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我的爱人叫胤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华点头称是。在这时,门口负责通报的太监凌海进门来,悄声问道:“二位姐姐,皇上醒了没有?四爷和十三爷有折子回来了。还是八百里加急。”     
  玉华为难道:“皇上才睡下没多久,赵公公又出去了。月喜,你说怎么办的好?”     
  我想了想,觉得对康熙而言,知道筹款的消息怕比睡午觉重要多了,因此便说道:“玉华姐姐,你和凌海等等,我进去禀报。”     
  玉华有些不安:“月喜,这惊醒皇上,可就。。。。”     
  我道:“皇上不会怪罪我的,皇上常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最看重的是万民福祉,此时恐怕也急着想知道四爷他们的消息呢。”     
  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了康熙的笑声:“好个月喜丫头,想不到还挺能揣摩朕意呢。黄河决堤,朕哪还有什么心思午休啊,就等着老四的消息呢。”     
  我们赶快给康熙行礼,康熙摆摆手叫我们起身,又吩咐道:“凌海,快把折子呈上来。”     
  凌海应了一声出去了。接着张廷玉,马齐便捧着折子进来了。看二人的表情,胤禛一定有好消息回来。     
  果然,康熙看了折子后喜上眉梢:“胤禛和胤祥已经筹到了三百万两钱粮,已派人押往灾区助灾民重建家园,修筑河堤,巩固河道。朕一早就说了,这件差事,满朝上下,唯有胤禛能办好。”     
  张,马二人齐道:“皇上圣明。”     
  康熙又道:“胤禛在折子里还提到一个叫田文镜的人。说他极有才干,且处事公正,雷厉风行,是我大清难得的人才,准备带他回来面见朕。”     
  “田文镜?”果然是他,胤禛的得力助手,雍正朝的重臣………田文镜!我轻轻笑了一下,胤禛,你又接近皇位一步了。       
  来了好消息,康熙很是高兴,晚膳后也未像平时一样立即批阅奏章,而是单独召见了我。       
  康熙坐在书桌后笑问我:“月喜,你进宫几年了?”       
  我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皇上的话,月喜是42年进的宫,今年已是第四年了。”       
  康熙说道:“朕对你中午说的那番话很感兴趣。一个宫女尚且有这般胆识,朝中的有些官员反而不如你。整日唯唯喏喏,从无谏言。只懂得趋炎附势,结党营私。”       
  我猜康熙说的是那些依附于太子党,阿哥党的大臣们,但也不便开口,只得静待康熙的下文。     
  果然康熙又接着说道:“朕的那些个儿子们,朕放权给他们,是不希望他们都像明朝的皇子那样只会游山玩水,风花雪月。希望他们做个贤王,辅佐太子,永保我大清江山。可惜,朕想得太理想了,现在太子身边除了胤禛,胤祥外,再没有别人肯帮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使劲摇头,心里暗道:“我只知道,知道不该知道的东西越多,人就死的越快。”     
  康熙叹道:“太子若然有点能力,他就能太太平平地继承皇位。可惜他就不是那块料。”我则在旁边幸灾乐祸地想那你立他干吗,不如马上废了他,立偶家老四好了,省了多少工夫。     
  康熙却忽然看向我,吓得我赶快低头望脚,听见康熙说道:“月喜,你知道朕今天为什么会和你说这些吗?”     
  我一面摇头一面想:难不成你现在也觉得我像敏妃了不成? 
康熙见我摇头不语,便道:“今天中午你说的那番话,朕觉得像极了朕的十三格格。可惜她远嫁蒙古,怕是不容易再见到了。”言语间竟是无限唏嘘。     
  我心道:“我跟你们爱新觉罗家才有缘呢。像完你老婆又像你女儿,什么便宜都被你们占完了。口中却道:”皇上,十三格格若是直待您这么挂念她,这么难过,她在蒙古也会过的不安生的。”     
  康熙被勾起无限回忆:“胤祥14岁,十三格格13岁,敏妃就过身了。朕也没好好的照顾过他们,如今十三格格远嫁,朕才知道原来朕从来就不是个称职的父亲。”     
  我回道:“月喜不会说话。但也知道皇上不仅是阿哥,格格的皇父,更是天下万民的民生所系。您除了宫中这几十位子女外,您还得操心宫外成千上万的子民。对您而言,皇上已经做的够好了。”       
  康熙微笑着走到我的面前,像个慈父一样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月喜,你连说话的语气也像极了十三格格。朕今个儿高兴,赏你样东西。”说完,从腰间取下一个玉铛给我。       
  我连忙跪下谢恩,康熙扶起我:“月喜,以后陪朕聊天不用这么拘束。去泡杯你最拿手的清心茶来,朕要批奏章了。”       
  从这晚之后,康熙常常召我陪他聊天。我也就渐渐地把这个历史上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还原成一个高处不胜寒的普通人,一位忧心子女的平凡父亲了。       
  大概又过了半月,胤禛和胤祥回到了紫禁城。当天的康熙是笑着从太和殿回来的。到了乾清宫都还在夸奖老四和十三的差事办得好。不仅筹到了钱粮,惩治了贪官污吏,还带回了田文镜这么一个栋梁之材云云。       
