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们怎么办?”约翰也赶到无可奈何了,“如果恶意收购,那么成本势必要增加。”

    “我才不会浪费我的钱。”杰德想了想,忽然掏出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太平洋巨幕”三个单词。然后笑着说,“我决定吓唬吓唬IMAX公司,也让索尼惊出一声冷汗不可。”

    所谓的“太平洋巨幕”其实就是后世的“中国巨幕”,虽然很多人诟病这是中国在山寨IMAX技术,但在专利上,这的确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虽然备受争议。和IMAX相比,中国巨幕的成本更低,而且采用双放映机手段使得IMAX备受指责的亮度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更重要的是,现在杰德还手握DLP和DMR两大专利,要使得所谓的太平洋巨幕商业化最多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虽然这不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但也足以让那个IMAX公司低下高傲的头。杰德很快就在这张纸上写下了一些有关“太平洋巨幕”的关键参数,而且还将这些参数与DLP及DMR技术做了关联。

    总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可立即实现的商用技术,而且杰德相信这个技术一旦推出去,IMAX公司的股票将变得一文不值。

    “打电话联系下仙妮蒂,让她联系洛杉矶的媒体发布这条新闻。”杰德将这几张纸传真给了仙妮蒂,“顺带我们再联系下福克斯、迪士尼和派拉蒙,愿不愿意组成一个‘太平洋巨幕俱乐部’,届时我们一同推广‘太平洋巨幕’,让加拿大人的IMAX见鬼去吧!”

    约翰脸上也浮出一丝报复后的微笑,“我想索尼公司的人看到报道之后会作何感想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再加一把火,我们还可以宣布,《阿波罗13号》将作为第一部DMR实现的巨幕3D电影,最迟我们会安排在明年年底上映。我们要将戏做足!”杰德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毒丸政策指的是被收购公司故意配送大量股票给其他股东,导致股权进一步摊薄,迫使收购公司不得不增加收购成本或放弃收购。

    白衣骑士指的是A公司被B公司恶意收购的时候,C公司故意提出更好的收购条件来善意收购A公司,那么B公司要么放弃收购要么就要增加收购成本。

    黄金降落伞其实是公司所谓的“三金政策”(另外两金是针对核心高管的金手铐和针对重要员工的金阶梯)之一,也就是增加公司高管的退休金和失业补助金,同样也是为了提高收购公司的收购成本。

    焦土政策也叫做皇冠宝石政策,只被收购公司出售本公司最具价值的部分来让收购公司对本公司失去兴趣。比如IMAX公司可以出售IMAX技术来让杰德放弃收购IMAX公司。

 98敬酒不吃吃罚酒

    此时IMAX公司的人正在和索尼集团的人详谈两家公司合并的事宜;其实这件事倒不是索尼集团横插一杠子,而是索尼其实早就觉得IMAX技术值得拥有并推广,因此早早就和IMAX公司谈起了合作。说起来,杰德反倒是“第三者”插足。只不过两家公司一直对合作事宜进行保密;才让杰德巴巴地从洛杉矶赶到密西沙加市。

    而IMAX公司为了打退杰德的收购意图,居然采用了一种变相羞辱的方式来迫使杰德退走。可惜IMAX公司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虽然逼走了杰德,但是同时也惹怒了杰德。就在格雷姆与索尼公司的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他的助理急冲冲地跑进了会议室,在格雷姆杀人的眼光下打开电视机;将频道调到了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此时已经中断了日常的新闻,而是以“插播消息:银河电影公布革命性电影新技术”为题正在直播洛杉矶的一个记者会。

    索尼电影娱乐集团的人很快就认清了几个主要的人物;谢尔曼集团的总裁仙妮蒂、银河电影娱乐集团首席运营官兼银河电影制作公司总经理贾非、先锋影音技术实验室首席技术官卢森伯格博士和谢尔曼集团首席信息官兼新闻发言人克劳迪娅。

    首先是克劳迪娅站在主持台前很平静地宣布道:“谢尔曼集团旗下的先锋影音技术实验室已经完成了‘数字滤光镜’和‘原版胶卷数字翻拍技术’的专利攻关,这两项技术将分别解决巨幕电影反映时不够明亮和巨幕电影制作成本较高的难题。同时我们还研制了‘太平洋巨幕’技术,本技术不仅支持22x16米的标准尺寸,同时也支持11x8米的特效尺寸。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太平洋巨幕技术的影院改造成本将压缩在30万至50万美元。”

    来参与这个发布会的记者当然都是了解电影技术的专业记者,在克劳迪娅提出太平洋巨幕这个技术的时候,很多记者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IMAX技术。太平洋巨幕技术明显就是冲着IMAX技术而来,而且很直白地告诉你,他们不仅可以达到IMAX的放映效果,而且价格却可以更便宜。立刻有记者反问道:“这项技术是不是抄袭或者由IMAX技术延伸而来?”

