他以为是范时铎与李卫互相攻讦的折子,怎么扯到曹颂? 

  江南官场的总督与总督之间、总督与巡抚之间的争斗早成惯例,若是江南官场真的铁板一块,那不安心就是龙椅上这位。 

  又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十三阿哥醒过神来,忙道:“怕是不至于,曹颂早年领的是侍卫职,即便在西北也是奉命护卫中军主帅,哪里有机会正面对敌……况且那小子是跟在曹颙身边长大的,即便这两年在江南历练,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有这么大的魄力……” 

  雍正闻言,面色稍缓耳,道:“朕觉得也不至于。”笑着对十三阿哥道:“说起来,这个曹颂是不是同十三弟妹有亲?” 

  十三阿哥道:“他生母与弘暾额娘是同祖的堂姊妹,说起来倒是不远的姻亲。” 

  雍正点点头,放下此事不提。 

  十三阿哥从御前退下,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他倒不是怕曹颂闯祸,而是担心皇上为了保全范时铎,将曹颂推到台前来。 

  他晓得皇上的性子,最是护短。 

  范家功勋大族,明面上并未参加早年夺嫡之争,实际上暗里地却投靠了四阿哥,否则的话,四阿哥也不会在发作了范时捷后,又将范时铎推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就连范时捷,即便罢了都统,又授了侍卫,在宫里当差。 

  真若是厌弃范家,怎么会如此? 

  况且,范时铎在江南的布局,多少有皇上的推手。 

  即便他做的过了,皇上也不会真的将他置于死地。 

  像范家这样世代功勋,却又人才凋零,皇上用起来用体面,又不用担心尾大不掉。 

  李卫与范时铎相争越演越烈,范世铎在江南也敛财敛的差不多,皇上之所以还没发作,无非是担心江南今年的水患。 

  若是水患成灾,那到时候发作两江总督范时铎,也能“平息民愤”。 

  若是水患危情不大,那范时铎的罪名就重不了。 

  为了敲打江南臣工,说不定皇上会各大八十大板。 

  李卫是皇上的心腹重臣,打算用他镇江南,就不会让他太没脸,那陪着范时铎丢官的,就当是李卫的左膀右臂曹颂…… 

   

  两日后,曹颙与伊都立的折子,六百里加急送至御前。 

  曹颙这折子还罢,盛京六部的尴尬位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臣工多是老弱,迆不稀奇;伊都立的折子,却是将雍正气了个半死。 

  关外驻防八旗,是大清最重要的基石。 

  即便关内有什么不稳,只要关外驻防八旗在,就有重新翻盘的资本。 

  没想到八旗懒的不仅是京旅八旗,还有八旗的老根。 

  雍正早就看着宗室诸王不顺眼,只是晓得轻重,不好收拾他们。即便敲打宗室,也多是圣祖诸子诸孙。 

  如此一来,其他宗室只当皇上在报夺嫡时的大仇,是皇室家务,倒也无人不知趣地插嘴。 

  可雍正这些兄弟们,真正的实力,哪里比不得那些老牌王府。 

  那些王府,早年都议过政的,名下佐领也多。 

  实点到人数不足五成……雍正面上恨得不行,心里却是惊喜不已。 

  十三阿哥晓得,皇上怕是要有大动作,自己的连襟伊都立这回算是捅了马蜂窝。 


  他又不好为伊都立开脱,只能提及辽河水涨之事,请皇上先侧重盛京防洪之事。 

  雍正想想也是,既抓到宗室诸王的尾巴,什么时候发作不行;东北那边防灾之事却不能耽搁,否则真要洪水泛滥,再发作宗室诸王,他们就又有说辞。 

  京官虽不少,可身上多有差事,能抽调的人数有些;那些候补官……想想还是算了,真要启用的话,数月后怎么安置? 

  想了又想,雍正下旨,在六部抽调十二个笔帖式派往盛京当差,不足人手命曹颙从盛京各衙署抽调。 

  至于八旗驻军那块,雍正则很迟疑。 

  京城驻防八旗拱卫京城,不好轻动,看来只有黑龙江将军与吉林将军那里选派人手。 

  然后,盛京驻防八旗糜烂至此,黑龙江与吉林的驻防八旗能好的那里去? 

  到底要不要借由子,一并发作? 