  话还没说完呢,凌海就进来通报说四贝勒和十三贝子在外求见。康熙抚须笑道:“快叫他们进来。”       
  很快胤禛与胤祥便走了进来,这也是我这两个多月来第一次看到他们。可我看到胤禛,看到他又黑又瘦,憔悴不堪的疲累模样,鼻子一酸,眼泪就差点没管住。       
  胤禛还是深沉内敛,胤祥还是温文尔雅,可是两个人都瘦 了一大圈,连朝服穿在身上都显得有些空荡了。但精神尚好,我才放心了一点。       
  康熙也看到了二人的清减,连忙叫他们坐下,又吩咐我:“月喜,去告诉御膳房,叫他们弄些补身子的东西送到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府上去,哎,你们两个,别起来谢恩了,待会给朕回去好好歇着。朕还有差事要交给你们俩呢,身子累坏了可不行。”       
  我应了一声,急忙出去。从御膳房回乾清宫的路上,却遇上了从宜妃处出来的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       
  我心中一惊,但还是立刻规规矩矩地侧身站到路边给他们请安,只希望这三个瘟神快点走。       
  但电视里都经常有这样的情节:通常你越不想见的人,越想避开的人偏偏就要和你狭路相逢,并且冷语相向。现在这条定理在我身上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十阿哥胤礻我把我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的打量了半天后说道:“真不知道你到底有什么本事,把咱们的四爷,十三爷都迷得晕头转向,神魂颠倒的。现在连皇阿玛也对你青睐有加,赞赏不已。你也告诉告诉你十爷,怎么讨这么多人的欢心,让爷也得得宠?!”       
  我淡淡笑道:“十爷真是过奖了,月喜哪有这般本事。月喜只知道以真心对人,不做损人的事罢了。”       
  胤礻我似是没想到我敢给他软钉子碰,恼羞成怒,一巴掌就向我打了过来,却被我避开了。       
  胤礻我大叫:“你反了你,主子教训你,你也敢躲!”       
  我冷笑道:“回十爷的话,月喜是乾清宫的人,做了错事自然有赵总管处罚,何劳十爷动手,弄伤了您的手,月喜的罪过不更大了。”       
  胤礻我暴跳如雷,正要冲上来时却被胤祀喝住。胤祀转向我说道:“月喜,我想和你单独谈谈。”       
  我看了一眼这个毁了月喜一生的男人,想了想点头答应了,随着胤祀走到一边。       
  胤祀摊开手掌,那块曾送与月喜的玉佩赫然手心。他缓缓说道:“月喜,当时我送你此玉的时候我们立下的誓约你还记得吗?”       
  我冷冷地说道:“回八爷的话,月喜早已说过了,月喜自受伤后,以前的事都已经全忘了。不管怎样都好,月喜只是一个小宫女,对八爷而言,的确帮不了什么忙。”       
  胤祀忽地激动起来,突然抓住我的手道:“我这就到皇阿玛那里讨了你,明日就娶你进门!”       
  我大惊失色,想要推开他,胤祀却不肯放手。拉扯之间,胤祀手中的玉佩跌落在了石板上,成了碎片。我和胤祀一下子静默了下来。       
  我看了看胤祀,又看了看地上的碎玉,说道:“八爷,月喜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说完便转身走向乾清宫,心里只想马上见到胤禛。胤祀在身后喃喃念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暗  誓     
  我蹑手蹑脚的走到胤禛身后,正想要吓吓他,岂料他忽地转过身来,倒吓了我一跳。       
  胤禛眼中满是笑意:“别忘了,我可从小就在练武了,你那么大的动静还想吓唬人?”       
  我看着面前这个与历史记载上哪个刻薄寡恩,冷口冷面的雍正截然不同的胤禛,口中不禁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胤禛奇道:“什么真的假的?”       
  我说道:“我不知道我面前的你才是真的还是那个冷面王爷才是真的?”       
  胤禛轻轻握住我的手道:“月喜,对你而言,哪个胤禛是真的?”       
  我心疼地看着他瘦削的脸庞,低声说道:“月喜心里的胤禛就是真的。”       
  胤禛神色黯然,慢慢地挨着我坐下说道:“我还很小的时候,因为佟贵妃丧子,哀痛欲绝。皇上就加密后我过继给了佟贵妃。没几年,佟贵妃过世,我又回到了额娘身边。可当时额娘已经有了十四,对她来说,已是既不多我一个也不少我一人,真真是父不疼母不爱。这倒也罢了,可惜宫里宫外的几十个兄弟也是为了皇位你争我夺,暗藏杀机。还好有十三弟与我亲厚,一直站在我身边支持我。我若是做事不认真一点,不狠一点,做不出一点成绩。那么,我在皇上的眼中也就和一个废物差不多了。谁愿意整日里冷冰冰地绷着一张脸;谁不想像老八一样得个待人谦和,礼贤下士的贤名;谁又肯被别人甚至后世说做是有仇必报,翻脸无情之人?!”语气似已有些哽咽。     
  胤禛又道:“月喜,只有对着你和十三,我才不用刻意包裹自己。我才知道原来我也会开心,也会笑,也有情,也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我已是泪盈于睫,但也不想胤禛再难过下去,强笑着问他:“四爷答应月喜的礼物呢?”     