    卢森伯格博士扶了扶眼镜,道:“我不能说两个技术之间毫无关系,但是我可以保证两个技术之间并没有任何抄袭或借鉴。就好像直流电和交流电一样,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构成抄袭或其他什么的。‘太平洋巨幕’技术是本实验室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发明,我们采用双摄像机补足了IMAX放映机光线不足的问题,亮度相较IMAX至少提升了15%。最重要的是,我们和杜比实验室合作推出了11。1声道技术,让影院放映效果更震撼!”

    卢森伯格博士在说明的时候,克劳迪娅已经安排人将“太平洋巨幕”技术的专利文件送到了各位记者的手上。其实这个所谓的“太平洋巨幕”技术杰德原本是打算用来跟IMAX合并的技术,按照杰德的想法,太平洋巨幕将作为IMAX在低端市场的补充技术。可没想到,当初无意的行为居然能成为今天反击IMAX的手段。因为这个技术其实属于重要度不高的技术,弄得约翰其实都不清楚,要不是杰德被刺激了也不会想到这个技术。记者们看了美国专利局给予的专利证书之后,也纷纷放下了各自心中的疑虑。虽然有些比较专业的记者看出来这项技术相较于IMAX可能在清晰度上还有些不足,但是人家的成本只要那么多啊!

    于是又有记者问道:“请问博士,DLP和DMR技术又有什么作用呢?”

    “‘数字滤光镜’技术是利用电脑对放映机进行人工补光干预,以提高一般巨幕电影亮度不够的问题。”卢森伯格教授讲解了这项技术的实际用途和先锋实验室所拥有的一系列版权。

    此时格雷姆的心已经彻底寒了,他比所有人都知道IMAX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亮度不够的IMAX电影一直被观众诟病,毕竟画面暗淡就会让画面的冲击力降低许多。而提升亮度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放映机全面提升亮度,可这又会导致成本再度翻番。而数字补光技术虽然是个非常方便的方法,但是卢森伯格博士的话已经告诉了IMAX公司,这个技术的所有途径都被先锋实验室用专利墙堵死了。

    讲解完DLP技术之后,卢森伯格教授又讲解起DMR技术来。“‘原版胶卷数字翻拍技术’的目的在于可以翻制经典电影为巨幕2D或3D电影,让无法使用高清巨幕摄像机的电影也能翻拍成巨幕电影,进而减少电影公司的制片成本。”

    格雷姆现在已经有些撑不住了,他已经知道自己再无胜算的可能了。先锋实验室不仅推出了更便宜且似乎更好用的太平洋巨幕改造计划,而且DLP降低影院的成本,而DMR则降低了电影公司的成本,格雷姆已经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年之内,全美各地遍地推出太平洋巨幕影院的可能了。

    IMAX输了,而且输得无比凄惨。最可怕的是,IMAX已经没有未来了,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IAMX除了被谢尔曼集团收购之后与太平洋巨幕整合之外,已经没有第二条出路了。

    格雷姆的脸色苍白,而索尼集团的人也自然是愤怒异常。他们愤怒的是杰德居然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举行这样的记者发布会,简直是将索尼集团视若无物。不过索尼集团也立刻意识到,眼前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之星公司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垃圾,几个负责人互相看了看,就立刻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此时IMAX公司的人都已经知道了“太平洋巨幕”事件,一种绝望的气氛弥漫在公司里。而股市的反应是最明显的,IMAX公司股票在纽交所直接股价跳水。不到半小时,近百万的市价就在故事里蒸发殆尽。

    格雷姆在公司了声嘶力竭地吼道,“通知律师,我们要起诉谢尔曼集团!他们在抄袭我们!我们要告得他们倾家荡产!”

    很快,格雷姆代表IMAX公司要起诉谢尔曼集团专利侵权的消息就从电视新闻里传了出来。但是很多专家纷纷表示IMAX公司胜诉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指出就算IMAX公司真的胜诉那么也只能代表他们有权共享太平洋巨幕技术的收益,而无非突破谢尔曼集团利用数个专利所构成的专利墙。

    有分析人士指出,谢尔曼集团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抛出这么针对IMAX的专利就是迫使IMAX向谢尔曼集团屈服。因为如果谢尔曼集团抱着与IMAX公司同归于尽的态度话,大不了可以让太平洋巨幕五年内完全不商业化,生生将IMAX公司耗死就可以了。

    这些非专业的分析人士都能看出来的问题,IMAX公司内部的专业认识如何看不出来?首先就是法务部反对就此提出诉讼,因为专利诉讼是一件漫长且耗费资金庞大的事情。谢尔曼集团自然有极长的时间和充沛的资金与IMAX公司消耗,更重要的是IMAX公司也同样可以利用专利诉讼迫使IMAX技术无法商业化。两败俱伤的结果就是IMAX公司彻底破产,而谢尔曼集团不过是晚几年才商业化自己的巨幕技术而已。

    同时格雷姆的创业伙伴也明确表示不希望因此将公司拖向破产深渊,他们觉得如果索尼集团放弃收购的话,那么和谢尔曼集团谈谈也并无不可以。但是格雷姆此时仿佛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日本人合作。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格雷姆一意孤行地挑起了针对谢尔曼集团的专利诉讼。而杰德和约翰则搭乘飞机返回,坐镇洛杉矶只会诉讼官司。