  正迟疑间,就有地方急报送抵御前。 

  五月二十七日,长江九江段决堤,九江知府极数位随从于堤坝边没水而亡。 

  雍正看了,立时变了脸色。 

  长江水患,并不少见,可没到六月,就水漫决堤,那接下来的雨季会如何? 

  正想着此事,就听到“轰隆隆”殿外数声惊雷,大雨倾盆而下…… 

   

  盛京,官驿。 

  曹颙站在廊下,抬头望向天空。 

  天空乌云压顶,使得人心里也沉甸甸的。 

  伊都立正好过来,见曹颙如此,亦站在他身边,抬头望了望天。 

  乌云满天,南边方向更是墨黑一片。 

  “这老天爷,才安生了几年,又开始折腾……”伊都立忍不住嘀咕道。 

  曹颙道:“辽河周边除了盛京与辽阳外,其他地方地广人稀,即便水患成灾,也不过是威胁盛京或是淹没军屯……江南,怕是有大劫难……” 

  最后一句,却是低不可闻。 

  伊都立因递了折子,想着自己日后处境,这几日正上火,嘴里都是大泡。 

  他没有听到曹颙最后一句话,只听到前面的,闻言眼睛一亮。 

  他向来想的开,为那折子上火了几日,就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左右事情已经至此,再担心也是无用的,还不若好好奉旨办差。 

  听了曹颙的话,盛京是有惊无险的,他心下更是放得开。 

  “前两日没胃口,都没正经用餐……既来了盛京,怎么能不吃飞龙汤?”伊都立来了兴致,就添了从容,对曹颙道:“孚若也要多保重,等到京中旨意下来,还有得忙活,这几日正当养精蓄锐。” 

  伊都立既有兴致,曹颙也不是爱扫兴的,就吩咐人下去置办不提。 

  飞龙汤还没送上来,张义就进来禀告,有客来访。 

  曹颙闻言,不免疑惑。 

  盛京这边,若说有熟人,就是宝雅格格那边,可据他所知,自打平亲王夫妇回京,宝雅格格也回了科尔沁。 

  待看了拜帖,还真是认识人,盛京兵部尚书鄂齐。 

  鄂齐是辅国公鄂飞嗣子,在老国公过世后袭了爵位。 

  曹颙虽在鄂国公临终前,叫了一声“义父”,圆了两人的缘份,可并没有同辅国公府结亲的意思。 
  鄂齐当时不到而立,就位至副都统,且又承恩原级袭了辅国公爵位,正是风光得意,哪里会将曹颙一个三品太仆寺卿放在眼中。 

  待老国公丧事完了,两家就自然而然地断了联系。 

  在曹颙与伊都立前几日初到时,鄂齐就参加了“接风宴”。不过两人本就数面之缘,倒是并没有比旁人亲近什么。 

  现下鄂齐递帖子来访,曹颙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伊都立这边,则有些不高兴。 

  “兵部尚书,不来见我,倒是来拜孚若?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想着与我平级,不肯听旨意听我调配人手?”伊都立抱怨道。 

  抱怨归抱怨,他还是催曹颙出去见客。 

  即便对方被发配盛京,到底是宗室王公,不好太怠慢。 

  曹颙也想知鄂飞来意,便亲自出迎,引鄂齐到客厅坐了。 

  实在是盛京六部的尚书侍郎,背后各有各的“苦楚”,因此曹颙即便前几日见过鄂齐,也没有多问什么。 

  鄂齐神色讪讪,早已没有当年在辅国公府侍疾时的意气风发。 

  曹颙使小厮上茶,心里思量鄂齐的来意。 

  鄂齐心里也别扭着,他同曹颙本就不熟,说起来不过是在老国公病故前后见过两遭。 

  想着曹颙比自己年轻,身兼两部尚书,是皇上信赖的重臣;自己却因早年同安郡王府一脉走的太近,为皇上所厌,他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与安郡王府都是饶余敏郡王阿巴泰后裔,亲近一下,哪里就违背了人情法礼? 

  不过是皇上厌了安郡王府一脉,迁怒罢了。 

  鄂齐心里憋气,被发配到盛京,也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并没有图谋回京。 

  既是被皇上厌弃,还往皇上眼皮底下凑合,那才是傻子。 

  左右爵位还在,官职也在,俸禄钱粮都不缺,在盛京有盛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