  胤禛起身拿出两个锦盒递给我说道:“白色盒子是我的礼物,粉色盒子是十三的礼物。”     
  我喜道:“十三爷也有礼物送给我?”便先打开了粉色锦盒里面是一张双面绣小屏风。一面是狸猫扑蝶,一面是白雪红梅。绣工精致,色彩娇丽,堪称苏绣精品中的极品。心中得意极了:这张小绣屏,放到21世纪,至少美圆都能拍个万儿八千的,这老十三还真大方。     
  又看了胤禛一眼,我才打开白色锦盒。一把上好的绢制团扇出现在眼前。     
  扇柄以纯银锻制,上面装饰着玳瑁与象牙。而扇面上则是手绘的张敞画眉图,一旁题着欧阳修的《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相笑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画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题的虽是闺阁词,但字体刚健有力,气度不凡。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下方有着胤禛的亲笔签名与印鉴。这把团扇再过个两三百年,至少国家特级保护文物,享受国家总理待遇。我笑呵呵地盘算着,却忘了自己能否再回到21世纪亦是未知之事。直到胤禛凑到我面前问我:“想到什么这么开心,口水都掉下来了?”     
  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还傻乎乎地回答:“我在想这把扇子能不能拍到500万?”     
  胤禛又好气又好笑地轻轻拍了拍我的脸道:“月喜,回魂了。”     
  我这才缓过神来,茫然地问道:“叫我什么事?”     
  胤禛却突然问我:“月喜,你是不是永远不会离开我?”     
  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熊抱道:“放心了,就算把国库给我我也不会离开你的。”心想,要不了几年整个天下都是你的,我怎么会为了颗芝麻丢掉你这个大西瓜呢?何况,月喜真的很爱你。     
  胤禛极其温柔地望着我说道:“礼物也送你了。那么这么长时间没见,你又送什么给我洗尘呢?”     
  顿时,我劣根性中的色女兽性大发,胤禛话还没说完,早就已“啪”的一声吻上了他的唇。可谓正是天旋地转,意乱情迷之时,我却突然觉得鼻子里流出了两道温热的液体!     
  我心知不对,一把推开胤禛,用手帕捂住鼻子。靠,我在21世纪多看几眼帅哥就会流鼻血的毛病也跟着我穿越回来了!老天爷,求求你,不要再让我在胤禛面前出丑了好不好,拜托了,555555。。。。。     
  胤禛与胤祥回京没几日,康熙就又派他们二人去查官员偷借户部库银的事,于是他们又带着田文镜在户部上查账,追讨,忙得连康熙都特地下谕让他们不必日日进宫请安,只是苦了我“日日思君不见君”,唉。。。。     
  可是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追讨库银之事最后却不了了之。因为老四和十三查来查去,查到太子胤礻乃才是最大的债主,故而太子对而人是百般阻挠,处处为难。加之康熙也觉得事情闹的太大,于稳定朝局不利,便又召回了老四和十三,这场风波到此结束。但胤禛冷面无情,铁面无私的名声却传遍了朝野。     
  十三气愤地说道:“枉自我和四哥尽心尽力辅佐太子,可他却把我们当奴才一样呼来喝去。有棘手的事就转手四哥,让四哥去得罪人;有了成绩,又立刻大包大揽。此等无德无能之人,我们何苦为他卖命?”     
  我将茶端与十三,笑道:“十三爷何必这般生气。虽然外边天寒地冻,但怒能伤肝,您要有个头疼脑热的,十三福晋还不怪四爷吗。”     
  十三还是愤愤不平:“你没看见,他指着四哥和我的鼻子,说他养虎为患,不但不知恩图报,关键之时还反咬主子一口。四哥气量大,我可看不惯,当场就与他吵了起来。大不了一拍两散,我就偏要和他对上了。”     
  我正待开口,身后却传来了胤禛的声音:“老十三,这可是在宫里,不是在你家里,说话小心点。”     
  十三扁扁嘴,一副委屈的模样,我心中暗笑:到底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孩子。   
  十三问道:“皇阿玛找你什么事情?”      
  胤禛微微皱了皱眉:“叫我看好你,别太冲动。这次的事儿,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是还是要以稳定朝局为重。”听得十三长叹连连。      
  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向胤禛问道:“四爷,月喜现在问您个事成吗?”      
  胤禛似有些疲倦地点了点头,我便说道:‘四爷,‘芙蓉不及美人妆’这句诗是谁写的?什么意思啊?“      
  胤禛沉吟道:“整首诗是不是‘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我满眼的红心飘向老四:“四爷好厉害,听一句就知道全部了。”      
  胤禛问我:“谁说给你听的?”      
  我指着十三:“十三爷咯。”      
  胤禛轻笑道:“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西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