    一方面谢尔曼集团向法院申请保护令,要求阻止IMAX公司在专利诉讼中要求停止太平洋巨幕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工作;另一方面,谢尔曼集团向法院反诉IMAX公司抄袭谢尔曼集团专利并要求IMAX公司停止IMAX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由于一起官司同时在三家法院起诉,IMAX公司顿时在资金和人力上吃紧,而杰德却一次性聘请了五家具有专利诉讼和公司事务的国际知名律师楼组成了超豪华律师团分别在三家法庭煽风点火,与IMAX公司周旋起来。

    在官司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杰德还不忘在法院外宣传自己的新片。

    “是的,我的新片就要上映了,和《12只猴子》一样也是科幻题材。”法院门外,杰德意气风发地对着记者们说,“这是一个地球人反击外星人入侵的电影!在电影里,我们打败了外星人;我也相信我们在法院里会战胜敌人!是的,我很遗憾,原本我们打算在年内推出《阿波罗13号》的巨幕3D版,但是目前看来已经不可能。不过我们希望在不愿地将来,所有的美国人和他们的孩子都能观看到巨幕电影,无论是2D还是3D版。巨幕技术是属于美国人的技术,理应被美国家庭所享有!”

    约翰看着电视里的直播,嘴角微微上扬起来。他心想,杰德这种一边捅刀子一边撒盐的功夫还真是了得。别看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关系似乎好得不得了,但毕竟是两个国家的人好不好!杰德咬死巨幕技术是美国人的发明,自然让美国人与有荣焉。而在这个情绪下,加拿大人就有点讨嫌了。

    不管怎么说,大家对家里人都有护短精神。杰德不仅挑起了美国人的护短情绪,更是将巨幕技术不能商用化的脏水泼到了IMAX公司的头上。

    正因为美国人的情绪被挑逗了起来,格雷姆在美国记者那的待遇也越来越差了。记者们对这格雷姆的各种提问堪称冷嘲热讽,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格雷姆是小偷和强盗了。

    作者有话要说:点击和订阅最近都掉得很差啊,难道都去看盗文了么?

 99暑期档票房冠军

    就在杰德暑期档电影《日》即将上映的时候;他再度成为了媒体的宠儿;不仅娱乐版是他;连财经版也是他,甚至科技版都在报道他……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之下,杰德又见缝插针地为自己的电影做宣传,让博伟国际不断要求院线公司加场上映这部电影。

    事实上;院线的经理们也非常看好这部电影,虽然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题材并不罕见;但是能拍到杰德这个地步的人可不多。更重要的是,仿佛要响应他在专利侵权官司的“爱国情怀”一样,电影中还特意安排了美国总统进行了一场特别鼓舞人心的演讲。

    为了获得美国票房的最大支持;杰德甚至将这段独白直接剪辑出来作为宣传片在美国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段播出。美国观众只要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他们亲爱的总统站在战斗机前;用坚定的语气说着,“一个小时之内,世界各地的军机将会联合起来。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人类这个字眼,对我们而言有了新的含义。我们不能再为了小事而自相残杀。我们要为共同利益团结一致。也许这就是命运,今天正是七月四日。你们要再次为自由而战。不是为了反抗□或迫害。而是为了避免被灭绝。为了活命的权利而战。为了生存。如果能够胜利,七月四日将不再只是美国的假日,而是世人一同宣誓之日。我们不会默默地走向黑暗!我们不会任人宰割!我们将要继续生存!我们要渡过难关!今天,我们要庆祝我们的纪念日。”

    虽然这个片段让不少自由主义影评人酸溜溜地说:“身为一个导演,连一个艺术家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恐怕这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媚骨地向一个国家领导人吹捧!”

    但是这个片段同时也得到了保守派和军方的支持,虽然杰德因为在电影中涉及51区让美方有些不满,但是这个片段倒是让军方非常高兴。甚至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承认,“是的,一些将军表示对这部电影很有兴趣。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洗脑,相反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激励国民爱国情绪的方式。美国是一个骄傲的国家,值得起这些赞扬。”

    约翰看到报纸上和电视上强硬派和保守派对《日》的赞扬就笑弯了腰,约翰非常清楚杰德的政治立场上和大部分的南加州人士一样,基本上是民主党的支持者。杰德之所以如此“奴颜媚骨”地吹捧美国,无非就是为了经济利益罢了。

    他拿着保守派报纸《华盛顿时报》来到杰德的办公室,将报纸放在杰德的案头,笑着说:“你都快成为美国新一代的英雄了。”

    “你相信?”杰德扫了一眼《华盛顿时报》就继续处理自己的事情来。

    《华盛顿时报》以自己的保守立场闻名,但是这家报纸的公信力却值得质疑,所以杰德可不认为自己被他们吹捧是什么好事。在美国具有公信力的大报当中,只有《华尔街日报》是保守派报纸,并且他们的保守主义主要是体现在他们的经济观点上。其余诸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报纸都是自由派的据点。

    根据1997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的记者认同自由派信念,15%的记者认同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